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风俗礼仪
5814300000002

第2章 典章礼仪,最完备的中华民俗(2)

北宋时,翰林学士开始设为专职。明清的翰林学士从进士中选拔。明代,翰林学士作为翰林院最高长官,主管文翰,并备皇帝咨询,实权大如宰相。清代翰林学士主管编修国史,记载皇帝的言行起居,进讲经史,草拟有关典礼文件。翰林院的长官为掌院学士,侍讲、侍读、修撰、编修、检讨、庶吉士等,通称为翰林。

为什么皇帝的坟墓叫“陵”

“陵”原为大土山之意,《说文》:“陵,大阜也”。《诗·小雅·天保》:

“如冈如陵”。如《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殽有二陵焉。”就是说殽有两座大山。由于帝王们的坟墓都利用大土山构筑而成,所以称为“陵”。又称帝王墓为“山陵”。

上古的时候,君主的坟墓都只称“墓”,不称“陵”的。周代君王的墓也称“墓”。直到春秋,许多君主的坟墓仍不称“陵”。如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死后葬今陕西凤翔县城东南角,从古至今,皆称秦穆公墓,未见称陵。

中国帝王的坟墓开始称为“陵”,约从战国中期以后,首先出现于赵、楚、秦等国。《史记·赵世家》载,赵肃侯十五年经营寿陵。

《秦始皇本纪》载:秦惠文王葬公陵,悼武王葬永陵,孝文王葬寿陵。当时封建王权不断增强,为表现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坟墓不仅占地广阔,封土之高如同山陵,因此帝王的坟墓就称为“陵”。

汉朝之后,几乎每个皇帝陵都有称号,如汉武帝陵称为“茂陵”,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称为“昭陵”等。依规定皇帝的墓可建九丈高,但一般皇帝陵总是超过这个高度。至于老百姓的坟墓,不但要称为“坟”,还受限在三尺以下,否则就是违法,要接受处罚。其他大臣们的墓也有规格限制,不能随便超越。

“宦官”与“太监”一样吗

根据《辞源》的解释,“宦者”就是太监、阉人,“宦官”就是宫内侍奉官。宦官、太监都是我国封建皇宫中的特有人员,都是被阉割过的、为封建帝王的服务奴仆,但是概念却有严格区别。

“宦官”之称古已有之,它是在皇宫中为皇帝及皇族服务的官员的总称。东汉以前,宦官既有阉人,也有士人。《后汉书·宦者列传》记载,“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他士”。可见,“悉用阉人”是在东汉之后的事情,这时阉人才与宦官等同起来。宦官多是幼年入宫,社会关系简单,别无出路,但因其近于皇帝,故权势很大。唐代以后,世风日下,民间官僚福商收买男童,私自阉割后送入宫廷,并企图日后利用。

“太监”一词,最早始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将掌管乘舆、服饰的殿中省改为中御府,设“中御太监”“少监”。到了辽代,“太监”就成了政权机构中的官员称谓之一。据《续文献通考》载,辽代的太府监、少府监、秘书监等设有太监。金、元因袭辽制,所设各监也多有“太监”。

到了明代,大监和宦官有了较固定的关系。充当太监者必是宦官,但宦官并不都是太监。太监是宦官的上司,是具有一定品级、俸禄的高级宦官。

太监成为宦官的专称是从清代开始的。到了清朝,宦官取消了,统统称为太监。清朝的太监分为三六九等,下级的受苦受难,上级的为非作歹。

慈禧的太监李莲英可制约文武大臣,与太后吃一个灶,家乡有地三十六顷,财产无数。

可见,阉人、宦官在东汉之前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东汉时起,二者才合流。太监则是地位高于一般宦官的阉人,或者说是阉人首领,三者不应混为一谈。

古代的“学士”是官位还是学位

古代的学士并非现在意义上的学士,它是官位,而非学位。古代的学士称号,最早出现在周代,《史记·儒林传序》云:“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学士,本来是指那些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逐渐演变成官名和有学问的人以及文人学者的泛称。魏晋时期,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

魏晋以后,学士才正式成了以文学、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称呼。唐代,学士地位有很大提高,甚至可以参与朝政。其中翰林学士之首,是皇帝亲信顾问和秘书官,又称“内相”。到了宋代,被授予“翰林学士”者,就有当宰相的希望。

清代大学士地位为正一品,为文职官吏之首。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期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相同。如《〈指南录〉后序》“以资政殿学士行”,这是文天祥辞掉丞相后被授予的官职;《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徐致靖当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是专给帝王讲学的官职。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学士。

“皇袍”是如何变成“黄袍”的

我国唐朝以前的君王、皇帝,对穿什么颜色的袍服,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周朝时期,据专门记载此时典章制度的书籍《礼记·月令》记载,天子“着青衣”。春秋时期,侯国纷争,国君的袍服也无法统一,当时的五霸也没有统一的袍服颜色。

从战国到秦汉魏晋之际盛行“五行”(水、火、木、金、土)终始说。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按水、火、木、金、土(五行)与黑、白、青、赤、黄(五色)分别相配的“五德”说,穿黑色袍服。因为秦王朝实行的是水德制度,所以衣服、旌旗等以黑色为贵。晋代实行金德制度,以赤色为贵,故晋代皇帝着红袍。“五德”之说被废除之后,黄色才渐渐与高贵的皇帝挂钩。

至于黄色为何成为皇权的象征,也源于我国古代农业民族的敬土思想。《礼记·月令》中记载,按阴阳说,黄色在五行中为土,这种土是居宇宙中央的“中央土”,故在五行当中,“土为尊”。再加上《易经》中记载,古代有“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的说法,而君主又以龙为象征,黄色与君主就发生了更为直接的联系。这样,黄色就象征着君权神授,神圣不可侵犯。

到了隋朝,文帝、炀帝着黄袍,但未明令禁止他人穿黄色衣服。《隋书》卷十二《礼仪志》记载,炀帝在大业六年(610年)下诏:“胥吏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黑,士卒以黄。”

一直到了唐高祖时期,朝廷才禁止百姓穿黄色衣服,黄袍遂成为御用之服。《新唐书》卷二十四《车服志》说:“至唐高祖,以赭黄袍、中带为常服,接着天子袍衫,稍用赤黄,遂禁臣民服。”并规定了其他官员的服色:三品以上为紫,四品五品为朱,六品七品为绿,八品九品为青。可见,黄色慢慢成了皇权的象征。“皇袍”也就变成“黄袍”了。

我国古代也有“招聘制度”吗

在我国古代,封建王朝不仅通过科举选拔官吏,也常通过招聘的方式向社会广招贤才。

招聘人才,在我国由来已久。《孟子》中写商汤派人五次往返,“以币聘”伊尹。明代朱健《古今治平略》上讲,汤聘伊尹,商高宗武丁招聘傅说,任以国政。“此征聘之始也”。

在我国人才招聘的黄金时代是两汉。汉高祖曾下诏招聘人才。汉代招聘制度有几个特点:一是按州县定名额,与地方官的举荐连在一起,成为一项较为经常性的制度;二是专门招聘精通某科学问、技艺的;三是特为办一件事情而招聘,事毕而罢。

汉代以后,三国曹操,唐朝李渊、李世民,利用招聘办法选拔了不少人才。特别是明朝朱元璋,早在金陵时就录用过夏煜、孙炎、杨宪等十几个儒士。后来曾分派学士詹同等分行天下招聘人才。明初,招聘成为官吏的重要来源,有一次招聘一千九百多人,最多一次招聘到三千七百多人。

直到成化以前,招聘一直作为重要的选拔人才的途径。

在我国历史上,有些朝代通过招聘办法发现和选拔了大批人才,有些朝代还是由于招聘到大批人才而兴盛起来的。事实证明实行招聘有利于及时发现和合理使用人才,有利于人才畅流,才尽其用。

“考勤”起源于何时

我国的考勤制度起源很早,但当时的考勤,主要是对国家官吏而言。

至于考勤表的使用,根据文献记载,当不晚于清代。清初,国家官吏实行坐班制,每日办公皆在衙署。至乾隆中期,此制渐弛。清人昭琏《啸亭杂录》卷十记载,军机大臣和坤擅权时,曾经自立私寓,“不与诸大臣同堂办事,而命诸司员传语其间”。后来,有许多官员也待在家中办公,不坐班。清人震钧在《天咫偶闻》卷七中写道:“自乾隆以后,重臣兼职者多,遂不恒人署。而阅折判牍,移于私宅。”为此,清政府在国家机构中设置“画到簿”专司考勤。画到簿为官吏考勤的重要凭据之一,与红本一起存入内阁大库,以备查验。但由于它反映不出迟到、早退等情况,所以没有多大的约束力。

清咸丰年间,成立总理衙门,为了防止画到溜号的弊端,提高办事效率,就规定对其官吏“核其勤惰”,分别予以“请奖”或者“参劾”,这便是历史上考勤与奖惩相结合的开始。

古代也有“休假制度”吗

我国的休假制度由来已久,从汉代起,政府机关便规定每五天休息一日,称“五日休”。唐代改为“旬休”,每十天休息一日。在休假日里,政府机关的办公活动还是照样进行。譬如汉代的霍光在休假时,就往往由上官桀去代他办公,这大概是采取轮休的办法。

除定期的休假日外,还有节假日。唐代中秋节给假三日,寒食清明四日;明代冬至给假三日,元宵十日。此外还定有“急假”,官吏用以处置紧急家事,一年以六十日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