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人
5709600000005

第5章 雁雀要知鸿鹄之志(3)

仁慈时,对下属像父母对待子女一般;忍耐时,总是一忍再忍,即使有性命之忧,也不为所动;残忍时,即使亲兄弟也毫不留情;权变时,虚心听取下属意见,决不肆意行事。正因为有了这一性格特征,他便能游刃有余地应对任何复杂的事件。“贞观之治”是李世民的一生功绩,杜甫用“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描绘了唐太宗的英明形象。

“贞观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辉煌一页,而这一切的取得与李世民的中庸性格有关,他把中庸中的各家智慧用得恰到好处,各家方法也融为己用,不管是收揽人才,还是治政方针,他都能依中庸之道而行,试想如果没有这种性格又怎能构建出他那庞大的千古基业呢?

我不生气,但很能干

俄罗斯总统普京有一句名言:“我不生气。”这句话是俄罗斯的一代天骄彼得大帝说的。

面对眼前的俄罗斯,普京只能如此。普京曾说:“俄罗斯正处于其数百年来最困难的一个历史时期。大概这是俄罗斯近200~300年来首次真正面临沦为世界二流国家,抑或三流国家的危险。”他还承认,现在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只相当于美国的1/10,中国的1/5左右。苏联曾是世界超级大国,而俄罗斯1998年的GDP则下降到世界第16位。俄罗斯落后于西班牙、荷兰,甚至被巴西、印度、韩国等国超过……

对于普京访华,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说,克里姆林宫密切注视着中国最新发展的形势——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大上当选总书记。中国在市场改革方面搞得头头是道,令很多俄罗斯人羡慕不已,现在中国在世界的政治影响力也与日俱增。虽然莫斯科与西方加强了联系,但是它仍然希望与北京发展关系,以抗衡华盛顿的主导力量。克里姆林宫可能担心北京的关系重点放在华盛顿多于莫斯科……

无论外界和俄罗斯人自己如何看今天的俄罗斯,对于普京来说,他只有一个选择:需要时间而且不能生气,更不能斗气。和气生财,俄罗斯最需要这个,俄罗斯抛弃传统的意识形态后不再需要那种十分粗糙的内政和外交,而是要斗志斗勇,尽管也有俄罗斯人批评普京很“软”。

不过,俄罗斯存在太多棘手的问题,也给了普京诸多的理政机会。普京要赢得支持和自己的历史地位,就必须对很多问题出以重拳。所以,他敲山震虎以打击地方势力;他敲打寡头以主导整个媒体;他精简行政官员以“轻装理政”;他减少行政审批以优化经营环境;他厉行司法改革以打击腐败;他着手对教育、公用事业进行改革……

普京执掌俄罗斯后的一系列内外政策无不与上述名言相吻合。尽管中外大众传媒对普京的情报系统(“克格勃”)出身的背景津津乐道,但是,普京让整个世界所看到的则是他背后的俄罗斯以及未来的俄罗斯。因此,普京所领导的俄罗斯似乎不再有仇家,尽管美国的势力已经渗透到俄罗斯门口,仍是“我不生气”。

据说,普京在执政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已拥有众多头衔:“反共分子”、“保守的克格勃”、“地地道道的民族主义者”、“铁腕专制主义者”。不过,所有这些标签都无法准确地描述今天的普京。最主要的是,现在还根本不是给普京下定义的时候,正如彼得大帝在俄罗斯历史上所确立的地位也并不是在他开始的几年。

幸运来自忍耐

忍耐的性格有助于人生的进步,有助于战胜一切挫折。

加藤信三是日本狮王牙刷公司的小职员。作为一个小职员,尽管他前一天夜里加班加点,很晚回家休息;尽管他头晕目眩,还想美美地睡上一觉,但是他必须马上起床,赶到公司去上早班,起床后,他匆匆忙忙地洗脸、刷牙,不料,急忙中出了一些小乱子,牙龈被刷出血来!加藤信三不由火冒三丈,因为刷牙时牙龈出血的情况已不止一次地发生过了。情绪不好的他怀着一肚子的牢骚和不满冲出了家门。

作为一个牙刷公司的职员,数次刷牙牙龈出了血,加藤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大了。他怒气冲冲地朝公司走去,准备向有关技术部门发一通牢骚。

走进公司大门时,走着走着,他的脚步渐渐地放慢了。加藤信三曾参加过公司组织的管理科学学习班。管理科学中有一条名言使他改变了自己的态度。这条训诫说:“当你遇有不满情绪时,要认识到正有无穷无尽新的天地等待你去开发,这就需要你的忍耐!”

当他冷静下来以后,和同事们想出了不少解决牙龈出血的好办法。他们提出了改变刷毛的质地、改造牙刷的造型、重新设计毛的排列等各种改进方案,经过论证后,逐一进行试验。试验中加藤发现了一个为常人所忽略的细节:他在放大镜下看到,牙刷毛的顶端由于机器切割,都呈锐利的直角。“如果通过一道工序,把这些锐角都挫成圆角,那么问题就完全解决了!”同事们都一致同意他的见解。经过多次实验后,加藤和他的同事们把成功的结果正式地向公司提出。公司很乐意改进自己的产品,迅速投入资金,把全部牙刷毛的顶端改成了圆角。

改进后的狮王牌牙刷很快受到了广大顾客的欢迎,对公司做出巨大贡献的加藤从普通职员晋升为科长,十几年后成为公司董事长。

加藤的创意表现在改造牙刷结构,即把锐利的直角牙刷毛变成钝角,从而解决了防止牙龈出血的难题。这是我们前面所讲的“创造力”的具体运用,表明加藤试图在不满的压力中用独特的思维超越过去,发现“金点子”的创意精神。成功者永不满足,他们不满现状,时刻准备改造生活,改造自我。在他们眼里,新的创意无穷无尽。

加藤的“幸运”来自于在不满中起步,在忍耐中创造。所以,从某种程度上,不满和忍耐是创新的源泉,是进步的动力。一个欲成大事的人,根本就不能自暴自弃,需要的是忍耐的性格。

有志者事竟成

一个一心奔向成功的人,在他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这几个字。因为他相信,任何困难,都是可以被战胜的,只要他肯去努力,肯去拼搏与奋斗。在进取心面前,阻力会知“难”而退。

年轻的时候,拿破仑·希尔抱着一个当作家的雄心。但由于他小时候家里很穷,所接受的教育并不完整,因此,有人就告诉他,说他的雄心是“不可能”实现的。

年轻的希尔存钱买了一本最好的、最完全的、最漂亮的字典,他所需要的字都在这本字典里面,而他的意念是完全了解和掌握这些字。以后他把他整个的事业建立在这个前提上,这就是说对一个要成长,而且要成长得超过别人的人来说,没有不可能的。

要想做成一件事,你要从心里就坚信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并且把“不可能”的想法,从你的心中铲除掉。谈话中不提它,想法中排除它,态度中去掉它、抛弃它,不再为它提供理由,不再为它寻找借口,把这个字和这个观念永远地抛弃,而用“可能”来替代他。

智者曾告诫世人:永远不要消极,也不要认定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首先你要认为你行,去尝试、再尝试,最后你就会发现你确实行。

做事情要有这样的精神,才会成功,一个人在面临困难的时候,逃避不是办法,只有鼓起勇气予以克服才是最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往往能够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智慧和潜力而获得良好的成果。

坚强的毅力是成功者的必备要素。而坚强的毅力,来源于对远大目标的执著、渴望和对自己克服困难、战胜逆境的信心,无论是走路还是做事,大部分人都喜欢直线,不喜欢走曲线,但是现实环境有时要求我们遭受挫折,走一段弯路,这时候,就要求我们鼓起勇气,不要气馁,不要中途自暴自弃,过程的曲折并不代表失败,只要我们锐意进取,以百折不回的精神向前进,终于会有一天摆脱逆境的困扰。

在事物发展的道路上,总有一些转折点,面临这种突破之前,往往是最困难、最艰巨的时刻,这种时刻,我们一定要判断形势,确定方向,无论情况多么严峻,也决不轻易放弃,因为只要坚持到底,渡过难关,就会出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景。

有一次,松下去松下通信工业,干部们正在开会。松下问他们:“今天开的什么会?”有人苦着脸说:“丰田汽车要求大幅度降价。”详情是丰田要求从松下通信购买的汽车收音机的价钱,自即日起降价5%,半年后再降15%,总共降价20%。丰田这种要求所持的理由是:面临贸易自由化,与美国等汽车业竞争的结果,日本车售价偏高,难以生存。

丰田为了降低售价提高竞争力,因此希望供应汽车收音机的松下通信工业也都降价20%。当时的日本并不像今天一样能够制造又好又便宜的汽车,那时候的情况的确是非常艰苦。

在了解情况之后,松下问:

“目前我们的利润如何?”

“大约只赚3%而已。”

“才这么一点?3%实在少了一些。在这种情况下还要降20%,那怎么得了!”

“就是因为这样大家才开会研究。”

会议是要开的,不过松下想这个问题恐怕没有那么容易解决。目前才赚3%,如果再降20%,那岂不是要亏17%?按一般常识而言,这种生意还能做吗?

固然,松下通信也可以一口回绝丰田汽车的要求,而且大多数人也很可能这么做。然而如果情况特殊,让价20%是否值得考虑呢?假如光想着“这怎么可能?”的话,松下认为还是有欠思考。所以松下先抛开一般的这种想法而站在丰田的立场仔细来看这个问题。松下想,假如丰田换成松下电器的话,在面临贸易自由化的情况下说不定也一样会提出这种要求。

虽说松下电器听到了这样的要求不免大吃一惊,然而丰田本身必然也为如何才能降低成本以及谋求发展而大伤脑筋。因此,虽然就降价的幅度本身而言,的确是过分了一点,但松下电器也要谨慎地考虑到如何才可以降价去达到丰田的要求。

方法还是有的,但想法却必须要改变。照现在设计的产品要降低20%事实上是绝不可能的事情,因此非有新的想法不可,所以松下就指示大家说:“在性能不可以降低、对设计必须考虑对方需要的两个先决条件下,大家不妨设法全面更新设计。最好是不仅能够降低成本20%,而且还要有一点适当利润才可以。

“在大家完成新设计这之前,亏本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这不光只是为了降价给丰田,而且还关系到整个日本产业的维持及发展问题,无论如何是非做不可的,希望诸位能够努力完成任务。”

一年后,松下又问到有关这件事情进行的情况,结果松下电器不仅做到了如丰田所希望的价格,而且还能获得适当的利润。这可以说是因大幅度降价压力而激发出来的一次成功的产品革命。松下想,这才是一种正常经营事业的态度。

由此,松下总结道:“不管是经营事业也好,做其他事情也好,只要是抱着‘这根本不可能办到’的想法,我想任何事情永远都不会成功。反之,碰到事情总是‘应该可以办到,问题只是要如何去做而已’,这样想的话,很多困难的工作乍看似乎不大可能办到,结果却居然也做成功了。”

许多事情,正是由于你的不懈努力才获得了良好的成果,当你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只有坚持没有“不可能”的事,这样一种态度,那你肯定会把事情做得很好,很出色。

成功来自野心

对于“野心”,人们的第一印象是缺点,是个贬义词。可随着新世纪的到来,“野心”也开始了变化了,一下跃进了人们的心中,开始大作文章,人们刚要摒弃,可细一品味,“野心”还真是不错,它竟是一种动力,给人无穷成功的欲望、强大的力量。

在微软中国总裁,白领丽人吴士宏心中“野心”一直都占着很大的分量,也许这正是她成功的动力吧。关于这一点,吴士宏说:

“1997年初,当我回到北京IBM总部时,许多朋友都困惑不解:偌大的‘南天王’不做,却还要读什么书(当时我准备到美国学习一段)?我确实想休整一下,去美国攻读MBA高级研修班,这已不是为拿文凭争口气的心态,而是希望养精蓄锐向更高的目标出击。

当我拿到美国的机票,准备8月15日的开学之时,父母亲的双双大病使我在事业与亲情间经受了一次重大考验。我每天奔走在两个医院,往返于城市与郊区,而风烛残年的父母却没有很快康复的迹象。我非常想出去读书,甚至心头闪出这样的念头:难道你们就不能晚两个月生病吗?

我被自己的念头吓了一跳。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好人,而当事业与亲情交锋之时,我竟然想推卸责任。难道我是在想,两个月后,我已经在美国了,你们再病我也可以不管了。是这样吗?我竟沦落为这类人了吗?当时父亲已在弥留之际,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终于,我决定留下来,埋葬自己的梦想,每天陪伴着父母。

1998年2月5日,经历了五个多月的双向选择,我把签字协议传真到微软公司总部的时候,我如梦方醒地发现,原来父亲要我留下做更大的事,这正是我想做的事啊!

我在微软公司的上司对我说:‘你就是为微软生的’,‘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这一职位为我等了将近半年。而我选择微软,是因为它正迎合了我的梦想:要么把中国公司做到国际上去,要么把国际公司做到中国来,微软恰恰把执掌中国业务的金印托付给了我。同时,微软公司那种生生不息的创新拼搏精神、浓厚的危机感和我的个性也有某种深层的契合吧。

人没有野心终不能成大事。微软和中国给了我广阔的天空,我又想张开羽翎,让风声在耳边回响,再次超越自我,去迎接绚丽的梦想:把微软(中国)做成‘中国的软件企业’,为中国软件写下丰盛的一页。”

“人没有野心不能成大事”。作为要想在21世纪有所作为的人来说,吴士宏的话是一种启发,是一种财富。她告诉我们:要想在21世纪生存,成为21世纪的成功者,就一定要具有狼一样的野心。野心是一种力量,一种无比强大的动力。

敢于冒险,就能成功

有一个人新进入一家公司做销售,他没有销售的经验,甚至对销售业一无所知,好在对于他一无所知的事实他自己并不知道,而且受到了一些人的鼓励。结果是,他做得很好,以至于在销售方面负责了整个公司的业务。不知道自己不能做的这个事实而做了,并成功了,也许这可以说是为什么有的人成为了杰出的销售家,而有的人成绩次之、再次之的原由。

斯通说:众所周知,大黄蜂“应该”无法飞行。科学已经充分证明了大黄蜂“的确”无法飞。它的体重太沉,而翅膀又太轻。从气体动力方面来说,它飞行是不可能的。然而大黄蜂不知道这样的事实——所以它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