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跟鬼谷子学处世跟菜根谭学修身
5700600000033

第33章 忙闲张弛有道,养生动静得宜(2)

几天后,慧宗禅师返回,众弟子忐忑不安地上前迎候,准备领受责骂和惩罚。谁知得知原委后,慧宗禅师泰然自若,神情依然是那样平静安详。他宽慰弟子们说:“我种兰花,一是希望用来供佛,二也是为了美化寺庙环境,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就这么一句平淡无奇的话语,令在场的弟子们肃然起敬,如醍醐灌顶,备受感动……

禅师之所以看得开,是因为他虽然喜欢兰花,但心中却无兰花这个挂碍。因此,兰花的得失,并不影响他心中的喜怒。既然事情已经出了,生气也没用,何必还要用生气乱了心情,坏了情绪呢?平和的人,其玄机在一个“静”字,“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冷静处人,理智处事,身放闲处,心在静中。

心灵深处如果平静如水,无风无浪,那么,无论在哪里都有青山绿树的生长。《菜根谭》指出:“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鸟啼而欣然有会。何地非真境,何物无真机。”意思是,人心是因为容易浮动才失去纯真的本性,如果一点杂念都不生,清静祥和地坐着,和飘过的云朵一起消逝在天边,从雀跃的鸟声中领会自然的奥妙,那么人间哪里不是仙境?何处不蕴含着自然的机趣呢?

心性原是不受任何拘束的,只是因为太浮躁所以失去了真性。只要心中没有杂念,保持宁静的心情,就可以和白云一起飘游到天边,就可以领略大自然的千般美景。生活中处处充满玄机,处处都是真境,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去领会。

我们选择不了生命,但我们可以选择生活的方式,在喧嚣中,独守一片平静,在繁华中,坚持一份简单。在闲暇时光,随意捧一本爱看的书,细细回味幽幽冥想,享受淡淡的恬静与优雅,安静地陶醉在书香气息里……

不为眼前功名利禄而费心劳神,荣辱皆不惊,得失不计较,心平如镜,宁静从容,我们就会活得轻松,活得充盈,活得有滋有味。

快乐不在于环境,在于心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被各种烦恼所困:工作不好,没钱或没房,先进评比没分,受冤枉挨批评等。对这类事情,如果能保持快乐心境,心里就会想得开,就能妥善对待、处理好这些事情。如果总是想不开,越想越气,言行就会出现反常现象。甚至为了一点小事,大闹一场,出言不逊,使自己的人品大为降格,人际关系受损。

人的心情总是会受到事情的影响,很多时候我们是在做着心情的奴隶。对此,《菜根谭》指出:“世人为荣利缠缚,动曰:‘尘世苦海。’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其心尔。”意思是,世人往往受到功名利禄的束缚,所以动不动就说尘世间就像苦海无边。其实尘世不是那么喧闹,人间也不是那么痛苦,只是他们把自己的心灵浸泡在烦俗的苦海中罢了。

任何人都不会一帆风顺。很多时候,遇到的各种问题会让人身心俱疲,深陷其中。此时,最需要做的是调整好心态,我们永远无法控制事情,比如生老病死、挫折失败以及各种不幸的降临等,但是我们永远可以选择自己的心情。无论如何,常用良好心态对待生活,也许一切都会变得简单、从容,快乐就会如影随形。

苏格拉底年轻时,曾和几个朋友一起挤住在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房间里,一天到晚总是很快乐。有人奇怪地问他:“人那么多,屋子却那么小,你为什么还这么高兴呢?”

苏格拉底说:“朋友们住在一起,随时可以交流思想、交流感情,难道这不是值得高兴的事吗?”

过了一段日子,朋友们相继成了家,先后搬了出去,小屋里只剩下苏格拉底一个人,但他每天仍然很快乐。

那人又问:“现在只剩下你一个人了,多孤单呀,为什么你仍然很高兴?”

苏格拉底说:“我和很多好书日夜相伴,这怎么不令人高兴呢?”

又过了几年,苏格拉底也成了家,搬进了一座楼里,他家住在一楼,条件很差,不安静,也不卫生。那人见苏格拉底还是快乐的样子,就好奇地问:“你住这样的房间,也感到很高兴吗?”

“是呀!”苏格拉底说,“住一楼有不少便利之处啊!你看,进楼就是家,不用爬楼梯;搬东西很方便,不必费很大的劲儿……特别让我满意的是,可以在楼前楼后的空地上养一丛一丛的花,种一畦一畦的菜。”

后来,那人见到了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问他说:“你的老师总是那么快乐,我却感到不太理解,他所处的环境并不是很好呀?”

柏拉图回答说:“老师曾说过:‘一个人快乐与否,主要的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心境好,在不好的环境中也能快乐;心境不好,在好的环境中也不能快乐。’由于我的老师总是拥有快乐的心境,所以他总是快乐的。”

面对上天给予的种种恩赐与考验,怜爱与不公,我们或许无法改变事实,却可以以一种好心态来面对它。虽然心情受事情的影响,但是它毕竟是主观的,是可以受我们意志支配的。有好心情自然快乐无穷。

一位女作家在纽约街头遇到一位卖花的老太太。她穿着破旧,身体看上去也很虚弱,但脸上满是喜悦。女作家挑了一朵花,问:“你为什么总那么高兴呢?”“为什么不呢?一切都这么美好。”老太太回答说。“你很能承担烦恼。”女作家又说。老太太的回答令她吃惊:“耶稣在星期五被钉在十字架上时,那是全世界最糟糕的一天,可三天后就是复活节了。所以,当我遇到不幸时,就会等待三天,一切就恢复正常了。”

事实就是这样,当你以一种豁达、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时,眼前就会光明一片。相反,当你被悲观忧郁的思想囚禁时,未来就会变得黯淡无光。人生本无所谓得失,你心情的好与坏,全在于你自己。

在喧闹的生活环境中,内心能够保持宁静的人,他的心肯定也是快乐的。所以一个人对生活的感受,不在于其所处的环境,关键在于其心境如何。“人心有真境,非丝非竹,而自恬愉;不烟不茗,而自清芬。”人心中如果有真境,没有音乐,仍然会感到欢快愉悦;不煎水,不品茶,而自然会有清香芬芳之气袭来。

许多时候,我们不能改变生活,但是我们能够改变自己的心态,心态变了,别人对你的态度就会变,你做事的效率就会变,事情的结果当然也会变。当你微笑着看世界的时候,世界就是阳光灿烂的。

松紧有度,才是健康的生活之道

生活中,我们每天总有干不完的事。但是,不知你想过没有,如果天天为工作疲于奔命,最终这些让我们焦头烂额的事情会超过我们自身的承受极限,给我们的身体及心理上造成无形的巨大压力。

《菜根谭》说:“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情怡性。”意思是,尽心尽力做事原本是一种美德,但如果过分认真而导致心力交瘁,就会使精神得不到调剂而丧失生活乐趣。

在当今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紧张的学习和高负荷的工作量,极易使人产生紧迫感、压力感和焦虑感,如果处理不当或不能适应,则对很多心身疾病的产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以缓解精神上的紧张状态。

布兰达是美国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有一段时间他常被一种莫名的焦虑所困扰,感觉自己快要撑不住了,于是他来到心理医生那里。

听了布兰达的倾诉,医生建议他工作不要太劳累,要适时休息。而布兰达说:“我每天都有许多工作要做,没有一个人可以替我分担!”

“不能找人帮你吗?你的助手呢?”医生问道。

“那不行,只有我亲自处理我才放心,否则我做这个事务所干吗?”

“这样好了,我给你开一个处方,你是否愿意照着处方做呢?”医生想了一下说道。

医生把开出来的处方给布兰达,他看了一下,处方上写着:每天散步一个小时,每星期抽出半天的时间去墓园一趟。

医生说:“我希望你常到那儿走走,瞧瞧那些离开人世的人的墓碑,然后,你再好好想想,他们活着的时候也跟你一样,想把全世界的事情都扛在自己肩上,以后有一天你也将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可是,地球的转动还是永恒不变地进行着,其他人仍然像你一样继续拼命工作。我希望你站在墓碑前好好想想这些摆在你眼前的残酷的事实。”

医生的话犹如当头一棒,敲醒了布兰达。从此以后,他认真按照医生的嘱咐,放慢了生活的节奏,并且把一部分工作转移给了其他人。他懂得了生命的真正意义不是焦虑和急躁,现在他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不仅比以前活得更开心了,而且事业也做得很顺利。

年轻时我们忍受不了无名无利的简单,总想与人竞争,总想在某个圈子里成为聚光点。为此,我们就像上了发条的玩具马,不知疲倦、不分昼夜地奔忙,完全舍弃了个人的生活。不否认“人应该努力工作”,但是,在追求个人成就的同时,不应该舍弃均衡的生活;否则,就称不上“完整”的人生。工作既要进得来,还要出得去。只有进得来才能把工作做好,而只有出得去才能获得均衡的生活,使自己的人生更丰富、更有意义。

原微软中国区总经理吴士宏在《逆风飞扬》一书中说:“得到今天的一切,我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大到我不建议美丽的女人们也去做同样的付出。人生有丰富的意义,不是只有事业、职业经理人,或者是‘企业家’才是有意义的实现。”除了工作,生活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重视的事情:健康、爱情、亲情、友情……在它们中间寻找到一个平衡,我们才能享受快乐的人生。

有的时候,我们将奋斗的目标定得过高;有的时候,我们将奋斗的目标定得过多,这是遭受挫折的重要原因。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使我们无法平衡,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都可能会导致迷失方向,把自己压垮。为此,我们要找出一个临界点,不把自己搞成一台长期超负荷遥转的机器。聪明的办法是学会取舍,放弃自己还不具备能力与条件的目标。这不是坏事,只有明智地取舍,并学会放弃,才能摆脱无谓的烦恼,拥有自在的生活。

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张弛有度。《菜根谭》中说:“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太忙,则真性不现。故士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人生如果太过清闲,各种杂念就容易悄悄滋生;如果太过忙碌,纯真的本性就会被埋没。所以有修养的人应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懂得休闲玩耍的乐趣。

一个懂生活、会生活的人,能够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休息的时候休息。一味地张,就会让自己绷得过紧,导致身心疲惫不堪;一味地弛,往往会让自己变得松垮、懒散,失去进取心和斗志,进而停步不前。所以,工作和生活需要保持一种平衡。

平时,我们要自觉地调节心理,既不要让自己懒惰,又不要过于劳累。只有舒缓紧张情绪,放松自己的心灵之弦,才能在人生之路上踏歌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