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素质教育:成长的智慧
5786300000014

第14章 能改正缺点(2)

丈夫一听,顿时火冒三丈,他真想狠狠地揍小三儿一顿。但他没有这样做,冷静下来一想,打又有什么用呢?孩子才14岁,以前从没有发生过这种事,只要能正确引导和教育,他一定能改过。于是,夫妇二人连夜商量了教育孩子的方法,统一了3点认识:1.在两个大孩子面前不要提起这件事,以免日后兄弟间发生口角揭小三儿的短,刺伤他的自尊心,不利于孩子改正缺点,2.小三儿的过错先由妻子同孩子谈,以后寻找机会再由丈夫同儿子谈。3.对小三儿只能批评,不能用冷言恶语挖苦,更不许打骂,应更加体贴他、关心他,要正确教育、引导。

三天后,丈夫提前下班,刚好两个大孩子不在,而小三儿已经放学回家了。于是,当父亲的把事先准备好的一份法制报拿给儿子,让他看上面一篇关于“少年犯”的文章。儿子看罢,父亲就事论事,根据报上揭露的事实,给孩子讲盗窃者总是得寸进尺,永不满足,从而愈偷愈烈的犯罪心理,孩子听得很认真,不断地点头。但这一次丈夫丝毫没有涉及孩子偷商店东西的事。

又过了一个星期,派出所将小三儿盗窃挥霍掉的东西折款250元,令其原数退赔。丈夫从妻子那里得知,小三儿为此事很着急,因为他知道家里去年已经欠了一笔债,目前没有多余的钱。丈夫想,现在是直接跟小三儿面谈的时候了。

那天晚饭后,当爸爸的直接对儿子谈了其所犯的错误,给他讲了一番道理,最后说:“虽然咱家欠着债,但这250元钱,就是借,家里也一定替你赔上。不过有两点你必须记住:一是吸取教训,以后彻底改正,决不允许再有第二次;二是必须抓紧学习,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听了父亲的教育,小三儿发自内心的哭了,他真诫地说:“爸爸,你放心吧,我再也不干坏事了。”

从此,小三儿真的变了,他把精力从与同学讲吃讲穿转移到学习上,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期末考试,他的成绩在班上名列第一。

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小三儿父母对小三儿采用的方法是十分巧妙的,也是十分有效的。

再看一个实例

在看守所里,吴小洪双手掩面,嚎啕痛哭:“我恨我自己,更恨我妈,是她害了我呀!”

吴小洪,祖籍山东莘县,兄弟三人,他老大。在他们还很小时,随父母去了辽宁一个煤矿谋生。

在这个家庭里,吴小洪的母亲绝对是“唱主角”的。她利用在矿上打零杂工的条件,拣回一些所谓的“废铜烂铁”卖钱,把一个靠一人挣工资生活的五口之家操持得丰衣足食,让别人不敢小看。

吴小洪17岁那年,随父亲在矿上当了工人,其母又把捞外快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并常诱导说:“公家的东西不捞白不捞。”吴小洪也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一年下来还真捞个千儿八百的。一次,吴小洪的“第三只手”被抓住了,矿上开除了他。不久,其母找理由将吴小洪的户口迁回了山东老家。1986年底,吴小洪的母亲又通过关系,将其送到了部队,进了某部农场。

吴小洪交待:“我怀着喜悦的心情,把在部队一年多的情况告诉家中,满以为也会像其他战友一样,会得到父母的‘我儿子真有出息’之类的夸奖和‘继续努力,再获新成绩’的鼓励。然而,我妈的来信却……”

信上写道:“洪儿,你当兵一年多入了团,受到的奖励,当妈的也说不出啥,但你想想那有什么用呢?其实,那些都是假的,骗人的。你现在成人了,要想到弄几个钱,你今后找对象就不用愁了,我看你还是趁现在的有利条件,想办法弄几个钱吧……”

母亲的来信,使吴小洪几个晚上睡不着觉,他越想越觉得妈妈的话有道理,越想越觉得钱比什么都好,

1988年10月,农场开始收稻子,稻子上场,自然要派人员看护,领导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吴小洪。

这天晚上,吴小洪躺在稻草上又想起了搞钱的事,他猛地坐了起来。自己看着这么一大堆稻子,不弄点钱太亏了。

第二天中午,一桩肮脏的交易在农场附近的一个村头树下进行着。吴小洪以每袋30元的价格,6袋稻子卖给地方不法分子于某。当天晚上,吴小洪得了现金180元。

半个月时间,他就作案11次,吴小洪获赃款2100余元。

吴小洪交待:“一下子得了那么多的钱,我既高兴又害怕,我把钱全部寄回了家中,并把钱的来源如实地说了。不久,便收到妈妈的回信,”

他母亲来信说:“洪儿,咱家时来运转,扬眉吐气了!有钱就变了脸,笑话咱的你五爷也改变了对咱家的态度。你是妈最好的儿子,你要挣气,挽回失去的损失。”

1988年12月,农场集中兵力到离场部5公里外的养鱼场修鱼池,饲养厂停工,人员也都去修鱼池了。领导把他留下来当了临时保管员。吴小洪接过钥匙,心里一阵暗喜:“天助我也!”

短短20天,他就联系了地方不法分子10多人,作案20多次,获赃款1.1万元。

正当他洋洋得意的时候,一次“纰漏”差点儿使他“栽”了。吴小洪把这“可怕的消息”向他妈作了汇报。

他妈立即来信:“……你怕什么?自古说,捉奸捉双,捉贼拿赃,他们没抓住你的手,你不承认,不就没事了!今后吸取教训,要见机行事,少卖几个钱不要紧,到邮局寄钱也要注意,要换了便服,戴个墨镜。”

场领导真的查到吴小洪的头上。吴小洪坚信妈妈的话,来了个一问三不知。场领导当时虽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怀疑过吴小洪,但没有抓住什么证据。所以,只在军人大会上旁敲侧击的批评了一下,换了把锁,就把这事搁下了。

吴小洪交待:“我想以前搞的不少了,这一次又差点被查出来。我年底就服役期满了,到时候要求退伍,一走了之。我把这个想法告诉我妈,没想到……”

吴小洪母亲来信:“你最好在退伍前再见机搞几次,你现在的条件对咱家太有利啦!孩子,你要想到,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啦!”

1989年11月2日,吴小洪作案时被抓获。

富有戏剧性的是,在吴小洪被收审的第10天,办案人员扣留了吴小洪母亲邮来的一封信:

“……汇来的几笔款子收到了,全家都高兴。你要抓住现在的有利时机多搞几次,能否搞点清油、玻璃也很好卖……”

请看,这个母亲的品质十分恶劣,是一个教唆犯。以这样丑恶的思想来教育孩子,那孩子岂能不犯法,不坐牢!吴小洪的家庭是一个黑色的染缸,在这个染缸里生活的吴小洪,岂有不染黑之理!

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主要看家长用什么办法对其行为制止,是正确引导,耐心细致的教育,还是连打带骂,暴跳如雷的怒吼,是注意分寸,讲究场合,还是将事情扩大得人人皆知,不可收拾;是娇惯怂恿,还是批评制止。……将对孩子今后成长方向是十分重要的。

那么,怎样帮助孩子改掉小偷小摸的行为呢?给家长的建议如下:

1.一旦发现孩子有小偷小摸行为,千万要冷静对待。如果家长自己不冷静,火冒三丈,自己都乱了分寸,对孩子的教育就掌握不了分寸,由于父母的不冷静,产生了许多不该发生的悲剧。

2.要找出最佳的方法来处理孩子的错误。孩子犯了错误,既不要包庇,又要分轻重地深刻地教育,最佳的方法是靠分析得来的。

3.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双方的教育方法一定要取得一致,如果各敲各的锣鼓,教育效果肯定不好。

4.要求孩子不要有小偷小摸行为,就要求父母作出榜样。如果自己做不到,孩子也不可能做到。

刘志丹为马吃麦而要求处罚自己

正确教育子女的方法,我们以为最主要的应该是爱和画面相结合。

——吴玉章

请看刘志丹的律己故事:

刘志丹,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以从严治军、秋毫无犯而闻名,深受百姓拥戴。1934年春夏之交,刘志丹身先士卒,日夜兼程,奉命率领红二团向指定地点挺进。当时,边区的麦田一片葱绿,麦子已经抽穗。他观察地形时,马吃了地里的麦子,犯了纪律。傍晚,部队来到村头的场地宿营,大家刚歇下,刘志丹便把大家召集起来,讨论对自己的处罚问题。马夫首先发言,说:“是我没有看好马,受处罚的应该是我,不能怪志丹。”一个战士喊道:“虽说是老刘的马,行军打仗时,他可没骑几回,实际是大家的马,要处分大家都有份。”这时,刘志丹沉不住气了,他猛地站起来发言:“马给大家骑是应该的。问题不在谁骑,而在谁管。我的马我应当负责管好,谁也不能顶‘罪’。作为领导,犯了纪律就更应该执行纪律。现在请大家讨论给我什么处分?”大家为刘志丹严于自律的精神所感动,不再议论该不该给他处分的问题了。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要志丹向老乡赔礼道歉,有的要老刘赔偿损失,最后大家的一致意见是罚老刘给群众挑水。刘志丹接受了这个意见,进了村便挑起水桶,一担担连挑了十多户。这与往常帮群众挑水扫院不同,为了体现是对自己的惩罚,还特地选派了两名战士监督执行。

刘志丹为马吃麦而要求处罚自己,给老乡挑水,这种严格要求自己的作风是值得大家学习的。而我们有些学生“大错误不犯,小错误不断”,就是没有严格要求自己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