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每天读一点国学常识
5700300000027

第27章 文学艺术(3)

金圣叹虽然沉醉于《水浒传》的艺术魅力,但仍认为这部书的结局不好。普通读者都觉得宋江等人忠义,最后的下场却很悲惨,为此唏嘘不已,而金圣叹的看法则刚好与普通读者相反。他认为,宋江等人是“流寇”,杀人如麻,无恶不作,不应该被招安。因此,金圣叹腰斩了《水浒传》,以致从清朝之后,市面上流传的都是七十回本。

金圣叹腰斩《水浒传》和他对《水浒传》非常喜爱的事实存在矛盾。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细细考察一下金圣叹生活的时代,我们不难发现其真正原因。

金圣叹生活于明末清初,那是一个水深火热、烽烟四起的时代。风雨飘摇中的明王朝既要面对强大的满洲铁骑,又要抽身应付无处不在的农民起义军。明朝政府无法,最后想出了招安的办法,着名起义军将领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曾经被招安。不过,他们被招安之后很快就背叛了朝廷,继续作乱。张献忠杀人如麻,每攻下一个城池就要屠城,其残忍程度令人发指。正是鉴于起义军的反复以及残暴,金圣叹认为朝廷不应该招安起义军,而应该血腥镇压。这样,对于他腰斩《水浒传》的行为,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了。

大闹天宫的寓意是什么?

“大闹天宫”是经典名着《西游记》里面最经典的片段之一,它成功地塑造了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敢于直接反抗封建统治阶级权威的人物形象——孙悟空。这一经典片段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先后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

孙悟空本是一个无忧无虑的猴子,他在菩提老祖那里学得一身好本事之后,回到花果山带领群猴操练武艺。因为没有称心的武器,就到东海龙宫寻找。龙王许诺,如果他能拿动定海神针,就送给他。孙悟空很轻松地就将定海神针拔了起来,龙王反悔了,就去天宫告状。

玉帝采纳了太白金星的意见,引诱孙悟空上天,封他为弼马温,让他管理马匹,实际上是软禁起来。孙悟空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后,大怒之下回到花果山,扯起“齐天大圣”的大旗,和玉帝分庭抗礼。玉帝派兵来捉他,都被他打得大败而归。无奈之下,玉帝只好假意封他为“齐天大圣”,让他在天宫掌管蟠桃园。不久之后,他又因为王母娘娘设宴款待众仙,而没有请他火冒三丈。于是,他就大闹瑶池,将所有的好东西都吃得干干净净,还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九转金丹。吃不完的就都带回花果山,分给猴子们享用。玉帝大怒,又派兵围剿,最后将他送进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谁料不但没有烧死他,反而让他练就了一副火眼金睛。最后,还是如来佛祖前来降服了他。

这个故事有着深刻的寓意。孙悟空敢于单枪匹马挑战玉帝的权威,这就如同在现实生活中有人敢于挑战皇帝的权威。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这部书为什么在清朝时一直被禁。

《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到底是谁?

《金瓶梅》是我国“第一奇书”,关于它的作者兰陵笑笑生的真实身份,一直众说纷纭,现在已经成为历史谜团。

在众多猜疑之中,比较有影响的说法有五种。

第一种说法认为他就是着名文学家王世贞。《万历野获编》最早提出过王世贞作《金瓶梅》的说法。清朝几乎大半研究者都认为兰陵笑笑生就是王世贞。不过,这一说法在20世纪30年代遭到鲁迅、吴晗、郑振铎等人的质疑。

第二种说法认为是嘉靖年间的大名士贾三近,提出者是《金瓶梅》研究专家张远芬。他提出了十条证据,如贾三近是正三品大官,他的阅历足可创作《金瓶梅》,等等。

第三种说法认为是屠隆,提出者是现代着名研究专家黄霖。他提出七条依据,如小说第56回的《哀头巾诗》《祭头巾文》都出自《开卷一笑》,而作者正是屠隆;又如屠龙家境富有,因为科举失意,就沉迷于风月场上,最后染上梅毒病死,这和主人公西门庆非常相似,等等。

第四种说法认为是李开先,提出者是徐朔方,他也提出了几条证据,如李开先是山东人,又做过京官,而且才华横溢,符合《金瓶梅》的作者的条件;又如其中部分文字可以在李开先的其他作品中找到;等等。

第五种说法认为是明朝着名才子徐渭,提出者是明清时期着名散文家袁中道。着名学者潘承玉对这一说法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证。他经过考证之后,认定作者只可能是绍兴人,又必须生活在嘉靖、隆庆和万历三朝,同时,又必须擅长写应用文。综合以上这些论点,只有徐渭符合条件。

这五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是谁也没有完全确凿的证据,因此,兰陵笑笑生的身份直到现在仍是一个谜。

关汉卿的《窦娥冤》有什么样的艺术价值?

《窦娥冤》全称《感天动地窦娥冤》,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戏剧大师关汉卿的代表作品,同时,它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

《窦娥冤》的剧情来自《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不过,关汉卿并没有像《列女传》的作者刘向那样,去歌颂为东海孝妇平反的于公。作者紧扣当时的社会现实,用这段故事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极端黑暗和残酷的社会现实。

窦天章因为欠了蔡婆婆的高利贷,没钱归还,就将女儿窦娥给蔡家当童养媳。不久后,其丈夫暴病去世,窦娥遂与婆婆相依为命。一天,蔡婆婆去向赛卢医讨债,险些被赛卢医杀害,因为被张驴儿和他的父亲撞见才免一死。张驴儿以此为借口,要和父亲一起入赘蔡家。窦娥不肯,张驴儿就买来砒霜,想要毒死蔡婆婆,从而威胁窦娥改嫁。不巧的是,他毒死了自己的父亲。张驴儿借此诬告窦娥。主审官员用不承认就打蔡婆婆来要挟窦娥,窦娥只好招认。临死前,窦娥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绫,六月飘雪,大旱三年,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冤屈。结果,这三个誓愿都一一应验。窦娥的父亲窦天章中举之后,梦见窦娥的鬼魂叫冤,就重新审理了这个案件,为窦娥昭雪。

《窦娥冤》在艺术上,已经出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融合的趋势。关汉卿凭借其丰富的想象,采用夸张的手法,设计超现实的情节,显示出正义的强大力量,同时也反映了人们伸张正义的愿望。不过,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正义往往得不到伸张的社会现实。这部作品语言通俗自然,朴实生动,精练优美,是难得的佳作。

《琵琶记》是谁写的?产生了哪些影响?

《琵琶记》是元代着名的戏曲之一,它的作者是着名戏剧家高明。高明字则诚,号菜根道人,生活于元末明初,他在四十岁左右中了进士,在杭州等地做过小官。后来在宁波城东的栎社镇隐居,《琵琶记》就是在隐居期间写作完成的。他创作的剧本除了《琵琶记》外,还有《闵子骞单衣记》,已经散佚。

《琵琶记》写的是汉代书生蔡伯喈和赵五娘悲欢离合的故事。故事取材于民间南戏《赵贞女》,不过,作者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将原故事中背亲弃妇的蔡伯喈变成一个全忠全孝的典型。书生蔡伯喈在和赵五娘结婚后,就整天沉浸在幸福之中,不想其他。他的父亲不同意他这样下去,就逼迫他去京城参加科举。结果,他中了状元,紧接着,牛丞相强行将女儿许配给他。他一直在外做官,不知道他的父母因为饥荒双双去世。他非常思念自己的父母和妻子,就想要辞官回家,无奈朝廷不允。赵五娘见丈夫离家已久还不归来,就一路行乞去京城寻找丈夫。皇天不负有心人,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丈夫,最后以团圆收场。这部剧反映出中国古代忠孝两难全的道德困境。同时,又强烈谴责了一些读书人考取功名后就攀附权贵背信弃义的可耻行径。

《琵琶记》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常崇高,高明在民间创作的基础上,将戏文的剧本创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他在南戏发展史上的地位,就像关汉卿在元杂剧发展史上的地位一样崇高。《琵琶记》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不仅对当时的剧坛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为明清传奇开辟了道路。因此,文学批评家们一直将《琵琶记》称为“南戏之祖”。

《西厢记》和《莺莺传》有什么不同?

在我国悠久的文学史上,有许多歌颂爱情的动人篇章,从《诗经》中的《蒹葭》到伟大的现实主义巨着《红楼梦》,无不感人肺腑,令人潸然泪下。在众多作品中,《西厢记》是最为成功的一部,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相传,唐朝大诗人元稹早年丧父,邻村崔庄村中一个大户人家好心收留了他。那人家有一个女儿叫做崔小迎,她和元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小迎十岁那年,父亲去烟粉作坊做工,举家搬迁。元稹也跟着一同前往,他们曾经在竹林里拜过天地,亲密无间。元稹十五岁的时候考中了明经,而小迎也长得如出水芙蓉,两人就私订终身。不久之后,元稹进京赶考,深受太子少保韦夏卿赏识,并与韦夏卿的女儿成婚。元稹在妻子去世后,曾经多次回家乡寻找小迎,都没有下落。后来,元稹将这个故事写成了《莺莺传》,书中张生对崔莺莺始乱终弃,作者却说莺莺是“尤物”“妖孽”。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趣。”对元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着名戏曲大师王实甫根据元稹的《莺莺传》写成了《西厢记》。不过,作者在创作的时候,丰富了故事情节,并极力称赞了莺莺的才气,肯定和赞扬了她对于爱情的勇敢追求。这些,都是原作《莺莺传》无法比拟的。王实甫充分肯定了青年男女彼此的爱慕和渴求,在他的笔下,张生和崔莺莺在爱情中完全是平等的。他们并肩站在一起,和那些反对他们结合的势力斗争。全剧以张生和莺莺团圆的美好结局收场,极大满足了国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心理。

《西厢记》文辞华丽优美,富于诗的意境,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它是我国古典戏剧的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和戏剧创作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牡丹亭》讲的是怎样的故事?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是明代着名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共五十五出,描写了杜丽娘和书生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与《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

《牡丹亭》是我国戏曲史上的浪漫主义杰作。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一位佳人,说他们之间有姻缘,他因此常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宝有个女儿叫丽娘,长得亭亭玉立,跟随陈最良读书。丽娘因为《诗经·关雎》而伤春,在花园中散步,蒙眬中看到一个书生前来求爱。他们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因此茶饭不思,一病不起。她在临死前要求母亲将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又让丫环春香将她的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三年后,柳梦梅进京赶考,在杜丽娘下葬的地方借宿,因缘巧合看到杜丽娘的画像,这才知道杜丽娘就是他的梦中情人。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柳梦梅因为毁坏了杜丽娘的坟墓,刚到京城就被杜宝囚禁起来。不久发榜,柳梦梅高中状元。弄明白事情的原委之后,杜宝依然不承认女儿的婚事,而是强迫她和柳梦梅离婚。这件事情最终闹到皇帝那里,皇帝很支持他们的爱情,下旨赐婚。柳梦梅和杜丽娘经历生死之恋后,终成眷属。

《牡丹亭》是我国戏曲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与《西厢记》《窦娥冤》《长生殿》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牡丹亭》文字典雅,语言秀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明朝人沈德符曾经这样评价:“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汤显祖本人也非常喜欢和看重这部作品,他说:“一生四梦(即临川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

清代戏曲“双璧”指的是哪两部作品?

清代戏曲“双璧”是指孔尚任的《桃花扇》和洪昇的《长生殿》。

孔尚任是清初最着名的戏曲家,他经过十几年艰苦的创作,三易其稿写出了传奇剧本《桃花扇》。《桃花扇》成书之后,一时间洛阳纸贵。搬上舞台后更是万人空巷,可见其不朽的魅力。《桃花扇》以明代才子侯方域来江南创“复社”途中偶遇秦淮歌妓李香君,双双坠入爱河并赠题诗扇为主线。不久,魏忠贤的亲信阮大铖设计陷害侯方域,并强行将李香君许配给他人。李香君宁死不从,想要撞柱自尽,鲜血溅到侯方域赠送的诗扇上面。侯方域的朋友杨龙友将其在扇中画出一树桃花。这部戏曲讴歌了人们对于爱情的忠贞,揭露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长生殿》是清朝初年剧作家洪昇创作的剧本,题材取自着名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长生殿》用优美的文笔讲述了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不舍不弃的爱情。《长生殿》极大地增加了唐玄宗时代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内容,补充了《梧桐雨》的不足。此外,洪昇将“长恨”这一主题改为“长生”,也是一大突破。在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白朴的《梧桐雨》中,虽然高度赞扬了李杨二人的爱情,但是又对他们最后生死两隔的遭遇充满了同情,是为“长恨”。洪昇认为他们的爱情感天动地,值得歌颂与赞扬,即使生死两隔,其爱情也仍然存在,是为“长生”。

在清代的戏曲中,因为这两部思想和艺术成就最高,被称为清代戏曲“双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