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拿破仑·希尔成功致富之道全集
5727000000003

第3章 塑造一种积极心态(3)

设计一座美丽的公寓的人,与那些住进去的人相比,显然我们的设计师肯定是穷人。还有比如建堤坝的工程师,他的收入比起那些因受到灌溉的田地的主人的收入可能要少得多。

建筑师和工程师尽管没有那么丰厚的收入,但他们的业绩却永远留了下来,没有因他们赚的钱少,使他们的地位受到影响。在这个为金钱和地位而奋斗的年代里,还有比金钱更有价值的东西。

失败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要肯研究利用它们

美国一家大公司的哈利先生,在进入公司后的第二年,执行一次重要的任务时,因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惨遭失败,从此一蹶不振,对“承担责任”产生了一种恐惧。哈利先生在遭受失败打击的第三年,公司要他到美国南部去掌管“南方的分号”,但一直生活在失败阴影里的哈利先生,却没有勇气承担这一职责,拒绝了这次证明自己的机会。以后,还有好几次这种绝好的机会降临到哈利先生的头上,可哈利先生都因同一种理由把它们错过了。直到退休,哈利先生仍然在公司里拿着可怜的年薪过日子。

多么可悲!仅仅一次失败的挫折,就让哈利先生完全否定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终生把自己判入心理奴隶的牢笼之中。

其实,世上的一切并无所谓“失败”或“成功”,从大的观点看时,万事万物均在“更新的过程之中”。失败只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个小小插曲,是黎明前的黑暗而已。

因此,你一定要丢掉体内那种“失败了就表明自己将一事无成,或必须放弃追求,向失败俯首称臣”的可怜想法。

要知道,人不可能总能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只要运动,人总难免要摔跟头。”

失败,并不表明你不能成功,特别是一时一事的失败,并不表示你是一位失败者,一个不可救药的人,一个失去了希望的人。即使所有人都说“你失败了,你是一个失败者”,你自己也不要这么想。

失败,只是表示你尚未成功,尚未达到追求的目标,或者至少是离目标远了一些。就像在追求过程中摔了一跤,或在登攀的山路上打了个“滑儿”,摔跤和“打滑儿”并不能说明全部,只说明前进暂时受阻,但这种受阻很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它只会使你未来的胜利和成功更刺激、更有价值罢了。

失败也可以表明你有意尝试,你在支付“学费”,你在学习不败之法,或者说,失败在郑重告诉你,改换一下行为方式,或准确地告诉你“此路不通,另寻佳径”,通过新的选择,开辟新的创业之路。

但是,许多失败者的悲哀,常常在于失败后缺乏足够的智慧和勇气,跳不出习惯性的误导,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在一条路上前行,这些人一想到改变,同时就会想到一系列可能出现的困难,甚至很棘手的困难。于是,就在老路上越走离成功越远了。

其实,失败是打破习惯观念的最好武器,它的无情和冷漠,逼迫着你不得不变,不得不改,再艰难也得改。

从某种意义上讲,失败不会成为你生活的绊脚石,它亦远非你所想象的那么可怕,经受一次就永无翻身之日。

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标示着一个新的起点,它是你通向成功道路中的一道绚丽风景,是失败者东山再起的一块基石。失败更是一种良好的兴奋剂,能激发一个人沉睡的激情,锤炼人的意志;就好似凿子和锤子,能把一个人的生命雕琢得更美丽;它又如同搅扰牡蛎的泥沙,会变成珍珠一样。许多人就是在遇到失败后,才发现自己真正的才干,使自己内部蕴藏的力量才得以爆发出来。

有位哲学家说过:“失败,是步入更高的开始。”没有见过失败的人,就不会知道什么是大胜利。如果你还不曾“失败”过,那么,为了你的事业,也许你应该尝试一下失败的滋味。千万不要因一次失败而气馁,放弃追求;也不要被失败的“感觉”所左右,变得忧虑、蛮横或愤世嫉俗。事实证明,除非你放弃,否则你永远不会被失败打垮。

爱迪生曾长期埋头于一项发明。一位年轻记者问他:“爱迪生先生,你目前的实验曾失败了一万次,你对此有何感想?”

爱迪生回答说:“年轻人,因为你人生的旅程才起步,所以我告诉你一个对你未来很有帮助的启示:我并没有失败一万次,只是发现了一万种行不通的方法。”

可见,失败并不可怕,关键在于你怎样看待失败本身。

真正的成功,出自于在错误中的学习。假如你战胜不了逆境,要获得成功是不可能的。而把失败转化为成功,其过程很简单,往往只需要一个想法,紧跟实际行动。

有人曾问一个孩子是怎样学会溜冰的。

那孩子回答说:“哦,跌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再跌倒……就学成了。”

所以,如果你天真地认为每一位成功者都只有成功的经验,那就错了。没有人能比成功者拥有更多失败的经验,也没有人比成功者更重视失败的宝贵教训和启示。

成功者与失败者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前者珍惜失败的经验,他们善于从失败中汲取教训,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努力战胜一时的失败,反败为胜,获得更大的胜利;后者一旦遭遇失败的打击,即坠入痛苦的深渊中,不能自拔,整天闷闷不乐,自怨自艾直至自我毁灭。

当然,人生的路没有一帆风顺的,有失才有得,没有承受失败考验的心理准备,闯荡不了多久就要走回头路了。只有不怕险阻,勇于进取,不放弃责任的人最终才会走出困境,得到伟大的发展。面对失败,你要痛定思痛,找出自己失败的原因,在下一次奋进中引以为戒。千万不可好了伤疤忘了痛,甚至自虐般地流着鲜血还不知痛。

如果这样,总有一天,你会因累累伤疤或失血过多而变得无力拼杀,只能扼腕叹息,悔恨终身。

假如你确信自己是一个能够成功的优秀者,并且希望获得成功,那么你不要为你眼前的失败而气馁,不要因失败而变成一位懦夫,借酒消愁,自甘沉沦。而要振作精神,像检查电子线路板上的短路一样,仔细研究失败的每一个环节,看一看自己的目标是否适合自己,自己是否为这一目标付出了最大的努力,自己是否是个受合作者喜欢的人,自己是否能创造并抓住机遇……

我认为,只要善于把握,这个世界到处都有成功的机会。成功是一个能力、奋斗和机会的综合体,三者缺一不可。许多天赋优异,终日辛苦工作的人,最终穷因潦倒,无所作为,就是因为他们将精力浪费在为失败哀伤上,而忘了主动创造机遇,及时抓住机遇。

相信自己只要一息尚存,就有希望;只要能继续生存下去,就证明了你不是失败者。你主动,你不能等待事情的发生,你必须努力工作。只有这样,你才能最终战胜挫折,实现成功。

人,认识你自己

人类在这个地球上出现之后,就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我是谁?我来干什么?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这些问题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开始问自己,然而一直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在传说中,古希腊的奥林匹斯山是西方诸神所居住的地方,那里有西方的主神宙斯,以及由他所统率的众神氏。凡人是难以涉足于神的地界的,而神的箴言——“人,认识你自己”,又必须让人来知晓。于是,就有了斯芬克斯的故事。“斯芬克斯”是传说中的一个奇特的生物——“狮身人面”。在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她作为神的使者,带着神对人类的忠告——“人,认识你自己”,从奥林匹斯山来到了人间。经过细心的筹划,她把那句神的箴言化作了一段“谜语”,来盘问她所遇到的所有的人。

“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

这就是斯芬克斯的谜语,每个路过的人都必须面对她来猜一猜她的谜语;而且,富有挑战和特殊意义的是,凡是猜不中的,都会为此丧生,被斯芬克斯毫不留情的吃掉。

斯芬克斯的谜语是富有内涵的。我们人类每一个个体都是这样的:生下来时都使用“四条腿”,然后是“两条腿”和“三条腿”——也就是说,新生的婴儿尚不能够站起来行走,只能用双手在地上爬;然后才能够站起来行走;但是到了老年,就会借助于拐杖来走路。换一种角度来看这一谜语,如果达尔文的理论是正确的话,我们人类不也是从四条腿的猿,而逐渐演变进化为两条腿的人的吗?曾经有一位着名的画家,根据这段故事和自己的想象,绘出了一幅深沉而动人的油画——“斯芬克斯之吻”。狮身人面的斯芬克斯,撩起自己的面纱,露出了世人难得所见的面容,吻住了跪在她面前的俄狄浦斯。这一吻,吻出了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具有自我意识,对自身有所认识,对自己有所反思的人。这一吻,也吻出了一种关于人的学问。

这是由斯芬克斯之谜所引出的斯芬克斯之吻,这也是我们对心理学的一种普通理解——“人,认识你自己!”简单而朴素的语言,蕴含着深刻的内涵;这既是心理学的根源,也是心理学的目标。

俄底修斯尽管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谜,但是,自己的命运之谜却无法解释,直到现在我们对人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在某种意义上,人类从古到今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认识自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心理学乃至于宗教、巫术都是为了揭示这个谜底。我们都知道德尔菲斯神庙里的那句神喻:“认识你自己,拯救你自己。”但是,又有几人能够拯救自己。这个神喻就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古老的命题贯穿人生的始终,使人生的诸多方面能够圆融在一起。糊涂的人生如布袋,将一切零碎充装起来,没有主题;聪明的人生如珠链,利用古老命题的丝将各个方面串连起来,使个性有可观的整体面貌又不失细节的光彩。

人生疑问最重要。答案得自己去寻找,自己回答自己,回声在心灵中间久久盘旋,激励着自己。人生正是在疑问的解答中被一次次推向高潮,达于高超境界,使你得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