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期刊杂志华西语文学刊(第九辑)
5728000000027

第27章 基于谓语语义范畴的日语ニ格语义分类之考察

上海外国语大学 陈雨薇

摘要:本文基于谓语的语义范畴,对ニ格的语义进行分类,并在对具体语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ニ格的基本语义要素进行了探讨。ニ格句的谓语语义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①谓语含<行为>语义要素,②谓语含<変化>→<状态>语义要素,③谓语含<状态>语义要素,④谓语无限制(即ニ格本身语义作用与谓语无关)。本文对以上四种情况下的ニ格语义进行分类,并根据语料数据对ニ格代表性用法、典型性语义进行了考察。

关键词:ニ格句 语义分类 谓语 语义范畴

一、引言

从日语的句法结构来看,格助词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用于表示格(论元)与谓语之间的语法关系。在日语格助词中,既有像ガ格这样不具备实质性语义的形式格助词,也有像カラ格、デ格这样,负责表达自身原有语义的格助词。而ニ格则兼备这两种格助词的特征。也就是说,ニ格本身所具备的语义虽然十分贫乏,但其可通过谓语语义得以具象化(奥津敬一郎等1986)。迄今为止,关于ニ格的先行研究依然较少,且绝大多数情况下,对ニ格语义的分类方式不甚明确,遗留的课题也较多。因此,本文提出基于谓语语义范畴对ニ格语义进行明确分类,并以《北国之恋》(倉本聡2002)的脚本为研究对象,结合语料对ニ格的语义分类进行分析。

二、先行研究

关于ニ格的语义分类,坂本英子等(1963)提出将其分为“空间性存在场所”、“抽象性存在场所”、“空间性目的地或方向”、“受事者或対象物”、“基准”、“结果”、“思考的内容”、“样态”、“目的”、“原因或理由”、“时间或场合”、“接在辅助性单词后”以上13类。而益岡隆志等(1992)则提出了“人或物的存在场所”、“所有者”、“移动的目的地”、“动作行为的受事者”、“动作行为的对象物”、“状态的对象物”、“原因”、“移动动作的目的”、“事态时间”9类。但是,无论哪种分类方法,都缺乏明确的分类基准,且对句子谓语的分析都略有不足之处。因此本文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以谓语语义范畴为基础,对ニ格的语义分类进行考察。

三、谓语语义范畴的分类

笔者结合影山太郎(2001)的动词语义分类观点。

根据行为连锁,动词的语义结构可以分解为<行为>→<変化>→<状态>。就他动词来看,使役变化动词(表示状态变化或位置变化的他动词)中包含了这三个要素(行为、变化、结果状态),而施事作用动词不包含受事者的状态变化语义,因此只具有<行为>这一语义要素。此外,他动词中还有着只含有<状态>这一语义要素的心理他动词。心理动词描述的是心理状态,因此不含“动作”性。从语义上来说,这类动词与形容词相近。另一方面,从自动词的角度来说,活动动词与施事作用动词相似,同样只表现<行为>这一语义要素。而且,在表现<変化>语义的动词之中,既有表现抽象状态变化的动词(变化动词),也有表现物理位置变化的动词(移动动词)。由于变化通常都会伴随着某些结果,因此<変化>和<结果>连动出现的情况较多,但是,在动词的动作(变化)不含终结性或者界限性,即当动作(变化)的结果不会产生终结性或界限性的状态时,<変化>和<结果>两者不会以连动形式出现。最后要分析的是与<行为>相对的语义要素——<状态>。<状态>是指一般情况下的持续静止状态或持续静止位置。如「いる、ある」等状态动词。另外,表现心理状态的心理自动词也只具有<状态>这一语义要素。而形容词基本上同样只具有<状态>这一语义要素。本文基于以上谓语语义范畴分类,对ニ格的语义进行考察。

四、ニ格的语义分类

由于益岡隆志等(1992)的分类方法不甚明确,且未对ニ格句谓语进行系统考察,因此本文结合先行研究,基于ニ格句的谓语语义范畴对ニ格的语义进行了如下分类。

根据笔者考察,ニ格句的谓语语义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①谓语含<行为>语义要素,②谓语含<変化>→<状态>语义要素,③谓语含<状态>语义要素,④谓语无限制(即ニ格本身语义作用与谓语无关)。情况①谓语含<行为>语义要素时,ニ格在句中起到的语义作用为:a.动作的受事者或对象物;b.出现的位置;c.动作的主体。情况②谓语含<変化>→<状态>语义要素时,ニ格在句中起到的语义作用为:d.移动的目的地或方向;e.移动动作的目的;结果。情况③谓语含<状态>语义要素时,ニ格在句中起到的语义作用为:g.人或物的存在场所;h.状态的对象物;i.原因。情况④谓语无限制(即ニ格本身语义作用与谓语无关)时,ニ格在句中起到的语义作用为:j.事态时间;k.惯用句。

下面本文结合具体例句对上述情况进行分析。

(一)谓语含<行为>语义要素的情况

当ニ格在句中起到如下语义作用时,其谓语必须包含<行为>这一语义要素。

a.动作的受事者或对象物

1)いいじゃない久しぶりにゴロさんに会ってンだもン。

“隔了这么久总算又能见着五郎这不挺好的吗。”

2)私に引き取らして。

“让我领养他们吧。”

此处ニ格表示动作的受事者或对象物,其句子谓语主要有例1)的「会う」这类含有方向性的活动动词和例2)的「引き取らす」这类使役变化他动词。在这种情况下,由于ニ格表示“动作”的受事者或对象物,因此谓语必须含有<行为>这一语义要素。

b.出现的位置

3)その中に、エゾシカがゆう然と登場する。

“北海道鹿悠然自得地从那里边出场。”

此处ニ格表示出现的位置,其句子谓语多为含有“出现”这一<行为>语义的活动动词。而且,除了例3)这类出现位置和出现动作都具有空间性的例句之外,还有如下具有抽象性的例句。

4)その火の中にヌッと浮きあがる松下豪介の顔。

“松下豪介的脸突然在那火苗中浮现。”

5)電話に出ている五郎。

“五郎正在接电话。”

例4)这类抽象性的出现和例5)这类出现位置“电话”本身即抽象物体的情况也属于本用法。

c.动作的主体

6)清吉の子どもに教えられ、木の実をとっている純と螢。

“纯和萤正在摘树果,是清吉的孩子教他们摘的。”

7)それが五日前熊にやられてさ。

“五天前被熊给毁了。”

ニ格表示动作主体的情况主要出现在被动句中。表示动作主题的ニ格句谓语主要有例6)、例7)这类施事作用动词的被动形式,此外还有含有<行为>这一语义要素的使役变化他动词或活动动词的被动形式。

(二)谓语含<変化>→<状态>语义要素的情况

当ニ格在句中起到如下语义作用时,其谓语必须包含<変化>→<状态>这一连锁语义要素。

d.移动的目的地或方向

8)上野に行ったわ。

“我去上野了哦。”

9)二人歩いて家に近づく。

“二人朝家走近。”

此处ニ格表示移动的目的地或方向,其句子谓语主要有例8)、例9)的「行く」「近づく」这类含有<変化>(动作)→<状态>(结果)语义要素的移动动词。此外,还有如下例句。

10)採乳車(ホクレン)に牛乳を入れている清吉。

“清吉正往运奶车里搬牛奶。”

例10)中小句谓语是「入れる」,它作为使役变化他动词,含有<行为>→<変化>(动作)→<状态>(结果)这一系列连动的语义要素。换言之,ニ格表示移动的目的地或方向时,句子谓语必须含有<変化>→<状态>这一系列的语义要素。

e.移动动作的目的

11)姉さんどうして送りに来なかったの。

“为什么姐姐没来送他?”

12)そしたら水くみに馬で行けるよね。

“这样一来就能骑着马去汲水了呢。”

此处ニ格表示移动动作的目的,其句子谓语主要有例11)、例12)的「来る」「行く」这类包含<変化>(动作)→<状态>(结果)这一系列语义要素的移动动词。

f.结果

13)夜になるとお尻光っちゃうンでないの?

“一到晚上屁股就会发光的吧?”

14)頼りにしてるぜ。

“靠你了。”

此处ニ格表示结果,其句子谓语主要有例13)的「なる」这类变化动词和例14)的「する」这类使役变化他动词。换言之,ニ格表示结果时谓语基本都包含<変化>(动作)→<状态>(结果)这一系列语义要素。

(三)谓语含<状态>语义要素的情况

当ニ格在句中起到如下语义作用时,其谓语必须包含<状态>这一语义要素。

g.人或物的存在场所

15)あの家のすぐ裏の演習林との境の野っ原にミツバチの巣箱が置いてあったろう。

“蜜蜂的蜂箱就在那房子后面实习林边的平地上放着吧。”

16)鍋なンかそのまま流しにあってさ。

“锅子啥的就那么直接扔在洗碗槽里。”

17)ゴロにはゴロの考えがあるんだベ。

“五郎自有五郎的打算嘛。”

此处ニ格表示人或物的存在场所,其句子谓语主要有例16)的「ある」或「いる」这类状态动词,此外还有后接「~てある」或「~ている」这类表示状态的语体助动词的动词,如例15)。而且,除例15)、例16)这样表示空间性存在场所的情况外,例17)这类表示抽象性存在场所的情况也属于这一分类。换言之,ニ格表示存在场所时,句子谓语必须含有<状态>这一语义要素。

h.状态的对象物

18)母親の気持ちがあんたにわかるの?

“你哪会懂做母亲的心情。”

19)東京育ちの子どもらには無理だべさ。

“这也太为难在东京长大的孩子了吧。”

20)夕暮れ(すでに夜に近い)。

“傍晚(近乎入夜)。”

此处ニ格表示状态的对象物,其句子谓语主要有例18)的「わかる」这类状态动词和例19)的「無理だ」这类表示态度的形容词、例20)这类表示状态的形容词等。换言之,ニ格表示状态的对象物时,句子谓语必须含有<状态>这一语义要素。此外,还有如下例句。

21)だいぶ、生活になれてきたみたいですね。

“看来他们也渐渐适应这边的生活了啊。”

虽然根据益岡隆志等(1992)的分类,例21)的ニ格用法被归类为表示动作的对象物,但根据笔者的考察,由于谓语「なれる」是变化动词,故不包含<行为>这一语义要素。因此,将例12)的ニ格归类为表示动作的对象物,这一做法有不妥之处。不过,由于变化动词「なれる」含有<変化>→<状态>这一系列语义要素,故可判断例21)的ニ格用法为表示状态的对象物。

i.原因

22)純―絶望と怒りに口もきけない。

“纯既失望又愤怒,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此处ニ格表示原因,其句子谓语主要有包含<状态>(结果)这一语义要素的动词。例22)这类与心理动词作用相同的惯用句也被归入本用法。

(四)谓语无限制

另外,本文在前言中也已提到,由于ニ格兼备ガ格和カラ格、デ格这两类助词的特征,因此也存在下列无法根据谓语语义范畴分类的用法。即此处的ニ格语义对谓语不作限制。

j.事态时间

23)お盆に草むしりしといたから。

“因为在盂兰盆节已经除过草了。”

这种情况下需要根据ニ格名词句本身的语义进行判断。例23)即为该用法代表性的例句。

k.惯用句

24)そうすりゃ、いまごろこんな目に合わなくても。

“要是早那么干,现在也不用遭这罪了。”

25)手にしたストローの袋を見ている。

“他凝视着手中的吸管袋。”

这种情况下由于词组本身已作为惯用句固定下来,故难以对ニ格进行分类。

另外,在表示结果的ニ格句中,也有难以根据谓语进行判断的例句,如下例26)。

26)ごほうびにいいものを見せようか。

“给你看样好东西,就当是给你的奖励吧。”

这种情况下只能根据句子本身的语义来对ニ格的语义进行判断。

笔者进一步将《北国之恋》(倉本聡2002)的脚本第1、2话(字数23873字)作为研究对象,对ニ格句进行检索,总计187句。并对各类用法的ニ格句所占比例进行了统计。

首先谓语所含语义要素对ニ格语义产生影响的情况约占ニ格句全体的94.66%,也就是说,根据谓语语义范畴对ニ格语义进行分类有其可行性。其次,谓语含<変化>→ <状态>这一连锁语义要素的ニ格句比例为48.13%,占据了ニ格句整体的一半。且其中d.移动的目的地或方向所占比例为36.90%,可视为ニ格的代表性用法。另外,仅从ニ格语义数据来看,不难发现的典型性语义倾向于d.移动的目的地或方向(36.90%)、a.动作的受事者或对象物(17.65%)、g.人或物的存在场所(17.11%)、这三种用法占据了全体的71.66%。而且,a、b类用法的句子谓语都具有“方向性” ,而g的谓语多为表示存在的状态动词。由此可见,“方向性”、“场所性” 是ニ格的基本语义要素。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谓语的语义范畴,对ニ格的语义分类进行了分析。根据益岡隆志等(1992)关于ニ格语义分类的观点,结合其他先行研究进行了考察。本文根据谓语的语义范畴,对ニ格的语义进行分类,并加入语料分析,对ニ格的基本语义要素进行了探讨。ニ格句的谓语语义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①谓语含<行为>语义要素,②谓语含<変化>→<状态>语义要素,③谓语含<状态>语义要素,④谓语无限制(即ニ格本身语义作用与谓语无关)。情况①谓语含<行为>语义要素时,ニ格的语义作用可分为:a.动作的受事者或对象物;b.出现的位置;c.动作的主体。情况②谓语含<変化>→<状态>语义要素时,ニ格的语义作用可分为:d.移动的目的地或方向;e.移动动作的目的;f.结果。情况③谓语含<状态>语义要素时,ニ格的语义作用可分为:g.人或物的存在场所;h.状态的对象物;i.原因。情况④谓语无限制(即ニ格本身语义作用与谓语无关)时,ニ格的语义作用可分为:j.事态时间;k.惯用句。其中d.移动的目的地或方向可视为ニ格的代表性用法,另外,从ニ格语义数据来看,ニ格的基本语义要素为“方向性”、“场所性”。

本文对于ニ格句的谓语语义范畴以及无法根据谓语语义范畴进行分类的ニ格句的考察仍有不足之处。此外,作为分析对象的语料范围也较为狭窄,今后有必要进一步扩大考察范围,以使考察结果更为客观。

参考文献:

[1]奥津敬一郎、沼田善子、杉本武.いわゆる日本語助詞の研究[M].凡人社,1986.

[2]影山太郎.日英対照 動詞の意味と構文[M].大修館書店,2001.

[3]倉本聡.定本 北の国から[Z].理論社,2002.

[4]近藤安月子、姫野伴子.日本語文法の論点43[M].研究社,2012.

[5]坂本英子、鈴木重幸、鈴木康之、高木一彦、宮島達夫.文法教育 その内容と方法[M].むぎ書房,1963.

[6]益岡隆志、田窪行則.基礎日本語文法?改訂版[M].くろしお出版,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