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生气不如争气
5728600000031

第31章 走出生气的泥潭(3)

不要犯急躁的毛病

非洲土人抓一种叫狒狒的动物有一绝招:将狒狒爱吃的食物放进一个口小内大的洞中,然后故意走开。躲在远处观望的狒狒见人走远了,就欢蹦乱跳地走过来,将爪子伸进洞里,紧紧地抓住食物。但是由于洞口大小,它的爪子握成拳头后就无法从洞中抽出来了。这时,人们便不慌不忙地来收获猎物,根本不用担心它会跑掉,因为狒狒舍不得那些可口的食物,越是着急,便将食物抓得越紧,爪子也就越无法从洞中抽出。

我们不知道,一个“急”字让多少狒狒掉进陷阱。但我们知道,狒狒们只要稳住自己的情绪,稍一撒手,就可以溜之大吉。

有一篇报道:某地由于发生火灾,死亡人数超过20人。可结果发现,死亡的人中,有一半是由于争先恐后地往外逃生时被活活踩死的,另外有一部分人是由于性急,从窗口跳下去摔死的,真正被火烧伤的只有1个人。有几位年迈的老人由于挤不过汹涌的人流,只好等待救火队员救助,反倒安然无恙。

事情往往是这样的,你越是着急,你就越是不会成功,而且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因为着急会使你失去清醒的头脑,使你在抗争的过程中,让急躁和惊慌占据了你的整个思维,使你根本就没有意识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你也就不能制定出正确的策略稳步前进。事实上,如果火灾中所有的人都懂得这个道理,大家心态稳定下来,在有关人员的疏通下,按次序从出口逃生,绝不会酿成如此大的悲剧。

根据医学家和心理学家的观点,每个人都有一些急躁情绪。但有些人之所以能拥有完美的人生,是因为他们懂得如何控制急躁的情绪,稳扎稳打。而克服急躁心理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自己,始终拥有一个理智的头脑、一颗平静的心。

总之,做事绝不能急躁,要知道进退缓急,要善于在“稳”字上下功夫。宁可忙中求稳,不可急中出错。否则,你就可能遭遇生命中难以逾越的鸿沟。

摒弃无知的羡慕

飞鸟说:“鱼啊,我是多么地羡慕你!你可以在水里面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可以看到水中最美丽的景致,可以和其他七彩的热带鱼做朋友,还可以穿梭在彩色珊瑚之间。我好羡慕你,我多希望我是一条鱼!”

鱼说:“飞鸟啊,我才羡慕你呢!你可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可以眺望到最远方的山谷,可以发出清脆亮丽的啼叫声,还可以伴着落日的余晖滑翔。我好羡慕你,我多希望我是一只飞鸟啊!”

于是飞鸟决定教鱼如何飞翔,而鱼决定教飞鸟如何游泳。

飞鸟努力地学着游泳。它的羽毛被沾湿而变得沉重,根本无法在水里浮起。翅膀因不小心拍到了硬硬的珊瑚礁,而折断了一边,疼得它哇哇大叫。但在水里一叫,它的喉咙就进了许多水,呛得它不停地咳嗽,眼泪一滴滴掉下来。

鱼也努力地学着飞翔。它被带到树梢上。然而炙热的太阳晒得它的鳞片都快要干裂了,浑身痛得不得了。它想要呼吸,但是一吸气,干干的空气就像刀片一样刮着它的鳃边,它根本吸不进空气。它企图从树上跳下来,希望可以飞起,但是却重重地摔到了地面上,几乎要了它的小命。

飞鸟与鱼都受了重伤,它们看着彼此,忽然笑了。

飞鸟说:“我还是适合当一只鸟,天空才是我的世界。”

鱼说:“我也只适合当一条鱼,大海才是我的天堂。”

从此以后,飞鸟与鱼再也不羡慕对方了。

飞鸟和鱼,一个翱翔于天上,一个畅游在海中,相互羡慕对方并尝试着要过对方的生活,一番历练后伤痕累累,才知道自己的世界才是最好的。人们也常如此,往往忽视自己所拥有的资源,而去追求自己没有的一切,最终才发现自己原有的一切才最珍贵,做回自己才是最明智的选择。但人们总是在羡慕别人的生活,而不满意自己的生活。对人的这一本性,用钱钟书老先生在《围城》里的一句话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那就是“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

不要羡慕别人。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别人有别人的优势,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不要被别人身上的光环照花了眼睛,从而忘记了看看自己身上的闪光点。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你就无法保持本色。因此,你一定要清楚地看到各自的优劣势。飞鸟可以在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但到了水中却不识水性,会被水淹;鱼儿在水里可以畅游无阻,十分逍遥,但在天上鱼鳍做不了翅膀,鱼鳃呼吸不了干燥的空气。一旦角色互换,就都过得非常痛苦。而我们本身亦非圣人,每个人都有所长有所短,不可能做所有的事,不可能享受所有不同类型的生活,这一点必须正视。

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不能羡慕。单就个人而言,羡慕更好的生活,“一山望着一山高”,不断追求更高的高度是件好事。我们可以经由羡慕进而确立目标,然后一步步地努力去实现,最后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是不要盲目地不根据自己的特点去羡慕他人。人与人在许多个性上是有很大差异的,抛开自己的特点去羡慕别人、模仿别人,势必南辕北辙,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生活中不乏此类事件:学生挤热门专业但学得吃力、毫无兴趣,职业人挤热门行业但并不擅长而事业徘徊,夫妻双方婚姻破裂另结新欢却更不尽人意……

每个人都有被他人羡慕之处,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遗憾和幸福,所以经营好自己的生活就够了,不必一味地羡慕别人。珍惜自己拥有的,不要管什么城里城外。记住,你的生活就是最精彩的。只要你切切实实地品味现有的生活,你就是幸福的。

拒绝幻想

先知告诉吉夫林有一名少女叫幻想,长得十分美丽,只要他闭上眼她就会来到他身边。于是吉夫林就一直闭着眼与幻想姑娘厮守着。

一天,有一位少女从吉夫林身边经过,问吉夫林为什么总闭着眼。吉夫林说他在守护着他的幻想姑娘。这位少女说:“我是幻想的姐姐,我叫希望,如果你肯睁开眼,我愿留下来陪你。”吉夫林说,不行,他不愿失去美丽的幻想。希望姑娘见不能说服吉夫林,便叹了口气走了。

吉夫林不能总不睁眼吧,就在吉夫林猛睁了一下眼的那一瞬间,他看到了希望那动人的身影。从那之后,吉夫林一直后悔:我要是睁开眼就好了。

故事中的“吉夫林”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错过了可以经由努力争取到手的希望。生活中许多人沉迷于各种各样的幻想中,这种人性的弱点,使许多人不是活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地有所作为,而是在虚幻的理想世界里贻误了大好青春。

人的一生,匆匆数十载,你是愿意沉迷于幻想呢,还是愿意选择早一点睁开眼去追求希望?在现实生活中,幻想是过高的不切实际的目标,只能使你一无所获;希望是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追求,最终可以使你获得成功。不要耽于不切实际的幻想,当现实的希望来临时,请抓住她的手!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当青年男女在选择自己的另一半时,是愿意一辈子等你的梦中情人出现呢,还是遇见一个合适的就相恋成婚?曾经年少爱追梦,哪个少年没有过美丽的憧憬?哪个年轻人没有在心目中描绘过未来的白雪公主或白马王子?梦中情人是虚幻的,想像出来的,过于完美的。可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完美的人的,每个人都有优点同时有缺点,就看你看重什么,看你的接纳度有多大。因此所谓的梦中情人就相当于幻想,而现实生活中的爱情就是希望。她可能并不完美,会与你原本的期望有偏差,甚至有些方面大相径庭,但缘分让你们相遇并走近,会让你们在长期磨合中共同趋于完美。那么请珍惜你切切实实感受到的“希望姑娘”,当你们携手夕阳、步入晚景之时,你可能就会懂得什么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了。

其实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都是如此,执迷于幻想只会空耗一生,切切实实地把握生活给你的每一个希望,你的人生终将灿烂辉煌!

莫把缺陷当遗憾

人生的缺陷是先天形成的,遗憾则是自我的感受。缺陷是无法改变的,而遗憾却能更改。所以,我们千万莫把缺陷当遗憾。因为,一个人如果觉得自己的缺陷是一种遗憾,便会感觉没有奔头,从而导致意志消沉,没有斗志等。于是烦恼也就应运而生了。

一个名叫阿雄的男孩出生时两眼全盲,医生判断这是先天性白内障。

阿雄的父亲带着他四处求医,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用近乎企求的语气问医生:“能不能治好这种白内障?”

医生说:“目前还找不到治疗的办法。”

阿雄的父亲为此感到特别地沮丧。但是,父母的爱和信心却使阿雄的童年生活多彩多姿,完全不察觉自己的残障。

然而,在他六岁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天下午,和他一起玩的同伴忘了阿雄看不见,向他丢过一个球来,并且说:“小心,球要打到你了!”

果然,双目失明的阿雄被球击中了,虽然他没有受伤,却十分不解。他问母亲:“为什么阿牛知道球会打到我,我自己却不知道?”

母亲叹了口气,知道她担忧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她握住儿子的小手,数他的手指头。

母亲说:“一、二、三、四、五,五根手指像人的五种感官,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视觉。这五种感官,将信息传达到你的大脑。”

说罢,她把代表“嗅觉”的手指弯下来对阿雄说道:你和别人不同。你只有四种感官,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但是没有视觉。你站起来!”她轻声说。

阿雄站了起来,他的母亲把球捡起来,向他轻轻抛去:“准备接球!”阿雄感觉球已碰到手指,便合拢双手,把球接住了。

“太好了,阿雄!”母亲说,“你永远都不要忘了刚才做的事情。你虽然只有‘四根’手指,但也一样能接到球。”

从此以后,阿雄永远都没有忘记“只用四根手指”,也一样能接到球。并且当他因为视觉的残疾受到挫折时,他从来没把自己的缺陷当作是一种遗憾。

缺陷既在你的身上降临了,就不要把它当作自己的遗憾。只要你每天面对着太阳,你就会感受到生活,原来是如此地绚烂多姿。

有时需要一点耐心

有些人常常由于缺乏耐心,急着想要“得手”,结果因为急功近利而弄巧成拙,把一颗本应秋天采摘的果实在夏天就采摘了。

富兰克林说:“有耐心的人无往而不利。”

耐心需要特别的勇气,要想对一个理想或目标全然地投入,就必须要不屈不挠,坚持到底。就像英国19世纪着名诗人罗伯特?布朗宁所说的:“有勇气改变你能够改变的,衷心去接受你无法改变的,并且明智地判断你是否有能力改变。”因此,追求人生目标的决心愈坚定,就应该愈有耐心克服阻碍。所谓的耐心,是指动态而非静态的,是主动而不是被动的,这是一种主导命运的积极力量,而不是向环境屈服的一种妥协。这种力量存在于我们的内心而且源源不尽,但必须严密地被控制及引导,以一种几乎是不可思议的执着,投向既定的目标。

有了坚定的人生方向,就可以提高你对挫折的耐受力。当你知道目标逐渐接近时,这些就只不过是暂时的耽搁。如果你能积极地面对困难,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耐心等待,寻找机会,你就能在意想不到中获得成功。

机会是一种稍纵即逝的东西,而且机会的产生也并非易事,因此不可能每个人什么时候都有机会可抓。而机会还没有来临时,最好的办法就是:观察,寻找,耐心等待,在等待中为机会的到来做好准备。一旦机会在你面前出现,那就千万别犹豫,抓住它你就是成功者。

战国时期,安陵君是楚王的宠臣。有一天,江乙对安陵君说:“您没有一点土地,宫中又没有骨肉至亲,然而却身居高位,接受优厚的俸禄,国人见了您无不整衣下拜,无人不愿接受您的指令为您效劳,这是为什么呢?”

安陵君说:“这不过是大王过高地抬举我罢了,不然哪能这样?”

江乙接着指出:“用钱财相交的朋友,钱财一旦用尽,交情也就断绝;靠美色交结的朋友,色衰则会情移。因此,狐媚的女子等不到卧席磨破,就遭遗弃;得宠的臣子等不到车子坐坏,已被驱逐。如今您掌握楚国大权,却没有办法和大王深交,我暗自替您着急,觉得您是处于危险之中啊!”

安陵君一听,恍如大梦初醒,方知自己确实正处于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他恭恭敬敬地拜请江乙:“既然这样,请先生指点迷津。”

“希望您一定要找个机会对大王说,愿随大王一起死,愿以身为大王殉葬。如果您这样说了,必能长久地保住权位。”

安陵君说:“我谨依先生之见。”

但是又过了三年,安陵君依然没对楚王说这句话。江乙为此又去见安陵君:“我对您说的那些话,至今您也不去说,既然您不用我的计谋,我就不敢再见您的面了。”

言罢就要告辞。安陵君急忙挽留,说:“我怎敢忘却先生教诲,只是一时还没有合适的机会。”

又过了几个月,时机终于来临了。这时候楚王到云梦去打猎,1000多辆驰骋的马车接连不断,旌旗蔽日,野火如霞,声威十分壮观。

这时一条狂怒的野牛顺着车轮的轨迹跑过来,楚王拉弓射箭,一箭正中牛头,把野牛射死了。百官和护卫欢声雷动,齐声称赞。楚王抽出带牦牛尾的旗帜,用旗杆按住牛头,仰天大笑道:

“痛快啊!今天的游猎,寡人何等快活!待我万岁千秋以后,你们谁能和我共享今天的快乐呢?”

这时安陵君泪流满面地上前来说:“我进宫后就与大王共席共座,到外面我就陪伴大王乘车。如果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我希望随大王奔赴黄泉,变作褥草为大王阻挡蝼蚁,哪有比这种快乐更宽慰的事情呢?”

楚王闻听此言,深受感动,正式设坛封他为安陵君,安陵君自此更得楚王宠信。

后来人们听到这事都说:“江乙可说是善于谋划,安陵君可说是善于等待时机。”

等待时机的来临,需要充分的耐心,这个过程也是积极准备、待条件成熟的过程,但等待时机决不等于坐视不动。《淮南子?道应》云:“事者应变而动,变生于时,故知时者无常行。”

尽管江乙眼光锐利,料事如神,毕竟事情的发展不会像人们设想的那样顺利和平静。而安陵君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有充分的耐心,等候楚王那个欣喜而又伤感的时刻的出现。这时安陵君的表白,无疑是雪中送炭,温暖君心,因此也能改变险境,保住长久的宠臣地位和荣华富贵。

耐心等待在很多时候是一个很不得已的办法,所以耐心等待绝不是什么也不做。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成功人士都深深地懂得它的重要性,他们都极富耐心,但他们也知道,只有等待到合适的时机,才会使他们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如何不受恶言恶语的伤害

一位受过高级训练的护士向两位为一个外科手术大伤脑筋而中断手术的外科医生提出一个出色的建议:“为什么不试一试呢?”其中一位外科医生厉声回答她:“因为我们记得你上个礼拜漏记了一位病人的病史。”那位护士被羞得脸绯红,无言以对。

有位丈夫,在饭店用完餐后,为了表示受到良好招待的谢意,给饭店招待留下20美元的小费,而妻子却收起这笔钱,大声说:“招待得并不好,不值得给这笔小费。”这位丈夫只得怏怏地溜出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