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毗从曹丕府上回到家中,他的女儿辛宪英看到父亲的表情有些不同寻常,就关心地问父亲发生了什么事情。辛毗知道自己的女儿有才有识,是个巾帼英雄,就把在曹丕府中发生的情况对女儿说了。辛宪英一听,不由感叹道:“太子,是将来取代君王治理国家的人。取代君王登基就位,不可不感伤悲戚。治理国家临朝听政不可没有危机感。现在,曹丕刚被立为太子,本来是感伤危惧之时,怎么能得位忘形呢?这可不是好兆头。是不是预示着魏国的
将来不会昌盛?”
后来世事的发展果然如此。三十多年后,魏国的大权落到了司马昭父子的手中,最终成为一个短命的王朝。曹丕得位忘形,就作为一个政治笑话流传了下来。
曹丕代汉做了皇帝不久,东吴的孙权便派使臣前来朝贺,并当面交还了一批战俘。其中有位须发斑白,形容憔悴,但仍不失大将风度的人,他就是于禁。
于禁是曹操手下一员大将,跟随曹操30余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很得曹操器重。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大将军曹仁被西蜀的关羽围在樊城,情况危急,曹操派于禁和另一员大将庞德前去增援。当时正赶上一场特大暴雨,汉水溢出河堤,樊城周围全是一片汪洋。这时驻扎在樊城北面的于禁被困在只露出水面不大的一块小高岗上,被乘船前来攻战的关羽束手就擒。庞德则英勇战死。后来关羽又被孙权打败,于禁便随之流落在了东吴。如今曹丕代汉称帝,孙权慑于曹军的威力,俯首称臣,并把于禁等一批战俘进行交还。
曹丕见到昔日父王手下的战将如此狼狈,心中非常鄙夷,但念于禁有功于父王,并曾几次在生死关头挽救了父王的性命,没有当面责备于禁,而是豁达大度地优抚了一番,说: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大夫荀林父与楚国交兵,被楚国战败,可是晋景公并没有责怪他,反而重用他,又让他去带兵打仗,后来为晋国立了大功。秦国的大夫孟明在殽与晋军打仗,不幸战败被俘。后来孟明又偷偷逃了回来,秦穆公也没有怪罪于他,而是让他担任了重要职务,不久,他带兵打败了在西方称霸的西戎,威镇四方。如今老将军能安然无恙返归本土,是我国的荣幸,不要因前过而整日悔恨。我现在任命你为安远将军。
于禁感激的老泪横流,称谢不已。最后,曹丕对于禁说:“于老将军刚刚回来,好好休息一段时间,恢复恢复元气再说。”于是,曹丕便安排于禁先去邺城吊唁吊唁曹操的陵墓。
这天,于禁怀着对曹丕的恩德和对曹操的怀念,从洛阳来到邺城,他首先瞻仰了曹操昔日的铜雀台,然后来到漳河边上的高陵——曹操坟,吊唁了一番。最后他怀着沉痛而内疚的心情,被人领到坟旁的一栋陵屋内休息。这栋陵屋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只是墙壁上绘满了彩色绘画。开始,于禁并没有注意这些着墨粗俗的画儿,可呆了一会,于禁无意中发现这些壁画似乎与己有关。他从椅子上腾的一下站起来,圆睁二目,从头至尾看了一遍。不看则已,一看则气的脸色发黄,浑身颤抖,最后一阵晕眩倒在地上。
原来是曹丕专门让人画给于禁看的。其内容是曹仁被关羽围在樊城,关羽手提大刀,庞德威武不屈,英勇战死。而于禁在关羽面前,卑躬屈膝,磕头求饶。于禁本来就深负内疚,看到这些壁画怎能不羞愧而感到无地自容。他恍然大悟,曹丕对自己的恩德原来是假的,羞辱自己是真,曹丕呀曹丕,你害人的手段太毒辣了。从此,于禁一病不起,不久便抑郁死去。临死时,他对家人说道:“我于禁堂堂须眉,戎马一生,应该死在疆场上。而如今这样默默的了却一生,怎能瞑目哇。”
曹操是历史人物里性格最丰富的“性格之王”。他的叛逆、大度、豪迈、勇敢、幽默……他的自私、虚伪、奸诈、残忍、猜忌……都是人们长期谈论不休的话题。而曹丕这个人性格也是多重性的,一方面他对周围的文人是十分优待的、也是十分真诚的,另一方面作为君王睚眦必报、性情残忍的一面也时有表现,一些令人感到滑稽的打击报复,让人觉得他是一个十足的小心眼,而且这个小心眼报复起人来那是要人命的。
十二 曹操的家庭教育以及曹操的诗歌
曹操一代奸雄,有气吞万里之志定国安邦之才;然而曹操却一直犯有自卑的心病,源头来自其不明不白的身世。不大光彩的身世最终形成了曹操多疑、暴戾、喜怒无常的奸雄脾性。曹操也会自卑?病根在其不光彩身世?这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从中得到许多关于家庭教育方面有益的启示。
曹操的父亲是曹嵩,而曹嵩是曹腾的养子。《三国志?武帝纪》说:“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曹嵩到底从何而来,又是谁人之后?《曹瞒传》及《世语》都认为,曹嵩是夏侯氏之子,是夏侯惇的叔父。这般看来,曹操与夏侯惇当属堂兄弟,难怪曹操一直非常重用夏侯惇、夏侯渊,原来是亲缘关系使焉!
袁绍则不同,接连四世在朝廷中官居“三公”的高位,袁绍家族权倾朝野,名震天下。曹操对自己的身世设法隐瞒,在当时十分讲究家庭和出身背景的气候下,即使事业如日中天的曹操也无法逃脱世俗眼光的审视。曹操在与袁绍等同级竞争者交往中始终抬不起头,他实在受不了袁绍等人眼底那股嘲笑、鄙夷的目光。
最典型的例子,曹袁对阵,陈琳为袁绍作讨曹檄文,开始揪住曹操不光彩家世不放,此时曹操正因头风病卧床,读檄文,悚然汗出,一跃而起……
曹操从小自卑,最终养成终生多疑奸诈的性格,从中告诫我们:家庭是孩子最早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孩子在家庭里所受的影响最原始也最深刻,父母应有“为孩子想一辈子”的全面育儿观,给孩子完整的家庭、幸福的生活以及崇高的理想志趣。
“三岁定八十”,“三岁看到老”古人这一些定律与其说教给我们育儿的经验,不如说确定了我们作为父母的职责和义务。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可以说无处不在,因而良好的家庭教育都是积极主动的。
发挥家庭“基石”的作用,让孩子具备健康完整、积极主动的良好心理状态。这一点非常重要,家庭的不幸孩子受到的伤害最深,孩子心理出现问题,往往在家庭或其父母身上就能找到原因。
我们还是以曹操为例:功成名就后的曹操,对小儿曹植非常赞赏,而对大儿曹丕则不大感兴趣,这时候曹操的家庭“基石”是倾斜的,曹操一手为兄弟俩奠定了不平衡的心理,也为曹植的早死埋下祸根。
言传不如身教,家长的行为直接影响孩子,这种影响力却非三言两语能够改变。曹操的祖上辈曹节很有心计,邻家不见了一只小猪,见到曹家的小猪就认定是自己家的,曹节不争论,白白让人拿走小猪;后来邻家的小猪跑回来,那户人家知道搞错了,把猪送回给曹家,“(曹)节笑而受之”,全村的人都佩服感叹。
当然曹操后来把曹家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纵观曹操一生,善买人心是其管理的一大特色。他曾号令三军,践踏麦田者斩;岂料自己的座骑受惊窜入麦田,曹操要自刎,众将齐劝而止,于是割发代首,变被动为主动,传令三军,威严更振。这祖孙俩的故事如出一辙。
孩子有心理障碍,父母要明察秋毫,迅速找准问题的根源并及时消除。曹嵩在自己身世问题上采取了错误的做法,他养子的身份欲盖弥彰,最终累及曹操,要曹操一辈子为之承受这“不可承受之轻”。
人无完人,才无全才。一位伟人、一位天才、一位能者可能比常人多有一万个、一亿个优点,但其所言所行绝不会是百分之百的正确。曹操既非完人,又生于乱世、争于乱世,亦无例外的凸现出很多缺陷、短处乃至劣性。较为突出的是他的多疑、反复和易悔。
杀害恩人吕伯奢一家,猜忌最知己的谋士荀域、崔琰、毛介,枉杀给他医脑风病的明医华佗,都是他的多疑、狭隘之举。然真相大白后既悔之,却又很少承认。这,也许就是历史上大人物的“自尊”吧!据《三国志》记载,曹操杀华佗后的某年,其子曹冲病而无治,曹操此时方才长叹:“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而作为诗人曹操的大半生处在东汉末年的****期,可谓乱世英雄。曹操的诗留传下来的20余首,多为四、五言句的汉乐府类诗题。看曹操的诗、看他的为人,戎马一生、横槊赋诗,其诗章非吟自军旅之事,既发自军旅之情,凝聚着政治家的豪迈、军事家的壮烈、文学家的神采与诗人的浓缩。
青年时期的曹操,对汉室抱有幻想,虽出身宦官家族,却是走着反宦官的道路登上政治舞台,他要依靠自身的努力跻身名士行列,树立一个能吏、清吏的汉家忠臣的形象。曹操入仕之初,就打击浊流恶势力,在洛阳北部尉任上,棒杀小黄门蹇硕的叔父;为议郎时,曾上书汉灵帝为“党锢”中被杀的大将军窦宪、太傅陈平鸣不平;任济南相时,又上奏朝廷罢免了所辖的八个县的贪官污吏,使济南地区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青年时代的曹操确实是汉家的一个为政一任造福一方的清正、廉洁、有能力的忠臣。后来,曹操目睹了东汉政权的腐朽与关东诸军阀的无能,逐渐认识到汉的不可为,于是下决心建立一支自己的军队,利用自己日隆一日的军事实力,走一条属于自己的重塑天下的道路。
有人认为,在曹操的思想中,法学占主导地位,其实不然。儒学才是其思想的核心。如果说法学是手段,那么儒学才是其目的。曹操有时虽以两汉经学叛逆者的面貌出现,但其精神在本质上却走向原始儒学人文精神的回归。
赤壁之战败北后,曹操见孙刘联盟一时难以攻克,转而经营北方。日月迅迈,老之将至,眼看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难以完成统一大业,于是他写下了令后世慷慨之士击节不已的《龟虽寿》。诗中他把自己比作伏枥的老马。老骥之志仍在千里,垂暮的烈士仍然不失英雄本色。
显然,曹操终其一生从未放弃过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