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北大教授谈人生
5735600000029

第29章 人生最大的困扰是是非(2)

同样,我一贯主张离是非远。离是非远,可以免除无谓的消耗,使人生积极而又健康发展。离是非远,要有独到的眼光、灵敏的嗅觉和超然的得失观;要有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的超强的执著精神。在一个四处充满诱惑的世界里,人的不健康欲望有时会无限膨胀,终至爆裂。所以,在适当的时候,要正确地为自己设置一些人生底线,比如淡泊名利、有所为有所不为等等。非分的欲望鼓舞人,也戕害人。淡泊,不是没有欲望。属于我的,当仁不让;不属于我的,千载难动其心。而非分的欲望有时会演变为心魔,内心的魔鬼一旦滋生,离毁灭就不远了。所以说:无事不要去找事。当然有事也不能怕事;是祸躲不过,躲过的往往不是祸。

俗话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一个人只要主观上不要有去触动法规和道德底线的念头,不去昧着良心做事,既是客观上遇到难题和困苦,抑或天降不测,但只要自身努力,总是有前途和出路的;反之,如果一心向恶,总是触犯天条,到头来恐怕是神仙也救不了你。

人就是这样,当你以一种豁达、乐观向上的心态构筑未来时,眼前就会呈现出一片光明;反之,当你将思维囿于忧伤的樊笼里,未来就变得暗淡无光了。这就是为什么阳光商贾能迅速致富笑面人生,达到“离钱近、离事远,离是非更远”的境界;而问题富豪周正毅、牟其中等辈却深陷泥潭,落入“离钱远、离事近,离是非更近”深渊的根本原因。

远离是非,不作无谓的掺和。要相信:“你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

所以,我选择离钱近、离事远,离是非更远。

大师的见解真是高人一等,不知你读了它,会有怎样的想法。

◆慈悲待人,远离是非

当一个人在人世间为了个人利益去争去斗的时候,就会引起无限的纷争与怨恨。这些怨恨又会积下无尽的恶缘,在现实社会中产生了数不尽、理不清的是是非非。远离是非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宽容忍让,时时刻刻保持一颗慈悲祥和的心态。只要待人谦恭有礼,行事多给别人一份尊重,得饶人处且饶人,就不难远离是非的漩涡。

在中国古代有个尤翁,他在城里开了一家典当铺。有一年年底,他忽然听到门外有一片喧闹声,就走到门外观看发生了什么事。一询问才知道是他的一位穷邻居正和自己的伙计拉拉扯扯,纠缠不清。站柜台的伙计忿忿不平的对尤翁说;“这个人将衣物押了钱,却空手来取,我不给他,他就破口大骂。您说,世上有这么不讲理的人吗?”那个穷邻居听后仍然气势汹汹,不仅不肯离开,反而坐在当铺门口。尤翁见此情景,从容的对那个穷邻居说:“我知道你这样做不过是为了度过年关。这种小事,值得争吵的面红耳赤吗?”于是他命令自己的伙计找出那位邻居的典当物,加起来共有衣服、蚊帐四五件。尤翁拿出其中的棉袄说:“这件衣服御寒不可缺少。”又拿出其中的外袍说:“这件给你拜年用。其他的东西不急用,先留在我这里,等你有钱时再来取。”那位穷邻居拿到这两件衣服,不好意思再闹下去,只好离开了。不料当天夜里,这个穷汉竟然死在别人的家里。原来穷汉与别人打了一年多的官司,因为负债太多,不想活了。但是死后他的妻儿将无依无靠,于是他先服了毒药,故意寻衅闹事。他知道尤翁家非常富有,想敲诈一笔安家费,结果却被尤翁以圆融的手法化解了。他找不到发泄对象,于是就转移到了另外一户人家。最后那户人家只好自认倒霉,除为他发落丧葬事宜之外,还赔了一笔“道义赔偿金。”

事后有人问尤翁,难道未卜先知才这么容忍那个穷汉?尤翁回答说:“凡是无理挑衅的人,一定有所依仗。如果在小事上不能忍耐,那么灾祸就会立刻来了。”

由此看来,一个人即使不是先知,只要心怀宽容,慈悲待人,就可以远离是非和灾祸。

◆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其实,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是非;有相信“是非”的,就有搬弄是非人的用武之地。所以,与其说“是非”是由人捏造或搬型出来的,不如说是由人“信”出来的。信“是非”的坏处是:原本蛮要好的一对反目成仇;原来并没有什么关系的人恶语相向。而不听“是非”的好处就是耳根清净、心情舒畅。

有些事是新鲜的,可以八卦;但有些事是老掉牙的,也可以八卦,但让人生厌。原因就是故事的主角想忘记,却不知在某一时刻又被八卦的人拉了出来,当事人想起伤疤,难免反感。而八卦之人也有他的目的,或许为澄清自己、或许仅以竖榜样、又或许是为了证实什么,无论哪种或许,先提条件都是为了自己。

古时,大臣们为了谋职串位,会利用完某人后便杀之灭口,因在世界上只有死人不会说话,至此演变到今天,口舌的是非多了,会招来杀身之祸。

当然,你我不是什么大臣,倒不至于丢掉性命。故事,每个人都有,知道的人多了,就成为别人饭后茶余的闲话。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现在应该实实在在明白这个道理了。

女人容易贪图小便宜,更爱八卦,好奇心的增强只会创造出更多的新闻,而不会因好奇心而进取。女人的是非无非是自己招惹的,所以省省心吧,多言之则人生大忌。女人没有知己,只有朋友,唯一的知己就是自己或许幸运的会是将来的那个老公。当然正常的评论是需要的,但应适量与适时,而且应该是对事物的情况非常了解的时候才可以加于评论,其目的也是要赞叹事物、赞叹如来,促进事物向善的方向进展。对自己则需要吾自每日三省其身。

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样才能鞭策自己,让自己更快地成长。所以应该知道如果被他人批评是一件好事情,应该感恩他,因为是他促进了你的进步,帮助你找到自己的不足。即使是对自己无中生有的评头论足,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的处事态度来处理,那会更有利。

昔日白隐禅师受邻家女子诬陷,白隐禅师以是非以不辩为解脱,泰然处之,终于迎来了还事实真相的一天而倍受尊敬。

生活、工作当中我们也曾几度被诬陷中伤,我们也几度升起了“有力回击”的心思,百般维护自己的利益,同时,在辩解当中又要夹杂着对诬陷我们的人的攻击,你诬陷了我,我怎么也要诽谤你几句,否则,怎能平复心头之恨?此时的心境宛如跌进冰火地狱反复煎熬,恶语一出六月寒,攻击的语言夹冰带雪,致人于僵硬而快意,这便是寒冰地狱,受折磨的是自己那颗心;被诬陷后的心是愤怒的,怒火中烧,面红耳赤,此时的那颗心又遭受灼热地狱的折磨,自心在受双重折磨的同时,事态不会朝好的方向发展,只会沿着不断激化的道路发展下去,其结果不是甲战胜了乙,或是,乙战胜了甲,而是完全的两败俱伤。

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原本就是剪不断,理还乱的东西,何为是?何为非?何为恩?何为怨?缘于角度的不同、出发点的悬殊、欲达目的的迥然,我看是时,他看非;我报恩时,他报怨,原本无是非,心境徒自扰啊。是非恩怨面前如果是是非以不辩为解脱,才是风平浪息、海阔天高。

闲谈论人是非,否则不知怎样开口,是而非、非亦是;以德报怨,良心怎会安宁?以怨报德,便是不问收成几何。有人言热爱打击你的人吧,是他使你更加坚强,我说热爱陷害你的人吧,是他使你懂得了知辱而精进。

古语云:人之谤我,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与其能防,不如能化。辩驳看似正当,实则无益,人心有容乃大,得容人处,心且安然,得饶人时,心且恬淡。大地厚,方可载万物,人心容,方可比天阔。佛云:看开放下得解脱。心境中就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包容对方的诬陷,就是心包太虚,就可介子纳虚空;在意对方的中伤,就是眼内有尘三界窄,就是虚空纳不下一介子。争得来,争得去,是非还是是非,谦让一步,是非原本虚无,主动反击是徒劳的,是非不会因反击而瓦解;防守是被动的,是非不会因防守而霜消;转化是智慧的,转烦恼,化为般若正智。

既然我们无法把握别人的嘴,那么就把握自己的嘴不去传“是非”、把握自己的耳朵不去听“是非”。这样,我们就能远离小人,“是非”自然也就少了许多。这决不是“掩耳盗铃”,而是为人处世中的一种豁达和睿智。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