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先做人后做事
5735400000033

第33章 好人缘好办事(1)

人脉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资产

人脉资源是一种潜在的无形资产,是一种潜在的成功。

常言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人成木,二人成林,三人成森林”,都是说,要想做成大事,必定要有做成大事的人脉网络和人脉支持系统。

人脉如同血脉,四通八达、错综复杂的血脉网络,是人的生命赖以存在的基础。在人们追求事业成功和幸福快乐的生活过程中,同样也存在一个类似血脉的系统,我们称它为人脉。如果说血脉是人的生理生命保障系统的话,那么人脉则是人的社会生命保障系统。

在美国,有一句流行语:“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what you know),而是在于你认识谁(whom you know)。”

社会是一张网,个人是网上的点,不管你做什么事,你都以某种方式与别人发生着关联。松下幸之助说:“一个人的成功就是他人际关系的成功。”在当前10倍速知识经济时代,人脉已成为我们所具有的专业的支持体系。对于个人来说,专业是利刃,人脉是秘密武器,如果光有专业,没有人脉,个人竞争力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若加上人脉,个人竞争力将是一分耕耘,数倍收获。

一个没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即使再有知识,再有技能,那也得不到施展的空间。对此,美国商界曾作过领导能力调查,结果显示:

——管理人员的时间平均有3/4花在处理人际关系上;

——大部分公司的最大开支用在人力资源上;

——管理的所定计划能否执行与执行成败,关键在于人。

可见,任何公司最大、最重要的财富是人。

在美国,还流行一句话:“智商(IQ)决定录用,情商(EQ)决定提升。”

对于成功,智商很重要,但情商更重要。如果你没有建立起固定的、层次分明的人际关系网,那你就离成功还有很远的距离。这个人际关系网包括你的亲人、朋友,最低限度包括所有可以互相帮助的人。这些人有的是你的同事,有的受过你的恩惠,有的你倾听过他们的心声,有的你和他有着相同的爱好。

人际关系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它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一辈子的培养。

在美国,曾有人向2000多位雇主做过这样一个问卷调查:“请查阅贵公司最近解雇的三名员工的资料,然后回答:解雇的理由是什么。”结果是无论什么地区、无论什么行业的雇主,2/3的答复都是:“他们是因为与别人相处不来而被解雇的。”

成功人士都意识到了人际关系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曾任美国某大铁路公司总裁的A.H.史密斯说:“铁路的95%是人,5%是铁。”美国钢铁大王及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结论说:“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所以说,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或专业,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你就在成功路上走了85%的路程。无怪乎美国石油大王约翰?D.洛克菲勒说:“我愿意付出比天底下得到其他本领更大的代价去获得与人相处的本领。”

所以,你要想成功,就一定要营造一个适于成功的人际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和工作关系。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家和万事兴”。你与配偶的关系如何,决定了你与子女关系,而家庭关系给我们与别人的关系定下一样的模式。

同样,我们与同事、上司及雇员的关系是我们的事业成败的重要原因。一个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人,即使再有知识,再有技能,那也得不到施展的空间。

曾任美国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曾说:“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

表面上看来,人脉资源不是直接的财富,可没有它,就很难聚敛财富。如果你的人脉上有达官贵人,下有平民百姓,而且,当你有喜乐尊荣时,有人为你鼓掌喝彩;当你有事需要帮忙时,有人为你铺石开路,你就能感到人脉的力量。

让对方感觉自己很重要

体现自己的重要性,渴望得到尊重,是人的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如果你能满足别人的这种渴望,他们就会以积极的态度来回应,从而形成良性互动。

使别人感到自己重要,反过来会使你自己感到重要。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你尊重别人,别人就会尊重你。

莎士比亚曾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

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尔士也说:“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

天底下只有一种方法可以促使人去做任何事。你可以用枪威逼他人,要他乖乖交出钱包;可以用炒鱿鱼来威胁员工听你的话——直到你不在跟前;也可用体罚或恐吓的办法使小孩服从于你。但是,这些粗陋的办法只能造成一种极为不良的反应。

而赞美是永不过时的交往艺术。就像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一样,得到赞美也是令人心情愉快的事情。所以,你在与人交往时,一定不要吝啬你的赞美。赞美是赢得对方好感的一种好办法。

人人都需要别人的赞赏,不管他是伟人,还是普通人,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动力就是希望自己具有重要性,就连乔治?华盛顿也喜欢人家称呼他“美国总统阁下”;哥伦布要求女王赐予他“舰队总司令”的头衔;凯瑟琳女皇拒绝接受没有注明“女皇陛下”的信函。1928年,好几个百万富翁资助拜尔德将军到南极大陆探险,因为他们知道,那些封冻的山岭将会用他们的名字命名。作家雨果希望有朝一日巴黎能改名为雨果市。甚至连着名的莎士比亚,也千方百计要为自己的家族获得一枚象征荣誉的徽章。

赞赏和恭维有什么区别呢?很简单。一个是真诚的,另一个是不真诚的;一个出自内心,另一个出自牙缝;一个为天下人所欣赏,另一个为天下人所不齿。

爱默生说过:“我遇见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是我的老师,因为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东西。”

如果这话对爱默生来讲是正确的,对我们则更是如此。让我们不要老是想着自己的优点和需要,而应尽量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需要,然后,不是逢迎,而是出自真诚地去赞赏他们。要“真诚、慷慨地赞美”,而人们就会把你的言语珍藏在记忆里,终生不忘。

丘吉尔是这样告诉我们的:“你要别人具有怎样的优点,你就要怎样地去赞美他。”

当然,仅仅是赞美还不行,你的赞美还必须是真诚的,实事求是的,而不是夸张的赞美。真诚的而不是虚伪的赞美,会使他人的行为更加规范。事实上,为了不辜负你的赞扬,受到你赞扬的他或她会在受到赞扬的这些方面全力以赴。正因为如此,赞美便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推动力量。对他人的真诚赞美,就像沙漠中的甘泉一样让人心灵受到滋润。

你不难发现,许多杰出的歌唱家或运动员之所以在他们各自的专业领域中能获得巨大的成就,大多是因为在他们早年的奋斗历程中表现得优异时,常受到赞扬,从而激发出一股自信与冲劲并进而发挥出自己的潜力的。在你的生活和工作当中,也应该这样,以鼓励代替批评,以赞美来启迪他人内在的动力,使其自觉地克服缺点,弥补不足。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这种办法比你去责怪、去埋怨会有效得多。这样将会使人们怀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气氛,从而给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带来十分积极的影响。

同时,当你赞美他人的时候,你存在的价值也就被肯定,你对他人的赞美也就使你获得了一种难得的成就感。

你想让自己更成功,就必须让别人更成功。“我很棒,你更棒!我很棒,你更棒!”思想——态度——行为——结果,不要吝惜告诉别人他们是最棒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是最优秀的。

还有,赞美别人一定要注意分寸,要恰如其分地表现他们身上最好的东西。最差劲的人身上也有优点。你要注意从别人身上寻找这种优点,并及时地予以赞美,你会得到意外的收获。

善用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强调的就是合作的力量。

《水浒传》有108条好汉,《西游记》也不是唐僧一人取经。双桥好走,独木难行。一人单挑,匹夫之勇,难以成大事。

的确,合作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存方式,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情况下尤其如此。只要你想生存,你就离不开合作——各种各样的合作。只是合作的形式与合作的效率不同,如此而已。

精诚合作、集思广益是人类最了不起的能耐,它不仅可以创造奇迹,开辟前所未有的新天地,也能激发人类最大的潜能,即使面对人生再大的挑战都不足惧。两根木头所能承受的力量大于单个承受力的总和。俗语所说的,“一根筷子容易断,十根筷子断就难”就显示了合作的力量。

世上仅存的植物当中,最雄伟的,当属美国加州的红杉。红杉的高度大约是90公尺,相当于30层楼以上。

科学家深入研究红杉,发现许多奇特的现象。一般来说,越高大的植物,它的根理应扎得越深。但科学家却发现,红杉的根只是浅浅地浮在地面而已。

理论上,根扎得不够深的高大植物,是非常脆弱的,只要一阵大风,就能将它连根拔起,红杉又如何能长得如此高大,且屹立不倒呢?

研究发现,红杉的生长,必定是一大片的红杉林,并没有独立壮大的红杉。这一大片红杉彼此的根紧密相连,一株接着一株,结成一大片。自然界中再大的飓风,也无法撼动几千株根部紧密连结,占地超过上千公顷的红杉林。除非飓风强到足以将整块地掀起,否则再也没有任何自然力量可以动摇红杉分毫。

红杉的浅根,也正是它能长得如此高大的利器。它的根浮于地表,有利于快速而大量地吸收赖以成长的水分,使红杉得以快速茁壮的成长,同时,它还不需耗费过多的能量,像一般植物扎下深根,而用扎深根的能量来向上成长。

红杉提供我们一个很好的方法,让我们广泛地伸出自己的触角,和广大的社会网络结合,去吸收更丰富的成功知识及经验,来供应自己赖以迅速成长的养分,而不需耗费能量于独自盲目的钻研。

成功不能只靠自己的强大。成功需依靠别人,只有能帮助更多人成功,你自己才能更成功。

如红杉林根部相连,以充分而紧密的合作关系,创造出屹立不摇的伟业。

如果你尚未壮大,不妨伸出你学习的根,和成功者紧密连结,加入成功、积极的团体,阅读成功者撰述的书籍,吸收他们的经验,了解成功者的态度,让自己更快速地成长。

即使你是一棵参天大树,如果离开了森林,孤立地耸立在东非的草原或者茫茫的沙漠中,不仅没有“森林效应”,反而会因“树大招风”而折枝。塔克拉玛干大漠里的胡杨枯萎身躯,正倾诉着古老森林的传说。

其实,“红杉树效应”的核心,就是把个人融入集体,看重“团队的竞争”。沙子垒不起坚固的挡风墙,但众多幼小的树木,可筑起一道绿色的长城。

对“红杉树效应”的认知,不仅仅是表层意义上的合作。从深层意义上讲,是一种结构上的“优势互补”。这种“互补效应”,相似于化学上的“化合反应”:当几个游离而软弱“元素”组合起来的时候,就变成另一种十分坚硬的物质。

即使动物世界的生存竞争,十分凶猛的狮子,也不敢袭击成群的长颈鹿。而离群分娩的长颈鹿,只过几天就要融入附近的同类群落中,求得一种安全和保护。

同样,竞争十分激烈的商战,竞争的双方除了你死我活的竞争之外,从社会发展的层面讲,更多的还是合作。我们经常看到“强强联合”,正是在这种合作中,重新分配市场份额,重新占有消费者。但前提条件是:你吃不掉我,我也吃不掉你。

有的人精力旺盛,认为没有自己做不成的事。其实,精力再充沛,个人的能力还是有一个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就是人所不能及的,也就是你的短处了,所以合作就更显重要。

每个人有自己的长处,同时也有自己的不足,这就要与人合作,用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养成合作习惯的人,才会更好地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人的性格和能力是有差别的,这些差别是长期养成的。不能说哪一种类型就一定好,哪一种就一定坏。

在与人合作时,应注意分析别人的性格特点,尽可能使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工作,也就是他能弥补你的短处,你能补救他的不足。

1+1>2是个富有哲理的不等式,它表明集体的力量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单人的累加之和。

历史上有很多获得大成功的人,都是因为受到过一个心爱的人或一个真诚的朋友的鼓励。如果没有一个自信十足的妻子苏菲亚,我们也许在伟大的文学家中找不到霍桑的名字。当他伤心地回家告诉她,他在海关的工作丢了,他是一个大失败者时,她却很高兴地说:“现在,你可以写你的书了!”

“不错,”霍桑说,“可是我写作时,我们怎样维生?”

她打开抽屉,拿出一堆钱来。

“钱从哪里来的?”他嚷道。

“我知道你是天才,”她回答道,“我知道有朝一日你会写出一本名着来,所以我每周从家用中省下一笔钱,这些钱足够我们用一年的。”

由于她的自信,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本小说《红字》产生了。

帮助别人成功,是追求个人的成功最保险的方式。每个人都有能力帮助别人,一个能够为别人付出时间和心力的人,才是真正富足的人。

如果一个人顶尖的成就让你感到有自己的一份,你能够说:“是我让他有今天。”这将是你值得骄傲的感受。

帮助别人不仅利人,同时也提升自己生命的价值,不论对方是否对你感激。

想想看,如果每一个人都帮助另外一个人,世界将变得多么和谐与美好!

拓展你的人脉网

与更多的人结交,努力加大人脉投资,就要想着与大家一起合作,为亮丽的人生添砖加瓦,建造绚丽多彩的美丽人生。

决定一个人是否有实力,不单是看他个人能力的大小,还要看他所能调动的资源的多寡。人脉宽泛和谐的人,路子广、信息灵,做起事来得心应手,运气焉有不好之理?无论是在生活圈还是在事业圈,个人办事能力的高低,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是否拥有一张人脉网。只有网结得好,才能使自己成为解决问题的赢家。

宋朝的才子范仲淹,官至宰相,他的才识智慧在当时可说是无与伦比的;他雄心勃勃,想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但却处处受阻。范仲淹看到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腐败之风,自己却无可奈何,只好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千古悲吟,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人类社会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人脉更被打上了独特的烙印。想在社会中生存发展,想在社会活动中游刃有余,想在社会发展中出类拔萃和出人头地,良好的人脉能在你的事业成功路上助你一臂之力。

无论是政治家还是商人,都需要良好的人脉关系网,古今中外皆如此,决定事业成败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如何织好并利用这张网。有的人整天忙忙碌碌,认识很多人,网织得很大,但漏洞百出,而且又有许多死结,结果使用起来并没有什么实效,撒进海里也网不到鱼。而有的人就不是这样,他们懂得在人脉关系网中找到最重要的那一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