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北大人生规划
5729700000042

第42章 北大人的入世规划(1)

——面对入世,路在何方

张云·北大99社会系

作者简介:

张云,北大99级社会系,热衷学及写作,相信信心+努力=成功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国资本进入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已成定局,对于中国的高等学府北大来说,应如何应对“入世”后的挑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国内人力资源却有所缺乏,不仅仅是出国留学不回的才子多,而且北大本身与一流大学之间也有一定的差距,面对入世,如何使中国的人力不流失,北大应如何上一个大台阶,北大人应如何面对入世,这些都是我们现在规划的内容。

1.中国人力资源忧思

北大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中国加入WTO以后,受到冲击的行业会有一些,但这不是主要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人才问题。跨入WTO的门槛,新一轮“人才大战”的硝烟已在我们的家门口升起。

面对入世,中国人才资源正经受着海水与火焰的洗礼与涅般〖〗木。凭借丰厚的待遇、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外企有计划、有步骤的强大攻势,对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形成了严峻的考验。

一场全球性人才争夺战已经开始!

一场对中国人才的争夺战已经开始!

中国如何打赢世界人才争夺战?如何应付跨国公司的人才本地化战略?如何面对人才国际化的重重危机……

如果说以前的人才争夺多数是“个案处理”,我国入世后的人才争夺将有可能是“批量进行”。

一项最新的统计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育出国意向的大学生占70%。托福和GRE是美国在中国设置的一个中国教育成果收割器,中国高校的许多优秀学子就收麦子一样一茬茬地被美国轻轻松松地收割走了。

21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其实质是经济和科技的竞争,关键在于高科技人才的竟争。目前,新一轮高科技人才争夺战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而且愈演愈烈。人才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单向流动,是这一过程中的突出特点。世界各国竞相制定争夺人才的计划,努力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中国已经成为人才争夺的重要目标,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人才问题,采取得力措施,制定有效政策。建立与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的良性机制。

据中央机关刊物《求是》2001年第八期一篇署名陶涛的文章称,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培养的大量优秀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尤其发达国家的重点争夺对象。

中国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曾惋惜地说:“一个重大科技项目可以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绩,但项目结束时有80%参与项目的博士已经去了国外。”有组数字可以证实科技部的担优:仅去年一年,中国去美国的留学生就多达5万人,相当于中国20多所著名大学一年毕业的学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涉及高科技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都去了美国,美国硅谷有6万技术开发人员是中国人。目前中国移居美国的本科以上的各类专业人才已达45万多人,这些高素质人才70%一去不回。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重点争夺对象。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已有30多万,而学成回国的不到1/3。1985年以来,清华大学涉及高科技专业的毕业生82%去了美国,北京大学的比例为76%。外资企业和国外研发机构还在国内大肆延招人才。

北京世纪蓝图市场调查有限公司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所高校随机选取了301位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自身对于出国留学的意向及看法。在这301名大学生中,有211名有出国意向,比例超过了70%,这表明出国留学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项主要选择。大学生留学的首选之地是美国。这次调查中,有意向出国的211名大学生中,是想去美国者达166人,占3/4以上。据统计,1978年至1998年我国约有30万人出国留学,学成归来的不到1/3。其中去美国留学的约16万人,归来的只有3千人。据不完全统计,仅清华毕业的学生在美国硅谷的就有1万人,在微软的有360人。微软公司似乎对从中国挖走人才到美国工作还嫌太费事,索性到中国设立了研究院。对于他们的战略来说,这叫本土化;就人才策略来说,这叫就地取材。但在许多中国人的眼里,这叫人才的“隐性流失”,因为许多中国的优秀人才将在自己的国家里,用自己的脑子,为美国人贡献聪明才智。美国是公认的世界最大的人才掠夺者,微软的案例只是证明人才的争夺方式已经丰富到了什么程度。

在此之前英特尔公司斥资5000万美元成立了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其他外国大公司,如朗讯、IBM、摩托罗拉等也纷纷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利用中国的高科技人才为其服务,仅朗讯所瞩的贝尔实验室就在中国招了300人。1999年,美国签发的HIB签证达11.5万,而中国大陆就占10%。中国高级人才已经成为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自1985年中国出台允许自费出国政策以来,出国热就一直没有降温。

据一项统计资料表明,1998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总数的13.6%,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生中的15.4%都去了国外。当年,王选去美国考察,回来后写道:“美国硅谷集中了一大批中国工程师,人们说,硅谷的公司中没有美国人并不稀奇,而没有中国人的高科技公司则是罕见的。”

与此同时,外资企业及国外研发机构在中国的增加,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我国高级人才的加盟。一方面中国的发展急需一大批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又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涌向国外或遭遇外国公司的抢夺,致使我国人才形势更加严峻。

同样在歌剧、芭蕾舞、音乐等各文化艺术领域的人才也大量向国外流失。我们培养的多少个“卡门”、多少只“白天鹅”、多少位首席都不再出现在中国的舞台上,而到了国外发展。在这里,可以补充的是:中国有13亿人口,8亿人力资源,6075万人才资源,3914万科技总量,在这个并不很大也不很小的科技总量当中,只有158.7万高级专家和高级管理人才,也就是说:在中国29个职称系列当中(政工类除外)所有的副高以上的专家、管理人才只有158.7万,并且还正在以比较大的比例流向外企或国外。

我国近几年通过加大改革力度,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各类科技创新工程,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同时,许多专家也注意到,我国高校毕业生进入企业的比例并不高,去国企的更少,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缺乏人才作为支撑,企业要想成为国家技术创新的主体,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一方面是中国的发展需要大批人才,另一方面是大量人才源源不断地流向国外或在外企工作。如何防止人才流失并进一步引进人才,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课题。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政府官员已经和正在觉醒,留住人才、争夺人才,是全部竟争的至要,现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是拿出有效行动的时候了!

2.北大与一流大学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现北大校长许智宏说,北大百年校庆后规划第二个百年的发展前景,制定了《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准备用十七年左右的时间,在2015年前后将北大建设成为“综合性、研究性和开放性”的国际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

他认为在过去几年里,北大是在稳步发展中的。特别是北大百年校庆以来,北大人的心态有了很大变化,加之“211工程”,士气得到振奋。但作为中国教育界的一个“名牌”,北大还有很多问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一批高校都在努力奋进,“北大独领风骚的日子已经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