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先做人后做事
5735400000016

第16章 世事洞明皆学问(2)

所以,当你身处不利之境而又感到无能为力时,学会调适和改变一下自我。

面面俱到,面面俱损

有这么一则寓言故事,相信读后一定颇有启发。

一天,父子俩赶着一头驴进城,子在前,父在后,半路上有人笑他们:“真笨,有驴竟然不骑!”

父亲觉得有理,便叫儿子骑上驴,自己跟着走。走了不久,又有人说:“真是不孝的儿子,竟然让自己的父亲走路!”

父亲赶忙叫儿子下来,自己骑上驴背。走了一会,又有人说:“真是狠心的父亲,自己骑驴,让孩子走路,不怕把孩子累死?”父亲连忙叫儿子也骑上驴背,这下总该没人有意见了吧!谁知又有人说:“两个人骑在驴背上,不怕把那瘦驴压死?”

父子俩赶快溜下驴背,把驴子四只脚绑起来,一前一后用棍子扛着。经过一座桥时,驴子因不舒服,挣扎了一下,结果掉到河里淹死了!

很多人做人做事就像上述故事中所讲的父亲一样,人家叫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谁有意见,就听谁的!结果呢?大家都有意见,而且大家都不满意。

一般来说,这么做事的人有以下几种心理:

不想得罪任何人,甚至想讨好每一个人,至于是非对错,不管啦!

本身就是没有主见之人,无法分辨是非对错,所以谁说得有理,就听谁的。

不管是什么样的心理,但你要知道一点:想面面俱到,不得罪任何人,又想讨好每一个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在做人方面,你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人的面子和利益,你认为顾到了,别人却不一定这么认为,甚至根本不领情也有可能;在做事方面,你也不可能顾到每一个人的立场,每个人的主观感受和需要都不同,你要让每个人满意,事实上,就会有人不满意!最后的结果只有两个:

1.为了面面俱到,反而把自己累死。因为你总是怕对方不满意,还得小心察言观色,揣摩他的心思,这多辛苦啊!恐怕非神经衰弱不可了。

2.别人摸透了你想面面俱到的弱点,便会软土深掘,得寸进尺地索求,因为他们知道你不会生气,于是你就变成人人看不起,给人好处别人还不感谢的天下超级大笨瓜!

那么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大家尽量满意呢?

做你该做的!也就是说,你认为对的,你就不受动摇地去做,参考别人意见时要看意见本身,而不是看别人的脸色。这么做有时确实会让一些人不高兴,但如果你不受动摇,就可赢得这些人事后的尊敬,毕竟人还是服从公理的,除非你的坚持纯是为了私心!

这么做,会有人称赞你,也会有人骂你,但如果你想面面俱到,恐怕结果是面面俱损!

人在江湖,身也由己

有些人做错了事,满怀一腔仿佛言说不尽的苦衷,说我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其实,这只是一种托辞。人虽然行走江湖,但身体是你自己的,为什么不可由己?不由己,难道随波逐流吗?人在江湖,身可由己——只要一样淡泊,一样豁然,一样超越。

世间有很多诱饵,它们也许很美味,但是却要以你的人格作为交换,会彻底毁了你的一生。人们常抱着侥幸心理去违背自己一贯的原则,暂时换得一些好处。但可惜的是,短暂的喜悦之后,取而代之的,将是十倍、百倍甚至千倍的高昂代价。

非淡泊无以明志。人若淡泊,便把利害关系看得无足轻重,没有人可以动摇他的志向,没有人可以牵制他、摆布他、利诱他。若是怀有淡泊的胸怀,就会有超凡无羁的精神境界。自由可以使灵魂飞翔,没有什么可以牵绊。豁然就会不同凡响。豁然挣破了物的拘牵,把人放归一个宁静致远的境地。进不骄,退不馁,得不欢,失不忧。人生豁朗,更是一种天地任我遨游的状态。超越,不是对别人,而是对自己。同流合污是可耻的,随波逐流是可恶的,不能自主是可怕的。要想能够自己主宰命运,就必须超越别人给我们设置的种种物质和思想上的障碍。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过分盲目地看重短时利益。在他们眼里,成功对违背原则的需要,犹如做生意需要资本一样,必须而自然。但是,他们终会发现,有时候违背做人的原则令他们失去的不仅是成功的机会,最为可怕的是,还会丧失人格,损伤自尊和自信。而一个失去了自尊和自信的人,是很难成就什么事业的。所以,你永远不要想“只做一次就好”,有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到后来便会追求名利,不择手段获得成功。但实际上,即使名利与成功近在咫尺,哪怕它理应属于你,你对自己的背叛也会让你失去它。你既然有你的坚持,就应该继续坚持下去。

始终保持诚实的高贵品质,并不容易。很多人往往在短期利益面前背离了诚实的正道,走上了歧途。要想抵制住投机取巧的诱惑,就必须重视、珍视自己的“坚持”与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时刻保持一颗“耻辱之心”,堂堂正正地做事待人。

在这个商业繁盛、规则转型的时代,投机与圆滑往往有用武之地,坚持原则的人似乎并不多见了。可是恰恰在这个时候,“坚持”的人就变得非常可贵,因为信任感的潜在成本非常高,而建立它却是相当漫长的。一旦你的行为让对方感到值得信任,那么很多事情就会变得轻松。反之,可能就是举步维艰。有了好的名声,你就会得到别人的支持与帮助,你就更容易获得成功。

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孪生的观念是“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而实际上,环境虽重要,但对人的发展起不到决定性作用。走在河边,鞋子湿不湿,要看你的脚踩在什么样的路上,踩在干燥洁净的路面上,怎样行走鞋子也不会湿的。如果你喜欢泥泞污秽,即使不在河边走,你照样会把鞋子弄湿甚至弄脏。有时候,我们总是在不断地怨天尤人,对我们的处境遭遇怨声载道,但是却从不在我们自己身上找原因。我们的路是我们自己选的,更是我们自己一步一步走的,我们才是自己命运的主宰。

一个人想要取得成功,不想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无所作为,更不想耽于迷失和堕落,就必须高举自制的大旗。学会了自制,自当受益匪浅。自制赋予我们冷静清醒的头脑,让我们在是非抉择的关头不至于做出错误的举动,留下悔恨。我们总是在不断地寻求保护神,想把救自己于危难、解自己于倒悬的希望寄予它,殊不知,这个保护神就是自制力。自制力防止我们走向极端的毁灭。它宛如一座警钟,当我们站在堕落的悬崖边上时,及时地向我们发出警示,让我们得以在毁灭的边缘勒马收缰。

人在江湖,身可由己;常在河边走,也能不湿鞋——关键在于掌控自己。

心事不可随意说

从身心健康的角度来看,人要是有心事,就应该诉说出来,一吐为快,这样才不会在心内淤积,以至闷出病来。

心理专家们的这种建议完全正确,但这里我们还得另外提出一条建议:要说可以,但不能随便乱说。

所谓随便乱说,是指不区分心事的内容,不区分说话的对象,见人就说,想说就说。

换句话说,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心事必须一吐为快,一定要想想:这件事能对他讲吗?

之所以建议你如此谨慎地处理自己的心事,是因为倾吐心事会显露一个人的脆弱点,这种脆弱点会改变他人对你的印象,虽然有的人欣赏你人性的某些方面,但有的人却会因此下意识地看不起你。最糟糕的是,一旦你的脆弱面被别人把握,在他日与你争斗时,它们就成了你的致命伤。尽管这种情形不一定会发生,但你必须提防。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你是出于信赖才向对方道出心事,但有可能对方是一个小人,你不就陷入麻烦了吗!

其次,有些心事是具有危险性和机密性的,例如你在工作上承担的压力与牢骚,你对某人的不满与批评。你毫无顾忌地倾吐这些心事,有可能将来被人拿来当成攻击你的把柄。你是怎么遭人暗算的,恐怕连你自己都不知道!

那么,你也许会说,我对自己的好朋友应该可以说说心事吧!不,也不可随便说出来!哪怕是最要好的朋友,你要说的心事还是要有所选择,因为作为终生之友是难上加难的,你今天的好朋友未必明天也是好朋友,这一点你必须了解!

那么,对于家人呢?难道也不能随便说出?

这里还是奉劝你不可随便说出来!除非你的配偶与家人对你有充分的了解与信赖。但两个人属于不同个体,性情必然各异,智慧与经验总会有一些不同点,家人对你的心事的感受与反应有时并不是你所预期的,譬如说,她(他)有可能因此对你产生误解,甚至把你的心事也说给别人听……这样反会给你带来一些麻烦。

然而,心扉紧闭,心事不漏也并不完全是件好事。如果太过谨慎,会让人感到你城府太深,太有心计,不可捉摸,为此你会失去很多值得交往的朋友。如果你本性如此,那还没有太大关系;如果不是,给人留下这种印象,岂不是太冤枉了。所以,最为有利的做法是,偶尔说说无关紧要的心事给你周围的人听,以减少他们对你的揣测与戒心。

不要轻意吐露失意事

失意是一种痛苦,搁在心里不找人倾吐更是痛苦。而且把失意事放在心里还会造成一些心理疾病,所以找人倾吐也可以。但根据社会经验,你最好别随意去吐露自己的失意事,不能见谁就向谁去吐。

轻易吐露失意事,不管是主动吐露或被动吐露,都有很多负面作用。

1.无意中塑造了自己一种无能、软弱的形象。虽然每个人都会有失意事,但如果你在吐露失意事时,别人正在得意,那么别人会直觉地认为你是个无能或能力不足的人,要不然怎么会“失意”?嘴巴虽然不会说出来,但心里多少会这样去想。而且失意事一讲出口,有时会因情绪失控而一发不可收拾,造成别人的尴尬,这才是最糟糕的一件事。如果你的失意情绪引来别人的安慰,温暖固然温暖,但你却因此而变成一个“无助的孩子”,别人只会对你作出一种评价——唉,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