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北大教授谈人生
5735600000018

第18章 人生最大的失败是骄慢(1)

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

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

真理能阻挡愚痴的邪风;

柔和能消灭瞋怒的烈火;

喜舍能对治贪欲的洪流;

谦虚能铲除骄慢的高山?!

一个人如果自高自大、贡高我慢,不管走到哪里都不会受欢迎的。世界上骄慢有很多种的,年龄的骄慢,地位的骄慢,学问的骄慢,见解的骄慢,漂亮的骄慢。骄慢多得很,你看谁服了谁?骄慢就是我见,烦恼的根本。人越自高自大越象魔鬼,人越谦卑越象佛菩萨。

骄傲、我慢是人生最大的失败。周国平说人有两种自信:一种是人格上的独立自主,藐视世俗的舆论和功利;一种是理智上的狂妄自大,永远自以为是,自我感觉好极了。我赞赏前一种自信,对后一种自信则总是报以几分不信任。

在《易》的64卦中,“谦”是唯一没有“吝”、“厉”、“悔”、“咎”等不利因素的卦象。因此“谦”无往不利,无往不胜,是双向人生内外平衡的法宝。

为什么谦无不胜?因为“谦”是一种负数思维。本来山是在地上的,但这里的山却在地中,在地平线以下。

谦的思维方法不是上行,而是下行;不是顺身思维,而是反身思维。他在暗处,不在明处;他虚怀若谷,可以让一切智慧之细流涓涓流入,全部容纳;他示弱于人而不示强于人,示卑于人而不示尊于人;他在一无所有时不打肿脸充胖子,在大有时平施其财富,去财防灾,以物易悦;他有功不居,有过自咎,所有可能发生的矛盾,冲突都在内部自我化解了。因此这座山可以顶天立地,生机盎然,风雨坦然,厚厚实实,郁郁苍苍。守负得正,守卑得尊,守内得外,宁弱成强,故能长胜不败,久盛不衰。

谦无不胜,从“骄兵必败”引申和反照而来。20世纪是以政治——战争为主题的世纪,故一个“战”字。如“战无不胜”常被人们引用。21世纪是经济发展和生命科学的世纪,故倡导一个“谦”字有更现实的意义。“谦无不胜”于是被我们从《易经》中发掘出来。

《谦》卦第十五《易·象传》说:“地中有山,谦。”“地中有山”是一个比喻,说明谦者之卑下引退,并非力所不及,而是主动谦让。程颐就此阐发说:“山而在地下,是高者下之,卑者上之。见抑高举下,损过益不及之义。”犹如今人之喻“虚怀若谷”也。苏东坡《送参寥师》云:“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虽是言诗,却同样合于易理。只有静,才能通晓各方面动态;只有虚,才能给人留下神秘丰富的想象空间。由于“谦”蕴藏了这种以静制动、以虚待实的制胜之道,因此我们决不可等闲视之,而应当以“无厌”态度反复实践,以期提升自己的素养。

谦道不仅是一种美德,同时是一种生存发展之要道。爻辞曰:“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其意是说,谦而又谦的君子,履行谦道可以涉河越险,一切吉祥如意。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道路充满障碍和风险,这正如爻辞中的比喻——“涉大川”。但深谙谦道的人会虚心学习行舟、架桥以及泅渡的方法,“摸着石头过河”,而不会不懂装懂,逞强显能,不会游泳也一头扎到惊涛骇浪中去。生活中的强者都是这样处世谋生的。《沙家浜》中阿庆嫂有一段唱词:“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来的都是客,招待十六方,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这里的“开口笑”、“不思量”讲的就是商人的谦道。在商言商,商人不树敌、不结怨,逢高则低,遇尊则卑,在客户面前永远保持着谦逊的微笑,而且正是靠这种“开口笑”赚钱,断无妄自尊大、清高怠慢、颐指气使可以赚钱的道理。

谦道是竞争获胜的手段。谦道并非丧失原则,一味退让,把土地和民众利益拱手让给侵略者,或者在竞争中为了显示风度而随意出卖本方的利益。谦道不仅有合理的竞争,而且主张“利用行师”以征伐骄横叛逆。春秋时期的齐桓公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用的就是管仲为他谋画的谦道。《易》中爻辞说:“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爻辞是说:六五,恪守谦道,不损民以自富,并帮助和扶持友邻,从而得到友邻的帮助与拥护,所以出兵讨伐骄横不服者,无不有利。“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爻辞是说:上六与行谦道者共鸣,利于出兵作战,征伐自己封国中的叛乱。上六尚有不足之处,如《易·象传》中说是“志未得也”。由于实力不够带来邑人背叛,叛则征之,以谦顺征叛逆,这也就如现代人所讲的“先礼后兵”。先礼,是谦虚退让之意;后兵,是征讨。而先礼后兵的征讨,师出有名,堂堂正正,所以获胜的力量大大增强,即使暂时处于不利地位,也可以因谦而收哀兵必胜之利。

谦道是长久之道。大德即是大智。一个谦字,饱含人类的智慧之光。《谦》卦六爻,内三爻皆吉,外三爻尽利,整卦吉利。在六十四卦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可知谦道之大,贯穿古今中外天地人伦。据《韩诗外传》载,周公曾告诫儿子伯禽:“《易》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国家,小足以守其身。谦之谓也。”长治久安之道,就是“谦”啊!

◆骄傲自夸必招灾祸

老子说:不自以为是的人,他的思想才能够显著;不自夸的人,他的功劳才会被肯定;不骄傲的人,他的事业才能够持续的发展。

易经说:天的道理,不论什么;凡是骄傲自满的,就要使他亏损,而谦虚的就让他得到益处。地的道理,不论什么;凡是骄傲自满的,就要使他改变,不能让他永远满足,而谦虚的就要使他滋润不枯,就像低的地方,流水经过,必定会充满他的缺陷。鬼神的道理,凡是骄傲的;就要使他受害,而谦虚的就要使他受福。如果位居尊贵而谦虚的人,他的道德就更显得光明;如果位居卑下而谦虚的人,他的道德也是不可以超越的;所以谦虚是君子始终保持的美德啊!

大禹不骄傲不自夸,并且说:就是愚夫愚妇,也有长处胜过我啊!所以大禹不骄傲不自夸,终于能够排除万难,疏通江河,整治了洪水,而功被万世;而周公才华盖世,不但不骄傲不吝啬,而且还非常的谦卑恭敬勤政爱民,终于完成东征的统一大业,为周朝奠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

所以说真正的大圣大贤,都是从战战兢兢临深履薄的地方,一点一滴做出来的啊!例如大禹和周公都是圣人,他们何曾以自己的道德向人矜夸呢?然而现在的人,随意的就向别人骄傲自夸,不知道是何用意?事实上,也只是被别人见到他不过是夜郎自大而已!

汉朝的顾雍,封侯已经三天了,而家人却不知道;晋朝的谢安和客人正在下棋,而淝水之战胜利的捷报传来,客人却没有发觉。宋朝的大将曹彬,攻克江南回京入见皇上的时候,合门所进的榜子,只称是“奉敕江南勾当公事回”。宋朝的贤臣文彦博,于宋仁宗至和年间,首先建议策立英宗为太子(英宗在位四年);等到神宗皇帝继位的时候,文彦博只说全是韩琦的功劳;皇上因此而知道文彦博不自夸自己的功劳。

以上所说的这几位贤人,都是人品一流,对国家的功劳贡献都非常之大,他们尚且能够如此的谦退不骄傲,而人们为什么却不知道应该要效法他们呢?

器量大的人,福泽必定厚;器量浅的人,福泽必定薄;而谦虚和骄傲,则是祸福的分际,所以怎么可以不小心呢?而且富贵才能又有什么足以为恃的呢?若是以此来骄人,姑且不论他会不会因此而有灾祸,首先就已经丧失了自己的心而不知道羞耻了啊!

晋朝的石崇与王恺,两个人在斗富,看谁比较有钱。王恺作了紫丝步障长四十里,石崇就作了锦步障长五十里,为的就是要胜过王恺。王恺曾经拿出皇上赐给他的径尺珊瑚,向石崇夸耀;石崇就拿起铁如意把珊瑚给打碎了,王恺因而勃然大怒,石崇就拿出了家中所珍藏的珊瑚,都是长达二三尺高,就以一株赔给了王恺。至于其他的珍奇宝物,两个人都在那里争胜,看谁的比较好。后来石崇因为犯罪,将被砍头的时候,就叹气的说道:你们杀我的目的,不就是想要得到我的家产啊!

唉!石崇临死之前所说的话,是那么的具有智慧啊!但如果他能够早些知道的话,必定就不会自夸了啊!而骄傲自夸的灾祸,就是如此的残酷;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怎么可以不谨慎小心呢?

◆骄慢会使路越走越窄

在一篇《透视骄慢》的文章里说:一般而言,骄慢心是指具有自己是比较优秀的心理,这种心起自对“我”相的坚固执著,这种“我执”来自无明,并且形成贪嗔痴三毒,而造成了错误的身口意业。骄慢就起自贪与痴:贪爱别人对自己的肯定和赞赏,欲维持一个优秀形象的表相痴业。……欲表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与高人一等的心。骄慢来自一种错误的自我估价,在幻觉中把自我放大。由于把自己看得很高,就不容易知足,于是各种的烦恼就接踵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