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跟鬼谷子学处世跟菜根谭学修身
5700600000014

第14章 明路是选出来的,麻烦是躲出来的(1)

想掌控他人,应从了解自己开始。认清自己的长处及不足,为自己正确定位,这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生活中有一些人总是处处受阻,就是因为他们对自己及环境认识不清,从而导致寸步难行。只要我们懂得明智取舍、灵活变通,就能解决问题、维护自身利益,从而让自己拥有一个真正美好的未来。

识己之长,扬己之长

亨利·比彻尔说:“一个人需要思考的,不是自己应该得到什么,而是自己是什么。”我们一定要认清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才,该从事什么职业,适合做什么工作。认识你自己,开发属于你的领域,这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

鬼谷子认为,“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意思是,要想掌握情况,要先从自己开始,只有了解了自己,然后才能了解别人。你要分析自己的各个方面,把自我的独特价值或能力找出来,然后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改进,这样不管做什么事,才有胜算。

正确认识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为自己正确定位,这样才能自信地去迎接机遇和挑战,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上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智力超群,也绝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父母听从老师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没什么艺术天赋,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成绩很差,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在绘画艺术方面不可造就。”

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瓦拉赫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又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文学艺术的“落后生”一下子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高材生”,在同类学生中,他遥遥领先……

人的智能发展都是不均衡的,都有某种领域智能的优势和弱势,人一旦找到自己的智能的最佳点,使自身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

人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长项与短项上的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项和短项。最重要的是你应该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短项是什么,之后要做的就是敢于放弃短项,将你的生活、工作和事业发展都建立在你的优势上,这样你才会更容易成功。

成功不在于你是否上过大学,读过研究生,而在于你有没有找到自己的优势。如果违背自己的本质,不尊重自己的特质,那么不论我们怎样努力,都无法获得成功。有些人,在智商方面可能并没有什么超常的地方,但幸运的是,他们都有某个特质是超出常人的。这时候,只要能使这些特质得到充分的发挥,就有可能快速成长并且走向成功。

朱德庸小时候是一个问题孩子,他一度曾认为自己非常笨,因为他天生对图形很敏感,但对文字类的东西接受起来很吃力。念国中的时候,他完全没有办法适应那种刻板的教育方式,为此,他曾多次转学。

他极喜欢画画,从4岁开始,画画是唯一能让他松弛的事。在学校里画,书上、本上,所有空白的地方,他都画得满满的。在学校里受了哪个老师的批评、打击,敢怒不敢言,一回到家就画这老师,狠狠地画,让这老师“死”得非常惨,然后心情就会变好了。后来有媒体发现了他,为他开设了漫画专栏。因为找准了自己的最佳才能所在,他25岁红透台湾,成为一名优秀的漫画家。他的《双响炮》、《涩女郎》、《醋溜族》等作品在台湾深受喜爱;在内地,他的漫画也非常畅销。

每个人都潜藏着独特的天赋,是否能有幸挖到这座金矿,关键要看能不能脚踏实地地发挥自己的长处,去经营自己的人生。许多成就卓越的人,他们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根据自己的特长来进行定位或重新定位,最终挖掘出无限的潜能,轻松地取得了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去寻找,就一定能找到。自己的长处是帮助自己实现成功的最好工具。成功的诀窍在于经营自己的长处,经营长处能使自己的人生增值,否则,必将使自己的人生贬值。

把握趋势,果断取舍

生活中处处充满机遇,要想发现并抓住每一次机遇,就要“该出手时就出手”。在两难的抉择中,敢于决断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鬼谷子说:“外内者必明道数,揣测来事,见疑决之。”意思是,处理内外大事,必须明确理论和方法,要预测未来的事情,就要善于在各种疑难面前临机决断。假如我们面对选择时犹豫不决,无法果断地作出决定,将会一事无成,甚至还有可能埋下祸根,为自己带来一连串的失败的打击。

法国哲学家布里丹养了一头小毛驴,每天都要向附近的农民买一堆草料来喂。一天,农民额外多送了一堆草料,这可把毛驴为难坏了。它虽然享有充分的选择自由,但由于两堆干草价值相等,无法分辨优劣。于是它左看右瞧,始终也无法分清究竟选择哪一堆好。于是,这头毛驴就这样站在原地,一会儿考虑数量,一会儿考虑质量,一会儿分析颜色,一会儿分析新鲜度,犹犹豫豫,来来回回,在无所适从中活活地饿死了。

如果发现好的机会,应该运用全部的常识和理智慎重地思考,抓紧时间采取行动,才不至于贻误时机。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果断地作出决断的勇气。有些人往往优柔寡断,患得患失,瞻前顾后,结果错失良机,甚至给自己造成很大的损失。

1990年,在温布尔登举行的网球锦标赛女子组半决赛中,16岁的前南斯拉夫选手塞莱丝与美国女选手津娜·加里森对垒。随着比赛的进行,人们越来越清楚地发现,塞莱丝的最大对手并非加里森,而是她自己。赛后,塞莱丝垂头丧气地说:“这场比赛中双方的实力太接近了,因此,我总是犹豫不决,只敢打安全球,而不敢轻易向对方进攻。”

而津娜·加里森却恰恰相反,她暗下决心,鼓励自己要敢于险中求胜,绝不能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结果,加里森在比赛中先是领先,继而胜了第一局,后来又胜了一局,最终赢得了全场比赛。

每个人在生活中经常面临着种种抉择,在抉择之前难免要反复权衡利弊,再三仔细斟酌,甚至犹豫不决。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机会稍纵即逝,如果犹豫不决,就会两手空空,一无所获。只有敢于决断,明智选择,才能够成功。

选择无非有两种:二者择一,或多者择一。二者择一,当然有一定难度,但难度还不算大;而在“多者择一”的决策中,随着选择对象的增多,选择难度也在增多和加大。在生活中,最容易犹豫不决的就是青年男女对于配偶的选择。据资料显示,很多大龄青年之所以成为“剩男”、“剩女”,是因为犹豫不决造成的。这些人总认为“下一个”会更好,结果是不切实际地盲目追求,以致让“选择”误终身。

犹豫不决的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也是最容易失败的人。唯有那些先聪明地斟酌,再果断地决定,然后坚定不移地去行动的人,才能在任何事情上,都有所收获。

古希腊哲学大师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曾求教老师,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却让他们走麦田埂,只许前进,且仅给一次机会选摘最好最大的麦穗。第一个弟子刚走几步便看见一枝又大又漂亮的麦穗,高兴地摘下了。可在后半程中,这个弟子发现了比手里更大更漂亮的麦穗,也只能叹息自己选择得太早。第二个弟子吸取了教训,每当他要摘时,总是提醒自己,后面还有更好的。当他快到终点时才发现,机会全错过了。第三个弟子吸取了前两位的教训,当他走到三分之一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再走三分之一时验证是否摘取,等到最后三分之一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枝美丽的麦穗。虽说这不一定是最大最完美的那一枝,但他满意地走完了全程。

有时人生犹如走在一大片玉米田中,每看到一个玉米,你都要斟酌,这个怎么样,会不会是最大的,前面会有更好的吗?谨慎的人在前半条路就会确定目标,到后半条路只能看着更大的玉米叹息;而自负的人却会看遍一路风景,直至道路将尽,才手忙脚乱地胡乱选一个,之后又后悔不迭;只有懂得选择的人,在经过途中细细观察,细细比较,才果断采下自己最满意的玉米,哪怕前面还会有更好的,他也毫不遗憾。

一个人如果没有果断决策的能力,那他永远到不了成功的彼岸。只有那些在两难的选择中,能果断取舍,懂得珍惜的人,才能体会到生命的圆满与美好。

思路决定出路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头脑灵活,思维活跃,头脑中新点子、新念头源源不断,一生中有许多创造发明。有的人则只会按常规思考,按常规做事。这种习惯制约了他们走向成功的可能。那些最终能成就事业者都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善于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让问题成为改变自己命运的机遇。

鬼谷子说:“心贵智。以天下之心思虑者,则无不知。”意思是,心智最重要的是聪明。用天下人的聪明才智去思考,那就没有什么不知道的。知道一切的人做事自然会大有收获。所以,做事时要注重思考,用巧妙灵活的思路解决难题,胜过一味地蛮干。

鬼谷子告诉我们:“非劳心苦思,不能成事。”意思是,如果不费尽心力地苦苦思索,就不可能做成什么事。唯有寻找到好思路,才更容易达成自己的目标。成功的因素很多,但在众多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思路,一切成功都是因为有一个正确思路才实现的。古今中外,概莫如此。

春秋时期,齐国确立了盟主地位后,边境少数民族狄人和山戎人屡屡举兵犯境。于是齐军一鼓作气,兵围孤竹国。孤竹国降将把齐军诱入荒漠,自己则隐蔽起来了。此时天色已晚,又狂风卷地,齐军前后队失去了联系。齐桓公有些不知所措,忙向管仲求教解危之计。管仲沉吟片刻,就让随行兵士敲锣打鼓,使各队听到声音来集合,屯扎一处,挨至天明。谁知,天虽已亮,沙漠中却炎热异常,又无饮水,一望无际的沙漠难辨方向,全军将士焦急万分。管仲见状,忙向齐桓公建议道:“臣听说老马识途,大王不妨令人挑选数匹老马放行,或许可以寻见出路。”齐桓公听从了他的建议,军队紧随老马之后,果然走出了险地。

孤竹国国君见齐燕大军被诱入沙漠,便举兵攻进无棣城。管仲见此情形,灵机一动,命令将士数人扮作百姓混入城中,半夜举火为应。然后,又分三路攻打无棣城的东南西三门,只留下北门,教下属率一队兵马埋伏在北门之外。当天夜里,忽见城中四五处起火,齐军内应砍开城门,放大军兵马入城。孤竹国国君见势不妙,率部下夺路而逃,直奔北门。谁知一行人刚刚冲出北门,路旁突然伏兵四起,截住了孤竹国的君臣等数人。两军厮杀,孤竹国国君死于乱军之中。此后,诸侯皆服,没有不畏惧齐国的威严的。管仲凭着足智多谋,辅佐齐桓公成为了公认的霸主。

思维决定一个人的路途。无论是解决新问题,还是对旧问题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善于改变自己的思路,不按照常理去想问题,就会取得非同一般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