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不可不知的圣经故事全集
5778900000030

第30章 新约篇(3)

约翰十分严肃,他回答说:“你们听着,我曾经对你们说过,我不是弥赛亚,我只是他的先驱。新娘是属于新郎的,新郎的朋友只能站在旁边,当他听见新郎的声音时,就十分高兴了。因此,我已得到满足,他必定越来越发旺,而我将会越来越衰微。”

事情的发展正如约翰预言的那样,约翰的过激行为和在民众中的影响,引起政府当局的密切注意,但他们没有足够的理由抓捕这个狂热的宗教徒,因此,约翰还是自由的,当时他非常想念耶稣,便离开心爱的犹大地区,去北方会见耶稣,两人见面自然亲切无比。他们坦诚交流思想,探索宗教,这是他俩最高兴也是最后一次会面。之后,约翰因触动王朝的统治被关进监狱,他们就再也没有见面了。

耶稣开始了他宏伟的宗教事业,他传布信息说:“赶快离开你们的罪恶吧!天国已经临近。”这一信息很快在众民中传开,并引起强烈反响,大家都真诚地信奉他。这样的社会效果,得力于约翰生前的大力宣传,使“弥赛亚”深入人心;同时,耶稣当时居住的地方靠近加利利的巴百农,这也应验了先知以赛亚曾说过的话:

加利利,那是异族的土地!

生活在这里的人民,

将要见到巨大的光芒。

这光芒将普照那些

生活在阴暗的死亡的人们。

这些都有利于耶稣传教事业的顺利发展。但耶稣明白,传播主的福音、拯救人的灵魂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行的,因此,他一边认真传教布道,一边注意招收门徒。

有一天,他沿着加利利海边散步,看到两个正在海上撒鱼网的年轻人,就走上前去,对他们说:“跟从我吧,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这鱼一样。”这兄弟俩,一个叫西门(后改名彼得),一个叫安得烈,都是上帝的信徒,他们听了耶稣的话,连忙丢下鱼网,跟从了他。

再往前走,他又看到两个正在船边补网的打鱼人,耶稣也对他们说“跟从我吧!”这两人也是弟兄,分别叫雅各和约翰,他们相信说话的人是弥赛亚,马上把船留给了自己的父亲,让一些雇工帮忙打点,头也不回地跟着耶稣走了。

还有一天,耶稣来到加利利海的一个小港口,看到一个收税的人正在税关忙碌,就走上去,对那人说:“跟从我吧!”那人名叫利未,一看是耶稣,二话没说,赶紧站起身来,跟从他走了。

他又继续前行,看见一个叫马太的税吏,坐在桌子边,耶稣对他说:“跟我来吧!”那人听从耶稣的召唤,也急忙离开收税所,跟从了他。

后来,彼得和安得烈找到了老朋友腓力,把他介绍给老师,耶稣收他为门徒。腓力不仅自己跟从了耶稣,还带来了自己的朋友拿但业,告诉他:“你记得曾在摩西律法书上提到过的、许多先知也提到过的那个人吗?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了,他就是约瑟的儿子拿撒勒人耶稣。”

“拿撒勒人耶稣?木匠约瑟的儿子?”拿但业不相信拿撒勒小镇能出大人物,他疑惑地重复着腓力的话。

腓力提议他前去看看,拿但业便跟随他去了。

耶稣见拿但业朝自己走来,便温和地笑着对他说:“你是一个真正的以色列人,心地诚实,不会虚伪!”

拿但业听了,忙问他:“你怎么认识我,知道我的品性?”

耶稣回答:“腓力呼唤你之前,你站在那棵无花果树下时,我就看到你了。”拿但业一听,知道他充满圣灵,立即尊敬地叫他老师,并称赞说:“你是上帝的儿子!你是以色列人的王!”

耶稣笑笑说:“难道只因为你站在无花果树下时,我看见了你便相信我了吗?你将会看到比这更重要得多的事情哩。”他又对他们说:“我现在告诉你们真情,你们将要看到天堂之门洞开,将要看到上帝的天使飞临并停落在人子身上。”

关于耶稣行神迹、乐善好施、治病救人的事迹,传遍加利利地区,得到众民的信服和尊崇,人们成群结队地从加利利各地、十邑城镇、耶路撒冷、约旦河对岸以及犹大地区赶来追随耶稣。

一天,耶稣登上一座山,把追随、亲近他的人召唤到跟前,在众多的跟从中,挑选了12人作为使徒,一般称为“十二门徒”,意思是代表整个以色列的十二支派。这12个人是彼得、安德烈、雅各、约翰、腓力、巴多罗买、多马、马太、达太、西门和犹大。为了扩大影响,便于布道,耶稣对他的使徒们说:“我挑选你们是要你们跟随我。”“我要派你们出去传道,赋予你们驱逐邪灵的权力。”

“十二门徒”之首是出身渔民的彼得,他勇敢豪爽,最受耶稣器重,并将他的名字“西门”改为“彼得”(意为“磐石”)。耶稣曾对他说:“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磐石上……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预言他将来是教会的柱石。雅各和约翰兄弟俩,性格暴烈,是耶稣最喜欢的门徒,耶稣称他们为“半尼其”(意为“雷霆之子”)。年纪最小的约翰最受耶稣钟爱。这些门徒在耶稣受难时,都信仰坚定、积极活动,坚持传教,主持教会工作,曾被保罗称为“教会的柱石”。其中,叛变教会、出卖耶稣的是加略人犹大,后感到内疚而上吊自杀。

不久,耶稣便派遣“十二门徒”单独活动,分为两人一组,外出传经布道。

他吩咐门徒们:你们除了带一根手杖之外,脚上穿一双鞋,身上穿一套衣,其他任何东西都不要带。嘱咐他们:不要到异教徒地区和撒马利亚人的城市里去,应该到以色列那些迷途羊群中去,去告诉人们,“天国已经临近!”你们要给人治病,他们无偿地供给你们食宿,因此,你们布道、治病应分文不收。在受欢迎的地方,始终住在一户人家;如果到了不受欢迎的地方,也不愿听你们讲道,你们就离开那里,离开时要跺脚,弄掉鞋子上沾着的尘土,对他们发出警告。

耶稣特别告诫他的门徒:布道时要小心谨慎,因为有人聚集在犹太会堂要鞭笞你们,逮捕你们,送你们上法庭,受到强权者和君王的审判,你们要机灵地将上帝的福音告诉他们和异教徒。当他们带你们去受审时,你们不用为如何回答而发愁,到了那时,你们会自然而然地回答他们,因为你们所说出口的话,不是你们自己的话,而是天父之灵借你们的嘴说出来的。你们也许因受到迫害,到处逃跑,这些你们都不用害怕,危难时,人子定会降临到你们身边。

门徒们身负重任,离开他们的老师单独执行传道任务,他们严格按老师的要求行事,每到一个地方,都规劝人们弃恶从善、驱逐邪灵、治病救人,反映良好。

耶稣派遣了“十二门徒”之后,还觉得宣传力度不够,又选派了72人,仍分成两人一组,先去他即将前往的地方。

他们临行时,耶稣说:“田里的庄稼丰收了,却没有人到田里去收割,你们为庄稼的主人祈祷,请他派人去收获庄稼。”嘱咐他们在旅途中,不要停步与别人打招呼。不管到了哪一家,首先要对人家说,“愿你们一家平安!”如果那家人善良,你们就把祝福留下;如果那家人邪恶,你们就收回祝福。他又不厌其烦地重复了给“十二门徒”说过的话,特别强调了他们应该注意的事项。

这72人遵照老师的嘱咐,历经千辛万苦,胜利完成任务后,兴高采烈地对耶稣说:“主啊!当我们以你的名义发出命令时,连邪灵也顺从地执行。”

耶稣听了,回答他们说:“我看见魔鬼撒旦从天而降,像一道闪电。你们听着,我已经授权你们,你们可以践踏蛇蝎,击败敌人,任何东西也不能伤害你们。但是,你们切不要因邪灵受毁而庆幸。你们应该庆幸的是,你们的名字被写进了天堂。”

)第五章变水为酒宴宾客 五饼二鱼饱众人

耶稣在加利利讲道时,曾回到故乡拿撒勒家里作过短暂的逗留。

这时,耶稣的父亲约瑟已经去世,母亲马利亚贤德能干,把一个没有男人的家,料理得顺顺当当、清清爽爽,充满了亲情的爱和家庭的温暖,只要孩子们想家,随时都可以回老家享受这份温馨。作为母亲,马利亚对长子耶稣的思想和行为,以及他来来往往、四处周游的生活始终不理解。但马利亚是个好妈妈,她决不因此而干预或妨碍他的任何活动,她相信自己这个奇特的孩子是个明白人,做什么事都是很有道理的。

这一天,当她见到独自出远门的儿子归来时,喜出望外,没有责备和训斥,也没有诉苦和埋怨,而是乐滋滋地告诉他一个喜讯:迦拿村家族中有人结婚办喜事,邀请全家参加婚礼。

耶稣当然高兴,不过,他提出他要带一帮新朋友一起赴宴,因为他已经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兄弟了。母亲也认为儿子的朋友便是家中的一员,欣然同意儿子的决定。

喜宴办得很热闹,祝贺的客人越来越多。正当筵席进入高潮时,管宴席的人发现酒用完了,这是办酒席的大忌,如果办喜事没有足够的酒给客人喝(或者临时去购买),岂不是丢人现眼的天大笑话?主人一家急得团团转。

在无计可施时,仆人想到马利亚,因为马利亚不仅仅是亲戚,而且是很能干的妇人,便悄悄地告诉她这件为难事,并请求她想个办法,以解燃眉之急。

知子莫若母。马利亚知道儿子有办法,她轻轻拉了拉耶稣的衣角,说:“他家的酒不够喝了,你看怎么办好?”

沉思中的耶稣被这件小事打扰,心中不悦,但他通情达理,知道这事非同小可,便对母亲说:“你别着急,待会再说吧。我的时机还没到哩!”

马利亚马上回头对主人家的仆人说:“你跟着他,就按他说的办好了。”

耶稣不动声色地走到主人家的院子里一瞧,只见院子里立着六口大水缸(因为犹太人有行洁身礼的习惯,因此,院子里放着这些大水缸,准备随时洁身用),每口缸可以装两三桶水。耶稣回转头对跟在后面的仆人说:“你把每口缸里都装满清水。”仆人立即照办,在每口缸里都倒满了水。

耶稣又对仆人说:“把缸里的水舀起来送给管宴席的人。”仆人又照他说的办,把缸里的清水舀起来,送到管宴席的人手中。

管宴席的人见仆人送上满满的新水酒,便奇怪地接过来,皱着眉头尝了尝。瞬间,眉开眼笑,因为他品尝到一生中从来也没有品尝过的好酒。他找到新郎,开玩笑地责问道:“你这人真是,人家办喜宴,总是一开始上好酒,最后才拿差一点的。你呢?正好相反,现在才把最好的酒拿出来。”新郎听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明白这话的意思,管宴席的人也不知这酒的来源,喝酒的人只知好喝,更不知这酒是水变的。只有仆人心里明白,他倒进去的是清水,舀出来的却是上等的好酒。

耶稣变水为酒的故事广为流传,被教会认为是耶稣第一次显神迹,并以此为依据,定为民俗“主显节”。

耶稣的名声越来越大,跟从他的人也越来越多。人们听他讲经,求他治病,忙得他吃不好饭,睡不好觉。门徒们劝他悄悄躲开,到旷野去休息几天。

谁知消息走漏,人们提前拥到耶稣要去的地方,待耶稣和他的门徒们到达目的地时,那里已经聚集着许多人在等候他,这些人如同没有牧羊人的羊群一般,东一群,西一堆,乱糟糟地坐在茫茫的旷野中。耶稣见了,怜悯之心油然而生,他顾不上路途的辛苦和身体的疲倦,当场给众民讲道,从中午一直讲到傍晚。

天快黑了,门徒对耶稣说:“老师,你看天都黑了,这里是荒天野地,是不是让这些人散开,自己去买东西吃,找地方住呢?”

耶稣说:“这么多人,让他们到哪儿去呢。你们得想法子给他们弄点吃的吧。”

门徒感到十分为难,回答说:“人太多了,就是买二十两银子的饼也不够吃的呀!更难的是,现在到哪里去买这么多饼呢?”

耶稣问:“你们手边还有多少吃的东西?”大家摇摇头,什么也没有了。

有个门徒领着一小孩走过来,回答说:“这里有个孩子,他带有五个饼和两条鱼,实在太少了。”

耶稣不慌不忙地对门徒说:“你们先去叫大家按次序坐好,不要随意走动,等候我们分发食物。”

门徒们心里疑惑,但还是照他说的办,指挥众民坐好,有的一排五十人,有的一排一百人。

耶稣接过那孩子的五个饼和两条鱼,仰天恩谢上帝,然后,把饼掰开,又把鱼掰开,分别放在篮子里,叫门徒们分给众人吃。

人们依次按自己的需要,从篮子里取出饼和鱼。奇怪的是,篮子里的食物取之不尽,直到大家全都吃饱了,最后还剩下十二只篮子的饼和鱼,仔细一计算,已经供给五千人饱食了。

不久,又有好几千民众聚集在一起听耶稣传道,时间一长,他们把随身携带的食物全吃光了。

耶稣知道这事后,叫来门徒,交待他们:“这些人跟我们在一起已经呆了三天,如今任何可吃的东西都没有了,你们想法子给他们弄点食物充饥吧。”

门徒们面带难色,无可奈何地回答:“在这荒山野岭,到哪里去找这么多食物,让他们全吃饱呢?”

耶稣问他们:“你们手中还有多少可吃的东西?”

“只有七个面包和几条小鱼了。”门徒懊丧地回答。

耶稣吩咐门徒们维护好现场的秩序,让民众分组坐在地上等待片刻。这时,耶稣拿起面包,向上帝感恩,然后将面包掰开,递给门徒们,由他们分给众人;又拿起小鱼感谢上帝,也让门徒们分给大家。门徒们照办,结果四千个听众全吃饱了。收拾现场时,把吃剩的东西归总,还装满了七只篮子。

除了“变水为酒”、“五饼饱餐五千人”、“七个面包与四千听众”等神迹外,耶稣还施展神迹“踏浪过海”、“命令风浪”。

那是五饼饱餐五千人之后,他们送走听讲的民众,耶稣马上与门徒们登船前往达尔马努萨地区。他告诉门徒,自己要独自登山祈祷,可能要耽搁一下,吩咐他们乘船先行。

当时,夜幕已徐徐降临,门徒们坐的船渐渐远离海岸,时间在夜色中飞快地过去。可是,耶稣还没有回到船上,门徒们正为他担心时,突然刮来一阵逆风,船逆风迎浪,在海浪中颠簸不前,直到凌晨。

辗转了一夜未曾合眼的彼得,和门徒们一起来到船头,在朦胧的晨曦中,忽然发现一个人影,在海面上踏浪而来,十分惊恐。有人吓得大声喊叫:“有鬼怪啦!有鬼怪啦!”

“是我,是我,不要怕,不要怕。”一个十分亲切的声音从海面上飘来。耶稣开口对他们说:“你们的胆子太小了,怕什么?胆壮一点嘛!”

这时,大家才松了一口气,平心静气地仔细观看,来人果真是老师,他刚做完祷告,从水面走上船来。

彼得见了,赶紧喊道:“主啊,如果真是你,我们不害怕,让我也从水面上走过去迎接你。行吗?”

“行啊,来吧!”耶稣高兴地回答。

于是,彼得走上船边,下到水里,从水面上朝着耶稣走去。但是,当他觉得狂风在耳边呼呼地狂吼、感到浪头在脚下一个接一个地猛打时,心中“咯嘣”一下,身子便随之下沉了。他惊慌失措,大声呼叫:“主啊!救我!快救我!”

耶稣立即伸手拉住他,说:“唉,彼得,你的信心太不坚定了!为什么要疑惑,有什么顾虑呢?”

师徒俩一起上了船,风也停了,浪也小了。船上的门徒见识了老师的神迹,一齐向耶稣俯伏下拜,大声惊呼:“老师,你真是上帝的儿子,人间的救世主啊!”

还有一次,是在湖边训众,宣讲“撒种的比喻”和“芥菜籽的比喻”的那天晚上,耶稣对门徒说:“我们坐船过海吧。”于是,他们离开人群,跟着耶稣登上了渡船,其他一些船只也随之前往。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顷刻间,风大浪急,水花飞涌,海水打进了船舱,船中灌满了水。耶稣坐在船尾,正枕着头在睡觉。门徒慌张地叫醒他,说:“老师,舱里装满了水,船都快要沉了,我们全都会淹死,难道你不在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