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低调做人成功做事
5711400000006

第6章 低调做人的内涵(2)

2.你可以让自己显得很重要。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很重要。但是,只有当人们感到迫切需要你的时候,你才真正变得很重要了。为达到这个目标,有两个办法可供参考:一是自己提高自己的知名度。首先你要吃透一个习俗:那些忙碌兴旺的人物,都被看成是人们最迫切需要的人。利用这个习俗,你可以找到提高知名度的有效办法。那就是,你可以为自己制造一种兴旺忙碌的形象,使别人知道你的顾客很多,你的崇拜者很多……总之,任何你所想要的美好事物,都给人留下一种“你已经有了很多”的印象。

人们都喜欢跟那些兴旺的人打交道,你越兴旺跟你打交道的人越多,跟你打交道的人越多,你就越兴旺。一旦人们知道你是他们迫切需要的人时,你的事业也就跟着繁荣兴旺起来了。如此良性循环下去,你目前的繁荣兴旺就会引来更大的繁荣兴旺,造成你的事业永远昌盛不衰。一个人能不能获得成功,并不在于他目前已经拥有了多少,而在于他正在计划要得到多少,这才是成功的关键。为此,你应该制定一个增加自我价值的计划,全速向真正美好的生活之路前进。这样,世人将给我们怎样的评价呢?回答是:正等于我们对自己的评价。自我评价决定了别人对你的评价,这是一条定律。别人对你的评价高了,正显出你的重要。

3.你可以有充分的自尊。对于每个成功者来说,最珍贵的财产就是“对自我的尊敬”。只要能保持这份自我尊敬,你就能保持完美生活所必需的诸种要素:拥有朋友,被人崇拜,以及被人接纳。其实这些精神财富,每个人都是可以拥有的,每个人都能让自己富有起来,自己在其中应充当主人的角色。拿破仑·希尔的总结并不是专门为如何去低调做人而总结的,但是,对低调做人者却不无启发。

活得简简单单就潇洒

人生在世,主观上追求什么,就能从根本上决定一生的命运。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整天考虑的是他人对自己如何如何评论,必然活得累。自觉追求淡然恬静的人,自然是荣辱毁誉不上心,按照自己的原则做人,做个古人所说的“没事汉,清闲人”。

个人在与社会、与群体相处的时候要和谐,尽量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必要时甚至需要达到忘我的境界。但是,在自然之“我”与精神之“我”这对关系中,又应强调后者:物质生活清贫,精神生活却应富有。不管外界有多少有形无形的枷锁,精神意志却是自由的。“泽雉十步一喙,百步一饮,不蕲畜平樊中;王虽神,不善也。”山鸡宁愿走十步或百步去寻到饮食,也不愿被关在笼子里做一只家鸡;帝王虽然神圣,却也没有什么好的。这一点,与西方的“存在主义”代表人物萨特似乎不谋而合。萨特在他的《苍蝇》一剧中,借众神之神朱庇特之口说:“神与国王都有痛苦的秘密,那就是——人类是自由的。”

“没事汉,清闲人”不是无所事事、游手好闲者,而是精神自由的人,自由是宝贵财富。诚如卢梭所说:“在所有的财富中最为可贵的不是权威而是自由,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放弃人的权利,甚至于放弃自己的义务。”当然,自由不是随心所欲,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度的,有规则的,所谓“绝对的自由世界”纯属子虚乌有。

说到底,自由就是顺心尽兴,但能让人顺心尽兴的不是酒色财气,吃喝嫖赌,而是有追求,不贪心,心性不可太盛,要奉献,不亏心,要顺和,不违心,不同流合污。所谓有追求,不贪心,心性不可太盛,就是说,人生无论宏大的还是微小的,总要或总在追求什么,完全浑浑然无所求的人几乎没有。人要生存,要生活,就要有一定的物质保证,以满足起码的生存需求。适当的物质追求也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即使功名利禄,只要是付出所得,似乎也应受之无愧。但若对于这些东西的需求,变成无止境的追求,并以此作为人格追求,价值追求,必然会贪心不足蛇吞象。即使一次评职称,一次调级,一次提干没能满足,甚至其中有明显不公,也不可耿耿于怀,伤心劳神而穷追不放,甚至于放肆撒泼。这样既无面子,又不宜养生。

要奉献,不亏心。就是说,奉献作为一种社会公德,伦理道德精神,它本身是高尚的,也是每个凡人或多或少可以做到的,所以不仅社会应提倡这种精神,作为个人道德修养,乃至于养生,都可努力去做。

与人相处得理时,别咬住不放,得饶人处且饶人,尤其那些非原则的小事不要太认真,闹得不欢而散。如此日久天长,就能成为“有人缘”的好人。但是生活是复杂的,处处有矛盾,事事有原则。

经验告诉我们,心愿与现实常常阴差阳错或歪打正着。你想当演员,各种因素却同时把你定在工人的位置上,成不了“星”还得钻地沟。但只要肯努力,抱定希望,不断充实自己,“是金子早晚会发光”,“天生我才必有用”。“哀莫大于心死”,只要“不死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起码也落个精神充实自由,在精神世界里汪洋恣肆、自由腾飞。

还是卢梭说得对:“人的自由并不仅仅是在于做他愿意做的事,而在于能够做他不愿做的事。”这里所说的自由,主要是指人的自我精神的自由而非行为的不自由。正是出于义务和责任需要,精神的自由虽受客观制约,但它相对行为自由拥有更宽广的世界,更辽阔遥远的时空。

欣赏别人是一种美德

低调做人很重要的一条的内容就是:学会欣赏别人。人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被人欣赏,欣赏就是发现价值或提高价值,我们每个人总是在寻找那些能发现和提高我们价值的人。一家成功的保险公司经理在谈到成功的秘诀时说:“很重要的一条是:我们欣赏我们的代理人。”

欣赏能给人以信心,能让对方充满自信地面对生活。爱情之所以能有如此巨大的魔力,就是因为两个人互相欣赏对方,欣赏对方的优点,甚至欣赏对方的缺点。在爱人眼里,对方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一个人被人认为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可以想象他是何等兴奋,所以心中有爱情的人对待生活总是积极、乐观的,充满自信的。许多大企业家告诉我们,他们在提升一个人之前,喜欢了解有关这个人妻子的情况,他们感兴趣的当然不是她的长相、她的贤惠,而主要在于她是否对丈夫有一种信任感。如果一个妻子认可其丈夫并给他一种感觉:她和丈夫在一起是愉快的,那么,每当丈夫回家时,他就能在她的臂膀中得到一种自信和激励,第二天,他能充满自信地面对生活。

欣赏能使对方感到满足,使对方兴奋,而且会有一种做得更好以讨对方欢心的心理。如果一个员工得到经理的欣赏,他肯定会尽力表现得更好,而如果是一个小孩得到别人的欣赏,那他的表现会令人大吃一惊。有一个小孩总因喜欢在家具上刻画而遭惩罚,心理学家为他买来雕刻工具,并且教他如何使用,如何设计,还赞赏他:“你雕刻的东西比我所认识的任何一个人雕得都好。”一天,小孩使人大吃一惊:没任何人要求他,他把自己房间打扫一新,当问他为什么时,他的回答是“我想你会喜欢的”。

欣赏别人也得懂得一些技巧。首先要尽量去欣赏别人一些他自己不很自信或不被众人所知的优点,如果一个国家级运动员和你第一次见面,你表示欣赏他的运动成绩,除了让他一笑以外,不会产生什么特别的感觉,而如果你表示欣赏他的风度和气质,他会非常高兴。

欣赏别人也不能无中生有,对方根本没有的优点甚至是缺点,而你还大加赞赏,他会怀疑你是否在讽刺他,要么会认为你这人是个善于说假话、奉承拍马的人。

另外,单独对待每个人总能让人有种被欣赏的感觉。当你到朋友家做客,朋友向你介绍了他的三个孩子后,你不是点头微笑而是走过去一一握手并问好,他们马上会对你产生好感。如果你想做个低调的人,不妨在生活中一试。

克制你的欲望

自制不仅是低调做人的一种美德,在一个人成就事业的过程中,自制也可助其一臂之力。有所得必有所失,这是定律。因此说,一个人要想取得并非是唾手可得的成功,就必须付出自己的努力,自制可以说是努力的同义语。

自制,就要克服欲望。七情六欲乃人之常情,但人也有些想法超出了自身条件所许可的范围。有人说了,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务必戒奢克俭,节制欲望,只有有所弃,才能有所得。自制不仅仅是在物质上克制欲望,对于一个要想取得成功的人来说,精神上的自制力也是重要的。衣食住行毕竟是身外之物,不少人都能成功,甚至是尽善尽美地克制,但精神上的、意志力上的自制却非人人都能做到。

如果你今天计划做某件事,但早上起床后,因昨晚休息得太晚而困倦,你是否义无反顾地披衣下床?如果你要远行,但身体乏力,你是否要停止旅行的计划?如果你正在做的一件事遇到了极大的、难以克服的困难,你是继续做呢,还是停下来等等看?诸如此类的问题,若在纸面上回答,答案一目了然,但若放在现实中,你身在其中,自己去拷问自己,恐怕也就不会回答得太利索了。眼见的事实是,有那么多的人在生活、工作中遇到了难题,都被打趴下了。他们不是不会简单地回答这些问题,而是思想上的自制力不够。

因此,又有人说了,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这话的含义是说,一个人成功的最大障碍不是来自于外界,而是自身,除了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做不好之外,自身能做的事不做或做不好,那就是自身的问题,是自制力的问题。

长话短说,一个成功的人,其自制力表现在:大家都在做情理上不能做的事,他自制而不去做;大家都不做情理上应做的事,他强制自己去做。做与不做,克制与强制,超乎常人性情之外,就是低调做人、取得成功的因素。

心态淡泊活得才充实

低调做人在精神上是富有的。反过来,精神空虚是不是一种正常的状态呢?回答是肯定的。精神空虚所导致的“生命意义缺乏症”,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不容小觑。君不见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精明能干,下海经商,开公司办企业,成了腰缠万贯的大款,人人羡慕。然而,他们在赚了钱成了名之后,有些人只沉溺于灯红酒绿之中,醉生梦死;有些人被“白色幽灵”所俘虏,染上了毒瘾。有人说这是愚昧。其实,他们谁也不愚昧,有谁见过愚昧无知者能挣大钱干出业绩来?他们何尝不知道寻花问柳、吸食毒品会导致病魔缠身,甚至落个身败名裂的可悲下场呢!

随着社会进步,我们已步入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也是最易让人们感受生存挫折的时代。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精神文明的发展有时却显得有点儿苍白无力,致使不少人特别是中老年人感到精神空虚,活着无意义,陷入这种沼泽而无法自拔。这种生活意义的迷失和价值观上的功利主义,便会使人感到生存受到挫折,觉得活着没意思,心灵空虚精神苦闷,这便是“生命意义缺乏症”,心理治疗学上称为“精神神经症”。它与传统心因性神经症的区别在于,其病因不是情绪方面,而是精神方面出了偏差,人性方面出了问题。

人是地球上惟一追求意义的生物,追求人生的意义是人的本性。红尘中的芸芸众生,为追求美好的物质生活,而东奔西走去拼搏奋斗,以求过得快乐幸福,实现自我价值。但有不少人拥有常人无法比拟的物质享受,却不觉得有什么幸福,也感不到它有什么价值。于是便去寻找其他东西,想来弥补空虚的心灵,不少人去吸毒,让毒品来麻醉自己,过那种“飘飘欲仙”的虚幻生活,明知会毁了自己也不在乎。经历了人生坎坷,过了大半辈子的中老年人,之所以发生迷失自我的现象,也是功利主义价值观在作怪。他们面对人生的秋天,尤其是患有不同疾病的老人,容易产生悲秋的心理,精神上被空虚和死亡的恐惧所困扰,认为“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成也好败也罢,谁都难免去火葬场化为一缕青烟。

为此,有必要对患“生命意义缺乏症”者进行心理剖析。关于生命的意义,见仁见智,人对它的渴求是极为强烈和迫切的。可以说,任何不考虑人生意义的生活,都不是人的真正的生活,只有追求人生的意义,生命之光才会得到升华。在人的社会实践中,执着的追求,不懈的努力,迟早都会有所创造、有所收获。就像我们去登山看日出一样,攀登就是意义,就是追求,因为心中憧憬着拥抱太阳的希望。丰子恺在《辞缘缘堂》一文中说得好:“只有希望中的幸福,才是最纯粹、最彻底、最完全的幸福。”

为什么有些人特别是中老年人会迷失自我,患上生命意义缺乏症呢?从客观上说,他们面对身体的逐渐衰老,开始考虑死亡这一问题,尤其是垂暮的病人,容易产生恐惧和空虚,一切希望随着死亡而灰飞烟灭,便认为人生是一场空,最终是无意义的。因此,对待心灵空虚必须给予心理治疗。

“物壮不老,是谓不道。”人就是此物中的一种,逃不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那么是不是说死亡能销毁人生的一切意义呢?不是的。人虽然最终的命运都是死亡,但死的意义有所不同,有鸿毛泰山之别。关键是对待死亡和生命的态度,生命意义缺乏症患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功名利禄,逐世转移”,莫陷入功利主义价值观的泥潭。“高风亮节,千载长存”,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人生,认识到人生并不空虚,应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我们还应看到“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生命的有限性是人类生命的实质特点,也是生命意义真正的组成要素,正因为人生是有限的,才使我们有一种紧迫感、使命感,为实现人生的目标去工作、去奋斗,珍惜光阴也就是珍惜生命。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应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保持淡泊宁静的低调心态,坦荡豁达地去生活,这才叫潇洒走一回。

低调做人是一种心态

心态决定人生的方向

拿破仑·希尔告诉人们,如果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得先认识自己的隐形护身符。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护身符,而这个护身符有两面,一面就是积极的心态,被称为PMA,而另一面就是消极的心态,被称为NMA。想低调做人更是如此,没有好的心态是不行的。

如果说一个人能真正摆脱自己心态的影响,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个人已经死了。因此现实生活中的人一定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各自心态的影响,而影响的多少则依据个人的心理素质不同而表现各异。

那么心态到底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又是如何决定我们的心态的?心理学上有专门的解释:按照行为心理学来说,当我们的心理萌发一种想法之后,如果现实允许这种想法的实施,那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把这种美好的想法付诸行动。如果这个时候,能有一种好的信念或者是心态来支持这个想法,那么就能更好地实施这个想法,而这个想法的逐步成功也就更能加强和助长这个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