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兵团由陈士榘任司令员,袁仲贤任政委。辖第24军,军长王必成,政委廖海光;第25军,军长成钧,政委黄火星;第26军,军长张仁初,政委王一平;第34军,军长何基丰,政委赵启民。
第9兵团由宋时轮任司令员,郭化若任政委。辖第20军,军长刘飞,政委陈时夫;第27军,军长聂凤智,政委刘浩天;第30军,军长谢振华,政委李干辉;第33军,军长张克侠,政委韩念龙。
第10兵团由叶飞任司令员,韦国清任政委。辖第28军,军长朱绍清,政委陈美藻;第29军,军长胡炳云,政委张藩;第31军,军长周志坚,政委陈华堂。
1949年2月9日,商丘附近张菜园,中原野战军指挥部。根据军委指示,淮海战役总前委,在渡江作战中仍旧行使领导军事及作战的权力。今天,总前委在此召开作战会议。
粟裕首先说出他的观点:“我看以在3月半出动,3月底开始渡江作战为最好。”
邓小平手里拿着支铅笔,轻轻地敲打着桌面,对粟裕说:“谈谈你的看法。”
“这个时候渡江,就政治因素而言,敌人此时内部还没有求得一致。从军事上来说,敌人的部署还没有完成,他们还要在直接配备和后退配备两种方案之间进行徘徊,江防体系还不可能完善。从季节而言,4月初的雨水少,便于作战,一过4月,长江的桃花汛就会到来,那时江水陡涨,水面加宽,水流也变得很急。”粟裕对情况很熟悉,分析得简明透彻。
谭震林补充道:“这个时间渡江唯一的不利条件,是准备时间比较仓促。”
邓小平用眼色征询陈毅的意见。陈毅说:“3月半出动较好,我们可以按此时间报中央定夺。”
邓小平见渡江的时间问题,大家已基本取得了一致的意见,就说:“时间问题就这样暂定下来,那么,我们怎么打呢?国民党国防部在江防上曾经考虑过三线配备,即前进配备、直接配备和后退配备。蒋介石说,长江防线如同常山之蛇,击尾则首至,击首则尾至,击其中间则首尾俱至。”
谭震林说:“国民党的前进配备事实上已经不存在了,他们过去曾强调‘守江必固淮’,可是淮海战役一败,他们已没有能力实现前进配备。据侦察部队报告,敌人设在江北滁县指挥所已被取消了。”
“过去我们同国民党军队作战,总是采取避强击弱,避实击虚。”粟裕停了一会,将语气一转又说:“现在情况不同了,我们占有优势,我们的炮兵完全可以压制长江对岸敌人的火力,在一定范围内,还有能力对付敌人的军舰和空军。而敌人则兵力不足,防守空隙大。”
陈毅幽默地说:“蒋介石这次是顾头顾不了屁股,1800多公里的长江防线,我看他没有法子守了。”
邓小平把手中的铅笔使劲往桌上一拍,说:“我们就来他一个全线突破,在宽大正面上,使用大部队强渡长江,让蒋介石的长江防线首尾不能相顾,这样蒋介石的‘长蛇阵’就要成‘死蛇阵’了。”
九、四分五裂的南京政府空喊和平,汤恩伯只守上海不守长江
李宗仁一面迫切希望和谈早日开始,以制止解放军对江北国民党据点的攻击;一面开始着手解决国民党内部的矛盾。
2月14日,李宗仁派出的“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飞往北平,携带了他的5点建议:(1)政府同意通过政治方法解决一切国家问题;(2)各方指派一正式代表团,立即恢复和谈;(3)和谈时期停止一切军事行动;(4)今后国家重建工作按下列原则进行,即组成民主政府,平均分配财富,军队国有化,全体人民自由生活;(5)今后与外国的事务,按照民族平等,互相有利的原则进行。
李宗仁在南京焦急地等待着,可是他没有等到四老的好消息,却连篇累牍地从报上看到毛泽东发表的文章。
2月15日,毛泽东发表了《四分五裂的反动派为什么还要空喊“全面和平”》的文章。毛泽东指出:“虽然蒋介石、李宗仁和美国人对于这一手曾经作过各种布置,希望合演一出比较可看的双簧,但是结果却和他们的预期相反,不但台下的观众愈走愈稀,连台上的演员也陆续失踪。蒋介石在奉化仍然以‘在野地位’继续指挥他的残余力量,但是他已丧失了合法的地位,相信他的人愈来愈少。孙科的‘行政院’自动宣布‘迁政府于广州’,它一面脱离’了它的‘总统’‘代总统’,另一面也脱离了它的‘立法院’‘监察院’,孙科的‘行政院’号召战争;但是进行战争的‘国防部’却既不在广州,也不在南京,人们只知道它的发言人在上海。这样,李宗仁在石头城上所能看见的东西,就只剩下了‘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2月16日,毛泽东发表《国民党反动派由“呼吁和平”变为呼吁战争》的文章。文章说:“究竟是以拯救人民为前提呢,还是以拯救战争罪犯为前提呢?……请问国民党的英雄好汉们,你们为什么反对惩办战犯呢?你们不是愿意‘缩短战争时间’‘减轻人民痛苦’的吗?假如因为你们这一反对,使得战争还要打下去,岂非拖延时间,延长战祸?……他们是‘以拯救人民为前提’的大慈大悲的人们,为什么一下子又改成以拯救战犯为前提了呢?根据你们政府内政部的统计;中国人民的数目,不是四亿五千万,而是四亿七千五百万,这和一百几十个战犯相比,究竟大小如何呢?”
2月18日,毛泽东又发表《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种答案》一文,文章对蒋介石、孙科和李宗仁的观点都作了批判。毛泽东在文章中说:“李宗仁知道八条的第一条,就是惩办战犯,而且也有他自己的大名在内。”
看到这些,李宗仁坐不住了。他不能等待共产党给他一个结论,他要首先整顿好国民党内部,否则“家不和,外人欺”。
2月22日,李宗仁装作去华南视察,乘飞机到广州。他要说服孙科,让他把行政院搬回南京。
当晚,李宗仁同孙科进行了会谈。
李宗仁说:“哲生兄,请你将行政院迁回南京,要不然我这个‘代总统’就没法干了。”
孙科说:“南京实在太危险了,共军已到江北,在敌人的炮火轰鸣之下,我们怎能处理政务呢?”
李劝道:“哲生兄啊,在八年抗战中,有哪一天不是在敌炮火下过去的?你在南京垂危之际;无论如何要以大局为重,迁回南京。”
李宗仁终于说服了孙科,他于2月28日带着政府的所有人员回到了南京。
可是,由于他的举动在立法院引起普遍的不满,立法委员们动议对他投不信任票。孙科狼狈之极,只得表示辞职,李宗仁终于搬掉了一块拦路石。
孙科走后,李宗仁找到何应钦,要他出任行政院院长。李宗仁说:“敬之老弟,1927年8月蒋先生第一次辞职,我俩的合作非常好。现在历史正在重演,蒋先生又下野辞职了,南京再度垂危,当你以前的同事孤独的时候,你能无动于衷吗?”
何应钦被李宗仁的一席话所感动,他说:“我会帮忙的,但是你知道蒋先生的为人,没有他的赞许,我实在不敢有什么举动。”
李宗仁立即叫吴忠信打电话到溪口,向退休的蒋介石报告何将接任行政院院长一职。蒋在电话里回答:“让德邻弟自己安排一切,我是退休之人,能说什么呢?”
站在吴忠信身边的何应钦,听到蒋的口气如此客气,感到不寒而栗。他对李宗仁说:“德邻兄,你还是允许我远离政界吧!”
此后,李宗仁又派吴忠信去蒋处请求,蒋最后给何应钦打电话说:“既然德邻想让你担任那个职务,你就接受下来吧。”
何应钦仍不敢轻举妄动,他亲自到溪口见蒋,在蒋处取得更详细的指示后,才接受了李宗仁的任命。
李宗仁一面抓和谈,一面抓长江防御,他的策略是“备战求和”。
1949年3月初,南京国民党国防部。
李宗仁、何应钦、顾祝同、汤恩伯、蔡文治等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正在召开作战会议。
李宗仁说:“我们要和共产党进行和谈,但是也要搞好长江防御。军事上发展到今天这步田地,需要守江,把我们的命运寄托在长江天险之上,虽已属下策;但是我们毕竟还有强大的空军和数十艘军舰,这些是我们的长处,如果我们善加利用,共军未必可以飞渡长江。”
何应钦问:“我们现在还有多少力量可用于长江防御?”
作战厅厅长蔡文治中将回答:“汤司令有45万人,白司令有25万人,此外还有舰艇178艘,飞机230余架。”
参谋总长顾祝同说:“先说说你们作战厅的计划。”
蔡文治说:“我军江防主力应自南京向上下游延伸,因为这一段长江江面较狭,北岸支流甚多,共军所征集预备渡江的民船,多藏于这些河湾之内。至于江阴以下长江江面极宽,江北又无支河,共军不易偷渡,可以不必:用重兵防守。”
蔡文治对着大幅江防作战地图,仔细地讲解着。李宗仁、何应钦、顾祝同等人频频点头。
但是,汤恩伯却不以为然。他说:“这一方案根本行不通,它违背了总裁的意图。”
颐祝同问:“汤司令,你有什么方案呢?说出来让我们大家听听。”
汤恩伯说:“我认为,应把主力集中于江阴以下,以上海为据点。至于南京上下游,只留少数部队应付应付就可以了。”
此言一出,四座一片哗然,许多将领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何应钦向:“如此,南京还如何守卫?”
顾祝同说;“守上海,而不守长江,此乃下策。”
李宗仁说:“汤司令,可否重新考虑。”
汤恩伯握有实权,上自湖口,下到上海,45万大军在他一人节制之下,因此李宗仁等人对他毫无办法。汤恩伯不管众人怎么说,仍然坚持他守上海的计划,并说:“这是总裁的方案,我必须执行!”
蔡文治实在忍无可忍,对汤说:“就战略、战术来看,我想不论中外军事家都不会认为放弃长江而守上海是正确的。现在代总统、何院长、顾参谋总长都同意我们作战厅的方案,为什么你独持异议?”
汤说:“我不管别人,总裁吩咐怎么做便怎么做!”
蔡顶了汤一句:“总裁已经下野了,你还拿大帽子来压人,违抗参谋总长的作战计划,如果敌人过江,你能守得住上海吗?”
汤恩伯感到在众人面前丢了脸面,气得暴跳如雷,完全失去了常态。他把桌子一拍,大声嘶吼道:“你蔡文治是什么东西?!什么守江不守江,我枪毙你再说,我枪毙你再说……”说着,把文件一推便冲出会场,扬长而去。
蔡文治也气急万分,没有想到汤恩伯如此不可理喻。他气呼呼地收拾起文件,连声说:“这还能干下去?这还能干下去?我辞职了!”
李宗仁望着何、顾二人说:“这局面如何收拾?”
何、顾二人苦笑着摇头,“老总不答应,那又有什么办法,只有让他垮呵!”他们说的老总,当然是指蒋介石。
十、张治中三谏蒋介石,蒋介石说:“逼我下野可以,逼我亡命就不行!”
蒋介石下野后不几天,张治中告别南京,回到兰州。张治中此时任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最高长官,他想:“全局无望,不如退保西北。
张治中,字文白,国民党的二级陆军上将。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是一位没有同共产党打过仗的国民党军人;抗日战争时期,他曾为国共和平解决问题三次飞赴延安,被人们称之为“和平将军”。
回到兰州后,张治中觉得保全西北并非易事,宁夏、青海“二马”未必听从他调遣。他在2月27日作了《三年来和运的回顾与展望》提出主和的原因,暗示将来西北也非和不可,他的讲演遭到了一些顽固分子的反对。
这个时候,李宗仁在南京为和谈代表的人选大伤脑筋,李认为,张治中是最合适的代表,所以几次三番打电话,去电报,催促张速去南京,商谈和谈大事。
张治中的好些朋友也对他说:“不管和谈成与不成,你既然一贯主和,现在和谈的时机已经出现,国共双方都愿意谈和,你是不能逃避的。”
张治中想:“国共两党之间积怨太深,和的可能性很小。但是自己也不能置身于和谈之外,若如此,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国家。自己对国家和平痴心梦想了二十多年,现在即使有一分和的希望,也要为和平付出十分的努力。”
张治中经过数天的权衡考虑,终于决定为和平作最后一次努力,遂于2月22日接受了李的邀请,飞到南京。何应钦、白崇禧等要人在机场欢迎张的到来。
傅厚岗,代总统李宗仁的官邸,李宗仁为张治中接风洗尘。
李宗仁说:“‘和平将军’一来,我们的和平就有希望了。”
张治中说:“今天差点到不了这里。南京的气象条件很恶劣,能见度只有200米,云层又低,还下着雨,飞机在机场上空盘旋了半个多小时。”
白崇禧说:“文白兄,你的飞机在半空悬着,我的心也吊在半空,可我这颗半空中心还在为你的安全祷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