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黎元洪传
5720200000027

第27章 黎元洪的妻妾子女(1)

童养媳出身的发妻吴敬君

黎元洪的一生迎娶了两位女人。这两个女人分别是相伴始终的发妻吴敬君和如夫人黎本危。不过,据黎元洪的大女儿黎绍芬回忆,黎元洪在武昌任协统时,曾经纳过一个名为陶姑娘的小妾,只不过后来由于如夫人黎本危进门,与陶姑娘互相不容,陶姑娘负气出走。不管怎么说,在晚清、民国时期动辄妻妾成群的达官贵人中,一妻一妾算是不多见的。

黎元洪的结发之妻吴敬君生于1870年7月25日,比黎元洪小六岁。卒于1930年,享年六十岁。从1877年吴敬君进入黎元洪家,到1928年黎元洪去世,她和黎元洪相伴走过了五十年的风雨人生。在这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吴敬君勤勤恳恳地操持着家务,为黎元洪生养了黎绍芬、黎绍基、黎绍芳、黎绍业四个子女,也陪伴着黎元洪一同度过民国政坛的宦海浮沉。吴敬君堪称是一个朴实、敦厚的贤内助。

吴敬君原名吴汉杰,与黎元洪一样是湖北汉阳人,祖籍黄陂。吴敬君之父吴海臣,家居汉阳,也是贫困人家。吴敬君七岁那年,父亲过世,本已艰难的家境更是雪上加霜。这一年,吴敬君与黎元洪订婚。黎元洪的父亲黎朝相决定将全家迁到天津北塘去。吴敬君之父过世,吴家的经济状况更加窘迫,害怕两家因为阻隔千里,将来又无力把女儿送到天津北塘去。所以,吴家就托人催黎元洪家把吴敬君一起带走,作为黎元洪家的童养媳。此时,黎元洪的父亲黎朝相已经升任清军把总,家庭经济状况稍微好转。再加上黎元洪刚刚大病一场,为了给儿子冲一冲喜,就欣然决定把与黎元洪订亲的吴敬君一起带往天津北塘。七岁的吴敬君便随着夫家远赴千里之外的天津,开始了童养媳的生涯。

黎元洪全家到达北塘之后,生活依旧是清苦的。弱小的吴敬君寄人篱下做童养媳,难免要起早贪黑,侍奉黎元洪家的老人。由于受“女子无才便是德”观念的影响,吴敬君自然也得不到上学的机会,整日所学的只是女红、持家等家务技能。吴敬君最后终其一生也没有摆脱家庭主妇的地位,即使后来贵为大总统夫人,也因为没有受过教育,一般不愿意出来抛头露面,只是默默地为黎元洪操持家务。不过,在早年艰辛的生活中,让吴敬君感到欣慰的是婆家对自己并不苛刻,而丈夫黎元洪又生得仪表堂堂,对她也十分宽厚。到北塘一年之后,黎元洪的母亲陈氏在生下黎元泽后不久便去世,这个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使黎元洪家弥漫着阴霾。作为童养媳的吴敬君,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不仅要侍奉黎元洪家的老人,陪伴丈夫读书,还要担负起照顾尚在襁褓中的小叔子的重任。这对于一位还尚处于童年时代的女孩儿来说,负担无疑是十分沉重的。

1880年,眼见家里没有一个女人操持家务,乱成一团,而吴敬君又过于年幼,黎朝相续娶了北塘崔氏作为继室。崔氏是一位温柔善良的女性,对吴敬君也不错。崔氏的到来,使压在吴敬君弱小肩膀的生活重担一下子减轻了许多。看护叔弟的重任交给崔氏,而更重要的是,家中有一位母亲一样的女人嘘寒问暖,让毕竟还是孩子的吴敬君感到多了一些依靠和温暖。

1883年,长吴敬君六岁的夫君黎元洪,已经长成一个壮实的二十岁的小伙子;而吴敬君也进入豆蔻年华的妙龄,生活似乎开始展现出令人向往的一面。公公黎朝相的官职得到升迁,夫君黎元洪在这一年决定投笔从戎,考入了北洋水师学堂。这使吴敬君感到由衷的高兴。1884年,吴敬君满十五岁,按照当时的风俗,吴敬君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黎朝相见儿子已经长大成人,自己也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俗语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于是,他命放假在家的黎元洪和吴敬君圆房,算是正式结婚。由于远离湖北故乡,亲戚不能前来,便由黎朝相的几个老友合伙凑了一份贺礼,黎家请客吃了一顿喜宴,热闹一番了事。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黎元洪成婚后不久,黎朝相于1884年2月26日突然暴病而亡。当时,黎元洪正在北洋水师学堂上学,吴敬君在家亲眼目睹了公公壮年猝然而死的全过程,一时间不知所措。幸亏丈夫得信之后,匆匆赶回北塘料理公公的后事。黎朝相的去世,使黎家再次陷入了困顿之中。黎元洪尚在读书,仅靠每月北洋水师学堂所发的微薄薪俸维持家用。黎元洪在学堂里省吃俭用,吴敬君在家中处处精打细算、勤俭持家,还靠女红针黹挣来的钱贴补家用。这段时间,是吴敬君和黎元洪一生中经济最为拮据的时期。然而,夫妻两人面对困难同心协力、两心相依,情深笃厚。黎元洪后来虽然在政治上平步青云,但始终都对自己的糟糠之妻充满情意。

1888年,黎元洪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毕业考试,被赏六品顶戴,以把总候补,尽先拔补。黎家的家境又开始渐渐好转。经过一段上舰实习后,他被派往北洋海军舰上差遣,在中国的南北海岸线上穿梭。吴敬君则在家中和继婆母崔氏及幼叔弟元泽生活在一起。丈夫常年在外,吴敬君的心里又平添了许多挂念。1891年,黎元洪因为随舰回天津参加校阅而回家小住三月。这一年,黎元洪二十八岁,吴敬君二十二岁。人生中的另一件大事——生育儿女,开始成为他们颇为焦虑的问题。此后,随着黎元洪被任命为“广甲”舰管轮,吴敬君又跟随着丈夫辗转于上海、南洋之间。这期间,吴敬君曾经怀孕生下一男孩儿,可惜还没有来得及取名,孩子就夭折了,吴敬君因此伤心不已。

1894年,黎元洪随舰返回北洋基地,战争的阴云笼罩在黄海海面。作为一个海军军官的妻子,吴敬君也隐隐约约地感受到了战争的逼近,每日为丈夫提心吊胆。甲午之战爆发后,清朝海军几乎全军覆没。黎元洪也是经历九死一生,跳海捡回一条命来。黎元洪回家之后,吴敬君还来不及为丈夫的安全归来而欣喜,黎元洪却因为与“广甲”舰吴敬荣临阵逃脱之事有所牵涉,而被判入狱监禁数月。在丈夫被囚期间,吴敬君整日以泪洗面,忧心如焚,盼望劫难尽早结束。

好在很快就查清黎元洪与临阵逃脱案并无关联,不久就被无罪释放了。但是随着北洋水师的战败,黎元洪的饭碗也丢了,不得不重新另谋职业养家糊口。于是,他南下投奔张之洞,受到张之洞的赏识并被委以重任。黎元洪派人前去北塘将全家接回到故乡湖北来住。吴敬君和继婆母崔氏及幼叔弟元泽一块回到湖北,心里充满着复杂而喜悦的感情。要知道湖北也是她的故乡,只不过,当年出去的时候才七岁,此番归来,已是嫁为人妇的少奶奶了。

回到武汉之后,随着黎元洪官职的升迁,黎元洪家开始不再为生计发愁。这也让身为黎家儿媳的吴敬君感到松了一口气。然而,令吴敬君始终不能释怀的是还没有为黎家生养后代。1897年秋天,吴敬君怀孕生下第二个孩子,然而又是尚未命名就死去了。吴敬君遭受到沉重的打击,几乎痛不欲生。前后经历了两次惊人的相似过程,让吴敬君这位家庭主妇开始相信这是冥冥中的神意。公公、丈夫都是军人,这是主凶之兆,所以才会给黎元洪家这样的惩罚。为了避灾消难,吴敬君从此开始吃斋念佛,并终其一生。

或许真是感动了冥冥中的神佛,1901年6月16日,即吴敬君三十二岁的时候,在武昌生下了长女黎绍芬。尽管是女孩儿,吴敬君和黎元洪还是非常欢喜,毕竟这是黎元洪家下一代的开始,也是夫妻两人结婚十八年来的第一个孩子。再加上黎元洪的弟弟元泽新丧,夫妻二人正处于悲痛之中。孩子的到来,多少抚平了心中的伤痛,因而对这个女儿特别宠爱。1903年,吴敬君又生养长子黎绍基,黎元洪为可以接续黎家的香火而颇为高兴,吴敬君也感到欣慰不已。

1904年,黎元洪又纳了小妾危文绣。吴敬君虽然心里不是十分乐意,但还是默认了丈夫的行为。毕竟,纳妾在那个时代是非常普遍的事情。而自己是童养媳出身,没有知识文化,岁数又不小了。黎元洪随着官职的升高,需要出席各种应酬场合。再者,黎元洪平时也并不是寻花问柳的轻浮之人,吴敬君“通情达理”地接受了丈夫纳妾的事实。而黎元洪也感念妻子的通达,一生一妻一妾而已。

1906年,吴敬君三十七岁时,又生下第二个女儿黎绍芳。绍芳自幼聪明灵透,等到稍稍长成后,又十分孝顺,深受黎元洪夫妇的喜爱。不幸后来嫁给袁世凯的儿子袁克玖,成了政治交易的牺牲品。她本人对这门婚事特别不满意,最后郁郁而终。1911年,吴敬君四十二岁时,又于武昌生下最小的儿子黎绍业。此时已经是武昌起义的前夜。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之后,因为北洋军进逼武汉,武汉形势极度危急,吴敬君携带子女们前往上海避难。后来武昌局势渐稳,吴敬君才重新回到武汉。

随着辛亥革命的成功,吴敬君也妇随夫荣,成为湖北军政府大都督夫人。民国成立之后,又成为中华民国副总统夫人。吴敬君或许没有料到,当年那个童养媳会有今天的荣华和富贵。不过,吴敬君仍然保持着勤俭、朴素的作风,并未因为丈夫的发达而忘乎所以。在黎元洪荣任湖北第二十一协协统时,有一年正逢吴敬君四十岁生日,黎元洪的上司张彪备厚礼让他的妻子前来道贺。张彪之妻走进黎元洪的家中,见吴敬君身着粗布衣裙,正在辛勤操持家务,深感惊异,就不无恭维地对吴敬君说:“你真是和你的夫君一样,朴实无华啊。”吴敬君回答说:“夫君所得的收入只能供家中所用及资助贫困的亲友,他哪里会有多余的钱为我增添华丽的衣服呢?”张彪之妻听后,回到家中派人赠送给吴敬君许多华丽衣物,被吴敬君婉言谢绝了。黎元洪对此颇为感动,称赞妻子的品性和美德。辛亥革命时期,黎元洪曾经踌躇满志地对妻子说:“此时生活不比北塘,衣食可以考究些了。”吴敬君却不以为然。

1915年,黎元洪被袁世凯“请”进北京,遭到囚居。吴敬君也跟随黎元洪来到北京,先是居住在瀛台,继而搬进东厂胡同。袁世凯复辟帝制,为了取得黎元洪的支持,封黎元洪为“武义亲王”。黎元洪坚决反对复辟,因而拒不接受。但是吴敬君的想法却和丈夫不太一致,她觉得中国有一个真命天子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如果黎元洪接受“武义亲王”,那么自己就是亲王夫人;亲王夫人对于出身寒微的吴敬君来说,无疑是很有吸引力的。因此,主张接受“武义亲王”的饶汉祥和吴敬君一起,一内一外,轮番劝说黎元洪赞成复辟,接受王爵。黎元洪知道吴敬君乃是一妇道人家,并不知道这里面隐藏的政治玄机,遂对吴敬君发怒说:“妇道人家知道什么?”吴敬君被丈夫呵斥一顿,自觉没趣,从此以后不再过问黎元洪的政事。后来的事态发展表明,黎元洪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在二女儿的婚事上,夫妻两个又产生了明显的分歧。袁世凯为了拉拢黎元洪,提出袁、黎两家互相换亲的请求:袁世凯的儿子娶黎元洪的女儿,黎元洪的儿子娶袁世凯的女儿。黎元洪虽然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但是对于两家的儿女婚事,迫于不能让袁世凯丢面子的考虑,还是持赞成态度的。吴敬君却坚决反对,尤其是对袁世凯的女儿嫁过来不能忍受,她说:“袁世凯的女儿要做我的媳妇,我这个婆太太吃不消。”最后在黎元洪的说服下,勉强同意黎家的二女儿黎绍芳嫁给袁世凯的第九个儿子袁克玖。两家后来订婚时,吴敬君起先拒不出来招待宾客,经众人温言相劝,才勉强出来应付一下。黎绍芳本人对这桩婚姻也不满意,最后导致精神失常,死在精神病院里。

袁世凯称帝声名狼藉,在举国一片反袁的声浪中孤独地死去。黎元洪得以继任大总统,吴敬君于是也就妇随夫荣成了中华民国第一夫人。由于黎元洪不是像袁世凯一样的威权总统,所以当政以来,府院之争、张勋复辟等政潮此起彼伏,黎元洪在政潮的惊涛骇浪里危险万分地穿行。吴敬君身为中华民国第一夫人,既有旁人艳羡的尊贵一面,也尝尽了担惊受怕的苦涩滋味。

1917年,张勋复辟之后,黎元洪拒不肯与之同流合污。为了免遭张勋的迫害,黎元洪乔装改扮亡命日本使馆。接到丈夫要全家迅速离开东厂胡同住宅的消息之后,吴敬君从容地安排全家人去法国使馆避难。吴敬君能够在慌乱之间率领全家人躲进法国使馆,多亏义女容龄从中疏通。容龄是前清一贵族之女,后来赴法国留学。她的芭蕾舞跳得曼妙多姿,因此深受慈禧太后的宠爱。从法国留学归来之后,她就成为了慈禧太后的女官。由于她的母亲是法国人,而自己又有留法的背景,所以同法国使馆的关系极其密切。黎元洪的大女儿黎绍芬也是留学生,黎元洪当选大总统之后,黎绍芬就将容龄引荐给黎元洪,在总统府礼官处做女礼官。容龄也十分乖巧,认大总统夫人吴敬君为义母。黎家因为容龄的关系才得以进入法国使馆,逃过一难。

张勋复辟失败之后,黎元洪也难以复职总统。从使馆回到东厂胡同后不久,黎元洪家宅就发生了卫兵行刺的凶案。“再造共和”的段祺瑞对黎元洪严加防范。吴敬君感到北京已经不适合再居住下去,就催促黎元洪回到天津,在天津英租界购置的豪宅内安养天年。黎元洪全家遂匆匆收拾家当,举家迁往天津英租界。此后数年,吴敬君便居于津门;除非有重大的事情,轻易不迈出津门一步。1921年8月,吴敬君的长子黎绍基完婚,绍基所迎娶的是唐浩镇的女儿唐闳律,与黎绍基同岁。这一年,吴敬君五十二岁,光阴荏苒,已经到了含饴弄孙的年龄。为了给儿子操办婚事,吴敬君不吝钱财,大大操办了一把。黎家广发请帖,在天津英租界的私宅里,宴请各方宾客,婚礼办得风风光光,既隆重又热闹。

1922年,为了独揽全国大权,直系军阀不怀好意地把黎元洪抬出来做总统。吴敬君受够了政治上的尔虞我诈之苦,从心底里不愿意丈夫进京复职。在黎元洪决意去北京上任后,吴敬君决定和儿女们留守天津,让黎元洪带着如夫人黎本危进京复职。这样一来,既避免在北京担惊受怕,又可以继续经营黎家的产业,为黎元洪留一条退路。果然,黎元洪进京一年后就发生了拦车劫印的闹剧,吴敬君派儿女赴天津站将丈夫接回天津私宅家中。从此,黎元洪隐居津门,不问政事,而吴敬君也乐得相夫教子,过一种富足而平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