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雷锋·榜样的力量
5700400000017

第17章 锲而不舍地钻研精神

雷锋从演出队回到运输连后,和他一起入伍的新战友已经快把第一阶段的汽车理论课程学完了,马上就要进入第二阶段的驾驶技术的学习了。

“我一定要赶上落下的课程,赶上大家的进度!不能拖大家的后腿。”雷锋在心里下定决心。

他向汽车教员要了一本汽车理论书,没日没夜地看着、揣摩着,不懂了就去请教战友或教员。虽然教员让他不要着急慢慢看,还说他是因为工作所以耽误了学习,所以不要紧,慢慢补上就行了。但雷锋还是希望自己能尽快学会开汽车,为支援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雷锋想起了毛主席在《实践论》中所说的“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为了能将书上的理论和现实中的汽车实物相结合,雷锋经常钻在车底下,一边看实物,一边和书上的内容做比较,很快就把驾驶理论课程学完了。

在学习实际驾驶的时候,因为运输连的教练车比较少,所以要根据顺序,一个个地轮流上车练。

雷锋有些急了,还要很久才能轮到他,总不能只看着什么都不做呀。和他一样没轮到的战友小韩看他着急就问他:“六班有个汽车模型你见过吗?”

“见过,怎么啦?”雷锋刚一说完,马上就明白了小韩的意思,他高兴地说:“他们能做汽车模型,我们也可以做,我们就做个教练车模型,教连台吧!”

小韩笑着点了点头,小声说:“咱们一起做吧!”

雷锋高兴地答应了。两个人说干就干,他们先是说了自己的想法,然后请教练员帮他们画个图。教练员看他们学习欲望这么强,这么爱动脑筋,变着法子学习,非常高兴,马上就答应了。

于是,在教练员的帮助下,他们先是画了一张教练车模型的设计图,然后雷锋和小韩照着这个设计图做了起来。他们找来一些废旧木头和铁皮,然后既当木匠又当铁匠地叮叮咣咣做起来。

几天后,自制教练台(教练车模型)竟然被他们做好了,而且还真像那么回事。教练车模型不仅和真车一样大,而且教练车上有的,这个自制教练台上全有。从远处看,还真以为停了辆教练车。

看到雷锋他们做的这个,战友们个个既新奇又好奇,个个都想上去练一练。坐过教练车的战士还说在这辆自制教练台上学习,和坐在教练车上学习差别不大。

就是这样一个自制教练台,雷锋和小韩及其他一些战友,轮流在上面练习。为了能多练一会儿,雷锋总在战友们休息的时候,悄悄去了教练台。练得久了,他竟然有种感觉,觉得自己开得就是一辆真车。

有一段时间,雷锋甚至练到了痴迷的状态。即使躺在床上,他的脑海里还在想着怎么踩油门,怎么踏离合器,怎么挂挡。战友们看见雷锋躺在床上,手做着控制方向盘的动作,脚也不停地在被窝里动着。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我在开车!”

废寝忘食的雷锋不仅赶上了比他早学的战友,甚至比那些战友都学得好,学得快。战友们被他的科学钻研精神所打动了,也越来越佩服他,甚至推选他做了技术学习小组长。

面对战友的信任,领导的赞扬,雷锋并没有满足。在真正坐在教练车上短途行驶时,虽然他有着驾驶拖拉机和推土机的经验,但他依然谦虚而谨慎,因为他觉得开汽车是在公路上行驶,和驾驶拖拉机、推土机在田野里和工地里是不一样的,开汽车更多了一份责任。所以当他紧握方向盘的时候,他一定会目视前方,不停地告诫自己:千万不能慌,要沉着,注意力一定要精力集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雷锋很快就能独自驾车了。不过,每次在开车出去之前,他依然不会忘记去请教开过车的人,问他们在把车子开出去后,通常会遇到一些什么问题。这种钻研的精神甚至延续到了他的生活中。雷锋有时候会乘公交车,别人上了公交车一定是先找座位坐下,但雷锋不是。他会特意站在司机身后,仔细观察司机的开车动作,以及遇到什么情况时,公交司机又是怎么操作的。

有时候,站在公交车司机旁的雷锋,还会把自己想象成正在驾驶着公交车的司机,当遇到情况时,司机是怎么处理的,如果是自己又会怎么处理。他用这种对比的方式,训练着自己的应变能力,遇事处理能力。

有一次,雷锋出车时,突然感觉汽车的后轮有些晃动,他赶紧下车检查,但却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在他小心翼翼地将车开回去后,马上就去请教教导员,教导员一听就说:“应该是转动轴松了!”

雷锋一看,果然是这样。他惊奇地问教导员是怎么知道的。教导员笑着说:“熟能生巧嘛!当我们对一样东西深入了解后,这件东西出现任何问题,哪怕再细小的问题,只要我们用心,都能感觉得到。这就和医生给病人看病的道理是一样的。在医生给病人看病时,他会问病人那里不舒服,问过后,马上就能知道这个人生了什么病。甚至不用问,他只把把脉和用听诊器听一些就能知道病人是生了什么病。所以我们开汽车的,要想达到这一点,首先就要对汽车的各个部件进行了解,清楚地知道每个部件的作用,知道每个部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什么等等。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必须爱我们的汽车,用心去爱它、关心它、照顾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它健健康康的,不出或少出问题。”

雷锋佩服地看着教导员,教导员继续说:

“雷锋同志,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你能听出后轮在转动,已经很了不起了!”

“我做得还不够!我以后一定会像教导员一样,爱车、懂车!”

从那以后,雷锋就把他所驾驶的汽车当成了他的宝贝。不仅对这辆车的任何部件有了了解,而且还非常爱惜它,经常擦拭它,保养它,每个角落都不放过。为此,他还写了首诗,诗里是这样写的:

……

党分配他驾驶汽车,

每日就聚精会神坚守在机旁,

将机器擦得像闪光的明镜,

爱护它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

……

连里分配给雷锋的汽车有“耗油大王”之称。之所以被称为“耗油大王”,就是因为它是全班车辆中耗油最多的一辆车。由于运输队的车辆有限,所以如果让它去大修,必定会耽误运输任务,所以也就那么凑合着。

雷锋面对这个“耗油大王”又开始动起了脑筋,他在想着怎么做才能改掉它耗油多的毛病。

想要改掉它的毛病,必须找出耗油多的原因。为了找出这个原因,雷锋不停地看书查找资料,甚至利用休息时间,在车上爬上爬下地仔细查找,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直到有一天,他看到那辆车的油化器的油针时,才豁然开朗。

“耗油大王”的油针相比其他车的油针粗了很多,会不会是这个问题呢?雷锋对油针做了调整,调整到和其他车的油针一样粗,再一试,嘿,问题解决了,车子的耗油量达到正常状态。

雷锋欣喜不已,战士们对他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领导也夸奖它为祖国的事业又做了一大贡献————为国家节约了很多油。雷锋之所以能做出这么大的成绩,更多是归功于他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以及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