书城成功励志饭局酒局人脉学
5682000000030

第30章 官场饭局,在觥筹交错中打通仕途(1)

易中天曾经说过:“政治便是吃饭,会不会吃饭、懂不懂吃饭、善不善于处理与饮食有关的问题,往往关系到你会不会做人,会不会为官,会不会打仗,甚至能否得到天下。”现实就是如此,易中天所说的话毫不夸张。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了他的说法,见诸于二十四史之中的著名饭局,更是数不胜数。尤其对于官场中人而言,更应当懂得官场饭局中的潜规则。唯有如此,才能让自己的官场之路更加顺畅。

1、莫忽视饭局中任何一个小人物

人们普遍存在着这样的意识:只要全力投入到工作之中,且取得相应的成绩,得到领导的赏识,便可以让自己获得晋升的机会。这些人总是一味地重视他们眼中只有领导、有份量的人物,而从来不注意那些职位比自己低的小人物,甚至对那些小人物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殊不知,那些小人物往往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忽视小人物最终将会导致你的失败。尤其在饭局之中、酒桌之上,若是眼中只有领导级的人物,而看不起小人物,往往会让饭局变得不再那么完美。要知道,餐桌上的交流乃是沟通情感与交换意见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式,若是饭局的组织者在餐桌之上对所邀请的人厚此薄彼的话,不仅会得罪那些被自己忽视、怠慢之人,更会让那些领导级的人物认为你不会办事,这样的话就太得不偿失了。

曾经有一位饭局的组织者,他在家里宴请自己的科长以及几位同事。虽然餐桌上的菜已经十分丰盛了,但是女主人却一直不停地上菜,她还不断地说道:“今天大家到家里来,也没有什么好吃的,就请大家将就着吃些吧。”

此时,饭局的组织者男主人则站起来,直接来到科长面前将吃得差不多的菜盘撤了下去。接着,他又从妻子的手中接过热菜放于科长的面前,甚至他还给科长夹菜、添酒。而对于其他几位同事,他只是礼节性地让了让。

没有人是傻瓜,看到饭局组织者如此有“尊卑有别”的招待方式,男主人的其他几位同事便觉得十分难堪,其中两位十分生气地站起来,没有等到饭局结束便称自己还有其他事情离开了。

在现实应酬之中,诸如饭局男主人这样的招待者时常可见,饭局中的男主人则眼睛里只有科长而怠慢了其他同事,使得同事们的自尊心与面子受到很大的伤害。从而导致这场饭局不仅没有起到增进彼此之间友谊的作用,反而招致其他同事的不满。可见,在饭桌之上,千万不可不去重视那些小人物。正如中国的古话所说:“一人向隅,举座不欢。”当你组织一场饭局时,若是你的客人都满怀欣喜地前来参加你的饭局,他们之所以能够接受你的邀请,并不仅仅是为了吃些什么、喝些什么,而是为了通过饭局能够与其发展更深的关系。这时若是设宴者能够用一种平等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位客人的话,便会让饭局的参与者都皆大欢喜。

但是,若是饭局的组织者眼中只有大人物,只热情招待大人物,不重视小人物,甚至冷落小人物,那么便会让被冷落之人心里产生不快,从而影响到饭局的质量与效果。因此,若想让自己所组织的饭局取得圆满的成果,便需要饭局的组织者对每一位参与者做到一视同仁,切不可厚此薄彼。

饭局酒局人脉学

在餐饮文化中,之所以会将餐桌设计成圆形,就是为了不区分人们的尊卑,它本身所隐含的便是平等。然而,在餐桌之上,往往有人会做出种种不平等的举动来。殊不知,虽然人们的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有差异,但是人们都需要受到他人的尊重,维护自己的面子的精神需求。若是饭局的组织者不能遵守这一点的话,只会让自己对大人物礼让三分,而让小人物受到冷落,从而伤害到那些小人物的自尊与面子。

无论你参加一场饭局,还是承办一场饭局,都要千万谨记不可遗漏任何一个人物,让自己的双眼能够环视四周,留心每一位饭局中人的面部表情以及跟自己交谈时的反应。千万不可不重视小人物,或许你当下所冷落的,在日后却成为你事业发展的关键人物。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面对的饭局越来越多,很多官场仕途往往都是在饭局之下才完成的。对于一个官场中人来说,在所参加的饭局之中,没有什么人是不值得自己重视的。只有当你重视每一到场的客人,无论交谈还是敬酒,都必须表现出自己对每位来宾的足够诚意,方能让饭局更加完美地进行,更能够让自己的官场生涯走得更加牢固。

2、在饭局中要掌握好与领导的距离

对于许许多多人来讲,当他们与那些高高在上、极其严肃认真的上级交往时,总是期望可以与领导的关系亲近一些。但是,与领导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度。身为一名领导者,他们对自己的权威看得非常重,他们的权威也是不容侵犯的。因此,领导者便会在潜意识中与下属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维护自己严肃的形象。尤其是陪同领导一起应酬之时,更需要你与其保持适当的距离。

在某机关工作的小刘,为了尽快得到提升的机会,他便想方设法找关系、攀关系。当他得知自己的顶头上司是一位远房叔叔的小姨子时,便喜出望外。于是,小刘便找到了这位“小姨”,并时常小姨长、小姨短地叫着。

后来,当小刘跟着这位“小姨”一起去参加某大型企业的酒会时,在宴会中,小刘更是表现得十分积极。当着众多人的面,依然称呼自己的领导“小姨”。这家企业的负责人微笑着对领导说道:“袁科长,你的外甥真是个人才,有着他跟着您啊,真是让您省不少心吧。”

领导听了这位负责人的话,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不过,她很快调整过来,微笑着说:“是呀,我这个‘外甥’确实不错。”

小刘听到领导夸奖自己,立即又来劲儿了,整个饭局下来,他更是“小姨”喊得亲切。毫不顾忌领导的面部表情。

这次饭局之后,领导便借机将小刘调到了低层的位置。小刘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那么努力,却没有等来往上调,反而越调越低……

虽然你与自己的领导关系十分亲近,但是一旦他们发现自己的工作越来越难做时,发现自己的威严遭到破坏时,那么,你所能等来的便是与领导的不断疏远,甚至还有可能为自己招致杀身之祸。因而,在官场之中处理好与领导之间的距离,是每一位官场中人都必须具备的处世学问。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地位或者立场存在着诸多差异,使得人们之间往往会出现设防心理。正所谓:“人心隔肚皮。”当领导对你没有太多的把握时,他们便会十分的小心。这时需要你不能因为与领导拉关系而涉及其十分隐私的问题。在说话、行事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说话的分寸,掌握好与领导之间的距离,切不可出现言多必失、言多必轻的局面。

饭局酒局人脉学

在工作中身为下属的你,必须能够与领导保持一定的距离,即使是领导十分器重于你。但你千万不可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便是领导肚子里的蛔虫,什么事情都要了解,甚至代替其做决定。

当你得到领导的赏识,时常跟领导出入一些非常重要的社交场合时,你也不可得寸进尺,必须与领导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仕途之路走得更稳。要知道,无论多么大度的领导,也要下属对自己的尊重、服从。作为领导,是极其不希望自己与下属之间的关系因为成为朋友关系而取代了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这时你必须懂得让其保留一定的尊严与威信。

3、请客吃饭也是一种利益的角逐

社会对于那些取得巨大成功的人而言,他们总能够从一些人身上入手,将他们应酬得当,这样才能让自己直接与领导级的人物接触。尤其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若想让自己达到某个目标,就必须借助于饭局来实现。要知道,很多时候请客吃饭,往往都是一种利益的角逐。唯有当你在这场利益角逐取得胜利,才能让自己的官场之路变得更加畅通。

自从赵匡胤登基做上皇帝之后,便连续不断有节度使起来反叛。尽管这些反叛者最终都被赵匡胤成功镇压了,但这也让赵匡胤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从而让大宋江山的局势变得日益不稳定起来。对此,赵匡胤十分苦恼。

某次,实在无法忍受的赵匡胤,将自己心中所想的告诉给了宰相赵普。听了皇帝的话,赵普便说:“之所以会出现国家混乱,政权不稳定,最为主要的原因在于藩镇的权力实在太大了。若是万岁能够将所有的兵权都集中到朝廷,那么自然可以保天下太平。”

接下来,宰相赵普又道出了担任禁军将领的石守信等人手中握着非常大的兵权,但是他却不具备统帅的才能。听了赵普的话后,赵匡胤便拿定了主意。几天之后,赵匡胤便借着晚朝之际,宴请石守信以及其他几位手握兵权的老将一起喝酒。当大家喝到高潮时,赵匡胤才开口说道:“若是没有大家的鼎力相助,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我。不过,我做了皇帝之后,总是认为自己还不如在出任节度使时快乐。现在的我从来都没有睡过一天的安稳觉。”

此时石守信等人并没有听明白赵匡胤的话,他们十分不解地问道:“如今天命早已定好,又有谁敢有异心呢,万岁何出此言?”赵匡胤接着说道:“世间众人又有几人不想得到荣华富贵?当有人将黄袍加诸于你们身上,那么你们可不可以不做皇帝呢?”听完此言,石守信等人连忙谢罪说:“为臣们太愚笨了,从来都没有考虑过这些,希望万岁可以可怜可怜我们,为我们指出一条出路吧。”

赵匡胤继续说道:“人生何其短暂,犹如骏马掠过一般,这时倒不如让自己多积聚些金银,多为自己的子孙购置一些田产房屋。并且十分快乐地安享晚年,使得咱们君臣之间没有任何猜嫌不是更好吗?”

此时虽然石守信等人内心十分不满,但他们却在表面感激地说:“万岁替为臣们考虑得实在太周全了。”

于是,到了第二天,石守信诸将便称自己有病,乞求解除自己的兵权。而赵匡胤便一一批准,并赐予他们散官的身份,以及优厚的赏赐。

赵匡胤的做法实在太高明了,他这样做不仅保住了自己的利益,又让他们无法效仿自己,更无法对自己的江山造成任何威胁。也正是因为此种方法,才使得他日后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只知道吃喝之人,饭局往往会导致他们身败名裂;而对于那些有心计之人来讲,他们往往可以借助于饭局来达成自己的目标。正如赵匡胤精心策划的一场饭局,他借助于这场饭局,从那些手握兵权之人手中成功收缴了可以对自己造成威胁的兵权,从而巩固了自己在大宋王朝的地位,更是我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元祖。赵匡胤可谓是一位借助于饭局成事的高手,因而他才让自己在日后可以高枕无忧,不必费心于那些对自己造成威胁的大臣。

饭局酒局人脉学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无论是政治利益,还是经济利益,无论是一少部分人,还是巨大的集团,都在不断地重复着历史。酒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成就一番事业,同时它也能导致人们在某件事情中栽跟头。饭局之上可以成事,也可以败事。每一场饭局都是一种利益的角逐,若想成为这场利益之争中的赢家,便需要人们注意饭局中的某些潜规则。只有掌握了这些潜在的规则,并能够有心计地去应对每一场饭局,往往可以开启自己人生的成功之河。

4、官场宴请,切不可锋芒毕露

在官场应酬中,但凡那些遇事锋芒毕露之人,是最容易导致他人对自己的敌视与非议的。在官场之中,只有那些善于保存自己的实力、敢于急流勇退之人,方可以更好地保全自己。这些人这样做并非是消极地避凶就吉,而是为了养精蓄锐、等待有利于自己的最佳时机。韬光养晦讲的便是这样的道理。身为官场中人,即使你十分有才华,在某些方面有着一技之长,也不可太过露出自己的锋芒;尤其是当你以普通人的身份而非领导的身份去参加某些宴请时,则更应当收其锋芒。因为对于每个人而言,当你参与到饭局中犹如一粒石子被投入到平静的湖水中,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尽收他人的眼底。若此时你让自己锋芒毕露,又没有坚实的人际基础,便有可能招致他人反感,甚至会授人以柄。

一日,刘备的左右手关羽与张飞外出,而刘备则在后园浇菜之时,曹操的手下许褚与张辽带着几十个人来到刘备的菜园称:“我等奉丞相之命,请君前往。”

刘备听到曹操召唤自己,顿时心中紧张起来,他惊问道:“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吗?”

许褚回答说:“我等只是奉命前来,却不知是为何事。”

刘备只能跟随二人前往曹府。当见到曹操时,曹操却笑着说:“你在家里做的什么大事啊。”听了此言,刘备被吓得面如土色。而曹操却拉起刘备的手,与其一同走到后园,继续说道:“你学习园艺实在不容易啊。”

这时的刘备才松了口气,他回答道:“我闲来无事,只将此事作为消遣罢了。”曹操却说:“刚刚我看到树枝上梅子青青,却突然想到去年前去讨伐张绣时,在中途遇到了缺水的情况,那时的将士们都口渴难忍;而我便心生一计,指着一片梅林说:‘前面有梅林。’将士们听了此话,人人嘴里都生出唾沫,从而才感到不渴了。如今,看到这些梅子,我认为不可不赏。再加上现在酒正煮熟,因而邀请使君前来煮酒论青梅。”

此时的刘备心神更加镇定了。当他跟随曹操到了小亭时,那里已经设好了杯盘:在盘子里面放着青梅与一樽煮酒。随后,两人面对面地坐下,便开始畅饮起来。当他们酒至半酣时,天空突然乌云滚滚,眼看着暴雨将至。这时一位随从遥指着天外的龙挂,而曹操与刘备凭栏观之。曹操问道:“不知道使君可知龙的变化?”刘备回答说:“愿意听您讲解一番。”曹操继续说:“龙者都是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它们大则可以兴云吐雾,而小则隐介藏形;它们还可以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当他们隐时,则可以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则乘时变化,犹如人们得志时而纵横四海一般。龙是什么,可以将其比作世间英雄。刘备你时常游历于外,想必一定知道当世的英雄。那么,就请你说说看当今有哪些英雄。”

刘备说道:“备见识浅薄,又怎么可以识得谁是真正的英雄呢?”

曹操听言,继续说道:“玄德不必太谦虚了。”

刘备说:“备能够得到陛下的恩宠与庇护,才得以在朝为官。至于天下的英雄,备实在没有见过啊。”

“既然你没有见过英雄,也总该听过他们名声吧。”

“那么,淮南的袁术兵精粮足,能否称得上英雄吗?”刘备反问道。

“袁术已经年老体衰,我早晚会抓住他的。”曹操说道。

“那么,河北的袁绍,他们四代之中有着三代都是公卿,而且在他的家中有很多的故吏,如今又虎踞冀州这地,部下有着诸多能事,能否称其为英雄吗?”刘备继续说道。他所说出来的人名都被曹操一一否决。最后曹操说道:“能够被称之为英雄之人,应当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且能够包藏宇宙之机,能够吞吐天地之志之人。”

刘备听了,却装作糊涂道:“那么,当今世上谁能够被称为英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