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厚道做人精明做事
5789300000021

第21章 精明+厚道=成功之道(1)

做人要厚道,还是要精明?

关于这一话题,有人说,厚道人已不适应社会需要,如今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为人厚道就会失去许多发展自身的机会;有人说,为人厚道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因为还有厚道之人存在,所以世间才有真诚、信任、宽容、谦逊、善良、忠贞、正义可言,所以这一准则永远不能改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其实,若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来看待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了。中庸之道宣扬,立身处世应处于一种不偏不倚、不正不邪、不上不下的适中状态。对于现在讨论的这一问题,如果运用中庸之道加以解决,就是做人既不能太厚道,也不能太老实。

做人如果太厚道,做事时就易被教条所束缚,易犯墨守成规的错误,若长期这样下去,思想就会僵化,精神就会麻木,做不出成绩。事实上,一个人厚道到这种程度,也几乎与迂腐、愚钝没什么太大区别了。一个人过于厚道,不敢越雷池一步,常常会失去许多机会。

有一位神仙抱怨财神,说财神嫌贫爱富,光给富人送钱财而不给穷人送,致使天下的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财神说这不怪他,一切都是命。有的人生来就是穷命,就算我给他钱财他也不要。那位神仙不信,说你把元宝送给穷人,我不信他不要。两位神仙正说着,两个穷人走了过来。财神就把两个元宝放在小桥中间,看他们捡不捡。那两个人刚走到桥头,一个穷人说,甭看这桥窄,我闭着眼就能走过去。另一个穷人说,你能我也能。于是两个人打赌,都闭着眼过桥,谁也不准睁开,谁睁眼谁输。两个人都是出了名的老实厚道,确实谁都没睁眼睛。走到桥中间时,一个元宝绊住了走在前面那个人的脚,他踢了一下,还抱怨说,谁把石头放在了桥中间?财神把另一个元宝移到后面那个人脚前,他“哎呀”叫了一声,说也踩到了一块石头,但眼睛始终没有睁开。看到这样的情景,那位神仙才相信了财神的话。

做人老实到踩上元宝也不睁眼的份儿上,如何还能发财?换了不老实的人来,一定会偷偷地睁着眼睛过桥。即使是一个不会耍心眼的平常人,脚下踩到石头,也会下意识地睁眼看一下。其实。睁一下眼睛又会怎么样,不过是输了一场无关紧要的打赌而已。两个老实人却硬是闭着眼睛,磕磕绊绊走过了小桥,精神可嘉,两个都没输,却都错过了发财的机会。况且,生活中这种神仙白送元宝的事到哪里去找?每一种利益都是放在市场上公平竞争的,这样迂腐的老实人如何争得过?

做人不能过于老实厚道,需要精明一些,但也不能过于精明。当今社会,许多人只要在位掌权,就以权谋私,收受贿赂,大吃二喝,豪赌乱淫……他们吃着国家的饭,却不为老百姓做实事,以为这样才不枉当一回官。实际上,他们那些肮脏的勾当早晚都会暴露出来,而最终等待他们的只有一张法网。

以上内容告诉我们,做人不能过于老实厚道,但也不能精明过头。作为一个普通人,尤其是职场中的员工,既不能像老黄牛一样只知埋头苦干,也不能像老虎一样四处发威。正确的为人处世之道应该是:既要有黄牛般踏实肯干的精神,又要有老虎般勇猛威武的气势。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黄牛精神必须有,老虎脾气不可无”。

老黄牛对人类的贡献是不小的。它终日耕作,拉车,不争名,不夺利,任劳任怨。然而,它得到的是什么?它吃的是草,住的是牛棚,还常常被鞭打棍捶,甚至被人们随便杀了吃肉。这还不说,还要被人剥下皮,做成鞋,任人踩,任人踹,太悲惨了。

老虎不像黄牛那样为人们终日劳累,而是被送到动物园,出人头地,一展雄姿。它们吃的是人们送到嘴的肉,住的是人们盖的房。

为什么会这样?有句歇后语说得很清楚,叫做“老虎拉车——谁赶(敢)!”老虎拉车没人敢碰;而黄牛拉车,即使不会驾驭的人也敢上前去赶。因为人们知道,黄牛既不咬人,也不会踢人,它不走就可以对它鞭打棍捶。可见黄牛得不到公正待遇,就在于它没有反抗的脾气。老虎不被欺负,是因为它在人们心目中树立了威武的形象。

通过黄牛与老虎的对比,我们可以受到这样的启示:做人既要有黄牛的苦干精神,又要有他人不敢欺负的老虎脾气。标准的人就等于“黄牛”加“老虎”。既要有不争名,不夺利,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做事的老黄牛美德,又要有不被人欺负的老虎威风。对他人的欺负、不公正的评价和对待,应予以适当的反击。

但需要注意的是,反击的手段不可以滥用,不能像老虎那样,见谁咬谁。老虎是愚笨的动物,没有思维。人做事情要三思而后行。该反击的要反击,不该反击的则不能反击。必须反击的,也要选择适当时机,抓住对方亏理而有利于自己的事由,在确实可以取胜、确实有必要的情况下反击。反击的强度要适当。不能使对方不痛不痒,没当回事;也不能弄得很僵,埋下仇恨,使自己没有后路,不可收拾。

做事要方,做人要圆

为什么铜钱是内方外圆?这就是中国辩证哲学的集中体现,做事要方,做人要圆。

人活在世上,无非是面对两大世界,即身外的大千世界和自己的内心世界。人,一辈子无非是做两件事——做事和做人。怎么做事和怎么做人?从古到今都是人类探讨的课题。多少人一辈子都在哀叹做人难,难做人,人难做,但一枚小小的铜钱却将一切变得那么简洁,那么明白。

先说方,做事要方,也就是说做事要遵循规矩,遵守原则,不能胡来。中国人常说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就是“方”这个道理。

每一个行当都有自己绝不可逾越的行规。比如说做官就要奉行和遵守清廉的原则,从一开始就要做好承受清贫的思想准备,就像曾国藩家训“八不得”中的一条:为官要清,贪不得一样。如果做官的动机不纯或慢慢变质,企图以权谋私或权钱演变,那这个官就绝对当不好,当不长了。

为商要奉行的金科玉律是一个“诚”字。真正的大商人必是以诚行天下,以诚求发展,绝不会行狡诈、欺骗之伎俩,为一些蝇头小利或眼前得失而失信于天下。像韩国因商业楼倒塌而产生的震惊世界的惨案,便是因为韩国的建筑承包商在建造大楼时偷工减料造成的;又如中国生产鳖精的厂家生产的竟是没有鳖的鳖精,因此名誉扫地,经济利益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做学问信奉的是一个“实”字。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地长进方能积少成多,积薄成厚。那些虚假的沽名钓誉之辈终将会成为人们的笑柄。

做人要圆。这个圆绝不是圆滑世故,更不是平庸无能,这种圆是圆通,是一种宽厚、融通,是大智若愚,是与人为善,是居高临下、明察秋毫之后,心智的高度健全和成熟,不因洞察别人的弱点而咄咄逼人,不因自己比别人高明而盛气凌人,任何时候也不会因坚持自己的个性和主张让人感到压迫和惧怕,任何情况都不会随波逐流,既能做到潜移默化地影响别人,而又绝不会让人感到是强加给他的……这需要极高的素质,很高的悟性和技巧,这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圆的压力最小,圆的张力最大,圆的可塑性最强。

这圆好做又不好做。好做是因为如果人真正有大智慧、大胸襟,真正能自强自信、心态平和,心地善良,凡事都往好的一面想,凡事都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为他人着想,人的弱点皆能原谅,即使是遇见恶魔也坚信自己能道高一丈,如真能那样,人还有什么做不好呢?

如果不是这样,凡内心孤独的人必喜虚张声势;内心脆弱的人必好狐假虎威;心中有鬼的人必爱玩弄伎俩;没有自信的人必会尖酸刻薄,试问如此做人又从何谈圆呢?

当然也有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不惜敛声屏息,不惜八面讨好,不惜左右逢“圆”。但这种圆和那种圆绝对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圆”的后面是虚伪和丑恶。

任何成功的后面都包含着牺牲。一个人要想做到内方外圆,就一定要做出许多牺牲。比如说做事要方,要有规矩和原则,那就意味着许多事不能做、许多事又非要做,也就意味着要得罪许多人,惹恼许多人,要舍弃许多利益甚至招来杀身之祸。如宋代的民族英雄岳飞,为了“忠”舍弃了“孝”。但在“忠”君和“忠”国之间,他做不到只为了忠于昏君而放弃抗击金兵,为了遵守这一原则,他最终惨死于风波亭。

做人圆,也要做出牺牲。有时要牺牲小我;有时要忍辱负重,忍气吞声;更多的时候要承受屈辱、误解、甚至来自至亲至爱的人的伤害。如明明你在履行一种神圣的职责,他却以为你好大喜功;明明你在深谋远虑,他却认为你在哗众取宠。

小牺牲换来小成功,大牺牲换来大成功。能做到“方”“圆”的,同时却并没有感到那是一种牺牲,痛苦的才是大成功、大境界;能为了“方”“圆”去承受牺牲的是小成功、小境界;不愿牺牲也做不到“方”“圆”的是不成功。如果截然相反,做事是圆,只要有利,不择手段,什么都敢干;做人是方,刁钻古怪,锋芒毕露,心狠手辣的话,那这个人一定会糟糕透顶,为天下所不容了。

忠诚是确保地位牢固的“护身符”

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日益风行的社会形势下,道德和信义在许多人眼中已变得一文不值,真、善、美等良好品德也与人类越来越疏远,取而代之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不赚便宜不罢休”……这些不忠不义的小人把人们赖以生存的空间搞得乌烟瘴气,致使社会环境与风气变得污浊不堪。

这一切,都是因为彼此之间缺少忠诚导致的。缺少忠诚,两个合作伙伴就会互相猜疑,如果双方都为争夺眼前利益而精打细算,不择手段,置“忠诚”这块基石于不顾,必然无法构筑成功的事业大厦。反之,若能齐心协力,团结互助,荣辱与共,肝胆相照,必能创造成功的事业。

在合作者伙伴之间,忠诚是极为重要的。在员工与老板之间,忠诚同样重要。一名员工,即使能力再突出,但不忠于自己的老板,总想跳槽,甚至想出卖公司的商业秘密,也不会受到老板的欣赏与器重。相反,有些员工虽然能力一般,业绩平平,却深得老板赏识,能不断得到加薪晋升的机会,原因就是他们始终对老板忠心耿耿。

小丽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打字员。她相貌平平,学历也不高。她的打字室与老板的办公室之间只隔着一块大玻璃,她只要愿意就可以把老板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但她很少向那边多看一眼,因为每天都有打不完的材料。

小丽知道,认真刻苦地工作是她惟一可以和其他人竞争的资本。她处处为公司打算,打印纸不舍得浪费一张;如果不是要紧的文件,她会把一张纸的正反面都用来打印。一年后,公司资金运作困难,员工们纷纷跳槽,最后办公室里只剩她一人。由于工作人员缺乏,小丽的工作量陡然增加。除了打字,还要做一些接听电话、整理文件的杂活儿。

有一天,小丽走进老板的办公室,直截了当地问老板:“您认为公司已经垮了吗?”

“虽然没垮,”老板沮丧地回答,“我看也快撑不住了!”

“不!您不应该这样消沉。”小丽以鼓励的语气对老板说,“现在的情况确实不好,可很多公司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并非只是我们一家;而且,公司那2000万资金虽然砸在了工程上,成了一笔死钱,但公司并没有全死呀!我们不是还有一个公寓项目吗?只要好好做,这个项目肯定能使公司振兴起来。”说完,她把那个项目的策划方案递到老板面前。

隔了几天,老板认为那个方案切实可行,就派小丽去搞那个项目。2个月后,那一处位置不算好的公寓全部先期售出,小丽为公司拿到3800万的支票,公司终于有了起色。

在以后的4年时间里,小丽作为公司的副总经理,帮老板拿下好几个大项目;又忙里偷闲,炒了大半年股票,为公司净赚600万。

又过4年,公司改成股份制,老板当了董事长,小丽成了新公司的第一任总经理。董事长与总经理由于年龄相仿,志趣相投,同时又是多年的创业合作伙伴,天长日久彼此便产生了爱慕之情,后来择一良辰吉日,喜结连理。

在婚礼上,新郎对新娘这么多年来对他和公司的支持表示感谢,并请她为在场的数百名员工讲几句话。接着,员工问新娘“怎样才能做一名好职员,创造出好的成绩”。

新娘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摆正心态就可以了。具体来说,一是要用心,二是没有私心。”

新娘的话道出了职场的成功法则:员工以忠诚赢得老板,老板以“重用”回报员工。

员工对老板忠诚,可以增强老板的创业雄心。员工对企业忠诚,才能确保整个企业正常运行、健康发展。老板看重你,企业有了效益,你个人的利益才有所保障。

忠于公司、忠于老板实际上就是忠诚于自己。忠诚不同于一味的阿谀奉承,忠诚也不是用嘴巴说出来的,它不仅要经受考验,还表现在行动和行为上。

身在职场,要守住公司和老板的秘密。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对公司内部的各种事务不可随便张扬。

小艳在一家大公司供职,由于相貌出众,才华惊人,很快被提拔为技术部经理。她决定一展身手,大干一番。

一天,有位港商请小艳吃饭。席间,港商说:“最近我公司和你们公司正在谈一个合作项目,如果你能把手头的技术资料提供一份,我公司在谈判中就能占很大优势”

“什么?你的意思是……让我做泄露公司机密?”小艳皱着眉道。

港商压低嗓音说:“这事儿只有你知我知,不会给你带来麻烦的。”说着,将5万元支票和一条金项链递到小艳面前。面对巨大的诱惑,小艳心动了。

在谈判中,小艳所在的公司遭受重大损失。事后公司查明真相,一纸诉状将小艳告上法庭。最终,小艳非但没有得到“额外收入”,反而毁了自己的前程。

一个不忠于老板和公司的员工,即使才华横溢,也无法在工作中做出骄人的成绩,获得提升的机会,因为他无法赢得同事和老板的支持与信任。作为一名员工,不要忘了自己的角色,你需要为公司争取利益,而不是为你自己争利益。只有公司“发达”了,你才会跟着“发达”,万万不可越位。有时,公司与个人在利益上会发生冲突。这时你千万不能把公司利益置之度外,而极力使个人利益得到满足。

有家公司因对手的生意异常红火而发愁烦恼,但想不出制服对手的良策。后来他们想方设法寻找关系,接近对手公司的一名仓库主管,让其暗中出卖商业机密。

面对巨大的利益,主管利令智昏,便把公司的库存数量、货品结构、价格策略等情况一一泄露出去。几经交手,商界风向大变,原先生意红火的公司,节节败退,终因大伤元气而倒闭破产。另一家濒临倒闭的公司,却起死回生,反败为胜。一个不忠诚的蛀虫,顷刻间就将一个公司搞垮了。老板输得稀里糊涂,蒙受了巨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