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不可不知的圣经故事全集
5778900000033

第33章 新约篇(6)

“那我也拒绝回答你们的提问。”耶稣轻松地对他们说,并反过来痛斥他们亵渎圣殿的罪行:“经上记载说,‘我的殿,必称为祷告的殿’,你们却使之成为牲畜栏、大杂院了!”他还用葡萄园主和工人的故事,来比喻祭司和地方长老的落后,他说:

有个葡萄园主,大清早就到市场为他的葡萄园雇工干活,并与雇工商定,每人每天的工资是一块银币,招来的工人遵约到他的葡萄园干活。到了上午九时,他又从家里来到市场,对站在那儿没事做的人说:“你们到我家葡萄园干活吧,报酬从优。”他们同意了,并随他进入葡萄园。在中午十二时到下午三时,他又到市场,招来没有找到活干的人到他的葡萄园干活。到了下午五时左右,他还到市场雇工干活。

傍晚收工时,这个葡萄园主叫来工头,要他给雇工们发工资,交待他说:“你发工资时,后来的先发,先来的后发。”

工头便先给下午五时开始干活的人,每人发一块银币。最先进葡萄园干活的雇工心想,自己干活的时间长,工资肯定高一点。可是,工头照样给他们每人发一块银币。这些雇工愤愤不平,抱怨园主:“这怎么说呢,五点钟来的工人只干了一个小时的活,而我们在烈日下整整干了一天,你却给同样的工资,是不是太不合理了。”

园主回答说:“我并没有占你们的便宜,约定好了每人每天一块银币的工资,这可是你们同意了的,我这儿还有协定书哩。”接着对不服气的工人讲:“我劝你们拿着钱回家吧。这钱是我自己的,难道我没有支配权?你们也不要因为我慷慨大方而嫉妒别人。所以……”耶稣望望周围的人说:“那些后来者要居先,而那些居前者要落后。”

站在那儿的祭司和地方长老,听出了耶稣的弦外之音,只得哑口无言。

法利赛人和撒该人也跟着站出来无理取闹,有意刁难。他们说摩西制定的律法中,有这样一条,“‘人死后如无子嗣,亲弟弟须娶嫂为妻,生子作后裔。’那么我们有个问题请问你,曾经有兄弟七人,老大婚后没有留下后裔就死了,老二便娶寡嫂为妻。不久,老二被上帝召唤去了,也没有子嗣。同样的事接连发生,到最后连这个女人也死了,他们都没有留下子孙继承香火。可是复活节时,他们全都起死回生,你说那女人究竟归谁所有?”

耶稣回答说:“你们提的问题本身就错了,因为人复活时,既不能娶,也不能嫁,上帝不是死人的上帝,而是活人的上帝。”

他们不死心,又提了一些怪问题,耶稣一一戳穿他们的阴谋诡计,驳得他们体无完肤。

宿敌们遭到耶稣理直气壮的反驳,一齐败下阵来,这些人对耶稣恨之入骨,但一时抓不到证据,又害怕民众反感,不敢随意抓他,只得低头离去,伺机报复。

他们离开后,耶稣向民众揭发法利赛人的七祸(即罪行),警告众人不得效法,并预言圣殿将要被拆毁夷平,这都是因为耶路撒冷杀害先知、责打义人、不听劝告的结果。

有一个叫科提麦斯的法利赛老人,很不理解这个激进的外地人,虽然他在圣殿表现得如此不体面,但老人还是很想见一见这个莽撞的青年,他叫人通知耶稣,天黑到他家里去。

耶稣接受了邀请,经过交谈,尼科提麦斯觉得耶稣的行动虽然有点过激,但出自真心诚意。特别是听说耶稣在加利利的所作所为,更坚定了自己的看法。他喜欢上这个年轻的拿撒勒人,并帮他分析目前的形势,劝他赶紧离开首都。

果然,耶稣的行动惊动了王宫,官方和权贵们对扰乱社会治安、不利王朝的事历来十分敏感,同时,那些牲口贩子,货币兑换商以及反对耶稣的一些人,都向有关方面控告这个言词犀利、行动猛烈的外地人,引起当权者密切的注意。

这时,耶稣听了老人的劝告,与他的朋友和门徒一起离开了京城,绕道回加利利行医传道。他们离去前,耶稣曾在橄榄山上向门徒讲述了自己的预兆,用“十个少女的故事”比喻天国降临,教诲门徒不要坐失良机。他说:

有十个少女去迎接新郎,这十个女子中,有五名笨女,有五名聪明,她们每人手持油灯,在新房门口静心等候。五名笨女只知举着灯,并没想到灯中的油有多少;而聪明的五女则不然,她们事前就做好准备,在灯盏里加满了油。过了很长时间,新郎还没有到来,少女们都困了,她们怕灯油不够,一个个将灯拧小。

午夜时分,忽听得有人高喊:“新郎到了,新娘们准备出来迎接!”喊声惊动了十个少女,她们急忙打起精神,挑亮油灯。这时,五笨女才发现油灯里的油已烧光,灯要熄了。她们着急地请求另外五女分给自己一点,聪明的五女回答说:“对不起,我们灯里的油也不多了,要不,你们赶快到油铺里去买吧。”五笨女听了,急忙跑出去买油。正在这时候,新郎到了,做好准备的五女将新郎迎进新房,关上门举行婚宴。

不久,五笨女气喘吁吁地跑回来,举着灌满新油的灯,但新房的门已经紧闭,她们只好站在门外请求:“郎君啊!我们等候你一夜了,请允许我们进新房吧。”新郎在里面回答说:“这不可能,因为我根本就不认识你们呀!”结果,五笨女只能在明亮的灯光下独自悲哀。

最后,耶稣告诉门徒,十个少女的故事是指机遇虽然相同,但结局却不一样。它比喻天国的降临,如同新郎的到来,不能预知,只能等待。所以,我们必须做好准备,等候天国的降临,以免坐失良机,失掉获得拯救和永生的机会。

)第九章再进耶城触宿敌 登山颂扬八福人

临近“逾越节”,形势越来越严峻,耶路撒冷的祭司和地方长老聚集在一起,密谋策划逮捕耶稣,置他于死地。

耶稣第二次进耶路撒冷,还没走进圣殿,就因故立即返回加利利了。

这是一次偶然事件。当耶稣一行刚刚进城,经过羊门附近的毕士大水池时,忽然传来喊叫声:“救救我吧,救救我吧!”

他们循声望去,原来,水池边有五条走廊(希伯来语称它为“毕士大”),走廊上躺满了病人,有瘫子、瘸子、瞎子、聋子以及一些患疑难病症的人,他们在等候池中的水流漩动。据传说,这里经常有天使下凡搅动池水,池水发出的旋转声可以治愈百病,但病人必须抢先下水,否则失灵。

那个大声叫喊的人患病已经38年了,长年腿脚僵硬,不能行走,他是专门等待天使下凡搅动水流治病的。同时,他像其他人一样,早就听说耶稣在加利利的神迹奇事,知道耶稣人到病除,能治百病。于是,长时间等在那儿,幻想出现奇迹。谁料到,这奇迹终于被他盼到了。当耶稣一行人走过时,他见来人气宇非凡,便放声大叫,其实他并不知道这人就是耶稣。

耶稣停下脚步,那人急忙爬过来躺在他面前,耶稣看了看问:“你怎么啦,想恢复健康吗?”

那人立刻回答:“想啊!我是日日想,夜夜想,时时都想做个能自由行动的健康人。”然后,他谈了自己的病情和苦衷:“唉!每当水流漩动时,没有人帮我下到水中,待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爬到池边时,水池里早已挤满了病人。”

耶稣非常同情他,决定帮他解除痛苦,便仔细瞧了瞧他,然后对他说:“起来,你的腿脚没有毛病,收拾好你的铺盖回家去。”

那人听耶稣这么一说,赶紧从地上站起来,感到自己的腿脚活络了,正想感谢,却见耶稣一行人已经离去。他试试腿脚,竟能行走自如,他高兴地卷起铺盖,夹在腋下,简直快乐得要发疯了,他喜滋滋、乐悠悠地往圣殿的方向走去,想尽快去向上帝拜谢圣恩。可是,他忘了那天是安息日,按规定,安息日是不能随身携带东西的,连衣服上多别一枚别针也不行,哪还允许夹着铺盖在大街上行走呢。

法利赛派的权贵们知道了,立即派人当街拦住那人,说:“你知道今天是安息日吗?安息日搬运行李是违反律法的,所以你犯了罪,应该受罚。”

那人正沉浸在无比的兴奋和幸福中,根本没有细想他们问话的意思,随口便说:“是为我治好病的那位先生要我卷铺盖回家的,我是照他说的话在做。”

他们问他:“要你这么做的那位先生是谁?”

那人只能摇头,因为他并不知道为他治病的人是耶稣,而且当时毕士大非常拥挤,耶稣与他对话后,很快就避开了。

权贵们猜到了此事定是耶稣所为,所以怒火中烧。他们放了那人,却对早已怀恨在心的耶稣怒不可遏,他们决不放过这一报复耶稣的好机会。在他们的怂恿下,公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对策,他们决定先调查情况,责令耶稣说清楚这件事。

耶稣毫无惧色地去了,而且耐心地听取了他们的指控。完了,他明确地回答说:“我父亲在不停地工作,我也必须如此做。”并不认为碰巧是安息日,这一天什么好事也不能做了。他们逼紧了,耶稣只表示气愤,并不发火。实在逼急了,耶稣就给在场的人讲个简短的故事或者打个比喻,他说:

我给你们打个比喻,某葡萄园的园主要出远门,便把自己管理经营得十分良好的葡萄园交给佃户看管。到了葡萄成熟的季节,他回到家里,派手下的三个仆人去向佃户们收取自己应得的那份钱款。佃户们看到来人是奴仆,便打伤一人,杀死一个,赶跑一人。园主听了仆人的汇报,又派更多的仆人前去要债,也受到同样的下场。最后,他派自己的儿子去找佃户,心想,他们看不起奴仆,总会尊重我的儿子吧。谁知,佃户们见了,商量说:“杀死他,除掉了他,我们就能夺取庄园的全部财产。”佃户们竟然一拥而上,将园主的儿子从园子里扔出去杀死了。

说到这儿,耶稣问:“若是庄园主亲自出马,你们说结果会怎样呢?”

人们回答:“他肯定将那些恶佃户杀死,请另外一些佃户帮忙照看葡萄园,这些佃户定能如期如数上交园主应得的收成。”

耶稣又问大家:“你们真的不知道经书上是怎么说的吗?”他见众人摇头不知,便告诉大家:

经上记载说,最重要的基石

被工匠们当废料丢弃。

全赖主的巧妙安排,

这种情景才让人惊奇。

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们,你们都无缘见到天国了,因为只有‘唯积善之人才能受它拥抱’。”

耶稣传播的福音,使人们领悟到上帝“善心、普爱”的训诲,不少反对他的听众立即改变了立场,成为他的拥护者。

一些法利赛人和耶路撒冷的经律师不服气,围过来攻击耶稣,说他的门徒用不洁之手拿东西吃,是违反祖宗传统,质问耶稣:“为什么你的门徒敢于违反教义,不净手就进餐呢?”

耶稣听了,针锋相对地回答说:“你们的质问,很久以前先知以赛亚就作过预言。现在,我来给大家重复一遍。请听,他是这样来形容你们这些伪善之人的:

上帝说,这些人用唇舌尊敬我,

内心实际上在背离我,

他们教人以入的规定,

竟说这是上帝的律法,

如此敬我之人岂能获得拯救。

耶稣接着指责他们:“你们不正是把上帝的律法束之高阁,信守人的教诲吗?你们巧妙地拒斥上帝的律法,为的是抬高祖宗的教诲。因为摩西严格命令你们‘要孝敬父母’、‘咒骂父母者应该处死’,于是,你们告诉人们,把孝敬父母的东西说成是敬献给上帝的,这样,就不会因敬父母不拜上帝而受到惩罚。你们企图通过这种形式,引诱人们用祖宗的传统,抵消上帝的旨意。类似这样的事情,简直不胜枚举。”一席话责骂得对方翻白眼,却无话反驳。

祭司和反对耶稣的人恨得咬牙切齿,他们暗地里叫警卫去抓耶稣。耶稣对警卫说:“我和你们相处的时间不多了,我快要离开你们,回到我的派遣者那儿去了。你们会寻找我,却无法找到,我要去的地方你们去不了。”

警卫们听了莫名其妙,面面相觑,他们实在不明白,这人究竟要到哪儿去?怎么肯定我们还要寻找他?为什么他去的地方别人不能去?但见耶稣出言不凡,不敢抓他,便空手而归。

祭司和法利赛人责问他们:“怎么搞的,你们怎么不把耶稣带到这儿来?”

警卫回答:“他说的话非同凡响,令我们不可理解,所以我们不好动手抓他。”

法利赛人生气地吼道:“你们都被他迷惑住了,你们见过当权者和法利赛人相信过他吗?只有那些不懂摩西律法的愚蠢人才跟随他哩。”

当时,法利赛人科提麦斯也在场,他曾经见过耶稣,并与之交谈过,还特别喜欢这个外乡人,他听说要抓耶稣,便说:“依律法我们不能随意给人定罪,必须核对实际情况,经过审理之后才能判决。”

那些反对耶稣的人听他这么说,都一致责怪他不该帮耶稣说话,认为加利利不会产生先知。

最后,宿敌们与在圣殿大院遭受损失的商人一起联名上告国王。希律王像他的父亲一样多疑,他又多次听到关于耶稣犯罪的反映,惧怕耶稣动摇他的统治,便相信了他们的话,就以亵渎神灵的罪名,下达逮捕耶稣的命令。

但此时的耶稣,已经和他的众门徒第二次离开了耶路撒冷,沿途又有许多人加入了他们的队伍。他看见跟随自己的人越来越多,就登上一座小山,在山顶上坐下,众门徒围坐在四周,他开始教诲和培训他们。这便是有名的“登山训众”或“山上宝训”。

这一次,耶稣集中地讲述了许多问题,有“论福”、“论门徒应作盐作光”、“论仇恨”、“论爱仇敌”、“论奸淫”、“论起誓”、“论施舍”、“论祷告”、“论禁食”、“论财宝”、“论世俗生活”、“论责人与律己”等。其中“论福”中讲了八种人有福,被人们称为“八福”:

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

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

饥渴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怜恤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

心地纯洁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将会看到上帝;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上帝认他们为自己的子孙;

为义受到迫害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属于他们。

当年,耶稣为了教导门徒如何做祷告,自己亲自作了一段示范文,专供信徒们做礼拜时齐声背诵,所以称之为“主祷文”,这也是一段指导人们在人生坎坷道路上行动的祈祷文,至今,世界上还有千百万人一遍又一遍地背诵着:

我们在天上的父,

愿人都尊称你的圣名,

愿你的国降临,

愿你的旨意,

行在地上像在天堂那样得到实现。

我们的日用饮食,

今日赐给我们。

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

不叫我们遇见试探,

救我们脱离凶恶。

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

直到永远!阿门!

正当耶稣宣传宗教触犯犹太当局利益,政府以蛊惑人心的罪名四处逮捕耶稣时,他的好朋友拉撒路突然得了重病。拉撒路和他的姐妹马大、马利亚都是耶稣的信徒和朋友,住在离耶路撒冷不远的郊区伯大尼村。姐妹俩万分焦急,因为他们亲密的好朋友暂时躲藏起来,无法为她们的兄弟治病。拉撒路病危时,知道耶稣去处的马利亚,不得已托人捎信说:“主啊,你所爱的人生了重病,病情十分危急!”

耶稣得信后,安慰她们不用焦急,不用害怕,这病人不会死。可是过了两天,耶稣却对他的门徒说:“我们再到耶路撒冷去吧。”

众门徒听了他的话,无不惊愕地对他说:“天呀!这是什么时候?耶路撒冷正等着逮捕你呢,你怎么还要往那里去!”

耶稣回答:“我们的朋友拉撒路睡着了,我得去唤醒他。”

“他若是睡着了,自己定会醒来。”门徒们不明白耶稣说这话的意思。

“拉撒路已经死了。”他只好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们。

众门徒见他决心已定,大家都愿意陪他一同冒险,他们表示要和老师一起去,就是死也要和他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