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忠于老板忠于自己
5708600000029

第29章 为团体着想(2)

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你会把他牢记在心里。再一次见面时,你会一下子认出他。你和他之间再次合作的可能性就非常大。擦肩而过的人,你和他之间没有任何瓜葛,过去了就过去了,就是再次打照面,也会谁也认不出谁来。曾经背信弃义的人,你也会对他印象深刻,下次再见面时,你也会一下子认出他来。但是你是对他充满戒备和冷漠,你们之间合作的可能性还不如你与陌生人之间合作的可能性更大。

一加一大于二

合作可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倍增效果。据统计,诺贝尔获奖项目中,因协作获奖的占三分之二以上。在诺贝尔奖设立的前25年,合作奖占41%,而现在则跃居80%。

远古时代庞大动物的绝种说明:不团结就会造成灭绝的噩运。而团结合作就可以化险为夷,从容面对灾难和不幸。

有一天,一条蛇的头和尾忽然争执起来,蛇尾对蛇头说:“今天应该我走在前面。”蛇头说:“我常常走在前面,怎么可以倒过来走呢?”蛇头和蛇尾各认为自己有理,相持不下。结果,蛇头就自管自向前走去,蛇尾却缠住了树牢牢不放。这样,蛇头走不动了,只得让蛇尾走在前面。结果蛇尾没有眼睛,走入一个火坑中,这条蛇被烧死了。一只蚂蚁在自然界中是非常微小的动物,一点儿小小的环境变化,对它们来说都可能是天翻地覆。但蚂蚁却顽强地生存到了今天,因为它们深知合作的力量。上万只蚂蚁组成的蚁群可以所向披靡,摧毁千里之堤。

生物学家莱斯在他的著作中写道:

有一年发大水,我见过一个蚂蚁球,有篮球那么大。洪水到来时,蚂蚁迅速抱成团,随波漂流。蚁球外层的蚂蚁,有些会被波浪打落水中。但只要蚁球靠岸,或能碰到一个大的漂流物,蚂蚁就得救了。不长时间,蚁球靠岸了,蚁群像登陆艇上的战士一样,一层一层地打开,迅速而井然地排成一排冲上堤岸。岸边的水中留下了一团不小的蚁球。那是里层的英勇牺牲者。它们再也爬不上岸了,但它们的尸体仍紧紧地抱在一起。那么平静,那么悲壮……

当今社会的结构方式,决定了孤军奋战的劣势。所以必须要有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新人如果有完美的团队精神,能够使别人乐意与你合作,那么你一定能在工作上取得成功。

共存共荣

从本质上来说,人类是群居的动物,协作才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让世界更美好。

有人和上帝谈论天堂和地狱的问题。上帝对这个人说:“来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于是,上帝带他走进一个房间,屋里有一群人围着一大锅肉汤,每个人看起来都营养不良、绝望又饥饿。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只可以够到锅子的汤匙,但汤匙的柄比他们的手臂要长得多,足足有两米长,自己没法把汤送到嘴里。他们看上去是那么的悲苦。

“来吧,我再让你看看什么是天堂。”上帝又把这个人领到另一个房间:这里的一切和上一个房间基本上没有什么不同。一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匙。不同的是,这里所有的人精神焕发,大家都在快乐地唱着歌。

“为什么会这样?”这个人不解地问,“为什么同样的待遇与条件,天堂里的人是如此的快乐,地狱里的人却那么的悲惨?”上帝微笑着说:“其实很简单,天堂的人会用自己的汤匙喂给别人,但地狱的人不会这样做。”

越国官员甲父史和公石师各有所长。甲父史善于计谋,但处事很不果断;公石师办事果断,但少有心计,常犯疏忽大意的错误。两人交情很好,常合谋共事,总是取长补短,因此办起事来很成功。

后来两人发生了冲突,决裂了。彼此各自行事,却屡屡遭挫。

一个名叫密须奋的人对此深感惋惜。他哭着劝两人说:“你们听说过海里的水母没有?它没有眼睛,靠虾来带路,而虾则分享水母的食物。这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你们听说过西域的两头鸟吗?这种鸟两个头长在同一个身子上,彼此争斗不已。其中一个头睡着了,另一个头就往它嘴里塞毒药,而结果就是两个头一起死去。水母和虾通过食物、两头鸟通过身子——而你们俩通过事业联系在了一起,既然独自处事连连失败,为什么不言归于好呢?”听了这番话,甲父史和公石师若有所悟,和好如初。

员工之间也像这样,有着深刻的共存共荣关系,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特别是在现代化公司里,分工非常细密,专业化程度很高,离开了其他同事的工作,不可能完成好公司的整体任务。这好比一条手机生产的流水线,缺了其中一道工序该安装的零件,就会产生废品。

诚然,协助同事工作也许并不会得到额外的报酬,功劳也记在别人的头上。但如果你是为了回报而去帮助别人,这也未免太庸俗了。协助同事工作是为公司做贡献,你也会间接受惠;计较个人得失而耽误了整个工作进程,你也会蒙受损失。

健康的竞争氛围

竞争也是一种协作,在健康的竞争氛围中,人们的潜能可以得到极大的发挥。

一位动物学家对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两岸的羚羊群进行了研究,他发现东岸的羚羊群的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比西岸的每分钟快13米。而这些羚羊的生存环境和属类是一样的,饲料来源也相同。于是,他在东西两岸各捉了10只羚羊,把它们送往对岸。结果,运到东岸的10只一年之后繁殖到了14只,而运到西岸的羚羊只剩下3只,其余的全被狼吃掉了。

人类社会固然不需要像动物界那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必要的竞争也是不可少的,否则就失去了生存和进化的动。但这种必要的竞争必须是良性的,也就是手段公平合理,结果良性循环。

在某条公交线路上,一共有30辆小公共在运行。刚开始的时候,小公共之间互相竞争,尽量缩短各自的运行时间,以求载到更多的客人,常常出现超车、摔人、闯红灯的现象,市民们怨声载道。后来小公共公司算了一笔账,这条线路上每天的客流是一定的,所以利润也是一定的,在同等条件下,每辆小公共的利润也不会有太大差别。争相拉客,并不会增加小公共的收入,但是由于运行速度快了,在线路上运行的圈数也多了,自然就增加了成本。这样算起来,净收入反而是减少了。

于是小公共公司召集小公共车主们开了一个会,讲明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希望车主们能增强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切实发挥小公共上下便利的特点,为市民提供优质的服务。车主们听了分析,心服口服,也就不再互相竞争载客了。

像小公共这样的情况,就是竞争的恶性循环。为了提高利润,争相载客,于是成本增加,利润减少,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又得开始新一轮的抢客。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交通事故频发,损害了声誉,更加导致乘坐小公共的人数减少。

因此,必须提倡良性竞争,互利互惠。

在公司里,员工之间的竞争也应该是个良性循环。不能采取非正当的手段,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破坏掉同事间的友好关系。

合作的最高境界

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效地与人合作,善于团结人的人,天生就是一个领袖人物。他能引导其他人进行合作,或者将他们团结在自己周围,完成一项共同的工作;他善于鼓舞他人,使他们变得活跃。通过他人的协作,他完成了单靠自己无法完成的工作。在他人的协作下,以他为核心的团队给社会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服务。

当你成功地促进了人们进行合作时,你就具备了作为领袖人物的基本才能。

作为员工,抱怨和忙碌只能表明能力不足。大部分的人都以为只有自己最忙,好像旁边的人都在享乐似的。

为了避免太忙,企业的员工都要能学会合作,都能适当地具备一些老板才能。

有些人天生是服从者,他们不知道一件事情牵涉的范围有多大,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和处理棘手的问题。但他们也有与人协作的愿望。只是他们的协作是一种消极的协作。他们会说:“你看我适合干什么,只要你安排了,我就会尽心去做。”所以,通过是否善于合作,可以区分出一个人是不是一个领袖人物。

领袖人物具有极强的号召力,能鼓舞并指挥其他所有的成员获得比在没有这种指挥影响力之下更大的成就。

合作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引导其他人进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