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皇帝老爸
5747100000029

第29章 第五皇帝老爸 汉光武帝——刘秀(4)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光武帝在政治制度上采取了“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的统治措施。光武帝采取了西汉时加强尚书台权力的措施。东汉初年,中央的最高官职是三公,即司徒、司空和太尉。司徒是由丞相改称的,管民政,权力比丞相小得多;司空是由御史大夫改称的,不再管监察,而是管重大水土工程;太尉管军事。三公职位虽高,却徒有虚名,并无实权。

刘秀为了把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设置了尚书台机构,并加强尚书的职权,扩大机构,增设官吏。尚书台设尚书令一人,尚书仆射一人,尚书六人,合称“八座”。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分掌全国政事。尚书的官位不高,尚书令每年的俸禄只有一千石,副职尚书仆射和6名尚书,每年的俸禄也只有六百石,他们的地位和待遇远不能同每年俸禄为万石的三公相比,但实际权力远在三公之上。尚书台是最重要的行政决策机构。

光武帝除了通过尚书台独揽大权外,还在宫廷内设置中常侍、黄门侍郎、小黄门、中黄门等宦官职务,由他们负责传达皇帝的旨令和诏书,阅览尚书进呈的文书。光武帝认为这些宦官们地位更低,他们不可能取得倾国大权,就更保证了他的集权统治。

刘秀以柔术治国,宽民众,而对官吏极严。东汉初年,他恢复了西汉时曾设置过的三套监察机构,还进一步予以加强。这三套监察机构是:(1)御史台——有侍御史15人,负责察举官吏违法事件,接受公卿、郡史奏事和解释法律条文。(2)司隶校尉——有从事史12人,主管察举中央百官犯法者和各部各郡违法官吏。他们既是京官,又是地方官,监察权力很大,“无所不纠,唯三公不察”。(3)州刺史——全国分12州,每州设刺史一人,他们遵照皇帝命令,代表中央,乘坐驿车,巡行全国各地。他们每年8月出巡,调查各地有无冤狱,同时考察各郡县官吏政绩,并根据政绩好坏,决定升迁罢免。他们在年底或翌年初回到京城,向中央汇报。刘秀对巡察制度非常重视,也授予他们很大的权力。

朝中无论官员职位高低,一律严格按照法律办事。若有不遵守法律者,必会如实量刑定罪。曾任汝南太守的欧阳歙,世授《尚书》,八世都是博士,德高望重,刘秀十分器重他,但在他度田不实、贪赃枉法的罪行被查出来之后,他立即被捕入狱。当时朝廷有上千名儒生守候在大殿门口,请求宽赦他,甚至有人情愿替他牺牲,但刘秀坚决对其绳之以法,予以处死。

由于刘秀加强了监察制度,对违法官吏要求甚严,从而保证了皇帝的权力和意志能够得以实现,这对中央集权制的巩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刘秀对于臣下的歌功颂德、阿谀奉承,常能持一种清醒的、有时甚至是厌恶的态度。他更愿意多表扬一些刚正不阿的官吏。在他的诏书中,经常说自己“德薄”,要上书者不要称他圣明。

各郡县经常报告一些所谓“嘉瑞”事物,群臣要求史官将这些“嘉瑞”记载撰写成书,以传后世,刘秀一律不许。有一次,刘秀外出打猎深夜方归,要从洛阳城的东北门进城,掌管这个门的官吏郅恽拒不开门。刘秀让人点起火把,并告诉说皇帝回来了,郅恽说:“火光闪烁,又远远的,看不清楚。”就是不开。刘秀没法,只好转到东城门进了城。第二天,郅恽上书批评了刘秀一顿,说他游猎山林,夜以继日,带领出一种不良风气,危害国家。刘秀不但没有治罪于他,反而赏了郅恽100匹布,把掌管东城门的官吏贬为登封县尉。

刘秀对官吏要求严格,以致以粗暴方式对待,对贪赃枉法的行为更是严厉惩罚。他在执政初期,内外群官,多由他自己选任;如干不完他交办的事,尚书一类的近臣常被拉到面前棍打鞭抽,以致“群臣莫敢正言”不敢说实话。

刘秀对贵戚的过分行为一般能够理智对待。司隶校尉鲍永、都事从官鲍恢性格刚直,不避豪强,敢于弹劾贵戚的恣纵行为。他们曾弹劾刘秀的叔父赵王刘良仗势呵斥京官为“大不敬”,刘秀借此告诫贵戚们应当约束自己,“以避二鲍”。

刘良临死时,刘秀去看他,问他还有什么要说的话。刘良说他没有别的话了,只有一件事,他的朋友李子春犯了罪,县令赵熹要判李子春死刑,他希望能保住李子春的命。刘秀说:“官吏公正执法,我不能徇情枉法。另说别的愿望吧。”

刘秀的明君风范,使刘氏汉家天下走向繁荣,实现了“光武中兴”。25年的皇帝生涯,励精图治,结束了长达百年的分裂局面。统一全国,经济繁荣,开创太康盛世。

七 我自乐此 不为疲也

“乐此不疲”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光武帝纪》,原文为:“我自乐此,不为疲也!”经过长期军旅生活,刘秀对带兵打仗逐渐厌烦。百姓由于多年战乱,急需休养生息。因此平定陕西、四川之后,在没有特别紧急情况下,他很少谈论军队事情,每天从早到晚与大臣们讲经论理,很晚才休息。

太子刘庄见父皇经常熬夜秉烛诵读,处理朝政,很是心疼。他的儿子劝他不必如此辛劳,保重身体要紧。就找了个机会劝说刘秀:“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性之福。”提醒父亲注意劳逸结合,以免累坏龙体。

儿子的孝心叫皇帝老爸刘秀感动不已,他坦然道:“我自乐此,不为疲也。”一句不经意间的话,却道出了这位开国皇帝对江山社稷天下苍生的厚爱之情。刘秀说的“我自乐此,不为疲也!”意思是说:我喜欢干这些事,一直干下去也不觉疲劳!

人们把“我自乐此,不为疲也!”简化为“乐此不疲”这4个字,意思是:喜欢做某件事,一直干下去也不感到疲倦。从此,世上多了一个“乐此不疲”的成语。而做皇上做到这个境界,除了刘秀,史上估计也没有第二个人了。

刘秀辛劳一生,活了63岁,这在帝王中也算是少有的高寿了。这与他“我自乐此,不为疲也”有直接关系。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受传统约束。人的兴趣很重要。刘秀爱管朝廷的事,而且能够得心应手,就不知道疲倦,管理国家反而成了他的养生之道。他愿意干的事,你硬是不让他干,想叫他延年益寿,反而让他生活感到乏味,还会减他的寿。

同时皇帝老爸的“我自乐此,不为疲”——就这份工作、一种学习的态度,恐怕我们今天也没几个人能做到,可见刘秀的成功绝非侥幸。事实上,他的勤奋为后汉设定了基本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框架,这个框架就是儒学立国。

同样是刘家的先祖刘家的榜样,西汉的汉武帝虽然也崇儒,但也好法家的学说,汉宣帝更是明言“霸王之道杂之”,但刘秀虽然也在用“霸王之道”,却从不言说,反而对儒学进行了大力推广,使后汉成了儒学发展的黄金时代。

皇帝老爸虽然做过农民,东汉的江山也是他骑在“牛背”上打下的,不过刘他早年去京师求学,自然受其熏陶。再则,跟随刘秀打天下的将领们绝大多数也是饱读经书的,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就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可见,当时的兴儒,有前汉政策惯性的因素,而刘秀的努力,则使儒学再次获得了发展动力。

皇帝老爸刘秀的崇儒,为他的子孙们也树立了榜样,使东汉的后世皇帝基本上都承续了儒学治国的方针,西汉百家并存的局面终于一去不复返,而儒学则对东汉也造成了几个比较大的影响。

其中之一是皇帝老爸其一是重血亲关系。

重血亲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兄弟和睦。东汉皇子之间的兄弟友爱在其它时期是比较少见的,甚至于太子被废都能保全善终。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隋唐以后,太子被废,未有善终者,惟东汉皆保全”,“盖自光武及明、章二帝,皆崇儒重道,子弟皆于孝友之训深,故无骨肉之变也”。其实,赵翼只说了其一,未说其二。

根据《后汉书?百官志》记载,东汉的诸侯国,其官署制度延续了前汉自成帝以后的办法,只设相和傅,相管理民政,傅则导王以善。相、傅都由中央任命,而他们的权力也非常之大,比如公沙穆做缯相时,竟能没收缯侯刘敞所侵官民田地,废其庶子,收考缯侯犯法的奴仆,弄得刘敞流涕认罪,可见东汉的诸王已经完全不可能具备对抗中央的力量。

这样,由于制度的约束,兄弟之间没有了直接的利益冲突,再加上儒家的教导,使东汉时代极少见到兄弟之间反目的事情。

第二是皇帝老爸刘秀重师道轻爵赏。

东汉从刘秀开始就相当重视对皇子的教育,在儒家“尊师重道”教导下,皇帝的老师享有别人没有的特殊礼敬。比如后来汉明帝的老师桓荣,年逾80,皇帝仍多“亲幸其府”亲子赶去,“会诸王将军以下及门生数百,皇帝亲自执业,每言辄曰‘大师在是’”。桓荣若有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于是在这种恩宠之下,作为皇帝老师的桓家到五代孙仍有声名。

对师道的重视也导致了家学渊源的兴起,不同的派别经常会出现相互交锋,甚至会为哪种经可立博士而争论不休,所以,东汉的学问尤其崇尚家传正宗,子承父业很常见。

而另一方面,东汉对爵赏从来就没有吝啬过。就赏赐来说,由于东汉的诸王和功臣们都没有多少政治权力,皇帝为了弥补,给他们极高的秩禄,让他们享有别人没有的殊礼,金钱物质赏赐也很优渥,多有上千万的,也常会连及一两代。就爵位而言,皇帝常招德高望重的大臣子弟为郎官侍卫,待成年后任以重职,使他们的爵位能得以承续。

还有就是皇帝老爸刘秀重文轻武。

东汉是一个十分重学的时代,从刘秀和他的开国功臣开始,崇尚学问渐成风气,而其中的经学更是兴旺。尽管刘秀受成长环境的影响也信谶学,甚至以谶语定过官职,也宣布过“图谶于天下”,但当时普遍是把谶学当作经学之一的。

桓谭敢当着刘秀的面说“谶之非经”,表明正统的儒家经学仍占据着绝对优势。事实上,早在东汉立国之初,范升、陈元、郑兴、杜林、卫宏、刘困、桓荣等辈就开始云集京师,在他们的传授下,经学极度繁荣。当时《易》施、孟、梁丘、京氏,《尚书》欧阳、大小夏侯,《诗》齐、鲁、韩,《礼》大小戴,《春秋》严、颜,共十四类被朝廷立博士,其它未立的更是不胜数。后来的明帝还亲自讲经,观听者“盖亿万计”。

在这种重视和推动之下,社会上的名士都是文人,他们的言谈举止,甚至衣装服饰都成了百姓们争相效仿的对象。所以后来的东汉还出现了一大批学者,类如马融、郑玄、许慎、卢植、王充、张衡、蔡邕、班固等,这些人的思想和著作,对后世影响巨大,真可谓文才济济。

对于一个对儒学有研究,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来说,对儒家思想可能会造成的一些问题,刘秀未必不清楚,但是他除了尽可能控制局面以外,根本没有扭转大势的机会。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之所以能获得称帝的机会,靠的就是儒家崇尚正统的思想,而他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也实有赖于亲族、外戚和昔日同学的支持。这些人多是地方实力派,是他得以在事业上成功的根基,刘秀最多只能做到不让他们影响宏观局势,但在微观上,刘秀仍无力对抗他们在地方上的影响。

比如刘秀曾经试过用“度田”来抑制地方势力,但矛盾的激化使他不得不选择不了了之,它说明,刘秀无法用单纯的法令来摧毁地方大家族的力量,而如果他坚持打击豪族右姓,恐怕没多久也会面临王莽同样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刘秀只能寄希望于通过儒学的“仁德”教育来顺势利导,再辅以各类诏书,以使社会不至于贫富差距拉得太大、矛盾冲突不可收拾。

所以说,皇帝老爸刘秀可不仅仅是一位军事家,他更是一个思想家。

身处的环境使他无法单靠个人的力量来扭转整个社会崇儒的客观状况。他既然无力去堵,就只有想办法去疏。实际上,在表面的宽柔后面,刘秀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对执法的重视。祭遵斩杀刘秀犯纪的亲兵、董宣将杀人的湖阳公主家奴就地正法,刘秀对他们都表现出了相当宽容的态度,这说明,刘秀明里大兴儒学,用儒学来引导大族贵戚谦抑,暗地里也还在用法家思想来尽可能去堵住他们乱纪的可能性。

史称汉明帝刘庄“善刑理,法令分明”,这很有可能是皇帝老爸刘秀所教。刘秀对自己的这位太子显然是十分满意的也寄予厚望,因为历史记载,当年才12岁的皇帝儿子刘庄居然知道下面官吏欺下瞒上的伎俩。这自然会令皇帝老爸刘秀对将来东汉社会问题的最终解决抱有一丝成功的希望。

这也是每一位父亲对自己儿子的期望啊。

八 光武大帝刘秀和两位皇后

东汉开国之君光武帝刘秀,堪称中国帝王中的顶峰人物。文才武略相貌人品,都达到了再无人企及的程度。他前后有过两位皇后:郭圣通与阴丽华。

这两个女人,虽然一废一立,但是她们都是中国后妃群中最幸运的人。即使是被废离异的郭圣通,也不例外:在同样离异的后妃中,她是唯一没有被囚入冷宫、没有母子俱丧、过得最自由的一个。

而刘秀名如其人,是长得很俊秀的。中国古代的史家,一向惜墨如金,尤其在评论名人外表上面,已经达到了“色即是空”的地步。要想在他们的笔下得到帅哥美女的名声,是难乎其难的,等闲的美色入不了他们的法眼,但是稍有个鼻塌嘴歪的,他们却是绝不放过。对女子是如此,对男子也不例外。

然而,对于刘秀,所有写历史的古人都毫不吝惜地齐声赞叹他的风神俊朗,认为他是世上数一数二的帅哥——“美须眉”也。照正史上的说法,刘秀身高七尺三寸,(秦尺23cm,汉尺24cm略多。三国时诸葛亮身高八尺,按今天的说法是1米93)。换算一下,刘秀的身高至少在1米75以上。以当时人的平均身高来算,他随便往哪里一站,都是鹤立鸡群的感觉。再加上他体形匀称,更显得修长。

然后来说他的相貌:刘秀不但个子高,而且鼻梁挺拨、额头饱满,皮肤白晰、眉目传神。宛若温柔秀美的女子。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漂亮的奶油小生了。

也许可能是长得太秀气了,刘秀给人的视觉冲击过于强烈,以至于跟他对阵的敌人,都对他竟有战术谋略表示难以相信。比如他后来的敌人严尤,别人向严尤提及刘秀的兵法,严尤的第一个反应竟然是:“你们说的是那个小帅哥刘秀吗?他居然也会这个?”

直到成为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身上都没有一丝一毫的悍厉气息。据说后来他成为皇帝,返回家乡宴请邻里,从小看着他长大的老太太们喊着他的小名指点说:你从小就厚道过头,温柔体贴,现在当了皇帝,还是没有什么改变,这可不行,要拿出点皇帝的威严架子来才行。

刘秀笑着说:“吾治天下,欲以柔道行之”温柔有什么不好呢?

帅哥配美女,那当然是天生的一对。光武帝刘秀和阴丽华的姻缘,开始于刘秀离家上京求学之际。当时他顺路来到新野看望姐姐刘元,并与姐夫莫逆相交。就是在这时,他遇到了他钟爱一生的另一半——阴丽华。

此时阴丽华大约只有十几岁,却已经美名远播,是当地无人不知的美女兼孝女。阴家是当地的望族,她的父亲阴陆在她七岁的时候去世了,小丽华守孝哀痛,绝食多日,被族人誉为孝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