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我去!东南亚
5683000000016

第16章 泰国(7)

我端着早餐坐到了吧台,老板娘见到之后便放下了手上的抹布,跟我聊起来。几番交谈过后,我才得知原来老板娘是曼谷人,算不上家财万贯但也是小有来头的人。几年前,她厌倦了城市的生活,于是出来散心,哪知道这一散就是好几年,最后在清迈遇到了自己现在的老公。她的老公是一位画家,画虽然卖不了几个钱,但也算颇有才气。最后老板娘便结束了曼谷的生活,只身一人来到清迈,维系这段美丽的爱情。

一直以来,我都自诩有一条十分挑剔的舌头,但就是这样一份简简单单的清迈早餐,却轻易俘获了我的味蕾。

情感,可以给食物增添另外一种神奇的味道。我想清迈的早餐不仅仅有安逸的童年之味,更是有许多诸如老板娘这样的旅人的自由味道。

人们总是有要住最好的房子,要做最上等人的想法。遇到困难的时候便用一句“时机未到”来安慰自己,然而真是你等待的东西没有到来吗?其实只不过是没有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你的“最好”罢了。

每天早上一起来,躺在床上的你便想着要去追求那些“最好”。然而到了最后,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最好的房子,没有做成最上等的人,没做到恰当表现自我美好的事情。也许,某一天等你有钱了,也有权了,最后连时间都有了,但是却发现自己不知道要去干什么了。

人常说,错过才懂珍惜,失去方知美好。然而生活中的我们其实并不懂这句话。我们常常迷失在这些现实社会给我们所制造的压力之中。为了生活,为了家庭,连赖床10分钟的爱好都给摒弃了。

曾经听过一个小故事。说一对好朋友,一个生活在北京八环外的地方,每天花4个小时上下班,做着一份自己都不知道做什么的工作,身上背着30年的房贷和车贷。另一位朋友生活在丽江,租了一个500块的院子,早上睡到自然醒,下午和院子里的过客们聊聊天写写字便是一天。生活在北京的指责生活在丽江的不思进取,生活在丽江的嘲笑生活在北京的不懂生活。

但是,这件事情又有谁说得清楚呢?人在年轻的时候总该尊崇一下内心的声音,好让若干年后的自己不为当年的决定后悔。

国宴khantok

这顿饭在清迈似乎十分有名,Yamo姐姐继续绘声绘色地和我们介绍这个清迈特有的盛宴。国宴khantok以前是皇家才能享受的高级餐饮。吃的时候,大家会脱去鞋袜围坐在一起,一边吃一边欣赏传统的泰北民俗表演。

我一直觉得吃饭的时候看表演是一件不是很雅观的事情,第一是因为即使遇到了好吃的食物,在众人面前你也需要保持矜持,得一直看着表演偶尔吃一点食物,这对于一个吃货来说无疑是一种困扰;第二是因为吃饭时候看跳舞总会让我有一种古代荒淫无度的皇帝的感觉,吃了这顿饭无疑就和自己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共产党员作风说拜拜了;第三就是这样一个经典多少让我有一点被骗的意思。就像我最讨厌的航空公司,它们明目张胆的以美色作为选取员工的标准,然后在飞机上就用这些美色来遮蔽那些难吃的机上餐。我对这场khantok就有这样的感觉。但是在Yamo姐姐的强烈建议下,我最后还是踏上了这场不归路。

据说原是皇帝所吃。吃时不设餐桌,只有矮小的圆桌。进食的人必须事先脱去鞋子,然后盘膝席地围坐小桌子周围。昔日吃国宴晚餐均伴以蜡烛照明,现在已改用灯光微暗的电灯替代。进食前先喝清凉的饮料,然后上菜,饭放在传统的竹篓中。用餐时有指甲舞、蜡烛舞之类民间舞蹈和音乐助兴,气氛愉快,饶有风味。

国宴khantok吃完了,老清迈文化中心之旅也告一段落。故事的最后其实我们还在另外一个地方吃到khantok,就是在清迈古城南部的一处僻静的街道里,一家有名的叫“phen”的餐馆。到了那儿我才知道khantok真正的含义:khantok里的“khan”其实是泰文“小碗”的意思,tok是“小桌”的意思,而khantok的含义则是“古代的君主围着小桌吃饭”。但是phen我觉得最好吃的东西其实不是khantok。在这装潢非常文艺的小店里,最好吃的莫过于极具泰北色彩的鸡肉黏米饭。

从phen出来,我和上海大叔为了帮助消化这些美食,便沿着古城的城墙慢慢地散步。

清迈的夜晚十分的安逸,昏暗的路灯配合着不时从酒吧传出来的歌声,使得这样的夜晚变得格外的美好。

我和大叔突然又聊到了为什么要一个人独自旅行,大叔笑笑说这个问题很俗而且并没有意义。喜欢一个人就一个人,又何必在乎别人的想法。回答简单却道出了许多人心中的疑问。

在我从小到大的记忆里都有一种想法:喜欢在沧桑之后歇息一下身心的人,往往才是在生活中可以得到快乐的人。在国内的时候常常会听到长辈对晚辈说:“加油点,再努力一点,把根基打好了,老了就可以享清福了。”很多时候只是一厢情愿的去相信罢了。难道现在努力和幸福就不能同时到来吗?

中国人一直以来都是喜欢安定的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更是告诉我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似乎年轻的时候就不该享受生活,而在这一点上清迈人却有着另外一种情怀。在这种节奏缓慢的古城里,生活的节奏就像环城而走的流水一般——围绕着一个生活的主题缓慢地行走,即使有时需要拐弯起伏,却仍然不会改变流水的清澈。

千人一起吃的火锅

我一直觉得吃货的身体有一点不足,就是胃老是不够用。我这个好奇心重的吃货更是柔弱。每种味道都想尝试一下,于是便有旅途中的拼桌之旅,但是我今天说的并不是拼桌之乐,而是多达千人一起吃的火锅——清迈千人火锅。

在国内的时候,我便觉得自助餐是一个无比美妙的东西,何况是大分量的千人火锅?

于是乎,在听说这个神奇的聚会之后,我便领着大叔下楼向Yamo姐姐询问千人火锅的相关事项。工夫不负有心人,在我和大叔连比带划的描述下,Yamo姐姐终于恍然大悟,嘴巴张成了O型之后为我们手绘了一张前往千人火锅处的地图。

在这张手绘地图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千人火锅之旅。因为千人火锅不在清迈古城之中,而我们住的旅店又在清迈城的南边,于是我们沿着大道往清迈城的北部骑行,沿着Huai Kaew Road骑到Central Shopping Mall 后,再向前走15分钟左右,直到左手边有家大华银行,再拐进去。

果然,这顿几经波折的火锅大餐并没有让我们失望。

这是一个类似国内广场的地方,上面用了一个很大的屋顶罩住。我们到达的时候已经是晚上7点半,而每天从下午5点开始便陆续有人从四面八方前来进餐。

我和大叔惊讶地站在这接近600桌的千人火锅群面前,然后马上找了个位置坐下,环顾四周,只见鲜虾、螃蟹、贡丸、蔬菜、水果、饮料、啤酒、鲜肉等食材摆满了空间。

我和大叔心有灵犀地四目相接——要开始战斗了。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过去了,还是没有人过来招呼我们,看着别人已经在大快朵颐,而我们两个只能在石桌边傻愣愣地坐着。接着大叔凌乱了,用上海话骂了几句,但想不到这几句却招来了服务员。一番交流之后服务员才给我们下单。过了不久,便有一个拎着火盆的四处走的“飞人”出现。为什么要称之为飞人,是因为这班裸露上身的大叔用铁钳子提着四个往外呼呼冒火的火盆。

千人火锅用的锅和暹粒柬式火锅有点类似,是一种集烧烤和水滚两用的锅。吃的时候十分有趣,可以一边烧烤一边水滚,可谓一举两得。

经过三轮猛烈的攻势,我和大叔都在小山般的美食面前躺下了。大叔向我做了一个投降的表情,示意剩下的食物都归我了,我抖擞了一下精神,看着眼前的一大堆食物也干呕了几下。大叔见状打趣道:“才三轮就倒下了,吃货的节操哪里去了?”于是为了省下那30B的食物浪费费用,我硬是把自己盘里的东西都给吃光了。

当然这一次的千人火锅并没有就此结束,最令人雀跃的节目才刚刚开始,这样一个平民化的美食聚会居然还会有乐队驻唱和当地的泰国相声小品表演。节目一轮轮地上演,热闹程度简直和国内的春节联欢晚会不相上下。

最后,在欣赏过一轮精彩的泰国歌手表演之后,我和大叔互相搀扶着走出了这家令我难忘的千人火锅店。

据大叔后来回忆,那一晚,我在说梦话的时候都喊着“那一块牛肉是我的”、“不要抢我的大虾”和“只要199B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