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分钟口才沟通术
5734600000025

第25章 说服之术(3)

“抽了。”小贝利红着脸,低下了头,准备接受父亲的训斥。

然而,父亲并没有这样做。他从椅子上站起来,在屋子里来回地走了好半天,这才开口说话:“孩子,你踢球有几分天赋,若你勤学苦练,将来或许会有点儿出息。但是,你应明白足球运动的前提是你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可今天你抽烟了。也许你会说,我只是第一次,我只抽了一根,以后不再抽了。但你应明白,有了第一次便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每次你都会想:仅仅一根,不会有什么关系的。但天长日久,你会渐渐上瘾,你的身体就会不如从前,而你最喜欢的足球可能因此渐渐地离你远去。”

父亲顿了顿,接着说:“作为父亲,我有责任教育你向好的方向努力,也有责任制止你的不良行为。但是,是向好的方向努力,还是向坏的方向滑去,主要还是取决于你自己。”

说到这里,父亲问小贝利:“你是愿意在烟雾中损坏身体,还是愿意做个有出息的足球运动员呢?你已懂事了,自己做出选择吧!”说着,父亲从口袋里掏出一叠钞票,递给小贝利,并说道:“如果不愿做个有出息的运动员,执意要抽烟的话,这些钱就作为你抽烟的费用吧!”说完,父亲走了出去。

小贝利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仔细回味着父亲那深沉而又恳切的话语,不由得掩面而泣,过了一会儿,他止住了哭,拿起钞票,来到父亲的面前。

“爸爸,我再也不抽烟了,我一定要做个有出息的运动员!”

从此,小贝利训练更加刻苦。后来,他终于成了一位非常出色的球员。他的成功跟父亲的一番教导是分不开的。至今,小贝利仍旧不抽烟。

那些善于操纵说服技巧的人往往不是与对方不停地周旋,而是抓住关键,一浯中的。这一点如果发挥得淋漓尽致,就可以成就大事。球王贝利的经历足以证明了这一点。

还有一个故事:汉代着名丞相萧何有一次向汉高祖刘邦请求将上林苑中的大片空地让给老百姓耕种。上林苑是一处为皇帝游玩嬉戏、打猎消遣的大片园林。刘邦一听萧丞相居然要缩减自己的园林,不禁勃然大怒,认为萧何一定是接受了老百姓的大量钱财,才这样为他们说话办事的。

于是萧何被捕入狱,同时被审查治罪。当时的法官廷尉为讨好皇上,只要皇上认定某人有罪,廷尉不惜用大刑使犯人服罪。就在这紧要关头,旁边的一位姓王的侍卫官上前劝告刘邦说:“陛下是否还记得原来与项羽抗争以及后来铲除叛军的时候吗?

“那几年,皇上在外亲自带兵讨伐,只有丞相一个人驻守关中,关中的百姓非常拥戴丞相。假如丞相稍有利己之心,那么关中之地就不是陛下的了。您认为丞相会在一个可谋大利而不谋的情况下,去贪百姓和商人的一点小利吗?”

简单几句话,句句击中要害。刘邦深有感触,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鲁莽,对不起丞相的一片诚心,感到非常惭愧。于是当天便下令赦免萧何。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是劝导说服别人的最根本的两条原则。以理服人就是摆事实、讲道理,让人从你讲的道理中领悟到其正确性,从而接受你的意见,按照你的意见行事。

需注意的是,劝导说服要对准要害。大凡被劝者往往对某一问题想不开,结上了疙瘩,怀有成见。要说服之,非对准这个要害不可。

不然,喋喋不休,磨破嘴皮,也是隔靴搔痒,不能解决问题。再就是劝导说理要具体实在,既不能讲空话、套话以及大话,也不能像作报告那样,需要的是实在的论证说理。

善用迂回战术

进行有效说服的一个较好的策略是采取迂回战术。不从正面入手。直接说服容易让对方产生抵抗心理。因此,不妨从侧面打开缺口。

在现实生活中,需要说服的事情几乎随处可见。母亲病了不肯到医院去动手术,要靠说服;痴情女失恋痛不欲生,要靠说服;年轻人不求上进作风浮躁,要靠说服。

在说服的过程中,不能只讲大道理,但并不是就可以不讲“理”,如果将道理讲得具体生动,引人思索,让他们觉得是这么个理儿,就能一步步循序渐进地将道理说明白。

采用迂回论证法往往是因为问题复杂,或对方深怀敌意、居心不良,不便用一般手段对付。实践中,主要针对如下两种情形:

1.对方提出问题明显,你不能如实答复,也不便直接否定,不妨借用对手的选择做出“迂回”的表象。

2.若对方的论证没有理性,使你无法接受其观点,不妨也非理性地提出对抗性的命题,对方必然要质疑,于是你就可以借他来求证,以反驳他原来的结论。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迂回论证”法时,切忌把反击简单地落在“乌鸦说猪黑”,猪也说“乌鸦不白”那样笨拙的反唇相讥上。

说服要对症下药

同一类型的事情发生在不同的个体身上,就会产生不同的思想反应。说服的方法、说服的语言和声调也必须作相应的变化,才能解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的思想情绪问题。

现实生活中,由于在社会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家庭环境、社会经历、文化程度、心理需要、性格脾气、兴趣爱好也各不相同,于是就形成了人的不同层次。

同一类型的事情发生在不同的个体身上,就会产生不同的反应。说服的方法、说服的语言和声调也必须作相应的变化,才能解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的思想情绪问题。

说服时只有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开启对方的心扉,对症下药,才能真正实现感情与心灵的共鸣。

1.了解对方的心理需要

心理需要从性质上分,有合理与不合理两种类型。其中合理的需要又包括能解决得了的和解决不了的两种情况。这些不同的类型,决定了说服者必须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对合理的要求,要通过说服,帮助寻找一条能够使需要得到满足的理想途径;对那些虽属合理但因条件所限暂时满足不了的需要,就要对其做出解释,从精神上予以鼓励和安慰;对那些不合理的需要,就要通过说服加以控制和引导,使不合理需要受到一定的遏制,并最终放弃。

人的需要从级别上分,更为复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主要分五个层次:一是生理需要;二是安全需要;三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四是尊重的需要;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洛斯的需要层次告诉我们,在进行劝导说服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顾及到人的不同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因人制宜,这样才能增强说服的效果。

(2)要针对说服对象的性格气质采取不同的说服方式:对脾气刚强的人,要采取温和的方法;对有智谋、善思虑而又藏而不露的人,要从平易善良方面作专门引导;对勇敢坚毅但又凶猛暴戾的人,就要劝导他不越轨;对灵敏轻快的人,要使他在行动举止方面加以节制;对心胸狭隘的人,就得使其胸襟开阔,宽宏大度;对志向卑下、迟钝而又贪图小利的人,就要激起他的高尚志向;对平庸而散漫的人,要通过师友来管束他,做到因人施教,这样才能牵人之心、启人之志。

2对于人的气质,心理学家通常把它分为四种类型。

(1)急躁型。对这种气质的人进行说服,要心平气和,尽可能避免当面刺激和发火。当然,在必要的时候,需要故意使用激将法。

(2)活泼型。对于这种气质的人,说服时态度要严肃认真,不能跟他随便打哈哈,不然,他会将你的说服当做耳边风。

(3)稳重型。对这种气质的人,说服前时要多加关怀与尊重,消除其疑虑,破除其误解,逐步解开他的思想疙瘩。

(4)胶滞型。对这种气质类型的人,说服前要做深入的了解,说服时要耐心细致,稍有急躁情绪就会妨碍他倾吐内心之隐。

3.要根据说服对象的年龄层次而采取不同的方式。

通常来说,老年人非常希望得到人们的尊重,用回忆“想当年”的美好往事来加以引导;在说服中年人时可坦率地就事论理地交谈;在说服青年人时,宜多用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及引经据典,寓说服的道理于知识、趣味之中。

要注意说服对象的文化程度,对知识分子进行说服,要采取以说理为主的抽象方式,有些话无需说尽,应留有思考的余地。对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则应偏重于以动情为主,用通俗易懂、形象比喻的方式。

总的来说,综合地考察多方面的因素,能够增强说服的针对性,避免或者减少盲目说服所造成的错位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