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先做人后做事
5735400000044

第44章 这样做人,才能成为职场赢家(3)

(11)我不会摆出一副趾高气扬的神情,我知道装腔作势、拒人千里之外、孤芳自赏等,都不过是自我封闭者的策略;

(12)我将维持与别人的友情,但不会过度迁就;

(13)我将公正不偏地对待我所有的同事;

(14)我将对跟我有交往的每个人的幸福、健康、进步和业绩,表示深切的关心;

(15)我永远不会忘记,作为一名职员,我有责任做一名好公民,为别人树立良好的榜样。

就这么简单。但只要你真正做到了,你将受益终生。

二、立即行动

守则制定完了还不行,把它束之高阁就等于零。

你必须付诸于实际行动,光纸上谈兵起不了作用,否则就和画饼充饥一样可笑。

行动其实也简单

笑谁不会?每时每刻都让微笑在你的脸上绽放,就像阳光一样明媚。世上没有人愿意看你的一脸阴云,包括你的老板和同事。

说话又哪个不能?主动和你见到的每个人打招呼,声音洪亮,洋溢热情。它会为你在与老板、同事交往时擦亮快乐的火花,甚至会腾起一片幸福的火焰!

关心一下别人又有何难?用你一点力量,用你一点时间,用你一点智慧,用你一点耐心,用你一点爱心,那么,你将走进一个比花园还要美丽的世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美好的目标加上及时的行动,你将前程似锦。

与同事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一个能引起老板关注的员工,他不但对老板和公司忠诚,而且还注意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业绩,在团队利益高于一切的前提下,能够友善而又有技巧地加强与同事、老板的合作。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我行我素,“各扫门前雪”的“独行侠”时代已随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而不值得一提了。而那些在团队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员工,总能使自己独具魅力的一面淋漓尽致地展现给老板和同事,并在与他人的紧密合作中脱颖而出。

一、个人的优秀并不意味着能被重用

虽然每一位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员工精明强干,能独当一面,但真正的现实却是,个人表现的优秀并不一定就能使你被老板委以重任。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其实不然。赏识归赏识,重用归重用。老板重视的是整体效应,即“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人的表现再突出,如果他忽略了和团队的整体合作,或者根本就不能或不屑与团队合作,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个人是不会为团队带来永久效益的。

当然,不可否认,这样的人可能是个好员工,但他被提拔为管理者的可能性却微乎其微,因为不注重团队合作的人不可能成为好的管理者。

对于团队重用的人才,微软中国研发的总经理张湘辉博士的一番话,很发人深省,更值得我们深刻回味:

“如果一个人是天才,但其团体精神比较差,这样的人我们不要。中国企业有许多年轻聪明的人才,但团队精神不够,尽管每个简单的程序都能编得很好,但编大型程序就不行了。微软开发WindowsXP时有500名工程师奋斗了两年,有5000万行编码。软件开发需要协调不同类型、不同性格的人员共同奋斗,缺乏领军型的人才,缺乏合作精神是难以成功的。”

一个再小的企业,其实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试想一个各行其是,单打独斗而不注重整体合作的员工,怎能更好地实现老板的战略部署呢?不能将老板的计划很好地实施,老板又怎能重用你?

二、个人利益是和他人捆绑在一起的

在企业团体中,任何一位员工的利益都是和他人捆绑在一起的。合作是一件快乐且有成效的事情,并且很多事情人们也只有在互相合作中才能完成;不合作的结果往往是他不能得到,你也不能得到。

多年的职场经验告诉我:帮助同事就是强大自己,帮助同事就是帮助自己,同事得到的并非是我所失去的。

虽然这是事实,但是仍有些人在固有的思维模式中,一直认为要帮助别人自己就要有所牺牲,别人得到了就意味着自己一定会失去。这样的人甚至认为帮助别人提个东西都在耗费自己的体力,耽误自己的时间。对于这样的人你会作何评价?恐怕你也会敬而远之。

其实很多时候帮助别人,并不就意味着自己吃亏。其结果迎来的很可能是皆大欢喜的双赢局面。

有一个人被带去观赏天堂和地狱,以便比较之后能聪明地选择他的归宿。他先去看了魔鬼掌管的地狱。第一眼看去令他十分吃惊,因为所有的人都坐在酒桌旁,桌上摆满了各种佳肴,包括肉、水果和蔬菜。

然而,当他仔细看那些人时,发现没有一张笑脸,也没有伴随盛宴的音乐狂欢的迹象。坐在桌子旁边的人看起来沉闷,无精打采,而且瘦得皮包骨。他还发现每个人的左臂都捆着一把叉,右臂捆着一把刀,刀和叉都有四尺长的把手,使它很难用来吃菜,所以即使每一样食品都在他们手边,结果还是吃不到,他们一直在挨饿。

然后他又去天堂,景象完全一样:同样的食物、刀、叉和那些四尺长的把手。然而,天堂里的居民却都在唱歌、欢笑。这位参观者困惑了,他不解为什么情况相同,结果却如此不同。在地狱的人都挨饿而且可怜,可在天堂的人吃得很好而且很快乐。

后来,他终于得到了答案:地狱里每一个人都试图喂自己,可是一刀一叉以及四尺长的把手根本不可能让他自己吃到东西;而天堂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喂对面的人,而且也被对面的人所喂,因为互相帮助,所以皆大欢喜。

对此,你会有什么样的想法?是否对与他人的合作加深了理解呢?

虽然追求更大的荣誉,追求更多的财富,实现更高的个人价值是没有错的。这是很正常的心理,但是,如果过分地突出自己而不肯与他人合作,那就很可能失去自己心中所希望和祈盼的一切,这就好像我们要建筑一座富丽堂皇的大厦,光有设计精巧的图纸,只靠自己的一己之力是不能让它成为美好现实的。

三、合作就是力量

企业团体中如果大家能够精诚团结、步调一致,那么这个企业或部门就将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很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稳操胜券。

对此可以作形象化的比喻,团队合作就好比是一个人的手,五指虽然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粗有细;虽然各司其职,但它们只要紧密合作,挥出为掌,则能挟裹一缕劲风;握紧为拳,则蕴含虎虎生气。相反,如果每个指头都各行其是,互相争功,不知默契协助,那这还是手吗?

有一天,五根手指聚在一起,讨论谁是真正的老大。

大拇指骄傲地率先发言:“五根手指中,我排第一而且最粗大,人类在称赞最好或是表现杰出的时候,都是竖起拇指,所以老大非我莫属。”

食指不以为然,急着辩解:“我才是老大,要知道夹菜时,没有我支撑着,根本夹不了菜,只有我才能让人类大快朵颐。另外,人类在指示方向时,必须靠我。”

中指不屑一顾地说:“五指中我最修长,有如鹤立鸡群,而且我居最中间的位置,大家众星捧月,这不就是老大的证明吗?”

无名指不甘示弱,理直气壮道:“三位也未免太自大了,世上最珍贵的珠宝,只有戴在我身上才能相得益彰,因此,我才配称老大。”

小指在一旁,只是静默不语。

四个指头惊异地一起问道:“喂,怎么不谈谈你的看法,难道你不想当老大?”

“各位都有显赫的地位,我人微言轻,只是当人类在合十礼拜或打躬作揖时,我才最靠近真理与对方。不过,如果我们彼此分开,其威力又表现在哪儿呢?别人之所以怕我们,是因为我们五位一体,不可分割啊!”

团队可以是拳头或手掌,它的威力来自于每根手指——员工的紧密合作,这是企业赢利的基础;团队不可以是一盘散沙,员工任何形式的偏离、隔阂、冷漠以及嫉妒和仇视,都将使“赢”的大厦发生倾斜,甚至坍塌。

你必须相信,只有通过合作才更能体现出个人自身的优势——既能使老板的总体意图得以彻底贯彻,使企业效益最大化,又能让老板对你信任有加,还能与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更加融洽。这样对自己、同事和团队都有益的事,算不算一举多得、皆大欢喜?

的确,一滴水很快就会干枯,它只有投入到大海的怀抱,才能永久地存在。同理,个体也只有和团队结为一体,才能获得无穷的力量。

因此,一位着名管理者说:“不管你个人多么强大,你的成就多么辉煌,你只有保持你与他人之间的合作关系,这一切才会有现实意义。企业是靠员工的团队合作优势来赢得利益的。”

认真完成任务

一本畅销全球的小册子《致加西亚的信》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美西战争爆发后,和古巴起义军的领袖加西亚联络上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加西亚隐藏在古巴山区,没人知道他到底身在何处,更不要说通过信件、电报来联系了。但是美国总统必须与他取得联系,以便两方进行军事合作,这事显得十万火急。

怎么办?

有人对总统说:“只有罗文能把信送给加西亚。”

于是人们把罗文找来,把这封给加西亚的信交付给他。至于罗文是怎么报了信,又是怎么仔细用油布把信裹上,放在胸前,是怎么搭乘一只无帆的小船到了古巴,接着消失在丛林中,又是怎么在三个星期之中徒步穿过这个危机四伏的国家,出现在岛屿的另一端,终于成功地把信交到加西亚的手里。

关于这个故事的具体情节以及罗文在送信过程中遭遇到的种种困难,这里就不再一一描述了。但有一点,也是最值得人称颂的一点,是罗文对待任务的无比坚决和认真的精神。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当你从上级手中接到一项任务后,如果抱定排除万难的决心,一心一意投入到工作当中,那你就会像送信的罗文一样迅速成为他人称颂的对象。

成为罗文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难,然而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上级布置的任务总是很少真正完成呢?具体原因也许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执行任务的人对工作心不在焉、懒懒散散、缺乏最基本的认真精神。如果你认为这种说法不足以令自己信服,那么你可以看看下面的情况是否在你身上发生过:

上级:“××,查一下资料找一下关于钢铁价格的变化情况,然后做一份详细的统计表给我。”

员工提出的一连串问题:

具体应该查哪些资料?

到什么地方找这些资料?

是关于哪一时期的钢铁价格?

我现在正忙下午开会的事,让小王做这事吧?

这事不急吧?我估计要很长时间才能统计出来……

如果在你身上经常发生类似的情况,那就可以断定你不是一名合格的员工,你对你的工作缺乏最基本的热情,你没有认真执行上级赋予的任务,你不仅难以得到重用和提拔,而且很快就会被新人替代。

事实上,当上级布置到你手里任务时,无论任务有多难你都要尽力克服,要知道你不仅仅是在完成一件任务,而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你也将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你的工作能力以及知识积累都会因此而大大提高。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任何一家企业都存在一个不间断的人员淘汰过程。那些没有能力继续为公司创造业绩的员工将很快被公司辞退,其他新人将会取代他们。无论公司的运行怎么繁忙,这样的情景都会持续。只有到了公司现状不佳、工作岗位减少时,老板才会变得谨慎起来——但是无论如何,不称职、能力差的人只能被解职。

正所谓“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为了自身的利益,每个老板都希望留下来的是最优秀的人——留下那些“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那些认真完成每一项任务的人。

做事就要做到位

外在美只能取悦人的眼睛,而内在的道德之美却能感染人的灵魂。只有心灵美与外表美一致,才能表明你在身体和精神方面都是健康的。

如果说员工的业绩是闪光的金子,那么,他的职业道德就是耀眼的钻石了。而且事实证明,每位老板都会毫不例外地欣赏那些职业道德高尚、思想积极进取的员工。

衡量一个人是高贵还是低贱,要看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而不是看他拥有多少财富。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应该根据一个人的卓越品质来判断他的价值,而应根据他对这些品质的运用来判断他的价值。

一名优秀员工的职业道德不光表现在嘴巴上,最重要的是应该落实在行动上,即表现在如何做人、做事上。

而事实如何呢?大多数情况下,许多职员到新公司以后最希望的首先是站住脚,然后就是晋升和加薪。也就是说他们对做事比较注重,认为只要自己的业绩上去了,就是一名优秀员工了。

然而,他们往往忽略怎样做人,他们不明白要想把事情做好,就必须先做人的道理。其表现形式为办事拖拉、完成任务不彻底、对老板的意图一知半解、缺乏耐心、蜚短流长、窝里斗、小帮派、损坏公司利益等。这样当然得不到老板的赏识了。

那么,怎样做事才能得到老板的赏识呢?

方法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一丝不苟、认真到位。

要么就做好,要么就别做。这句话你应铭刻于心,我想,这也是你获得老板赏识的基础。事实上,一个人做事马马虎虎、丢三落四、不积极和不彻底,你能说他有很好的职业道德吗?

一、做事到位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子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这个好工人走,就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木匠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对于这位老木匠,我认为是情有可原的,大不了说他没有站好最后一班岗。我们不妨扪心自问,自己在很多时候又何尝不是这样?

假如你是一个木匠,每当你敲进去一颗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时,你是否在一丝不苟地好好建造呢?

你可以在工作时问问自己:“我是在给老板干还是在为自己干?”

你的工作或事业是你一生唯一的创造,它不能抹平、修复或推倒重建,它是优良抑或糟糕,都取决于你平时做事是否精心、扎实。不要学那个老木匠,即使只有一天可活,也要把这一天活得认真、仔细、圣洁和高贵。因为生活和工作是自己创造的,一点也马虎不得,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如果你总是偷工减料,偷懒耍奸,那怎么能把工作做好?还有什么资格谈职业道德?

做事就要做到位,这应是你做任何工作的态度。试问世上哪个老板会喜欢一有机会就偷懒,干活就偷工减料的员工?

不管是做什么工作,你都要明确一点——你不是在为老板打工,你是在为自己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