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解放襄阳
5783400000025

第25章 问鼎中原(5)

邓小平帮哨兵叠起夹被,说:“可以多走动走动,用自身的热量抵御严寒。解放军,吃苦也要吃得自然。你是哪个单位的?”

“警卫团3连的。”

刘伯承:“听你的门音,是太行的?”

“左权县的。”

“家里还有什么人?”

“只有一个70岁的老母亲。”

“中秋本是团圆之节,她老人家会想你的。”

哨兵望了望天上的圆月:“等全国解放了,我会好好伺奉她的。”

“很好,就应该这样。母亲拉扯大一个孩子不容易,小时含辛茹苦,大了还要牵肠挂肚。将来你回去,替我和政委感谢她。”

哨兵的眼睛湿润了。

一个战士跑过来,气喘墟嘘:“司令员、政委、请帮栽解决个问题。”

刘伯承望着壮壮实实的小战士:“很严重吗?”

“反正……反正我自己解决不了。”战士踢着地上的石子,指指哨兵。“他是我们副连长,他下命令替我站岗……”

刘伯承很有兴趣的样子:“你是不是让我给他也下个命令?”

“反正您一句话就管用。您不知道,我们副连长他……”

“牛原平!”站岗的副连长喊。

“你别叫,反正在首长面前要讲真话,反正你确实在生病打摆子嘛。”

“反正、反正,你就知道反正。让首长评评理,打摆子几天才发作一次,不发作是不是和好人一样?”

刘伯承听着听着笑了:“哎呀呀,你们这官司很难断哩。副连长同志,你叫什么名字?”

“赵桂良。”

“赵桂良同志,你做得对,牛原平,听副连长的,你和我们看戏去。”

赵桂良很得意,又给牛原平下了道命令:“快给首长带路。”

“赵桂良同志。”邓小平抖开夹被,把草灰色的被面朝外,披在赵桂良的身上。“这样披,既保暖,又隐蔽。”

“政委,我……不冷。”

“披着,这是我的命令。身子也要当心。”

牛原平照顾着刘邓顺着田间小路向篝火边走去。

第6纵队宣传队的“活宝”李进修正在说快板,见刘邓走进人群,赶忙停下来。

邓小平:“接着,接着表演。”

刘伯承在人群中坐下:“我和邓政委都是观众。你唱的什么子?”

“自己编的,还没起好名,就先叫《大别山快板》吧。”

“《大别山快板》,好,我就听你唱唱大别山。”

战士们鼓掌。

敲响清脆的竹板,李进修字正腔圆,妙语连篇——

同志们,请哑言,咱来唱唱大别山。

大别山,是好山,养兵屯兵好兵站。

山连山,宜作战,最利开展游击战。

战略位置更重要,威胁南京和武汉。

山高水高连成片,过江是个好跳板。

本是革命发源地,群众觉悟靠动员。

只要我军纪律好,群众自然拥护咱。

有些人,往北看,尽想太行大平原。

只要提起大别山,满心满嘴是讨厌。

厌马桶,厌爬山,雨水多,行路难。

又说群众觉悟慢,不送担架鞋袜穿。

忘记这是老地区,苦尽甜来方喜欢。

回想初到太行山,讨厌爬山群众顽。

回想初到冀鲁豫,钢盔(高梁面窝头)粪坑尽牛圈。

经过八年苦斗争,群众生活才改善,

吃的好,穿的暖,人人思想换新颜。

支前优属样样干,真心实意拥护咱。

说一千,道一万,思想不开才是难。

厌马桶是不习惯,厌爬山是怕困难,

粗脖子,打摆子,癞痢头,疥疮癣,

都是敌人大摧残,人民生活才艰难。

咱们革命打蒋军,为的穷人把身翻,

同志们,加油干,报前仇,除坏蛋,

去掉个人小算盘,只要革命有好处,

个人小事别计算,别计算!

“好噢!”刘伯承带头鼓掌。

邓小平站起身,对李进修说:“小鬼,你唱得很好。深入浅出,把进军大别山的意义和我们的决心形象化了。希望你多编多唱一些这样好的节目,鼓舞士气,打击敌人。”

刘伯承:“不错,你的快板比我的讲话要来得好。”

“不,首长,我……”

“你的道理讲得透,而且没有骂人嘛。”刘伯承伸出宽厚的大手:“我感谢你!”

愉快、欢乐的夜晚过去了。

天还未亮,野司指挥部召开作战会议。

刘伯承叉开两指,以斛山砦为中心,在地图上画了个圆。

各纵队头头立刻明白,刘伯承要用他的“圆规战法”了。

刚才,邓小平已经介绍过形势:部队要有大的行动。

一个月来,南线放飞的“麻雀”部队进展迅速,不断有好消息传来。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解放县城23座,歼敌正规军及保安团队7000余人,并相继在鄂东、豫南、皖西建立了17个县的民主政权。而敌人鉴于第58师连续三次在光、商地区被围,判断刘邓主力及指挥部在大别山北麓,于是蒋介石一面电斥顾祝同“网撒得太大,漏洞太多”,一面从鄂东调来整编第7、40师,从皖西调来整编第48、46师,与原在大别山以北地区的整编第85、5民52师等部,对光山、新县地区全力合围。用蒋介石的话说,即“要改变战术,合攻共匪首脑机关,吸引分散之敌回救,在鄂北聚而歼之”。

形势喜忧参半:喜则调动了敌人,使我得以战略展开;忧则敌军来势凶猛如同旋风,我军首脑机关已处在风暴中心。

刘伯承泰然自若,双指一左一右,利落地完成了圆规地图作业。他说:“蒋介石一贯的哲学是以不变应万变。他的军事理论也总是拿破仑、希特勒、冈村宁次所谓的圆规战略那一套,‘广大广大的包围,缩小缩小的歼灭’,看起来气势汹汹,其实在它的圆规线段尚未合拢之前,在梳篦与梳篦的结合部存有很大的间隙,这就为我们大踏步的机动创造了条件。”

邓小平接道:“请大家注意,我们的优势正在于这种机动。冲破敌人的黄河战略,进军大别山,是毛主席在战略全局上部署的大机动。我们建立新的根据地,面对敌人的重兵包围,机动已成为我们生存发展之必要。蒋介石的哲学是不变,我们则用灵活的机动战术逼迫他改变,打破他不变的格局,使他处处被动,而后再寻机逐一歼灭。那时,我们一桌桌酒席就吃得从容了。”

刘伯承:“这就叫作不破不立。我记得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贵族们想难为哥伦布,让他把一个鸡蛋竖起来,在场的人都以为哥伦布要出洋相了。谁知他不慌不忙,把鸡蛋的一头敲破搁在桌面上。贵族们喧哗:‘你这么干不算数!你把鸡蛋打破了嘛!’哥伦布却从从容容地说:‘不打破,如何立起来呢?”

“我们也要学习哥伦布。”邓小平笑着端起一只瓷碗:“当前,敌人就像这只碗,想把水困在里面一口喝干。我们呢?要是把碗全部打碎,不单是没有那个力量,而且也会造成兵力分散;又像哥伦布,如果把鸡蛋打个粉碎,那么鸡蛋也就立不起来了。但是,倘若我们集中力量打破它两个缺口呢?水自然会像瀑布一样流下来,以强大的冲击力把敌人冲垮。这就是司令员常说的,变敌人的包围圈为一条为我所用的‘利害变换线’。”

对付敌人的合围,刘伯承有一手绝活,叫作“敌进我进”。具体说就是认清敌人的“圆规战法”,掌握包围圈尚来全部合拢时的“利害变换线”,或集中兵力歼敌弱小一部,或留小部队在内线迷惑敌人,而将大部队从围拢的缝隙中跳至外线,在敌后宽大舶战场上机动往来,调动敌人,创造战机,各个歼灭。如此,既能粉碎敌人的“围剿”,又保护了敌占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同时在根据地物质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深入敌后解决部队的供给补可谓“一箭三雕”。创造了“敌进我退”16字诀的毛泽东曾赞扬说:“刘伯承,你那个‘敌进我进’好呀,整得日本人没办法。”

刘伯承问李达:“参谋长,预计敌人全部合拢还要好多时间?”

李达说:“根据侦察和情报分析,还要两天。”

刘伯承:“蒋委员长开恩哟,给了我们两天的宽限。两天之内利害变换,我们要看准火色,毫不犹豫,转到外翼。”

李达走到地图前,指着刘伯承画下的“利害变换线”,宣布:

“敌部署以7师、40师两个半旅由麻城向沙窝北进,以48师、58师集结商城,以85;师及52师主力集结潢川、罗山一线,估计两天内可以部署完毕寻我作战。

“为调动敌人,解决冬衣,歼击薄弱之敌,部署如下:1、2纵队主力俟敌7师、40师进至麻城、沙窝之间时,南出黄安、麻城地区。3纵应俟敌7师进至麻城、沙窝间时,出皖西地区,寻机歼灭小股之敌,路线自行选定。6纵对敌7师、40师不要正面作战,主要打敌辎重,尔后应相机歼灭麻城之敌。”

刘伯承问:“大家看还有没有补充意见和问题?”

细心的杜义德提出:“部队分遣行动,野司随哪一部分?”

刘伯承说:“随1、2纵,和你们一起南下。他蒋介石到大别山北,我刘伯承到大别山南嘛。陈锡联,3纵东进皖西,你有什么打算?”

“司令员,如敌继续西调,皖西空虚,我能不能把仗打得再大些?”

“这个问题提得好。”刘伯承举起放大镜,审视了一下地图上皖西的敌军部署,说:“知兵势,解奇正,这只是一般的制胜之道。其实,更重要的是要避实而击虚,牢牢抓住虚与实的环子。如果皖西进一步空虚,3纵可以放手歼敌,但要注意避开桂系主力,专打88师。这就是孙子所说的,‘兵之所加,如以碳卵者,虚实是也’。其它各纵也同样,在机动中要切实把握虚虚实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正确选择作战目标、作战方向和作战行动。不打则矣,打必全胜。”

邓小平点燃烟,徐徐吐出一缕青烟:“没有打好的仗,已经成为过去,我们不再提它了。今后,我们必须打几个大的胜仗。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大别山站住脚,群众才能真正发动起来。”

“政委说得对。否则……”刘伯承停顿一下,说:“否则部队天天空跑,鬼才相信你!”

安徽霍山张家店1947年10月8日

寒露将至。

夕阳燃至最后一把火,悄然坠地,溅落满天霞光。

天说黑就黑,一弯孤零零的残月更显出夜的突兀与深寂。

夜色中,一个人影离开大路。他跃上山岗,找到一棵大树,双手合抱,两脚一蹬,眨眼爬到几丈高的树上,选了个树杈坐稳,举起望远镜……

他是第3纵队第7旅旅长赵兰田。

跳出敌人合围后,第3纵队乘虚挺进皖西,兵分数路寻歼敌第88师。陈锡联部署时特别强调:“各部指挥员在执行任务中必须灵活捕捉战机,积极主动地协同。只要抓住敌人,不必请示即可合围歼灭之。”

个头不高的赵兰田本来腿就长,每次打仗都嚷着要打头阵。这回有了“尚方宝剑”,兴奋得不得了。他对旅政委周维说:“你拉着直属队在后面走,我带侦察连到前面去。”

路上,遇到第20团团长左魁元。

左魁元报告:“刚刚撵上88师的尾巴,还没怎么交火,龟儿比兔子逃得还快,一下子没影儿了。”

“赶快追!”

“部队还没吃饭呢。”

“还吃什么饭?追!”

望远镜里一片灰黑,骑在树杈上的赵兰田骂了一句。突然,镜头里出现影影绰绰的茅屋,渐渐多了,灰乎乎一片;有了光亮,一点一点,骤然陡增,灯火遍地……

张家店。

“娘的,这回算抓住你啦!”赵兰田惊喜。

位于霍山至六安公路旁的张家店是一个有着几百户人家和商店的集镇,四周广布池塘、水沟、稻田,再往外则横亘着一些长满松树的山岗。

“旅长,我们抓到一个俘虏!”黑暗中,侦察员跑上山头,低低的声音中透着兴奋。

俘虏的口供证实了赵兰田的判断:敌第88师师部及第62旅全部正在张家店宿营,准备明天一早向北撤退,欲与整编第46师会合。

第88师是赵兰田的老对手了。年初二出陇海时,第3纵队就和第88师交过手,在山东鱼台外围吃掉它一个半旅。经过补充整训,第88师这次又被调到大别山,一色美式装备,狂得孤军深人,欲寻刘邓主力决战;刚一接触又想起旧伤,心有余悸,匆忙后缩,躲进了孤立无援的张家店。

歼敌的时机再好不过了,然而赵兰田身边仅有一个团外带一个侦察连,兵单力薄,难以对付整旅的敌人。他苦思冥想,那张还留着孩子气的脸上怎么也网不起皱纹,只有两条舒眉皱得一高一低,就像他此刻的心境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有人报告:“旅长,童旅长来了!”

“来得正好呀!”赵兰田纵身跃下山坡,握住第9旅旅长童国贵的手。

原来,第9旅的前卫营也抓到一个俘虏,获得了张家店的敌情。童国贵也正是为这事来找赵兰田。

“老童,我手上只有一个20团。19团和21团都调去阻击援敌了。”

“我现在身边也只有一个26团。”

“人是少了点,可总比我唱独角戏强呀。我看是不是这样,你在南面和西面,我带20团绕到东面和北面,先把敌人围起来再说。”

“行!陈司令有话,让咱们机断行事。不过,得设法跟纵队和8旅联系上。不能让龟儿子88师跑掉!”

夜,黑漆漆的。

电台紧急寻呼;

部队频频调动;

电话通讯快速沟通;

敌人尚在熟睡中。

赵兰田将指挥所开设在张家店北侧的山头上,他借着月光看了一下手表,时针指向3时零5分。他找了块大石头坐下,点了支烟,美美吸了一口。

张家店笼罩在烟雾中。

拂晓时分,敌人醒了,又陷入噩梦。

一场突围、反突围的恶战。

起初,一个连、一个排的敌人试探性地四处出击。

后来,整营整团的敌人发起集团冲锋,将突围的重点压向张家店东北的295高地。

第20团的阵地一片火海。

电台终于沟通,派去送信的通信员也赶了回来。最新态势:纵队正在向张家店靠拢,郑国仲副司令员带着马忠全的第8旅已经赶到张家店东南一线,先期到达槐树岗地区的第21团构筑了坚固的防线,以阻敌第46师的增援……一场分头行动、机断行事的围歼战协调得如此默契,如同预先布局精道一般。能否吃掉第88师,全局系于一发,就看第20团能否顶住了。

赵兰田操起电话:“左魁元吗?全局命运就系于20团了!如果你们顶不住,放开口子、这个战役就被你们断送了……”

左魁元:“请旅长放心,只要我左魁元还有口气,就不会让一个敌人活着上来!”

“告诉你,我可是头一次挨刘司令员的骂。‘勇,’字怎么写?‘男’字头上一顶冠,男子汉要有卵子!”

第20团的雄性男儿面对敌人一次比一次疯狂的反扑,丝毫没有畏惧,以一个团的兵力阻击着数倍的敌人。

从拂晓到黄昏,部队没有吃饭,赵兰田也滴水未沾;炮火渐渐稀疏了,警卫员趁着战斗间隙送上来一碗南瓜。

赵兰田正俯身侧耳,好像在捕捉什么,见警卫员打断了他,眼睛一瞪:“扯蛋!现在不是吃饭的时候!”

赵兰田不理警卫员,干脆趴下,把耳朵贴在草地上。突然他站起身,狠狠地瞪着莫名其妙的警卫员:“傻愣着干什么?快去通知侦察连,增援3营阵地!:”

好险,3营阵地上的弹药打光了,战士们正在用石头砸敌人。侦察连奉命及时赶到,强大的火力立即泼洒出去,打退了敌人最猛烈的一次进攻。

警卫员端着南瓜又回来了,望着旅长傻笑。

“笑什么?”

“旅长,你刚才……”

“打仗就要这样,一点风吹草动都不能放过。这就是刘司令员说的,叫作……”

警卫员接道:“胆大包天,心细如发,肚子不空。”

“肚子”?赵兰田没有听过刘伯承论兵肚子。

一碗南瓜递到赵兰田手中。

战斗整整打了一白天。

夜再一次降临,战场暂时平息下来。

张家店南面是韩家畈,靠山坡聚集着一些人。纵队副司令员郑国仲正向旅团指挥员们做最后的部署:“敌桂系主力40师正集结三个团的兵力由六安向南增援。槐树岗一带虽有我21团,但很难阻滞敌人的强大集团。目前,该敌已窜抵中子店,距张家店不到40里,如果再放一下,很快就会到我们的脚下。因此,我们至迟明天黄昏以前彻底解决战斗,否则就会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