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北大教授谈修心
5738000000036

第36章 心的醒度修炼(2)

禅宗里的提醒最是生动有趣。有的用棒喝,有的用死亡,有的用刀砍,有的用不搭理,有的用默默无语,有的用参话头……总之,无论用哪一种超度的法门,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喊醒你,就是让你开悟,就是让你立即清醒,不再沉睡百年,不再稀里糊涂,不再昏昏乎乎。

昏睡不是人生,昏睡没有价值。一个真正的人,应该是一个醒着的人,一个有自主力的人,一个能有自己独特见解的人,而不是盲从的人,不是跟屁虫似的人,不是一味依靠他人来改变自己命运的人。许多人并不知道醒着是什么状态,他们以为除了在床上做梦打鼾之外就是醒着的。不是,当然不是这样。

只有活生生的人,只有敏觉的人,只有能自主的人,才是醒着的人,其它状态的人都是昏睡的,要么是智力昏睡,要么是心灵昏睡,要么是两者兼而有之。

人需要唤醒,他同时能被唤醒。

举个唤醒肉欲的例子,为什么许多女人到了三十岁就性欲如狼呢,四十岁就性欲如虎呢?而少女时期就十分冷淡呢?这是男人在女人身上的唤醒,是社会唤醒的结果。人是被激活的人,人人都能被击活,因为人人都有成佛开悟的可能。能否开悟除了自己努力之外,就是外面的剌激了。

有许多人,小时候读书不太聪明,但后来在某个阶段就突然开窍了。有许多人在许多方面都不开窍,但某一天在某个方面就突然开窍了。这都是受到外界剌激而被唤醒的结果。

昏睡是个悲剧,怎样从悲剧中找到喜剧,就要看内外两种唤醒的方法和唤醒的强度密度了。

先说自我唤醒。人为什么会被骗?有人说是因为他无知,没有社会经验。这是对的,人一旦被大脑中升起的贪欲控制,人就不是人了,人就成了贪婪的动物了,他就在大脑中自圆其说地为占到小便宜而寻找支持依据,他想不到别的方面,更不会多角度地考虑问题,他限入了“一”的误区,他看不到那个”二思维”,看不到河流的另一岸,所以,他上当是必然的。

那么,许多大学教授和有经验的人为什么也有那么多上当的呢?

这里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他对另一种经验不足,另一种是他太相信自己的感官了。正如魔术是假的,但现场90%以上的人都宁愿相信那是真的,因为他亲眼所见。这就是五官的不足给我们带来的悲剧。我们太相信眼见为实了。

无论什么形式的欺骗,本质都是假的。我们之所以反复上当,是因为我们在那一瞬间被摧眠了,或被骗子摧眠,或被自己的习惯思维和片面思维占据了。

禅宗里有个叫布由克的习禅者,他每天在山中喊着自己的名字。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总是迷失自我,总是忘记了我是谁。

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我们走在太街上,我们被外景占据,五官被外景控制,如此一来,大脑思维总是随外景而变动,人成了外景的人,人也没有自我、自警能力。许多人在商场里撞了别的人,许多人将车开到山沟里去了,许多人将锅里的菜烧煳了……这都是迷失自我的表现,这就是麻木不仁。

总之,醒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是需要训练的。

昏睡的人首先要训练他的敏感度。有些人你喊他的名字,有可能喊二三声,他都不会理你;有些人坐在电话机旁发呆,电话响了四五下,他才用目光瞟了一下,这样的人我在办公室就见到过许多,一个老总用这种人办公,显然那是一个悲剧。

我们有时在商场里购物,你说一句话,对方半天没听懂,显然心不在焉,这也是大问题呀!现在有讲沟通课的人都会强调专注地听、入神地听,认真地听,这个就是在培训员工的醒着状态。

一个没有敏感度的人,也是不可能发现商机的,也是听不出任何商机的。

要让一个昏睡的人醒来,方法是有很多,我通常还会用一种呼吸法来使人保持清醒状态。

凡是昏睡的人,身体都处于萎缩状态,呼吸都处于迟缓状态,我会叫培训学员当场站起来,站正,而后深深地呼吸三分钟。三分钟后,大都会保持醒着的状态。

你不要看大街上行色匆匆的人,他们大都是昏昏糊糊的人,真正醒着的没有几个。当然,有些人说,难得糊涂,人有时还是糊涂一点好。

这话也是对的,但有前提条件的,最起码说这话的人,肯定是清醒的,是太清醒的人。人生有太多的坎坎坷坷,大大小小的事都要按自己的意图执行,那恐怕不现实也不可能,在面对诸多的不可能时,你只有接受的份,此时,你不接受也得接受,那么,在非原则问题上,在小事上糊涂一点是必要的,也是最好的。这个糊涂与我前面讲的昏睡是两码事。

在这个感官刺激时代,我们的感官变得越来越麻木了,我们的敏感度正在逐渐丧失,这是一个悲剧,除非我们有意去培养那种敏感度,与细细体会所有的感官活动,否则,感官一定会彻底死去的。

我们要从每一个体验中找到自我,那样,我们才会醒着,才会活生生,才会是人!

我们要学会清醒,学会真正的清醒!印度的奥修大师对清醒是这样认识的:

清醒就是生命的方式,愚蠢的人昏睡,就好象他已经死掉一样,但佛陀是清醒的,他永远活着。他观照,他很清楚。他是多么地快乐!因为他了解清醒就是生命,他是多么地快乐!遵循着醒悟者的途径。他坚毅不拔地静心,追寻自由和快乐。

所以,我们平时要非常清醒、反省、观照,要很小心、很注意地行动。你如果生活在道里面,光就会在你里面渐渐地成长。借着观照和工作,佛陀使他自己成为一个岛屿,洪水无法淹没它。

真正清醒的人是很少的。往深处说,关于人有一件最重要的事必须加以了解,那就是人是昏睡的,即使当他认为他是清醒的,他也并不清醒,他的清醒是非常脆弱的,他的清醒非常微弱,根本无关紧要,他的清醒只是一个漂亮的名字,其实是完全空洞的。

如你在晚上睡觉,你白天也在睡觉,从出生到死亡,都继续在改变你睡觉的形式,但是你从来没有真正清醒,只是打开眼睛并不能欺蒙你自己说你是清醒的。除非内在的眼睛打开,除非你的内在充满光,除非你能够看到你自己,除非你知道你是谁,否则不要认为你是清醒的。

那是人类所处的最大幻像,一旦你接受说你已经是清醒的,那么就没有要做任何努力去成为清醒的问题。

第一件必须在你内心深处知道的事就是:你是昏睡的,完全昏睡的,你整天都在作梦,有时候你睁开眼睛作梦,有时候你闭着眼睛作梦,但是你一直在作梦,你是一个梦,你还不是一个真实的存在。

当然,在梦中你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没有意义的,你所思考的任何事情也都不重要,任何你所投射的都是你梦的一部分,它从来不让你去看“那个是的”。因此佛陀坚持……不仅佛陀坚持,而是所有的佛都坚持一件事:清醒!持续好几个世纪的时间,他们的整个教导可以包含在单一的一句话里:要成为清醒的!

许多大师一直在设计一些方法和策略,一直在创造出一些情况、空间和能量圈,使得我们能够在里面被震撼而进入觉知。是的,除非你从根部被震撼,否则你无法醒悟。因为你的那个昏睡已经太久了,它已经到达了你存在的最核心,你已经浸泡在它里面,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和你头脑的每一根纤维都已经变得充满昏睡,它并不是一个小小的现象,因此要变警觉、要注意、要观照需要很大的努力。

如果只选择一个主题,世界上所有的佛都必须同意,那个主题就是:就人现在的情况,他是昏睡的,然而他应该是清醒的。清醒就是目标,清醒就是他们所有教导的滋味。查拉图斯特、老子、庄子、耶稣、佛陀、卡比儿等,所有醒悟的人都一直在教导一个主题,以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隐喻,但他们的歌曲是一样的。就好像海水是咸的,不论是从北方、从东方或是从西方来尝海水,海水的滋味永远都是咸的,佛性的滋味就是清醒。

佛陀对谈论神没有兴趣,他的整个兴趣在于唤醒你。不过要唤醒一个人却并不容易。

据说有一天晚上,一个成道的佛教师父坐在河边,享受着听河水的声音,以及风儿吹过树木的声音……有一个人跑来问他:能否请你以一个字来形容你宗教的本质?

师父保持沉默,完全沉默,好像他根本就没有听到那个问题,那个发问者说:你是不是聋子或怎么样?

那个师父说:我听到了你的问题,我也回答了你的问题!沉默就是答案。我保持沉默,那个停止、那个间隙就是我的答案。

那个人说:我无法了解这么神秘的答案,你是否可以再说得更清楚一些?

那个师父就用他的手指在沙的上面用小写写出静心这个词。那个人说:现在我可以读出来了,它比刚才好一点,至少我已经有一个词可以来思考,但是能否请你再说得更清楚一些?

师父再度写出静心这个词,当然,这一次他是用大写写出来,那个人觉得有一点尴尬、困惑、生气以及被冒犯,他说:你还是写‘静心’这个词?你能不能使我更清楚一些?

师父再写出更大的字“静心”。

那个人说:你似乎是疯了。

师父说:我已经屈就很多了。第一个答案是正确的答案,第二个答案并没有那么正确,第三个更是错误,第四个已经是非常错误——因为当你用大写写出静心这个词,你已经从它做出一个神。

那就是为什么神(God)这个字的G要大写,每当你想要使某样东西变得至高无上,变成最终的,你就用大写写出。

师父说:我已经犯了一个罪。他抹去所有他所写出的字,然后说:请你听我的第一个答案,只有那个答案是真实的。

宁静就是一个人会在它里面醒悟的空间,嘈杂的头脑就是一个人保持昏睡的空间。如果你的头脑继续在喋喋不休,你是昏睡的。静静地坐着,如果头脑消失,而你能够听到小鸟的叽喳声,里面没有思想,只有宁静……这个小鸟的叫声,在你的头脑里面没有思想在活动,完全宁静,那么觉知就会在你里面涌现。它并不是来自外在,它是从你里面升起的,它是从你里面长出来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你要记住:你是昏睡的。

有一对夫妇在睡觉,大约清晨三点钟的时候,他太太梦到她跟另外一个男人秘密约会,然后她梦到说她先生出现。在睡梦中,她尖叫:我的天啊!是我先生!

她先生突然醒来跳出窗外。(注:她先生以为他是跟另外的女人在睡觉。)记住,这并不是笑话,这是事实,你们就是这样在生活,人平常的状态就是这样。

有一个太太试图要抓回她先生的爱,她接受了一个女朋友的建议。有一天晚上,她先生很晚回家,她表现出若无其事地拿拖鞋和烟斗给他,并且给了他一大杯酒,她身上只穿一件丝质的浴衣,搂抱在他的大腿上,最后她低声地说:亲爱的!我们上楼去好吗?

或许可以,她先生昏昏沉沉地回答说:反正我回到家就好像回到地狱!

人总以为习惯就是人生,其实不是,我们总被习惯带进地狱。我们继续生活,完全不注意发生在我们周遭的事,是的,我们做事变得非常有效率,我们做什么事都变得非常有效率,以致于我们不需要任何觉知去做它,它已经变成机械式的、自动的。我们就好像机器人一样在运作,我们还不是人,我们是机器。

那就是为什么戈齐福(最早开班教导九型人格的人是灵修者戈齐福,发表过《人是机器》的演讲)以前经常一再一再地说,就人现在的存在而言,他是一部机器。他冒犯了很多人,因为没有人喜欢被称为机器,机器喜欢被称为神,这样的话,他们就会觉得很高兴,就会膨胀起来。戈齐福经常把人叫做机器,而他是对的。如果你注意观察你自己,你将会知道你是多么机械式地在行动。

俄国的心理学家巴夫洛夫和美国的心理学家史金纳,他们对人的描述有百分之九十九点九是正确的,他们相信人是一部很美的机器,就这样而已,在他里面没有灵魂,我说他们百分之九十九点九是对的,他们只错过一个非常小的边缘部分,在那个部分的是佛陀,是醒悟的人,但他们是可以被原谅的,因为巴夫洛夫从来没有碰过一个佛,他所碰到的千千万万人都跟你一样。

史金纳研究人和老鼠,他发现他们之间并无不同。老鼠比人单纯,就这样而已,人比较复杂一些。人是一部高度发展的机器,老鼠是简单的机器。研究老鼠很容易,那就是为什么心理学家一直在研究老鼠,他们研究老鼠,然后对人下结论,而他们的结论几乎是对的,我说几乎是要提醒你,因为那个百分之零点一是曾经发生过最重要的现象:一个佛陀、一个耶稣、一个穆罕默德,这少数几个醒悟的人是真实的人,但是史金纳要到哪里去找一个佛?在美国一定找不到。

有一个人问牧师:为什么耶稣不选择出生在二十世纪的美国?

那个牧师耸耸肩说:在美国?那一定不可能,首先,你要到哪里去找一个处女?第二,你要到哪里去找三个聪明的人?

如果没有一个童贞的母亲和三个聪明的人,耶稣怎么能够被生下来?

我听说,在一间教堂里,牧师问听众说:凡是处女的人请站起来!

只有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小婴儿站起来,很明显地,她就是那个婴儿的母亲,牧师说:你认为你是处女吗?你不就是那个婴儿的母亲吗!

她说:是的,我是,但这个女婴是处女,而她不能够自己站起来。

史金纳博士(著名的心理学家)要到哪里去找到一个佛?即使他能够找到一个佛,他那先入为主的偏见和概念也不允许他去看,他将会继续看到他的老鼠,他无法了解任何老鼠不能做的事,老鼠不会静心,老鼠不会成道。他对人的观念只不过是放大型式的老鼠,但是我仍然要说,他对大多数的人而言是对的,他的结论并没有错。就所谓正常的人而言,诸佛将会同意他,但所谓正常的人是完全昏睡的,甚至连动物都没有那么昏睡。

你曾经看过一只鹿在丛林里吗?它看起来是多么地警觉,它走起路来是多么地注意,你曾经看过一只小鸟栖在树上吗?它是多么聪明地在观照着周遭所发生的一切,当你接近一只小鸟,它会允许你进入到某一个空间,超过那个界线,再更进一步,它就飞走了,它对于它自己的领土具有一种警觉性,如果某人进入了那个领土,它会立刻意识到那个危险。

如果你注意看你的周遭,你将会感到惊讶,人似乎是地球上最昏睡的动物。

有一个女人在一个豪华妓院举行的拍卖会场上买了一只鹦鹉,她将它的笼子罩起来两个星期,企图使它忘掉它那些低俗的字汇,当那个单子终于被拿开,那只鹦鹉往四周看,然后说:哇!新房子,新的女主人。

当那个女人的女儿进来,它又说:哇!新的女孩。

当她先生在那天晚上回家,那只鹦鹉说:哇!哇!老顾客!哈罗!肯特。

人处于一种很堕落的状态,事实上,那就是基督教所谈论的关于亚当堕落而被逐出伊甸园那个寓言故事的意义,但亚当和夏娃为什么会被逐出伊甸园?他们之所以被逐出是因为他们吃了知识之果,他们之所以被逐出是因为他们变成了头脑,他们失去了他们的意识。如果你变成头脑,你就失去了意识,头脑意味着睡觉,头脑意味着噪音,头脑意味着机械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