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每天读一点国学常识
5700300000012

第12章 四书五经(1)

只要谈到国学,必然离不开“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对后世的为官从政之道、为人处世之道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本章我们所要了解的就是这方面的知识。

什么是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四本书,为南宋以后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自此以后“四书”在我国广泛流传,其中许多语句已成为脍炙人口的格言警句。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种经典,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后来,《乐经》亡佚,只剩下“五经”。

“四书五经”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其主要核心思想为影响了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哲学,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历代统治阶层对“四书五经”都推崇备至,科举选仕试卷命题无他,必出自“四书五经”,足见其对为官从政之道、为人处世之道的重要程度。时至今日,“四书五经”对现代人的工作生活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在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论语》是怎样一部书?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由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为儒家经典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宋代赵普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论语》全书共有11705字,分为二十篇,前十篇被称为《上论语》,后十篇被称为《下论语》,各篇取篇首两字作为篇名,各篇章数不等。在语言风格上,《论语》遣词酌句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论语》通篇内容围绕孔子而谈,书中不仅有孔子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还有对其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对于孔子的教学方式,《论语》也大费笔墨。据其所载,孔子能够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他会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等,对其进行不同的教诲。《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晳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论语》是由后人命名的吗?

关于《论语》命名的来由,历来有不同说法。有很多人认为,“论语”非当日编纂者命名,而是后人命名。例如王充在《论衡·正说篇》便说:“初,孔子孙孔安国以教鲁人扶卿,官至荆州刺史,始曰《论语》。”按照这一说法,《论语》的名字要到汉武帝时,才由孔安国、扶卿赋予。

那么,史实是否就是如此?我们来看看《礼记·坊记》中的这段话,“子云:君子弛其亲之过而敬其美。《论语》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坊记》确切的着书年代还无法确定,但至少学界一直认为其成书年代在汉武帝以前。可见,王充在《论衡》中的说法并不可靠。

由上推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即《论语》是由当日编纂者命名的。对此说法,班固等人表示肯定。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文选·辨命论注》引《傅子》也说:“昔仲尼既没,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从这两段话我们可以看出,“论语”的名字是当时就有的,不是后来别人给它的。

《论语》有几个版本?

《论语》版本众多,在汉朝时已有三种不同的本子。一为《鲁论语》,共有二十篇;一为《齐论语》,共有二十二篇,较《鲁论语》多出《问王》和《知道》两篇;一为《古文论语》,共有二十一篇,把《尧曰篇》的“子张问”另分为一篇,篇次也和其他两个版本不同。

这三个不同版本的《论语》最初各有师传,到西汉末年,安昌候张禹先学习了《鲁论语》,后来又讲习《齐论语》,经过细心钻研体会,他把两个本子融合为一,但是篇目以《鲁论》为根据,号为《张侯论》。张禹是汉成帝的师傅,地位尊贵,他所编制的这一版本受到儒生们的大力追捧,后汉灵帝时所刻的《嘉平石经》就是用的《张侯论》。我们今天所用的《论语》版本,基本上就是《张侯论》,其他版本大多已流佚。

关于《论语》的注释有哪些?

《论语》最早的注释本,应为西汉经学大师孔安国所着的《论语孔氏训解》。该版本存在许多争议,清代有学者还认定其为伪书。但事实上,《论语》孔注绝非后人伪造,孔安国确曾写过《古文论语训解》,只是流传下来的《孔注》屡经后人的口传笔抄及增删,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模样。孔安国对《论语》的注解,重在训诂,兼及大义,是儒家经典中“行于世”的最早注本。

孔安国后,影响力较大的注本为东汉末郑玄的《论语注》。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照《齐论》《古论》,作了《论语注》。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

汉以后,各代出现过许多《论语》的注释版本,其中比较主要的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南宋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在这几个版本中,《论语注疏》《论语集注》是阅读《论语》的基础,而清代的《论语正义》,则可作为深入研究《论语》的必读着作。

《孟子》是怎样的一部书?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成书于战国中期。全书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七篇下又分二百六十一章,共38125字。

关于《孟子》的篇目,《汉书·艺文志》说有十一篇,即在七篇外另有《性善辩》《文说》《孝经》《为政》四篇外书,人们又称其为“外书四篇”。不过,东汉经学家赵岐认为外书四篇内容浮浅,与内篇不合,当是后人所作。流传至今的《孟子》,即赵岐所说的内篇,该版本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

《孟子》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但该书在成书后一直不被重视,直至唐代韩愈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才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一书的地位也逐渐提升。北宋神宗年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之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成为“四书”之一。

《孟子》到底是谁写的?

关于《孟子》一书的作者,历来有多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孟子》为孟轲自着。《孟子》最早的注释本,即汉代赵岐的《孟子章句》就说:“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对于该说法,元代经学家何异孙也持肯定态度。

另一种说法认为,《孟子》是孟轲弟子所作。首先提出该说法的是唐代韩愈,他在《答张籍书》中说:“孟轲之书,非轲自着。轲既殁,其徒万章、公孙丑,相与记轲所言焉耳。”这一说法得到宋代晁公武、清代崔述的认可。

如今,我们一般认为,《孟子》由孟轲及其弟子合着。宋代朱熹、清代魏源主张孟轲自着,但也都认为孟轲的弟子也参加了编撰行为。朱熹曾从文章风格的匀称一致上,力证该书出自孟轲之手,他说:“《论语》多门弟子所集,故言语时有长长短短不类处。《孟子》疑自着之书,故首尾文字一体,无些子瑕疵。不是自下手,安得如此好?”所以,我们一般认为该书由孟轲口授,由其弟子万章、公孙丑整理成书。

《孟子》对后世有何影响?

《孟子》一书在战国时期不被重视,因为该书宣扬性善论思想,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阐述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些主张不切合战国时代急功近利、激烈竞争的社会现实,所以在当时少有君主重视。

宋代理学盛行,《孟子》所倡导的儒家仁义礼智,儒家王道思想、仁政措施,才广泛为统治者所接受,孟子的思想也广为流传。《孟子》在政治及经济方面的新主张,如改进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阐述的“井田制”理想等,对后世确立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的治国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及指导意义。此后,《孟子》成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

《孟子》还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他认为教育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孟子所倡导的学习方法和教育方法是我国古代教育学的结晶,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教育仍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学》是怎样一部书?

《大学》,为儒家经典着作。这里的“大学”,并非指高等院校,它是相对于古代的“小学”而言。古代小学“详训诂,明句读”,教习人们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而“大学”则专门讲治国安邦之道,是大人之学。古人十五岁入学,学习伦理、政治和哲学等“穷理正心,修礼治人”的学问,实际上就是学习如何参与国家政治的。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不分章节,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宋代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如今我们所见的《大学》分为经、传两个部分。“经”的部分是核心,“传”则是“经”的注释,经一章,205个字;传十章,共1546字。《大学》字数虽少,但内容丰富,含义深刻,它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修身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相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

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大学》到底是谁写的?

《大学》的作者,传统的说法是曾参。

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认为其是“孔氏之遗言也”,南宋朱熹也支持这种看法,但在此看法上有所延伸,他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后来人们一般认为,《大学》为曾参所做。曾参,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05年。他和父亲曾点都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他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世称“曾子”,后世尊称为“宗圣”。

不过,近代一些学者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大学》应为秦汉之际儒家作品。由于这一说法尚无确凿证据,人们仍把曾参作为《大学》作者。

《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目前广为流传的版本,为朱熹《大学章句》本。《大学》历代注本很多,主要有宋朱熹的《大学章句》《大学或问》,宋真德秀的《大学衍义》,明王守仁的《大学问》,清陈确的《大学辨》,清李塨的《大学传注》,等等。通行本有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刻本。

《大学》有什么现代意义?

《大学》一书,深刻地阐述了修身、治国的道理和方法。其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两千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由此登堂入室以窥儒家之门。

《大学》所论的“修身”即为改变自己,“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为改变环境。凡人在世,必得以自身与环境打交道,在此过程中或者改变自己,或者改变环境,或二者兼而有之。国父孙中山作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中第六讲题也提到;“我们现在要能够齐家、治国,不受外国的压迫,根本上便要从修身起,把中国固有知识一贯的道理先恢复起来,然后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民族的地位才都可以恢复。”而《大学》一书实为立身处世所必读,古人将它列为四书之首,非偶然也。朱熹更认为《大学》是“为学纲目”,故读“四书”要“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读《大学》以修养品性。即便在现如今,我们也应该潜心静气读《大学》,《大学》的思想政治及教育理念,必定会对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中庸》是怎样一部书?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着作。该书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到宋代人们把它抽出,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为儒家“四书”之一。《中庸》全书三十三章,共3545字,因其哲理思辨性和严谨的体系性,成为四书中最难理解且争议最多的一部书。《中庸》强调人们应该实行中庸之道,而要实行“中庸之道”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加强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一般认为,《中庸》的价值远远超过《大学》。南宋理学家朱熹评价《中庸》说:“《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盖自上古圣人,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庸之道所阐述的思想,对一个人来说,是一辈子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中庸》的作者是谁?

关于《中庸》的作者,自宋代以后就备受争议,迄今尚无定论。

人们最早认为,《中庸》为子思所作。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就认可这种观点,他认为孔子的孙子子思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作《中庸》是为了保持孔子思想的真实性和延续性,是为了发扬光大孔子的思想。东汉着名经学家郑玄、南宋理学家朱熹都持该观点。不过,自北宋欧阳修开始,人们对子思着《中庸》的说法产生了怀疑。因为《中庸》所提倡的“自明诚”“自诚明”同孔子所经常讲的“志于学”“必学而后成”有自相矛盾之处,如果子思传承孔子真义,却又与《论语》所讲的孔子思想不同,这在道理上说不通。清代学者崔述认同欧阳修的看法,也认为《中庸》不是子思的作品。

如今,人们普遍认为《中庸》部分是子思所作,部分是战国秦汉之际儒家学者增益而成。当代着名学者蒋伯潜、冯友兰先生都持这种看法,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庸》二十章之前似出于子思之手,而后面章节则为秦汉之际学者所发挥添加。

《诗经》是怎样一部书?

《诗经》,又称《诗》、《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作品三百一十一篇,其中有六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诗经》收录作品跨越年代大约为六百年,最早的作品是《豳风·鸱鸮》,据《尚书》记载该诗为西周初年的周公旦所作;收录最晚的作品为《陈风·株林》,据郑玄《诗谱序》记载该诗写成于春秋时期中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