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会说话会办事会做人
5717900000033

第33章 办事有禁忌不要轻视个人形象(2)

中国有句老话:生意不成人情在。商人一般都较圆滑,这也是多年积累的经验所得。要避免树敌,就要记住一点,就是绝不要去指责别人。指责是对人自尊心的一种伤害,它只能促使别人和你争辩,以维护自己的荣誉,即使当时不能,他也会记你的仇,日后可能寻机报复。对于他人明显的谬误,你最好不要直接纠正。因为这样好像在显示你比别人高明,也会伤别人的自尊心。在生活中一定要记住,对于非原则性的问题,要多给对方以取胜的机会。对于原则性的错误,你也要尽量含蓄地进行示意。

如果由于你的过失而伤害了别人,你得及时向人道歉,这样可以化敌为友,彻底消除对方的敌意。说不定你们会“不打不相识”,相处得更好。既然得罪了别人,与其等待别人的报复,不如主动上前尽释前嫌。

为了避免树敌,还要注意,与人争吵时不要非占上风不可。实际上,争吵中没有胜利者。即使表面胜利了,其实你也失败了,因为树立了一个对你心怀怨恨的敌人。因此在和人交往时一定要克制自己,尽量不要采取争吵的方式。

争吵除了会使人结怨树敌,在公众面前破坏自己的形象外,没有任何作用。说他人坏话,诽谤他人,没有不透风的墙,一旦被对方知道,就有可能招致报复。现实中有些人择友漫无目的,只要在一起饮酒作乐,就觉得是好朋友。这种酒肉朋友往往靠不住,一旦遇事翻脸,立即口出恶语,互相谩骂。这实在是幼稚的表现。交友时一定要慎重,绝交了也不要恶语谤人。要在任何场合保持自己的温和有礼的形象。

圣贤的思想就是依据这些原则形成的,少与人的合作也是因为这些原则而建立起来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

脑筋不转弯,常会办傻事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做一些傻事。有时候,这些傻事会傻到让你吃惊的程度,但你却又避免不了。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你的脑筋太直,不会转弯。

《吕氏春秋》里说,楚国有一个人搭船过江,一不小心,身上的剑掉进了河里。同船的人都劝他下水去捞,但他却不慌不忙,从身上拿出一把小刀,在剑落水的船边刻个记号,有人问:“做什么用呀?”他问答说:“我的剑就是从这个地方掉下去的,我作个记号,等会儿船靠岸时,我就从这个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把剑找回来。”船靠岸时,他就这样去找剑,结果自然没有找到。

刻舟求剑,是一种刻板的思维方式。你若以这种方式去做事,结果总是失败。

有一个人想去买鞋,特地先在家里量好了脚的大小,并且画在纸上。

但是出门后他忘了带在身边,在鞋店拿起鞋子要度量时,发现没有带来,急急忙忙地跑回家。

但等他再来时,鞋店却已经关门了。

旁人不解地问他:“当时你为什么不直接在鞋店试穿呢?”

那人回答:“我以为写在纸上的尺寸是最可靠的啊!”

自以为是往往会弄巧成拙

北欧一座教堂里,有一尊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苦相,大小和一般人差不多。因为有求必应,因此专程前来这里祈祷、膜拜的人特别多,简直可以用门庭若市来形容。

教堂里有位看门的人,看十字架上的耶稣被别人这么尊敬和崇拜,心里非常不服气,心想自己如果在这样的位置会做得更好。一天,他非常意外地听到一个声音,说:“好啊!我下来为你看门,你上来钉在十字架上。但是,不论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可以说一句话。”

这位先生觉得,这个要求很简单。于是耶稣下来,看门的先生上去,像耶稣被钉在十字架般地伸张双臂,本来苦相就雕刻得和真人差不多,所以来膜拜的群众并不怀疑,这位先生也依照先前的约定,静默不语,聆听信友的心声。

来往的人潮络绎不绝,他们的祈求,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千奇百怪不一而足。但无论如何,他都强忍下来而没有说话,因为他必须信守先前的承诺。

有一天来了一位富商,当富商祈祷完后,竟然忘记手边的钱便离去。他看在眼里,真想叫这位富商回来,但是,他憋着不能说。

接着来了一位三餐不继的穷人,他祈祷耶稣能帮助它渡过生活的难关。当要离去时,发现先前那位富商留下的袋子,打开,里面全是钱。穷人高兴得不得了,耶稣真好,有求必应,万分感谢地离去。

十字架上伪装的耶稣看在眼里,想告诉他,这不是你的。但是。约定在先,他仍然憋着不能说。接下来有一位要出海远行的年轻人来到,也是来祈求耶稣降福他平安。正当要离去时,富商冲进来,抓住年轻人的衣襟,要年轻人还钱,年轻人不明就里,两人吵了起来。

这个时候,十字架上伪装的耶稣终于忍不住,遂开口说话了。既然事情清楚了,富商便去找冒牌耶稣所形容的穷人,而年轻人则匆匆离去,生怕搭不上船。化装成看门人的耶稣出现了,指着十字架上的人说:“你下来吧!那个位置你没有资格了。”看门人说:“我说出事实来,难道不对吗?”耶稣说:“你懂得什么?那位富商并不缺钱,他那袋钱不过用来嫖妓,可是对那穷人,却可以维持一家大小生计;最可怜的是那位年轻人,如果富商一直缠下去,延误了他出海的时间,他还能保住一条命,而现在,他所搭乘的船正沉入海中。”

这是一个听起来像笑话的寓言故事,却透露出: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自以为聪明,常自认为怎么样才是最好的,但事与愿违。这种人实际上是蠢人而已。蠢人的最大特点就是自以为自己比别人聪明,是“聪明”人做着不聪明的蠢事,而且还自以为得计。

人为什么会蠢呢?是才能低下吗?不,回答是否定的。蠢人不是无才,而是不自知,往往将有限的才能吹的跟真的一样。力不从心,必将弄巧,而弄巧又必将成拙,这就是一切蠢人的逻辑。

玩花花肠子是做不成生意的

在生意场上,经营者时刻都面临客户对自己能力和经验的考验。久经“沙场”的大企业家、大商人能够成功的原因,除了他们拥有睿智的头脑之外,还依赖于他们的真诚沟通,守信誉。

美国房地产巨商霍东默先生有一次承接了一笔房地产买卖生意,这个项目着实的让他发了愁,这块土地虽然靠近火车站,交通便利,但它紧挨一家木材加工厂,噪音不断,难以忍受。

几次交易都因他隐瞒事实而导致洽谈失败。后来,霍尔默先生决定做一次全方位严肃、细致的考察,他又找了一位想购买地皮的顾客。

这次,他改变洽谈方式,开门见山地向顾客说明:“这块土地交通便利,价格便宜。这块土地之所以价格较低是因为它紧临一家木材加工厂,噪音较大。”

霍尔默先生见顾客一言不发,就继续说:“如果您能容忍噪音,它将是您理想的选择。”

没过多久,该顾客在霍尔默的带领下到现场实地考查,结果非常满意。他对霍尔默先生说:“我还以为你特别提到的噪音问题有多严重,这种噪音对我来说算不上什么问题。我以往往的地方重型卡车整天来往不绝,而这里的噪音一天总共只有几小时,总体来说,我很满意。你这个人挺实在,不像其他人遇到这种问题会隐瞒事实,光说好听的。你如实相告,反而使我放心了许多。”

于是,这项业务便轻松谈了下来。

霍尔默先生成功的原因在于他没有隐瞒事实,用虔诚的态度赢得了顾客的信赖。

“人无信不立”,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尽心尽力地去做,自己力所不及的就不要承接下来。华盛顿曾说过:“一定要信守诺言,不要去做力所不及的事情。”不要为承担了一些力所不及的工作来哗众取宠,从而轻易承诺别人,却不能如约履行,这样很容易失去别人对你的信赖。

在商场中,信用、信义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个例子。

日本企业家小池出身贫寒,20岁时他就在一家机器公司应聘推销员。

有一个时期他推销机器非常顺利,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与33位顾客做成了生意。之后,他发现他们公司卖出去的机器比别的公司同样性能的机器要贵,他想,如果这个消息被客户知道了一定会对他的信用产生怀疑。于是,小池带着订货单和定金,逐个找到客户,然后老老实实向客户说明,他所卖的机器比别家的贵,请他们放弃在他这购买。这种以诚相待的做法,深深地打动了每个订户,结果33个顾客没有一个放弃与小池合作,反而更加深了对他的信任和钦佩。此后,虽然小池的机器价格降下来了,但是小池诚实待人的故事广为流传,前来和他订货的客户络绎不绝,没过多久,小池就成了一名成功的推销员,并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收益。

战场上拼的是火力,商场上拼的是技术,除具备敏锐的洞察力、睿智的头脑外,关键时候还需一颗真诚的心,如此,取得成功将不在话下。

自我失控必然被动

实践中有这样的情况,一个人明知道如果这样去做,结果会很糟,甚至会带来许多麻烦,但又控制不了自己,眼瞅着走向被动。

有一个政党的领袖,正在指导一位准备参加参议员竞选的候选人,教他如何去获得多数人的选票。

这位领袖和那人约定:“如果你违反我教给你的规则,你得被罚款十元。”

“行,没问题,什么时候开始?”

“就现在,马上就开始。”

“好,我教你的第一条规则是:无论人家怎么损你、骂你、指责你、批评你,你都不许发怒,无论人家说你什么坏话,你都得忍受。”

“这个容易,人家批评我,说我坏话,正好给我敲个警钟,我不会记在心中。”

“好的。我希望你能记住这个戒条,这是我教给你的规则当中最重要的一条。不过,像你这种呆头呆脑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记住。”

“什么!你居然说我……”那候选人气急败坏道。

“拿来,十块钱!”

“呀,我刚才破坏了你的戒条了吗?”

“当然,这条规则最重要,其余的规则也差不多。”

“你这个骗——”

“对不起,又是十块钱。”领袖摊手道。

“这二十块钱也太方便了。”

“就是啊,你赶快拿出来,你自己答应的,你如果不给我,我就让你臭名远扬。”

“你这只狡猾的狐狸!”

“十块钱,对不起,拿来。”

“呀,又是一次,好了,我以后不再发脾气了!”

“算了吧,我并不是真要你的钱,你出身贫寒,你父亲的声誉也坏透了!”

“你这个讨厌的恶棍。”

“看到了吧,又是十块钱,这回可不让你抵赖了。”这一次,那候选人心服口服了。那位领袖郑重地对他说:“现在你总该知道了吧,克制自己并不容易,你要随时留心,时时在意,十块钱倒是小事。要是你每发一次脾气就丢掉一张选票,那损失可就大了。”

这则心理实验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在办事的过程中,能不能控制来自外界的刺激所产生的情绪,对于办事的成功与失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办事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所共知的道理,一个人是否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适应不同的办事对象、办事环境是很重要的。处险而不惊,遇变而不怒,如果你不能及时控制调整自己的情绪以适应办事的需要,那么你在今天这样复杂的群体中就没法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