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诸葛亮职业生涯的十大败笔
5726800000002

第2章 目标不切实际(1)

年轻人的最大悲哀是“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因此只能在职场的大门外徘徊或彷徨。其实,他们或许并不缺乏理想和目标,而只是目标不坚定、不明确,甚至往往做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由此产生的,只能是按照冲动和本能行事后的碰壁,或者陷入“入错行”的无奈和悲哀之中。

1.《隆中对》有对无策

《隆中对》是诸葛亮未出茅庐前,应对未来的老板刘备面试时提出的未来发展战略建议,其核心思想就是谋取天下、复兴汉室。不可否认,这一战略计划因对刘备集团最初寻找立足点、建立根据地起到了积极作用,以及对三国时期的战略走势分析准确并产生重大影响,从而成为千百年来为人称颂的典范。同时,因为它完全符合刘备的战略意图,因而几乎完全被采纳并实施。然而,被历史蒙上眼睛的前人和后人们却很少发现,正是由于《隆中对》在战略策划上“有对无策”的内在缺陷,束缚了刘备集团的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蜀汉政权的加速灭亡。

西方人重视实力的打拼,而东方人则讲究谋略的高低。从中国兵法理论分析,《隆中对》将刘备集团引导到豪强争战的漩涡中,不得不进行无休止的争战,虽然看似奋斗不息,实则违背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兵法思想,这是其战略思想上最大的失策。

《隆中对》明确地为刘备集团规划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其中第一步“联吴抗曹“由于大势所趋,所以取得了相当程度的成功;但是,这次战争的成果最终被历史大潮淘汰,孙刘联盟也最终破裂。第二步是占据荆州、益州,建立根据地。《孙子兵法》就大篇幅地强调地利的重要性,选择根据地,是任何战略指导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诸葛亮的《隆中对》将刘备集团的根据地选于荆、益,前者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后者地处边远,最终,正是由于这一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刘备集团又是损兵折将,又是长途征战,终至亡国。第三步是兵分两路,进取中原。《隆中对》称:“一旦天下有变,可命一上将率荆州之军向宛、洛进军,将军可亲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如此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诸葛亮这是走了汉高祖刘邦出秦川打天下的老路,以及光武帝刘秀走宛城、洛阳而中兴汉室的策略。孰不知,后来关羽守荆州,刘备入川,诸葛亮进汉中,真所谓“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这不正好与兵法“战者,以形相胜者也”相违背吗?三分兵力使本来就不强大的蜀汉政权兵力不能集中,固势分散,战而无力,最终灭亡。

抛开繁琐的战略战术不论,只看刘备集团沿着《隆中对》规划的路子,最终走向灭亡,难道这不是策略上的失败吗?如果说诸葛亮隆中三分天下是对天下大势成竹在胸,那么,《隆中对》最终没有挽回蜀汉亡国的局势,则说明卧龙先生未出山就制定了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何况,他出山入世后,在战争中摸爬滚打了二十七年,却依然“执迷不悟”,这难道就是“识时务者”的“俊杰”吗?

毫无疑问,一个人若是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管他如何努力工作,都像是一艘没有方向的轮船,永远也无法抵达成功的彼岸。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但是,若是有了目标,却没有制定出实现目标的明确计划,或者制定的计划考虑不周而又不及时调整,终将走向衰落。

作为一个职场领导者,一般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战略计划问题:

(1)如何在组织上保证战略实现,让计划得到所有人的支持。

(2)企业的经营范围和战略经营领域。确定企业经营的行业,以及技术和需求。

(3)企业的战略态势,包括增长态势和稳定态势。

(4)战略关系的处理方略。调整具体战略步骤及具体实施的主次关系等。

(5)战略优势的发挥和建立。扬长避短,抢占市场。

实际上,当我们一旦确定了企业的战略目标后,就要马上制定战略规划,在着眼于上述五个方面的问题之后,战略的制定及实际效果就有了保证。当然,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将它们了解透彻,必须完全掌握各方面的信息。接下来,则可以参考如下方法制定战略规划:

(1)分析企业的经营特征,以此来明确企业经营的业务。这里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很多人总是固守着使他们成功的业务,从而羁绊住自己的手脚,抓不住转瞬即逝的机会。这就像一个人,将自己的形象和追求局限在狭窄的范围内,而不积极加以拓宽,从而限制了潜在的能力。

(2)根据客观环境制定战略规划。分析对企业有影响的变量,包括科学技术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基础因素、政治法律因素,以及竞争因素等。任何事物都不可能独立生存和发展,如果忽略了环境和形势,规划只能是一纸空文。

(3)寻找市场机会。任何一个外部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带来无限商机,成功的战略规划,正是善于把握机遇。同时,为了实现目标,还必须规划出创造机会的途径和方法。

(4)制定规划要客观全面。往往,决策时需要聘请专业顾问,这是因为顾问能以“局外人”的眼光理智地考虑问题,而不会因为利益方面的原因主观臆断。

(5)使目标定量化。用数字将销售额和市场份额等表达出来,一方面使目标更明确,另一方面执行起来更易于操作。

(6)规划要与企业文化一致,同时必须合乎逻辑与现实。

(7)把好预算关。预算就是制订资金和其他资源的分配方案。资金是命脉,是整个企业的基础,必须慎重对待。

(8)及时调整。环境和市场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原来的步骤不适合市场需要,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就应对规划进行调整。

(9)听取基层意见。经营最好、获利最高的企业,是那些影响力能自下而上发挥作用的企业,这种“自下而上”的管理,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实体的重视。

(10)建立科学的执行标准。规划不可忽视,执行更为重要,只有真正地付诸行动,才能创造利润,这往往需要制定科学的执行标准和奖惩办法。

当然,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存在长治久安战略规划,只有不断实行自我诊断,制定与目标相一致,但不违背客观规律的战略规划,才有可能实现目标,铸就辉煌。

2.局部与整体利益相抵触

诸葛亮身为一个农民知识分子,能够对天下大势有相当程度的掌握,并由此制定出一套战略方针来,在以后的二十多年中矢志不移地贯彻执行,当属不易。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在荆州问题和与孙权的关系问题上,诸葛亮的败笔是不言而喻的。

《隆中对》中指出:“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提出了“外结好孙权”即联吴抗曹的战略。同时,诸葛亮又说:“荆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所以,他建议夺取荆州。可是,他忘了荆州处于扬州上游,对东吴有着天然的战略优势,实为东吴立国之根本,孙权若要生存下去,必须夺取荆州。那么,刘备既要“外结好孙权”,又想“夺取荆州”,岂不是“得了便宜又卖乖”?

不过,赤壁之战之际,诸葛亮玩了阴谋,乘机夺取了荆州大部分地区,而孙权由于受到北方曹军的强大压力,所以无力西顾,保好暂时咽下心中怨气;即使这样,他也是使用“借荆州”的名义。等到刘备占领益州,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后,孙权再也忍耐不住了。既然刘备无心“归还”荆州,命门扣于他人之手,孙权只好强而夺之。于是,趁着镇守荆州的关羽北伐曹魏、威震华夏之际,吴下阿蒙(吕蒙)乘虚而入,一举袭取了荆州;从而使关大将军败走麦城,终被杀害,演绎了一段“大意失荆州”的悲惨历史剧。从根本上说,正是诸葛亮的战略失误,导致关羽失利,从而使两路夺取中原的计划化为泡影。

所以说,刘备想一手抓着荆州不放,另一手拿着橄榄枝与东吴联盟,从长远来看,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这一矛盾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可以说是连锁般地打击了本就处于弱势的蜀汉政权。第一,荆州兵力是蜀汉政权的生力军,而关羽更是不可多得的大将,荆州既失,关羽和他的荆州将士们几乎丧失殆尽;第二,由此而引发的刘备东征,直接撼动了蜀汉根基,并最终连刘备也病逝于白帝城。这一切,身为蜀汉集团策划人员的诸葛亮,的确应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

其实,这种非经常性出现的决策整体与局部的对抗,对一个公司的前途往往有着致命的影响。决策所解决的问题大部分是多因素问题,这必然会涉及到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实践证明,这种关系处理得好与坏,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规划决策过程中妥善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是决策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制定决策首先要从整体出发,充分考虑和维护全局利益。公司是一个独立的系统,有自己的系统目标。同时,组成公司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也有自己的系统利益。而前者与后者的关系,必须是大目标与小目标、根本目标与从属目标的关系,这一方面决定二者应该是统一的,另一方面,当二者出现矛盾时,要求后者必须服从前者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司作为一个整体正常有效地运转,进而才能实现公司的最终目标。

当然,强调在决策过程中应以整体与全局为主,并不意味着可以不考虑局部。事实上,局部是整体的基础,忽视了基础,整体必然受到不利影响。著名的“木桶效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木桶盛水量的多少,并不是取决于较长的那些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同样,一个公司能否最终取得效益,也往往受到那些“短浅”环节的影响。因此,正确的决策方法,就是在坚持以整体利益为主的前提下,适当考虑局部利益。

另外,在决策过程中,当面临复杂的问题时,不妨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去解决,分清主次、轻重和缓急,有计划、有步骤地集中力量解决那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样,有效抓住主要矛盾,抓住问题的关键,就会带动次要问题的解决,并最终带动全局的发展。

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做法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甚至主次不分,轻重倒置,不仅耗费大量人财物力,更重要的是不能及时解决影响公司利益的问题。

最为稳妥的办法,就是对公司在一定时期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按照以下步骤加以处理:

第一,分析最新的生产经营状况,研究确定公司面临的各种问题。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第二,找出对公司生产经营影响最大的、最主要的、最直接的问题。

第三,根据主要问题,研究制定对策,并且逐一解决。

这是确定决策问题的一般过程。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任何一种生产经营活动都是连续不断地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还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同样,会有新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产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够在繁杂多变的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这就要求企划人员眼睛朝前看,弄清问题再去干。

3.目标与实力不匹配

蜀汉政权虽有“天府之国”的蜀中地区的富庶,有刘备的英明,有诸葛亮的智慧,有关、张、赵、马、黄等的勇武,可是,在他们身后,他们亲手所缔造的政权还是很快灭亡了,诸葛亮终其一生所追求的“兴复汉室”的宏伟目标,只成了一种精神的寄托。虽然失败的原因很多,但这一目标最终未能实现,其根本原因是目标与实力不相匹配。

东汉末年,经过外戚专权、宦官乱政和黄巾起义的打击后,东汉政权已名存实亡,事实上形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虽说“春秋无义战”,曹操、刘备、孙权等人为争城夺池,所发动的连绵不断的战争,给老百姓带来极其巨大的灾难与痛苦,但是,曹操经官渡之战击败袁绍,成为当时最大的一支军事力量,再加上此人胸怀文韬武略,智慧出众,事实上由他所领导的曹魏集团来统一天下,结束分裂局面,已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诸葛亮将自己的目标设定为“统一中原,兴复汉室”,选择了没落贵族刘备,并通过不懈努力最终“跨有荆、益”,可是,相对于曹操统一了黄河以北的大半个中国,刘备集团只是偏安一隅的小军阀而已。二者实力相差悬殊。北有曹魏,东有孙吴,南方夷越又经常发动叛乱,蜀汉三面受敌,成了“众矢之的”。魏、蜀、吴三国之中,蜀汉最为弱小,后又失去荆州,“遗恨失吞吴”,刘备东征大军为陆逊所破,荆襄未复而巴蜀强兵良将尽失。诸葛亮主持国政后,休兵息民不到两年,即南渡汾水,两年后,开始北伐。

让我们用一组数字来比较一下当时魏、蜀、吴三国的实力:

曹魏统辖地区有九州,包括冀、兖、青、并、徐、豫、雍、凉及司隶区,总户数约六十六万户,人口四百四十三万左右。

吴国统辖扬、荆、文三州,总户数五十二万户,人口两百三十万左右。

蜀汉只统有益州,总户数三十八万户,人口九十四万左右。

以每户抽一壮丁计算,蜀汉总军力不过三十八万,还要防卫东战线、京城、南中以及全国各区的安全,能动用在北伐上的军力可想而知。而魏明帝派出迎战的先发部队,就多达二十万,后备军团更高达三十余万。

益州虽为“天府之国”,但想以一州之力而“统一中原,光复汉室”,诸葛亮可真敢“知其不可而为之”啊!

蜀汉本身弱小,就应休养生息,诸葛亮却六次北伐,征讨曹魏,这无疑是以卵击石,自寻死路。与其说是为实现宏伟目标而奋斗不息,不如说违背民心、自不量力。诸葛亮不衡量实力而兴师动众,去实现一个“光复汉室”目标的举动,真是他职业生涯中的一大败笔。真不知道素来“胜者王侯败者贼”的中国历史,是如何将他定位于“智圣者”之列的。嘿!历史可真是一个任人打扮的丫环,可以美化,也可以丑化。

历史自有人评说,但如果处于职场中的人们,也犯了目标与实力相脱节的错误,那就要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抹上一层阴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