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说话说到位全集
5729500000023

第23章 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话(3)

丈夫上街,妻子叮嘱他买盐。怕他忘记,特意在他背上贴上写有“好心人,请提醒我丈夫买袋盐带回家!”的纸条。在商场里,爱抽烟的丈夫忘了买盐,年轻的女售货员提醒他……一位老太太又提醒他……

如果演讲时这样去叙事,没有铺垫、没有悬念、没有波澜,当然扣不住听众的心弦了。

演讲不是说相声,但演讲叙事的一波三折同相声的抖包袱,道理是相通的。希望演讲的朋友们向侯宝林、马三立、马季、姜昆这些相声大师们学习,把他们“抖包袱”的技巧恰当地运用到演讲叙事中去,使我们的演讲更加精彩动人。

虎头豹尾,演说才完美

1883年,马克思逝世,恩格斯发表了着名的题为《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演讲: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总共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静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形成的空白,在不久将来就会使人感觉到。”

恩格斯的开场白以简洁的语言交代了演讲的中心论点:马克思的逝世是无产阶级不可估量的损失。开宗明义式开场白适合较为正规、庄重的演讲场合,它要求演讲者具有较强的概括能力。

1开端——别开生面,引人入胜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生。尽管演讲开端的方式众多,但作为一段精彩的开场白,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要新颖、出奇方能制胜。只有紧紧扣住了听众的心弦,说出他们的心声,才能引起共鸣。一次,李燕杰去首都一家大医院演讲,开端就朗诵了他创作的一首诗:“每当我忆起那病中的时光,白衣战士就引起我深情的遐想。他们那人格的诗,心灵的美,还有那圣洁的光,给我顽强生活的信心,增添了我前进的力量!”随着朗诵的进行,看书的人逐渐抬起头来,说话的人逐渐安静了,来回走动的人不约而同停了下来。当朗诵完最后一个字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2中间——推波助澜,掀起高潮

一次成功的演讲,中间部分一定是曲折起伏,时而低沉,时而高亢。而作为精彩的段落,必定是叙事的最生动处,抒情的最激昂处,说理的最深刻处。美国总统罗斯福在日本人偷袭珍珠港的第二天,面对群情激昂的国会议员,在宣布对日宣战前的演讲中,连续运用七个“昨天”,历数日本人对夏威夷群岛、马来西亚、香港、关岛、菲律宾、威克岛、中途岛的大举进攻,说明美国已处于严峻的形势中。所有的听众热血沸腾,一致赞成即日起对日宣战。一篇演讲若未能有意识地掀起听众两三次情感的波澜,就不能有力地论证中心,也不能有效地集中听众的注意力。

3结尾——卒章显志,耐人寻味

就演讲的全过程看,结尾,并不意味话说完了,常常是情感发展的最高峰,论证过程的最后结果。因此对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稍一疏忽,就会前功尽弃,功亏一篑。民主战士闻一多《最后一次的讲演》结尾是这样的:“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的!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义正词严,掷地有声。巴金在《我和文学》的演讲中用发自肺腑的语言饱含深情地说道:“我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我不愿意空着手离开人世,我要写,我绝不停止我的笔……”可谓皓首童心话文学,情真意切诉衷肠,催人以思索,给人以美感。

演讲时应避免的错误

卡腾波恩先生是美国资深的新闻评论家,他在哈佛大学当学生时,曾参加过一项演讲竞赛。他选了一则短篇故事,题为“先生们,国王”。他把这篇故事逐字背诵,并预讲了许多次。但在比赛那天,他说出了题目“先生们,国王”之后,就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说不出来了。他顿时不知所措,但在绝望之下,他开始用自己的话来说故事。当评审把第一名奖章颁给他的时候,他真是吃惊极了。从那天起,卡腾波恩先生便不曾再死背讲稿,只是把演讲稿的提示稿写得清晰明了,然后自然地对听众说话,那是他广播事业里成功的秘诀所在。

众所周知,错误能使人变得聪明,更聪明的人能够从别人的错误中学到很多东西。下面列举的是十种演讲中常见的错误,在以后的演讲中,希望聪明的你能够吸取前车之鉴,避免这些错误。

1过分依赖视觉教具的帮助

不要在幻灯片上写太多文字,你是在传递信息,而不是在对听众进行视力检查。在模板中应使用较少行的文字。

2不利用视觉教具排练

如果决定使用视觉教具,就要花时间研究一下,确保你能够顺利地使用它们。

3忽略听众的兴趣所在

假如听众对你选择的话题不感兴趣,演讲便很难成功。

4忘记检查房间

忘记检查房间可能导致很多状况。比如找不到幻灯及电源插座,听众的座位不是U型而被安排成教室的风格……一个很糟糕的房间会将一场很好的演讲变成一场灾难。

5以一个不合适的笑话作为开场白

如果你的笑话格调不高,不能阐明一个观点,最好不要以此向听众展示你的幽默。

6演讲的时间过长

不要超出分配给你的时间。听众会对你的超时耿耿于怀。

7欺骗

在演讲者的词典里最具有效力的三个字是“不知道”。不要害怕使用这三个字,与普遍想法相反,这三个字不会降低听众对你的信任度,实际上只会增加对你的信任。听众向你提问,如果你不会,要勇敢的承认。你可以询问在场的听众,谁能回答这个问题,或者会后去找答案,再将答案反馈给这位听众。

8埋头于演讲稿而不注视听众

当你演讲时,听众很想看到你的脸,特别是你的眼睛。当你与听众建立目光交流的时候,听众会非常投入。所以,尽量将演讲的提示稿写得简练易读,多将目光投向听众。

9试图做你不擅长的事情

演讲并不需要你采用很正式的风格,使用一些意义深远的词语。如果你的讲话风格很正式的话,就很没关系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你的演讲听起来就会很做作。自然一下,就像和朋友交谈一样去演讲。

10试图将每件事情都包含在演讲中

你的演讲时间结束了,你的演讲也就随之结束了。在你准备演讲时,设想一下如果时间要求很严格,你将会删除哪一部分。但是千万不要将结尾删去,这会引发重要的问题。

唱好谈判的序曲

谈判的开局是实质性谈判的序幕。“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局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谈判的前景。在开局阶段,人们的精力最充沛,注意力最集中,神经也最敏感。有经验的谈判人员都十分重视开局的工作。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对己方情况的介绍,将一些有价值的、对己方有利的信息传递给对方,显示自己的实力。这对谈判的深入乃至双方最终达成协议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谈判各方要能在谈判开始时,使对方感到己方已经获取了有关谈判内容以及对方需要的信息。从一定意义上讲,信息就是实力。如果缺少必要的各种信息,即使最有经验的谈判人员也会一筹莫展,寸步难行。这就要求谈判人员在开局时要正确地利用各种信息,公开地、明确无误地阐明己方的立场,并努力捕捉对方的各种信息,以此制定谈判的方式与策略。同时,要把自己真正的利益、需要和关注的重要问题有策略地藏匿起来,不透露机密的信息。

A公司是一家实力雄厚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在投资的过程中,相中了B公司所拥有的一块极具升值潜力的地皮。而B公司正想通过出卖这块地皮获得资金,以将其经营范围扩展到国外。于是双方精选了久经沙场的谈判干将,对土地转让问题展开磋商。

A公司代表:“我公司的情况你们可能也有所了解,我公司是×公司、×公司(均为全国着名的大公司)合资创办的,经济实力雄厚,近年来在房地产开发领域业绩显着。在你们市去年开发的花园,收益很不错,听说你们的周总也是我们的买主啊。你们市的几家公司正在谋求与我们合作,想把他们手里的地皮转让给我们,但我们没有轻易表态。你们这块地皮对我们很有吸引力,我们准备把原有的住户拆迁,开发一片居民小区。前几天,我们公司的业务人员对该地区的住户、企业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基本上没有什么阻力。时间就是金钱啊,我们希望能以最快的速度就这个问题达成协议,不知你们的想法如何?”

“很高兴能与你们有合作的机会。我们之间以前虽没有打过交道,但对你们的情况还是有所了解的。我们遍布全国的办事处也有多家住的是你们建的房子,这可能也是一种缘分吧。我们确实有出卖这块地皮的意愿,但我们并不是急于脱手,因为除了你们公司外,兴华、兴运等一些公司也对这块地皮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正在积极地与我们接洽。当然了,如果你们的条件比较合理,我们还是愿优先与你们合作的,可以帮助你们简化有关手续,使你们的工程能早日开工。”

上述例子是谈判者通过简单的自我介绍暗显实力的成功典范。我们不止一次地强调,谈判双方是为了满足各自某种需要才走到一起来的。因此,要想与对方达成合作,你必须有能力满足对方的需要,而且你要确知对方是否同样有能力满足你的需要。谈判对手的实力是谈判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因此,通过信息的交流,介绍己方的实力,取得对手的信任,是进行深入谈判和取得谈判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好的谈判者都非常注意在谈判初始阶段通过恰当的方式显示自己的实力,取得对手的信任,让其放心地与你一起谋求合作。比如上文例子中A公司的代表通过介绍本公司的背景和在某市的经营业绩,使对手对其信用和经营能力充满信心,这为未来的合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一个谈判者,需要对手信任的方面很多。比如你需要使对手相信你是满足他需要的最佳人选,你就应在介绍己方的情况时表现出你的坦率、真诚和满足他的需要的实力;如果你要使对手相信你是个兼顾双方利益、真诚谋求合作的人,你就应努力体现出你的友好与公正,等等。你最好还要使对手相信他选择了一个最好的谈判对手。

谈判的帷幕就是在双方的自我介绍中拉开的,奏响的序曲能不能做一个好的铺垫至关重要。而这里的序曲也就是通过简洁、扼要的对己方情况的介绍来表现自己的实力,取得对方的信任,抢占谈判中的主动权。

调好谈判的温度

序幕拉开后,谈判双方正式亮相,开始彼此间的接触、交流、摸底,甚至冲突。当然这也仅仅是开始,它离达成正式协议还有相当漫长的过程。但是在谈判开始阶段,你首先要做好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那就是营造洽谈的气氛,调节好一个最恰当的环境“温度”,它对谈判成败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谈判气氛是谈判对手之间的相互态度,它能够影响谈判人员的心理、情绪和感觉,从而引起相应的反应。倘若你经历过一次谈判,你对那次谈判的气氛都应该记忆犹新吧?那或许是冷淡的、对立的;或许是松弛的、旷日持久的;或许是积极的、友好的;也有严肃的、平静的;甚至还有大吵大闹的……

你也应当清楚,那种积极友好的气氛对一次谈判将有多大帮助,它使谈判者轻松上阵,信心百倍,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卡耐基认为,对于任何谈判者而言,理想的气氛都应是严肃、认真、紧张、活泼。这可以说是总结了历来胜利而有意义的谈判气氛而得出的一个伟大结论。他建议每位谈判者努力为所进行的谈判营造这一良好气氛。

美国谈判学家卡洛斯认为,大凡谈判都有其独特的气氛。善于创造谈判气氛的谈判者,其谈判谋略的运用便有了很好的基础。我们有理由认为,合适的谈判气氛亦是谈判谋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谈判气氛有助于谈判者发挥自己的能力。

谈判气氛有时是自然形成的,而多数情况下是人为营造的。不同的谈判气氛对谈判者来说都能感觉到。能运用谈判气氛影响谈判过程的谈判者自是精明之人,他们知道谈判气氛对谈判的成败影响很大。

谈判室是正式的工作场所,容易形成一种严肃而又紧张的气氛。当双方就某一问题发生争执,各持己见、互不相让,甚至话不投机、横眉冷对时,这种环境更容易使人产生一种压抑、沉闷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我方可以建议暂时停止会谈或双方人员去游览、观光、出席宴会、观看文艺节目,也可以到游艺室、俱乐部等处娱乐、休息。这样,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大家的心情自然也就放松了。更主要的是,通过玩游戏、休息、私下接触,双方可以进一步增进了解,消除彼此间的隔阂,增进友谊,也可以不拘形式地就僵持的问题继续交换意见,寓严肃的讨论于轻松活泼、融洽愉快的气氛之中。这时,彼此间心情愉快,人也变得慷慨大方。谈判桌上争论了几个小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在这儿也许会迎刃而解了。

谈判气氛形成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本来轻松和谐的气氛可以因为双方在实质性问题上的争执而突然变得紧张,甚至剑拔弩张,一步就跨入谈判破裂的边缘。这时双方面临的最急迫的问题不是继续争个“鱼死网破”,而是应尽快缓和这种紧张的气氛。此时,诙谐幽默无疑是最有力的武器。

卡普尔任美国电报电话公司负责人时,在一次董事会上,众位董事对他的领导方式提出质疑,会议充满了紧张的气氛。人们似乎都已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一位女董事发难道:“公司去年的福利你支出了多少?”

“900万。”

“噢,你疯了,我真受不了!我要发昏了!”

听到如此尖刻的发难,卡普尔轻松地说了一句:“我看那样倒好!”

会场意外地爆发了一阵难得的笑声,连那位女董事也忍俊不禁。紧张的气氛随之缓和下来了。

活跃气氛的另一种绝好方法就是寒暄。

寒暄又叫打招呼,是人与人建立语言交流的方法之一。它能使不相识的人相互认识,使不熟悉的人相互熟悉,使单调的气氛活跃起来,为双方进一步攀谈架设桥梁、沟通情感。

刚与对手见面时,必定要说几句客套话,虽是客套,可也非常重要,值得注意。数分钟的寒暄,有助于气氛的融洽,有助于商谈正题气氛的营造。如果刚见面就开门见山,单枪直入,很容易让人觉得突兀,态度不免就会强硬,不利于商谈的展开。

邓小平和英国女王及其丈夫爱丁堡公爵会谈前的寒暄是富有启发意义的。

邓小平迎上前去,对女王说:“见到你很高兴,请接受一位中国老人对你的欢迎与敬意。”

接着,邓小平说:“这几天北京的天气很好,这也是对贵宾的欢迎。当然,北京的天气比较干燥,要是能‘借’一点伦敦的雾就更好了。我小时候就听说伦敦有雾。在巴黎时,听说登上巴黎铁塔,就可以望见伦敦的雾。我曾经登上过两次,可是很遗憾,天气都不好,没能看到伦敦的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