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二十几岁要懂得的人情世故
5717400000020

第20章

身处社会,就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显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如我们期望的样子,甚至他们会为了某个目的而不择手段,我们奈何不了。抱怨更是无济于事,不如学会忍耐,改变自己,去赢得最后胜的机会。

小心突然升高的友情

生活中,你如果只与某人一起吃过饭或只与他见过一次面,他们算不上你的好朋友,充其量也只是普通朋友。如果你和某人曾是好友,但有一段时间未联络,感情似乎已经淡了……

如果这样的人突然对你热情起来,那么你应该有所警觉,因为这种行为表示他可能对你有所图。之所以用“可能”这两个字,是为了对这样的行为保持一份客观,避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误解对方的好意;因为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他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因为你的言行而对你产生无法抑制的好感,就像男女互相吸引那样;不过这种情形不会太多,而你也要尽量避免这种联想,碰到突然升高热度的友情,只有冷静待之,保持距离,才不会被烫到。

要分析这种“友情”是否含有“企图”并不难,首先是看看自己目前的状况,是否握有资源,例如有权有势?如果是,那么这个人有可能对你有企图,想通过你得到一些好处;如果你无权也无势,但是有钱,那么这个人也有可能会向你借钱,甚至骗钱;如果你无权无势又无钱,没什么好让别人求的,那么这突然升高热度的友情基本上没有危险——但也有可能“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是想利用你这个人来帮他做些事,例如有些人就被骗去当劳力;或是重点在你的亲戚、朋友、家人,而你只是他过河的踏脚石。

根据自己本身的状况检查这突然升高热度的友情真的有没有“危险”之后,你的态度仍要有所保留,因为这只是你的主观认定,并不一定正确,所以面对这突然升高热度的友情,你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推不迎。

“不推”是不回绝对方的“好意”,就算你已经看出对方的企图也不要立即回绝,否则很可能立即得罪一个人;但也不可迫不及待似地迎上去,因为这会让你抽身不得,抽了身又会得罪对方,把自己变得很被动。不推不迎就好比男女谈恋爱,回应得太热烈,有时会让自己迷失,若突然斩断“情丝”,则会惹恼对方。

2冷眼以观。

“冷眼”是指不动情,因为一动情就会失去判断的准确性,此时不如冷静地观看他到底在玩什么把戏,并且做好防御,避免措手不及。一般来说,对方若对你有所图,都会在一段时间之后就“图穷匕现”,显现他的真目的,他不会跟你长时间耗下去的。

3礼尚往来。

对这种友情,你要“投桃报李”,他请你吃饭,你送他礼物;他帮你忙,你也要有所回报,否则他若真的对你有所图,你会“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被他牢牢地控制住,想要临事脱逃?恐怕没那么容易。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一定要注意突然升温的友情。

善待他人,善待自己

如果你感到自己的人际关系不良,很有可能是自己促使他人以一种不友好的方式对待你。要改变这种人际关系,你需要改变自己的行为。

一、谦逊和隐私是最好的保护

当生活以你的方式进行时,请不要吹牛。因为那样他人会憎恨你,或希望你走霉运。好运和霉运一样会光顾所有人,你为什么想要高人一等呢?掌握平息自己欲望的艺术,你就会得到更多。真正的幸福是内心平和、自我满足,以尊重他人感受的方式,与他人分享你的幸福。在你和霉运之间,谦逊和隐私是最好的保护。与朋友分享你的好消息,与敌人分担你的坏消息。尽管你尽最大的努力,仍会有人想降低你的威望,但那些嫉妒的人只是想引起你的注意。与他们分享一些你的好运,如果这个举动没有作用,便要远离他们,试着不再想那些令你烦恼的人和事。相比而言,经常沉溺于消极、感觉不幸的人,其感觉幸福的可能性要少70%,不要使自己成为这种人的一分子,他们将会很快对你失去兴趣。和他们联系得越少,他们带给你晦气的可能性就越小。

二、宽容的力量

不可否认的是,不管如何控制自己的愤怒,当有人作出令你厌烦的事或制造问题时,你总会感到愤怒、失望和被欺骗。

假设一位朋友答应帮你照顾孩子,以便让你去听最喜欢的音乐会。但在最后一刻,她为了一个无法让人信服的理由,使你不能如愿成行。第二天她来道歉,但你仍火冒三丈,发现难以原谅她,因为她知道你非常盼望能去欣赏这场音乐会。她提出请你吃一顿午餐作为补偿,而你依然不明白她为什么不能帮你这个忙。你们出去吃午餐,做些简单的交谈,饭菜虽然美味可口,但你无法尽情享用,越吃越觉得没有胃口,并感到非常疲累。你想享受这个时刻,却无法做到。满怀怨恨可能让你觉得自己是在教训别人,而事实上是你正在关闭自己的积极状态,将好运拒于门外。同时,愤怒也将使你感到不舒服与厌烦。满怀怨恨最终只会伤害一个人——就是你自己。原谅他人很困难,就像坚持经常锻炼一样,尽管知道会带来更好的感觉,但身体力行却不容易。

三、谅解他人

一个人如果用挑剔的眼光来观察,每个人都有让人不满意的地方,所以当你对别人的行为表示愤慨时,请先问问自己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的不足之处,自己的缺点是否比他人更糟糕,他人的行为是否具有严重的影响。

如果你生气的原因是接线生没有为你接到正确的用户,这时你有两种选择:你可以生气地斥责她不称职;或想象她正在适应新工作,整天面对不耐烦的客户,肯定也为自己不能处理这么简单的工作而沮丧;或者想象接线生有个人问题、学习困难,甚或她的小狗昨晚闹了一夜,所以她今天不能集中注意力。我们都会有这种时刻,就谅解她吧。当别人让你生气时,先反思自己为什么想改变他们,为什么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为他们想一想。与其假设他们的伤害行为是故意的,为什么不假设他们是因为不够熟练、有事困扰、不够细心——就像你偶尔也会遇到相同的状况一样。他们或许出发点是好的,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当你对别人的缺点生气时,请试着找出他们的优点。如此一来,你会发现换位思考会让生活更顺利。在你为琐事烦扰时,不妨问问自己:“事情是否真的如此严重?”如果是,跟合适的人讨论一下,此时你会发现经常耿耿于怀的,也许都是些不太重要的事情。值得为房间不是十分整洁而耿耿于怀吗?值得为工作时别人不小心使用过你的杯子大发雷霆吗?当你情绪很好时,这些小小的不满实在不算什么;当你情绪低落时,这些琐事却看起来很重要。下次当你再被琐事烦扰时,先问问自己:“这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吗?”如果答案为否,就告诉自己没什么大不了,随它去吧。

四、远离指责

如果事情没有按照我们的预期进行,指责别人很容易。也许别人做的事情确实不能帮助你,但一定要控制自己,因为生气时伤害的是自己。

指责别人会使幸运远离。你不能改变过去,却可以改变未来。某些人之所以不幸运,只因周围的环境对他们不利。因为他们经常指责别人,缺乏宽容心,幸运之神自然不会光顾,造成他们错失许多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为你自己的问题负责,尽量不要指责别人,否则听起来好像在为自己找借口。找借口的目的在于自我防御,一旦你为自己开脱,你就不会努力改善自己。所以,幸运的秘诀就是要从错误中学习,且不再犯相同的错。

五、原谅自己

停止指责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自己。对自己的批评会让你觉得沮丧无助,甚至让幸运的机会溜走。沮丧会消磨人的意志,阻碍人的行动,从而使幸运远离你。

提高动力是件好事。为自己设定现实目标的人都很健全,而且会是一个适应环境的完美主义者。但倘若他们害怕犯错,或认为事情不按计划进行就是失败,那么过高的期望只会导致问题的出现。

原谅自己。假设你犯了一个错误或做出愚蠢的事,例如:将会褪色的红色衣服和白色衣服一起洗,结果全部变成粉红色;被老板逮到上班时间打私人电话;个人开支严重超出预算;炒股亏本等。结果你开始责难自己,但这种自我惩罚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怎么办?

请像一个4岁孩子般轻轻跟自己说话,轻言细语远比斥责自己更有建设性。不要消极评价自己“很笨”,告诉自己“下次我会做好。”做个深呼吸,让自己冷静、放松,这样会更容易解决问题,甚至以别人的角度看看发生的事,观察自我对话的方式。

六、化悔恨为行动

犯错后最重要的是从中学习,并对此负责。悔恨或遗憾在短时期内有用,否则你会重复犯下相同错误,使自己陷入困境。但你不能只是悔恨,还要改正错误,尽可能弥补,然后继续前行,创造好运。当你认为迫切需要改正错误时,创造好运的潜力会最大。因此,擅用这股潜在能量,将悔恨变成解决问题的动力,事情就会立即不同。

尽管你希望错误从来没发生过,但依然要积极行动,尽可能将坏事变成好事。寻求别人的帮助,努力去爱、去欣赏曾经伤害过的人。如果有需要,寻求专业咨询来解决。总之,尽力避免同样的错误发生,让过去随风而去,为别人树立一个从逆境中崛起的鲜活榜样。

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活着

有个人一心一意想升官发财,可是从年轻熬到斑斑白发,却还只是个小公务员。这个人为此极不快乐,每次想起来就掉泪,有一天竟然号啕大哭起来。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难过。他说:“我怎么不难过?年轻的时候,我的上司爱好文学,我便学着做诗、学写文章,想不到刚觉得有点小成绩了,却又换了一位爱好科学的上司。我赶紧又改学数学、研究物理,不料上司嫌我学历太浅,不够老成,还是不重用我。后来换了现在这位上司,我自认文武兼备,人也老成了,谁知上司又喜欢青年才俊,我……我眼看年龄渐高,就要退休了,一事无成,怎么不难过?”

可见,一个人如果没有自我的生活是苦不堪言的,没有自我的人生是索然无味的,丧失自我是悲哀的。要想拥有美好的生活,自己必须自强自立,拥有良好的生存能力。没有生存能力又缺乏自信的人,肯定没有自我。一个人若失去自我,就没有做人的尊严,就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活着应该是为了充实自己,而不是为了迎合别人的旨意。没有自我的人,总是考虑别人的看法,这是在为别人而活着,所以活得很累。有些人觉得老实巴交,会吃亏会被人轻视;表现出众又引来责怪,遭受压制;甘愿瞎混,实在活得没劲;有所追求吧,每走一步都要加倍小心。家庭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新老之间、男女之间……天晓得怎么会生出那么多是是非非。你和新来的男同事有所接近,有人就会怀疑你居心不良;你到某领导办公室去了一趟,就会引起这样或那样的议论;你说话直言不讳,人家必然感觉你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如果你工作第一,不管其他,人家就会说你不是死心眼太傻,就是有权欲野心……凡此种种蜚短流长的议论和窃窃私语,可以说是无处不生、无孔不入。如果你的听觉视觉尚未失灵,再有意无意地卷入某种漩涡,那你的大脑很快就会塞满乱七八糟的东西,弄得你头昏眼花、心乱如麻,岂能不累呢?

从前,有一个士兵当上了军官,心里甚是欢喜。每当行军时,他总喜欢走在队伍的后面。

一次在行军过程中,他的敌人取笑他说:“你们看,他哪儿像一个军官,倒像一个放牧的。”军官听后,便走在了队伍的中间,他的敌人又讥讽他说:“你们看,他哪儿像个军官,简直是一个十足的胆小鬼,躲到队伍中间去了。”军官听后,又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他的敌人又挖苦他说:“你们瞧,他带兵打仗还没打过一个胜仗,就高傲地走在队伍的最前边,真不害臊!”军官听后,心想:如果什么事都得听别人的话,自己连走路都不会了。从那以后,他想怎么走就怎么走了。人要是没了自己的主见,经不起别人的议论,那么就会一事无成,最后都不知该怎么办。我们若想活得不累,活得痛快、潇洒,只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改变自己,主宰自己,不再相信“人言可畏”。

我们每个人绝无可能孤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知识和信息都要来自别人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但你怎样接受、理解和加工、组合,是属于你个人的事情,这一切都要独立自主地去看待、去选择。谁是最高仲裁者?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歌德说:“每个人都应该坚持走为自己开辟的道路,不被流言所吓倒,不受他人的观点所牵制。”让人人都对自己满意,这是个不切实际、应当放弃的期望。我们周围的世界是错综复杂的,我们所面对的人和事总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所感知的经验现实中,别人对你的反映大多有其一定的原因和道理,但不可能完全反映你的本来面目和完整形象。别人对你的反映或许是多棱镜,甚至有可能是让你扭曲变形的哈哈镜,你怎么能期望让人人都满意呢?如果你期望人人都对你看着顺眼、感到满意,你必然会要求自己面面俱到。不论你怎么认真努力,去尽量适应他人,能做得完美无缺,让人人都满意吗?显然不可能!这种不切合实际的期望,只会让你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顾虑重重,活得太累。

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完后,他拿到市场上去展出。画旁放一支笔,并附上说明: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此画有欠佳之笔,均可在画中涂上记号。晚上,画家取回画,发现整个画面都涂满了记号——没有一笔一画不被指责。画家十分不快,对这次尝试深感失望,他决定换一种方法去试试。画家又摹了一张同样的画拿到市场上展出。可这次,他要求观赏者将其最为欣赏的妙笔标上记号。当画家再取回画时,画面又被涂遍了记号,一切曾被指责的笔画,如今却都换上了赞美的标记。

我们无法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仅是我们自己。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不可能强求统一。讨好每个人是愚蠢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与其把精力花在一味地去献媚别人、无时无刻地去顺从别人上,还不如把主要精力放在踏踏实实做人上、兢兢业业做事上、刻苦学习上。改变别人的看法总是艰难的,改变自己总是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