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照顾别人的感受
日常的交谈中在表现自我的时候,需要有谦谦君子的心态,学会安抚他人的心灵,就是说,不可以使对方产生相形见绌的感觉。
一位女士的宝贝女儿,从剑桥毕业回国之后,在特区一家金融机构供职,每月数万港元薪水。作为宝贝女儿的母亲当然相当自豪,她面对亲朋好友时,言必称女儿的风光,语必道女儿的薪俸。偶然被女儿发觉,极力制止母亲,说总夸自己的女儿,突出自家好,人家会有什么感受,不要因此伤害了他人。
女儿的话在情在理。可见在叙述自我时,要防止过分突出自己,勿使别人心理失衡,产生不快,以至影响了相互的关系。
有位朋友讲了这样的故事:有两位要好的女友,甲靓,乙平平。她们一起去参加舞会,舞场上的许多男士频频与甲共舞,却不知不觉中冷落了乙。甲下意识地感觉不妥,于是托辞身体不适,奉劝朋友们邀请乙,男士们尊重了奉告,乙被男士们卷入了舞池,乙的快乐是不言而喻的。
甲以友情为重,不想女友被忽视,于是机智采取一种平衡手段,使乙的心灵得到抚慰,这必定会使她们的友谊更加深一层。
英格丽?褒曼在获两届最佳女主角奖后,又因在《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精湛演技获得最佳女配角奖。然而,她领奖时,一再称赞与她角逐最佳女配角奖的弗伦汀娜?克蒂斯,认为真正获奖者应该是这位落选者,并十分由衷地恳请:原谅我,弗伦汀娜,我事先并没有打算获奖。
褒曼作为获奖者,她没有喋喋不休地叙述自己的成就与辉煌,而是对自己的对手推崇备至,尤其是那一句恳请式的原谅语,又是何等真诚地安慰了对方,极力维护了对手落选的面子。无论谁是这位对手,都会十分感激褒曼,会认定她是倾心的朋友。一个人在获得荣誉的时刻,如此善待合作竞争的伙伴,如此与伙伴贴心,实在是一种文明典雅的风度。
以上的故事告诉我们,为了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你的一言一行都要为对方的感受着想,学会安抚对方的心灵,不可以使对方产生相形见绌的感觉。与此同时,你自己的心灵也会因安然自慰,而有一个极好的心情。
经常可看见一些人大谈自己的得意之事,这是不好的。对方不仅不会认为“了不起”,甚至被对方认为不成熟、回忆过去好时光的人等等,所以,尽可能不要提得意之事。
然而,每个人都想被人认为好,被评价得高一点。明知不可谈得意之事,但却情不自禁地想谈,这是人性中比较麻烦的一面。所以,绝对地不谈得意之事当然不可能,但同样是谈得意之事,不妨注意一下谈的方式。
注意之一是,至少在别人未谈得意之事之前,自己也不要谈。也就是说,单方面地谈得意之事不雅,所以先让对方发表之后,那种坏印象也就淡薄了。所以聪明的人就先煽动对方:“你的见闻广博”,促使对方发表得意之事,然后若无其事地说:“我也知道这样的事”,如此这般,穿插自己的得意之事。
怪罪人两面不讨好
怪罪人,是我们的一个受情绪支配的下意识习惯,当有人做了错事,失误,对不起我们,或应该做的事没有做到等等,我们就爱怪罪他们,抢白他们,结果于事无补,却人我两气。仔细考察一下,怪罪人大概有这样一些两面不讨好的地方。
事情已经发生,无法更改,无法追回,不是发脾气就能改变的。相反,责备人,怪罪人,不仅让他人继续感觉不好,也让我们气胀胸怀。大家纠缠在相互埋怨之中(他人也有自己的理由,把其他应该做的事情耽搁了。
做错事的人已经知错了,如小孩打碎了一个碗(属于失误,他无意犯错,他心里本来就不好过,甚至很害怕。这时你完全没有必要再训他,道理他也明白了。可是你下意识地大发脾气,吼他,骂他,甚至打他,这会让他更委屈,更惶恐,甚或产生逆反心理。其实不就是一只碗吗?况且碗已经破了,吼骂不能让它复原。不如不加责怪,只是叫他以后小心,这样容易扎坏手脚。这样处理事情孩子不会有惶恐感,心中还会感激家长不施责罚。体谅他人的过失,会给他人一种温暖感,他人更容易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
大多数孩子都不会因为你宽容他们的过失而放纵起来,要相信孩子已经能够辨明是非对错,并有向善的天性觉悟。
某人做了对不起你的事,他是故意做的错事,但木已成舟,如楚汉战争时,韩信和刘邦的一段故事。
一次刘邦被围,命在旦夕。韩信却运气高扬,在齐地打了胜仗,要求封为齐王。这使刘邦非常恼火,破口大骂韩信,可是在谋士的暗示下,刘邦立时反应过来,封韩信为齐王。韩信出于做作,要求封自己为假王,刘邦给他封了个真王。因为此时刘邦已经明白,训斥韩信不仅无益,反而会僵化关系,为渊驱鱼(楚汉战争中,韩信统领的力量倒向楚,楚胜,倒向汉,刘赢,刘邦必须抓住韩信,不如佯装无所谓,心中却有数,而不必让对方知道你心中所想的。发脾气,正是让对方知道了你心中的底。不动声色,甚或雍容大度地表示无所谓,反而给对方施放了烟幕弹,让他们摸不着底细。这样既能缓解矛盾,又对自己长远有益。
别人没有做到应该做的事,这可能有多种原因。也许是他们能力有限,也许是他们机遇不好,也许有更复杂、人算不了的理由。但不管因为什么,人家在给我们做事,不管做好没做好,做到没做到,他们都在为我们出力,我们都应该在感情上体谅他们,不能把事情的结果当做唯一的衡量尺度。这样,他们下次可能把事情做得好一些。怪罪人会让人干脆放弃他们的责任,甚至走到我们的对立面。这样我们亏得更多了,可能全部亏了。
如此来看,喜欢怪罪人确实不好。事情已经发生了,不会因为你的怪罪而再度变好。不怪罪人,人情还在;怪罪人,连人情也不在了,事情仍然是先前那样,甚至比先前更糟。这是一种双重吃亏。你能不能尝试着这样做,当有人再做错了什么或对不起你时,你可以体谅他,不责怪他,不追究他,告诉他这没有什么,一点小事。在那种情况下,我也可能出错,我也做不到。这也是人之常情,人非圣贤,谁没有一点私心呢?只要对你有益,我认了。这样,不是显得更大气一些,更高深莫测一些吗?
得罪他人不如得罪自己
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不可过多树敌,更不可过多得罪别人,这样你的朋友就会增多,你的敌人就会减少。处世之法不宜树敌太多,因为树敌太多会触犯众怒。中国传统上认为“多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敌人添一堵墙”,自古恃才高气傲之人常犯这类错误,最后都会导致失败。
香港巨富胡金辉在介绍他的成长时,曾告诫说:“处世方面,另外有一点,我觉得好重要的就是千万不要得罪人!越有地位,越应该不得罪人。宁愿自己搽面惜膏,得罪自己好过。”
美国总统林肯以伟大的业绩和完美的人格获得了人们的衷心敬仰,他的许多事迹世代被人们传诵。但他在成长道路上也曾因为爱得罪人而经历了不少的坎坷。
林肯年轻时住在印第安州的一个小镇上,不仅专找别人的缺点,也爱写信嘲弄别人且故意丢在路旁,让人拾起来看,这使得厌恶他的人越来越多。后来他到了春田市,当了律师,仍然不时在报上发表文章为难他的反对者。有一回做得太过分了,把自己逼入困境。
1842年秋天,林肯嘲笑一位虚荣心很强又自大好斗的爱尔兰籍政治家杰姆士?休斯。他匿名写的讽刺文章在春田市报纸上公开以后,市民们引为笑谈。惹得一向好强的休斯大发雷霆,打听出作者的姓名后,立刻骑马赶到林肯的住处,要求决斗。林肯虽然不赞成,却也无法拒绝。后来在双方监护人的调解下,决斗风波才告平息。
这件事给林肯一个很深的教训,他认识到批评别人,斥责别人甚至诽谤别人的事就连最愚蠢的人都会做。而一个具有优秀品质并能克己的人,常常是扬弃恶意而使用爱心的人。林肯从此改变了自己对人刻薄的做法,以博大的胸怀赢得了民心,林肯的教训及成功是值得我们仔细体味的。
多听意见少犯错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事人由于身在其中,往往不能将问题看清,这就需要多听听别人的意见。
战国初期,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的儿子齐威王刚刚继承父位时,和楚庄王最初执政时有点相似。他不大把国家大事搁在心上。
楚庄王“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可是齐威王一连九年,不飞不鸣。在这九年当中,韩国、赵国、魏国时常来侵犯齐国,可齐威王也不着急,打了败仗,他也好像不在乎,还不准大臣们对他进谏劝说。
一天,有位琴师求见齐威王。他自我介绍说他是齐国人,叫邹忌,听说齐威王爱听音乐,将来拜见。齐威王听说琴师求见,就同意让他进宫。邹忌拜见国君后,把琴放好,调准了琴弦,像是要弹琴的样子,可是把这两只手搁在琴弦上就不动了。
齐威王问道:“你调了弦,怎么不弹呐?”
邹忌说:“我不光会弹琴,还懂得弹琴的一套大道理。”
齐威王不大清楚弹琴中的道理,就让他给讲讲。于是,邹忌把弹琴的道理讲得天花乱坠,玄而又玄。齐威王听得似懂非懂,终于不耐烦了,对邹忌说:“你已经说了半天,为什么还不给我弹琴呐?”
邹忌反问道:“君主你瞧我老拿着琴不弹,有点不乐意了吧?怪不得齐国人瞧着你老拿着齐国这张大琴,九年都不动一个指头,也有点不乐意呢!”
齐威王立即起身说:“原来先生是拿琴来劝我的,我明白了。”
他命令人把琴拿下去,就和邹忌谈起国家大事来。邹忌劝他搜罗人才,重用有能耐的人,增加生产,节省财物,训练兵马,建立霸主的功业。齐威王听得非常高兴,就拜邹忌为宰相,帮助他整顿朝廷的事务和全国各地的官员。
邹忌做了宰相后,帮助齐威王把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全国百姓都称齐威王是个英明的君主。齐威王因此非常得意,邹忌见此有些担心,怕齐威王骄傲起来,就想找个机会提醒提醒他。
那一天,邹忌早上起来,穿好衣服,戴上帽子,对着镜子瞧瞧,觉得自己很漂亮,心里很得意。他问自己的妻子说:“我跟北城的徐公比起来,哪个漂亮?”他说的那位徐公,是齐国着名的美男子。妻子听他这样问,就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你美,徐公哪比得上你哪!”
邹忌不大相信妻子的话,就问刚走进房间的小妾:“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到底哪个漂亮?”小妾说:“还是你漂亮,徐公比不上你!”
过了一会儿,有一位客人来到邹忌家,两个人坐着谈了一会儿。这位客人是来向邹忌借钱的,邹忌对他问了同样的问题,他的回答和邹忌妻子、小妾的回答是一样的,说邹忌比城北徐公漂亮。
凑巧的是,第二天,城北徐公到邹忌家拜访他。邹忌一见徐公,不觉一愣,天下竟有这么漂亮的美男子!他觉得自己长得比不上徐公。他偷偷地照了照镜子,再对比一下徐公,越照越对比,越觉得自己远不如徐公漂亮。这天晚上,邹忌躺在床上琢磨着,终于悟出其中的道理,而且想到恰恰可以用这个道理去劝说齐威王。
第二天清晨,邹忌来到皇宫,把这两天关于自己和徐公的事情讲给齐威王听,自己是怎样问的,妻子、小妾、客人是如何回答的,都详细说了一遍。
齐威王听了,笑笑问:“你说你比不上徐公漂亮,可你的妻子、小妾、客人,为什么都说你比徐公美呢?”邹忌说:“我的妻子说我美,是因为她偏向我;我的小妾说我漂亮,是因为她地位低,怕我;我的朋友说徐公不如我,是因为他有求于我,故意恭维我。”
齐威王说:“你讲得对,听了别人的话,是得好好考虑一下,不然的话,就容易受蒙蔽。”
邹忌紧接着说:“是呀!我想齐国有方圆1000多里的土地,120座城池。王宫里的美女,侍候君王您的群臣,没有一个不害怕君王您;全国各地的人,没有一个不想得到君王您的照顾而有求于您的。从这些情况看来,您是很容易受到蒙蔽的,所以您一定要提高警惕。”
邹忌的这一番话,使齐威王觉得很有道理。他立刻下了一道命令:“不论朝廷大臣、地方官吏和老百姓,能当面指出我的过错的,得上等奖赏;能以书面方式指出我的过错的,得中等奖赏;就是能在背后议论我的过错的,也能得下等奖赏。”
结果提建议的人门庭若市,齐国也逐渐强大起来。
不要吝啬说“对不起”
人生在世,难免会有对不起别人的地方。遇到这种情况时,有些人往往不愿道歉,怕丢面子,怕抬不起头;但是这样一来,又时常私下心情不安,甚至有点惶恐。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良心不安,因为若有所失,因为内疚于心。
那么,何不说一声“对不起”呢?每个人都会有对不起人的时候。真正的道歉不只是认错,它是承认你的言行破坏了彼此的关系;而且你对这关系十分在乎,所以希望重归于好。
承认自己不对,心理会很难受,脸上挂不住,做起来更不容易。不过你一旦决心面对现实,不再倔强,便会发现,认错对消除宿怨、恢复感情确有奇效。
有时,我们迟迟不道歉,是因为怕碰钉子,碰了钉子就要没面子了。这种令人难堪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是不大。原谅别人可以祛除心理怨恨,而怨恨是损伤心灵的,有谁愿意反复蒙受痛苦和忿怨的折磨呢?
我们要学会道歉,认识到这是一门安抚自心、避免创伤的生活艺术。该怎样进行道歉呢?一般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1.如果你觉得道歉的话说不出口,可以用别的方式代替。吵架后,一束鲜花能冰释前嫌;把一件小礼物放在餐桌旁或枕头底下,可以表明悔意,以示爱念不渝;大家不交谈,触摸也可传情达意,千万不要低估“尽在不言中”之妙。当然,这是就夫妻生活而言。
2.切记道歉并非耻辱,而是真挚和诚恳的表现。伟人也有道歉的时候。邱吉尔起初对杜鲁门的印象很坏,但后来他告诉杜鲁门,说以前低估了他,这是以赞誉方式作出的道歉。
3.除非道歉时真有悔意,否则不会释然于怀,道歉一定要出于至诚。
4.道歉要堂堂正正,不必奴颜婢膝。你想把错误纠正,这是值得尊敬的事。
5.应该道歉的时候,就马上道歉,越耽搁就越难以启齿,有时甚至会追悔莫及。
6.假如你认为有人得罪了你,而对方没有致歉,你就该冷静应付,不可闷闷不乐,更不要生气在胸,写封短笺,或由一位友人传话,向对方解释你心里不痛快的原因,并向他说明你很想排除这一烦恼。你若能减低对方道歉时的难堪,他往往就会表示歉意,说不定他心里也不好过的。
7.你如果没有错,就不要为了息事宁人而“认错”。这种没有骨气的做法,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同时,要分辨清楚“深感遗憾”与“必须道歉”的区别。比如你是领导,某一下属不称职,势必予以革职。你会觉得遗憾,但不用道歉。
学习去爱蒲公英
有人曾经说过:“假如你做自己的工作,不去理你的仇敌,有一天会有别人来替你对付他的。”
“要知道,你向仇敌找麻烦,可以浪费你许多时间和精力。”
不过,你不理会他,不等于他也不理会你。如果你的仇敌偏偏要来惹你,那该怎么办呢?
有这样一位农人,新买了一处农庄。这一天,他正沿着农庄的边界走着,遇到了邻居。
“慢着,你且别走,”邻居说道,“在你买进这块地时,你同时买到了我对你的起诉,你的篱笆越过了我的界限10英尺。”
这是一个可以延续数百年、造成世代仇恨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