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袁世凯
5734500000033

第33章 袁世凯计谋简析(1)

一、借刀杀人

“借刀杀人”是指利用别人之手或第三者之力来战胜对手,既保存了自己的实力,又坐享其成的一种手段。在这里,“杀人”既是广义的,也是狭义的。借刀杀人者,不需要自己出马,不需要消耗自己的实力,更不会承担“杀人凶手”的罪名,真是绝顶聪明啊!不过,此计颇为毒辣,属于“阴谋”,而非“阳谋”。

“借刀杀人”之计的关键是一个“借”字,例如,可以“借用”别人已经架好的梯子,顺势上楼去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本计的核心要点是:不用自己亲自动手,而是借别人之手除掉自己的对手,引诱别人去杀人。这样,既省时省力,又可以转移视线,落得个两手干净。

在中国历史上,“借刀杀人”的例子真是数不胜数。在这一点上,袁世凯可以说是运用自如,他经常运用“第三者”的力量,去打击自己当前最主要的对手,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所谓“杀人不见血,见血非英雄”,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1.借革命力量“逼宫”

几千年前,大史学家司马迁曾在《史记》里谈到:“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千百年来,多少人为了争夺大好江山,使尽各种手段,争破了头。武昌起义后,袁世凯就曾运用“借刀杀人”的计谋,利用南方的革命力量,向清廷步步进逼,最终迫使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退位”。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胜利。第二天,清政府就命令陆军大臣荫昌率领北洋军日夜兼程地南下镇压革命军。可是北洋军都是由袁世凯一手编练的,荫昌作为一个“外来人”,指挥不灵,所以进展非常缓慢。这时,各国驻华使节也再三催促清政府重新起用袁世凯,以稳定中国的局势,保护他们在华的利益。

在内外一片“非袁莫属”的叫嚷声中,摄政王载沣不得不授予袁世凯“湖广总督”之职,督办“剿抚”事宜,负责指挥湖北全省的军队。袁世凯非常狡诈,他一心想的是夺取清朝的天下,哪里会看上这个小小的“湖广总督”一职,便借口“足疾未愈,难肩重任”,拒不出山。

当时国内的形势日新月异,南方各省相继宣告“独立”,这就给袁世凯提供了大好机会.他便立即预备好了一整套的“逼宫连环戏”,准备“粉墨登场”。

这时,河南彰德洹上村的养寿园,顿时成了中国的“政治中心”,各路要人川流不息地从那里进进出出。当时,北洋大将冯国璋也专程赶到彰德晋见老上司,向他请教对策。袁世凯给了他一个“锦囊妙计”——“慢慢走,等等看”,就是先看看形势的发展再行动。10月20日,摄政王载沣派徐世昌到彰德去探听袁世凯出山的“价码”,老袁也不客气,一口气就开出了6个条件,最重要的就是组织责任内阁、授予他指挥水陆各军、确定军队编制的全权。摄政王载沣知道后,立刻就瘫软在椅子上,半天没说出话来。

在内外压力下,载沣被迫步步退让,于10月27日发出“上谕”,命袁世凯为“钦差大臣”,节制湖北前线的水、陆各军。这回袁世凯总算“满意”了,才从彰德赶到信阳,指令亲信冯国璋加速进攻武汉。11月1日,北洋军攻下汉口,革命军被迫退守汉阳。同一天,“皇族内阁”辞职,清廷改任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筹组“责任内阁”。没多久摄政王载沣也被迫辞职,退居藩邸。这么一来清政府的军政大权就全部落到了袁世凯的手中,他迈出了“逼宫”的第一步。

与此同时,袁世凯又采用“文”的一手,积极拉拢湖北都督黎元洪,提议双方实现停战,“和平了结”。11月27日,北洋军又攻陷汉阳,威胁武昌。在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的调停下,南北双方同意进行“和谈”。

从12月18日起,南方代表伍廷芳和北方代表唐绍仪在上海举行了5次会谈,表面上双方主要是争论中国应该实行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实际上,袁世凯只是一心想窃取政权,并不坚持君主制度。所以,12月27日当他接到唐绍仪关于“不承认共和,即无法开议”的电报时,顿时喜出望外,当天就要求清廷召集宗室王公,立即对“国体问题”表态。在御前会议上,隆裕太后被迫同意由“国民会议”讨论“国体问题”。至此,袁世凯迈出了“逼宫”的第二步。

1911年底,南方各省代表决定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并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面对国内外反动势力的重重压迫,孙中山被迫于1912年1月15日致电伍廷芳,要他转告袁世凯:“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南京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

眼见“大总统”的宝座马上就可以抢到手,袁世凯真是急不可耐,便回过头来,正式向清廷“逼宫”。1月16日,袁世凯率领全体阁员上奏,要求隆裕皇太后和皇上召集皇族秘密会议,统筹全局,速定方针。可是在御前会议上,只有奕匡和溥伦等少数人赞成共和,良弼、铁良、载沣等多数人坚决反对,双方争吵不休。隆裕太后本是个妇道人家,没经过大世面,到这个节骨眼,更没主意了,只好抱着小皇帝溥仪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哭泣。

袁世凯知道后,派人进一步威吓说:革命党的势力非常大,如果长期拖延不决,他们很快就会打进北京,那时皇室将指日可灭;如不赶快赞成共和,这些优待皇室的条件也就没有了。可是许多少壮派贵族却不服气,当面指责袁世凯甘当王莽、曹操,“欺负孤儿(指宣统皇帝)、寡妇(指隆裕太后)”。

虽然袁世凯使用了各种手段,耍完了“十八般兵器”,但是清廷就是不肯下诏“退位”。最后为了摆脱窘境,袁世凯苦思焦虑,决定使出“杀手锏”——北洋军,加快了“逼宫”的步伐。在他的授意下,1912年1月26日,由段祺瑞领衔的47名清军将领联名致电清廷及各位王公大臣,请求朝廷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同一天,“宗社党”的骨干分子良弼在回家途中被革命党人炸死,更使一班王公贵族魂飞魄散。

次日,隆裕太后再次召集“御前会议”,王公亲贵到场的寥寥可数,只有袁世凯的代表——赵秉钧如期而至。隆裕哭着哀求道:“赵秉钧呵,良弼被炸了,说不定明天又有谁被炸了。你快点去对袁世凯说,一切事都好商量,保全我母子的性命要紧”。赵秉钧这下可得意了,头一歪扬长而去了,连个头也不磕了,弄得隆裕目瞪口呆。1月30日清廷正式决定“逊位”,以换取《优待条件》。

经过南北双方的多次磋商,于2月9日确定了《优待条件》8项,主要内容是:清帝退位后,尊号不变;民国政府每年拨给清帝费用400万元;其原有之私产,由中华民国负责保护等等。2月12日,隆裕太后终于颁布了《清帝退位诏书》,袁世凯的“逼宫”顺利完成。当天晚上,袁世凯来到外交部大楼,开始剪辫子,一边剪,一边得意地狂笑。是啊!袁世凯费尽心机,“临时大总统”马上就要到手了,他怎么能不高兴呢?

随后孙中山遵照约定,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15日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后,虽然革命势力和清廷都是袁世凯的对手,但在他的日程表上,清廷是他眼前的“敌人”,而革命力量只是将来的“敌人”。所以,他巧妙地施展“借刀杀人”的计谋,与革命党人议和,故意“养”敌以自重,并“借”革命势力来胁迫清廷,先是夺取了清王朝的军政大权,最终迫使宣统皇帝退位,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2.“假”冯国璋之手,暗杀陈其美

1916年夏,革命党人陈其美在上海被刺,这是民国初年继宋教仁被刺之后又一起革命党人被暗杀的事件。这起暗杀案可以说是袁世凯的“杰作”,他巧妙地“借”冯国璋之手,除掉了自己的死敌——陈其美。

陈其美(1877-1916),字英士,早年做过当铺学徒。后来他前往日本,进入警监学校,并加入同盟会,成为革命骨干。1908年陈其美回到国内,先后在上海、浙江、北京、天津等地联络会党,是“同盟会中部总会”的领导人之一。1911年,陈其美联络上海商团,在上海发动起义。上海光复后,他出任沪军都督。“二次革命”时,陈其美担任上海讨袁军总司令,进攻上海制造局,没有成功。

“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的北洋势力乘机向南方拓展,公然下令通缉孙中山、黄兴、陈其美、朱执信、李烈钧等数十位革命志士,并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国民党人遭受重重迫害。1913年8月孙中山抵达日本,检讨“二次革命”失败的教训,认为并非是由于袁世凯强大,而是因为国民党内部涣散,不听领袖指挥所致。所以,他在日本发起、组织中华革命党,陈其美率先加入,并担任总务部长。

“筹安会”成立后,袁世凯称帝的野心暴露无遗,孙中山命令中华革命党的同志潜伏各地,暗中布置反袁起义。1915年10月,奉孙中山之命,陈其美秘密潜回国内。当时,上海镇守使郑汝成是袁世凯的死党,他统率精兵数万扼守长江口,同时控制海军,成为老袁的东南屏障。陈其美等人商议,认为如果不除去郑汝成,革命党人在上海就很难开展反袁活动。11月10日,驻沪日本总领事馆开会庆祝日本天皇登基,郑汝成前往祝贺。于是陈其美暗中布置敢死队员10余人,在半路上一举刺杀了郑汝成。袁世凯闻讯后大为震惊,但“木已成舟”,也只好命杨善德继任上海镇守使。

随后,陈其美又一手策划了“肇和舰”起义。12月5日下午4时,杨虎率革命同志30余人乘小汽艇袭取“肇和舰”,舰长陈可钧等人在舰上响应,很快就占领了“肇和舰”,并立即向陆上展开攻击。可是,另一支由孙祥夫率领的革命队伍,却因为没有照会而被公共租界巡捕所阻,无法按计划占领“应瑞”及“通济”两舰。由于北洋军的炮火异常猛烈,革命军伤亡众多,起义最后功败垂成。

蔡锷在云南发动起义后,陈其美又在上海积极活动。因为他在上海有实力基础,又富于组织能力,其号召力并不下于蔡锷,袁世凯最担心的就是陈其美在上海响应,和蔡锷遥相呼应,袁世凯就将腹背受敌,大势已去了。所以袁世凯在上海驻扎重兵,不敢他调,防的就是陈其美。为了保住东南地区,袁世凯就必须除掉陈其美。可是怎样才能铲除陈其美这个“心头大患”呢?袁世凯在屋子里来回踱步,想点子。想啊,想啊,袁世凯真是绞尽脑汁。忽然他的心头一亮,想起了《三十六计》里的“借刀杀人”。

原来在袁世凯称帝前后,南京的冯国璋就与他离心离德,并试图组建以自己为首的“第三势力”,与袁世凯分庭抗礼,但他正担任江苏将军,上海也是其势力范围,陈其美对他也是一个不小的威胁。所以,在对付陈其美的问题上,冯国璋和袁世凯的立场又是一致的。这时袁世凯想到与其自己派人去刺杀陈其美,还不如借用另一个对手——冯国璋的“刀”。这样既可以除去“眼中之钉”陈其美,还可以把责任都推给冯国璋,让他去与革命党人拼杀。

果然,在接到袁世凯的密令后,冯国璋正中下怀,立即召见副官长张宗昌,命他亲自出马,去上海执行这一“秘密使命”。

张宗昌,字效坤,山东掖县人,家贫失学。因为父亲早亡,他从小就沦为市井无赖。18岁时张宗昌奔赴东北,先在抚顺挖煤,后至哈尔滨为赌场守卫,随后到了俄国海参崴,结交了一批绿林朋友。辛亥革命期间,黄兴曾派人到东北去招兵。当时张宗昌召集了一两千人,被委任为管带,从海道来到上海。这时上海已经光复,陈其美正担任沪军都督,就将张宗昌部编为骑兵团,并把他提升为团长。“二次革命”后北洋军南侵,张宗昌便投靠了江苏督军冯国璋。成为他的副官长,兼军官教导团团长。不过最臭名昭着的是,张宗昌后来成为一方军阀,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军队”“多少姨太太”,当然这是后话了。冯国璋之所以选中他负责执行刺杀任务,正是考虑到他曾在陈其美手下任职,对陈的活动规律比较熟悉。

张宗昌领命后,便携带巨款来到上海。可是陈其美在上海也是非常谨慎,一般人是无法找到他的。正当张宗昌一筹莫展之时,无意中碰到了自己的老同乡兼旧部下程子安。这时程子安正好在为陈其美跑腿办事,但受人排挤,极不得意。张宗昌觉得有机可乘,就悄悄地劝程子安刺杀陈其美,并说这是升官发财的大好机会,那程子安本就是一个财色之徒,受不了诱惑,就点头同意了。

1916年5月18日,在上海市萨坡赛路,陈其美突然被人刺杀,年仅40岁。后来证实袁世凯为了刺杀陈其美,曾许给张宗昌70万大洋的赏金。

十几天后,袁世凯也病死了。孙中山曾亲撰祭文追祭陈其美,云:

“……君总群豪,与贼奋搏。百怪张牙,图君益渴,七十万金,头颅如许,自有史来,莫之或匹。君死之夕,屋欷巷哭。我时抚尸,犹勿瞑目。曾不逾月,贼忽自殂,君倘无知,天胡此怒?含笑九泉,当白兹始。”

当时陈其美既是袁世凯想杀之“人”,也是冯国璋的对手。可是,狡猾的袁世凯自己躲在幕后,却假冯国璋之手,巧妙地运用张宗昌这把“刀”,很快就干净利落地除掉了陈其美,从而稳定了自己在东南地区的统治。

二、声东击西

所谓“声东击西”,就是在表面上装作去攻打东边,实际上却是攻打西边,在军事上,声东击西是指忽东忽西,巧妙地引诱敌军,给对方制造错觉,使其疏于防备,然后再趁其不备,出奇制胜,歼灭敌军的谋略。

不论是在战场、商场,或者是在政坛上,“声东击西”之计随处可见,花样也很多。“声东击西”的关键,就在于采取灵活、机动的行动,制造假象,似可为而不为,似不可为而为之,把对手的注意力吸引过来,造成对手的错觉,使对手失去警觉,自己再乘虚而入,出其不意地战胜对手。当然,要是你没有很好地运用“声东击西”的计谋,被对手发觉了自己的真实意图,采取“反措施”,你就可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当年周瑜就曾“班门弄斧”,想“声东击西”夺回荆州,却被诸葛亮识破,弄得他狼狈不堪,最后竟被活活地气死!

袁世凯很善于运用“声东击西”的计谋,他经常先是明确自己的主要目标,然后再玩弄一些“魔术”,忽而击东,忽而击西,把自己的主要目标掩盖起来,让对手摸不清他的“底细”,使对手毫无提防,力量分散,他再突然出击,击败对手,达到自己的主要目标。

1.推动官制改革,转移对手的“视线”

为了争夺权力,多少阴谋家、野心家大出风头,既有武力的抢夺和血腥的屠杀,也有温文尔雅的“禅让”闹剧和冠冕堂皇的“清君侧”。袁世凯可以说是“一代奸雄”,早在清朝末年他就被人称为“活曹操”。在20世纪初的立宪运动中,袁世凯居然提出了最彻底的《官制改革方案》,其中就包藏着“居心叵测”的阴谋。

日俄战争后,国内要求“立宪”的呼声高涨,为了表示顺应“民意”,清廷决定派遣载泽、端方等5位大臣出国考察各国政治。1906年8月,五大臣从西欧回到了天津。作为直隶总督的袁世凯亲自到火车站迎接,将他们接到了完全西洋风格的直隶总督府把酒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