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风俗礼仪
5814300000004

第4章 生活风俗,身边的礼仪由来(1)

生活风俗,也就是生活方式,它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民族、阶级、群体、个人在物质和文化生活及各种活动的总和,从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玩等方面体现出来,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受政治、文化、经济等条件的制约,不同社会、不同民族和不同职业的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

古代衣食住行也有等级吗

我国古代的等级制度较为严格,这种等级的区别,大量反映在生活方式的差异上。

(1)衣饰:衣饰上的限制自古迄清代都是用以区别贵贱的一种标识,官吏的朝服、公服,其形式、颜色不同于常服,官吏又因官阶不同而服色不同。至于商人、奴仆、娼妓等,不与庶人同列,限制更为苛刻。衣料的质地也有讲究,庶人只能穿粗布衣。

(2)饮食:上古规定,天子食太牢(牛、羊、猪),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豚(猪),士食鱼炙,庶人食菜(《国语·楚语下》)。

(3)房屋:大小、间数样式和装饰,各有定制,称呼也不同。

(4)舆马:许乘车舆者、车舆的颜色、装饰以及拉车的牛马头数,抬轿的人数、官员的仪卫等,都有区别,标志着乘坐者的不同身份。

“伯、仲、叔、季”是怎么回事

在先秦时期,姓不但是女子能否与男方婚配的重要标志,而且还具有区别女子结婚与否的重要作用。因为那时的女子虽有名字,但限于周礼“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的规定,女子的姓氏是担负社会通用的名的作用。未婚姑娘为了加以区别,一般在姓前冠以孟(伯)、仲、叔、季,用以表示老大、老二、老三、老幺这种排行。如古书所记孟姜、仲子、叔姬、季某,意即姜家的大女儿,子家的二女儿,姬家的三姑娘,某家的幺姑(哭倒长城的孟姜女并不姓孟,而是姜家的大女儿)。女子嫁出去以后,一般用丈夫的姓和娘家的姓并列称某某氏,如一位姬姓女子嫁给卫国大夫孔圉做妻子后,就叫孔姬;若是李姓女子嫁给张姓男子,婚后只能称为“张李氏”或“李氏”,这种称呼方式在当今某些农村还能见到。

根据《国语辞典》记载:“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同时,伯、仲、叔、季,也是指兄弟长幼的次序。辞典的解释为:

“兄弟排行的次序,长兄为伯,次为仲,又次为叔,最幼为季。若兄弟三人,则称孟、仲、季。”

古代祭祀用品有哪些称呼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左传·曹刿论战》中有这样的话:“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i,猪)三牲全备为“太牢”。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古人“跪、坐”的方式有什么讲究

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瓿,因跪请秦王。”

坐:古人席地而坐,姿势是两膝着地,两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踵上。坐姿像跪,但有不同,主要是跪时身体要挺直,臀部不得落在脚踵上。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三叩九拜”中的“九拜”是连续拜九次吗

“三叩九拜”是古代的大礼,在一般的理解中,“九拜”就是连续拜九次,而礼法上真实的“九拜”却是另外的样子。

“九拜”是古代行礼时的九种礼拜方式。

这九种礼拜方式分别叫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九拜所不同的不仅仅是名称,连其动作要领也大为不同。

稽首的基本要领如下:跪,拜手,然后手至地,首亦至地。稽首是拜礼之中最敬的方式,臣子对君主用此礼,为吉事之拜的最重者。顿首亦名稽颡,其基本要领如下:先跪拜手,然后手至地,首亦叩地。这种方式只用于凶丧之礼,为丧事之拜中的最重者。

顿首与稽首不同之处在于,稽首头至于地而不叩,顿首头至于地而叩。空首的动作要领为:跪而拱手,头俯至于手,与心平。振动的动作要领如下:先拜而后踊。踊是丧礼中最哀恸的表现,顿足,跳跃,以示哀之至也。吉拜的动作要领如下:先拜手,而后重复九拜中的“顿首”动作。也是丧礼之拜。

凶拜的要领是先作“九拜”中的顿首而后再拜。奇拜之“奇”表示单数,在这里是拜一次的意思。褒拜指拜的次数在再拜以上。肃拜为女性用的礼拜方式,不跪,俯首两手下垂。

因此,“九拜”是一个非常笼统的说法,它涵盖了古时全部的礼拜方式。“九拜”中既包括了吉礼,又包括了凶礼,既包括了男人行礼的方式,也包括了女人行礼的方式。很显然,在任何一次仪式之上,都不可能穷尽这九种礼拜方式,因为,“九拜”中包含了性质完全不同的礼拜形式。

所以,九拜不仅不是拜九次的意思,而且也不可能在任何一次仪式上听到“行‘九拜’之礼”。

拱手为何左手扶抱右手

拱手时,一定是用左手扶抱右手,因为在古代,作揖礼有左手握右手为“吉拜”、相反则为“凶拜”的说法。这可能与古人的认识有关,他们习惯于用右手攻击他人,而左手抱住右手则为行礼者向对方的友好表示。

就见面礼的初衷而言,中国人创行的抱拳拱手礼与西方人伸手相握礼都是表示友好和尊敬之意,但有一种说法认为,抱拳拱手有与对方保持距离的内敛和封闭色彩,而伸手相握则有急于接近的张扬和进取因素。

近现代学人对此也有不少讨论,如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就两种见面礼做了比较,得出拱手礼优越于握手礼的结论。因为拱手礼一则避免发生接触得传染病的可能,有益健康;二则拱手时间的长短完全取决于自己,不会感受到对方的压力。握手既有得病之虞,又有被动伸手、任人宰割的感觉。

揖礼有什么讲究

在我国传统社会里,曾流行很多的见面行礼,拱手作揖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拱手礼,以两手在胸前相合以示敬意,又称“揖礼”,除见面之外,也常用于致谢、恭喜、祝寿或节庆等场合中。拱手礼起源久远,至周代已很完备了,一直流传至今。行礼时一般右手半握,左手抱住右拳,停于胸前,目注对方,向对方上下轻摇。依据适用对象的亲疏,行揖礼一般的推手微向下,稍亲近的推手平置于前,亲友的推手微向上;亦可行长揖礼表示更大的敬意,即双手上抬齐额,自上而下拱手行礼。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其他见面礼俗还有跪拜礼、鞠躬礼、道万福、请安礼、唱喏礼、打千礼、蹲安礼、合十礼、趋等等。

为啥用折柳枝送行

中国汉代有“折柳赠别”的风俗。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也就是说,用柳枝飘悠的样子来表示主人对客人恋恋不舍、不忍相别之情。

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也往往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除此之外,柳枝易于成活,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寓意亲人远去他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随遇而安,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那样随处可活。折柳送别代表着一种对亲友的美好祝愿,是古代的一种习俗,今天已不多见。

古人究竟“尊左”还是“尊右”

在酒宴上,人们往往要让出左边的位子给长者或尊者。这样一种做法,有着悠久的传统,成为人们日常礼仪中的一部分。“虚位以左”这个词语,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战国时期,信陵君求才若渴,礼聘天下贤士。当时有位隐士侯嬴,已经70多岁了,但很有见识,所以信陵君就想招揽他。有一天,他宴请客人,并把自己左边的位置空着,然后亲自驾车去邀请侯嬴。侯嬴身着旧衣,上了马车。信陵君很恭敬地亲自为他驾车。《史记》中记载:“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足见信陵君对侯嬴的尊敬。

如果仅仅根据这个事情来断定古时候左边的位置为上座,并概称古时以左为尊贵,那就有些不很全面了。在古代典籍上,也会发现以“右”为尊的记载,更有“无出其右”的说法。

实际上,对“左”“右”两个方位的尊重,历代不尽相同。夏商周,朝官尊左,宴饮、凶事、兵事尊右;战国时朝官尊左,军中尊右;秦尊左,汉代尊右;六朝朝官尊左,宴饮尊右;唐宋明清尊左,元代尊右。一般在喜庆活动中,以左为贵,在凶伤吊唁中,以右为尊。

如此看来,单纯说古人“尊左”或是“尊右”,都是不全面的,要根据不同的朝代而定。

为啥要“男左女右”呢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男左女右”已经形成了一种传统习惯,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遵守着这种习惯。上公共厕所、戴婚戒、照结婚照、吃饭坐位置等,男的往往在左边,女的往往在右边。如果不遵守“男左女右”的传统,似乎就违背了点儿什么似的。中医诊脉,男子取气分脉于左手,女子取血分脉于右手,即使小儿患病观察手纹也取“男左女右”的习惯。这种按左右来诊断的做法,是否真能表示男女生理上的差异,目前还不得而知。

那么这种传统是怎么形成的呢?它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男左女右”的习俗,早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一种说法,认为“男左女右”与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伏羲和女娲有关。据说盘古开天辟地,他的左眼化为日神,即伏羲;右眼化为月神,即女娲。伏羲在左,女娲在右。女娲用黄土造出了人类,是人类的始祖和古代母性的象征。由于人们尊崇女娲,于是也崇尚右,所以右边代表较高的地位。因此形成了“男左女右”的习惯。

另一种说法,这一习俗来源于我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观念。阴阳之说最初是指物体对日光的方向,朝阳为阳,背阳为阴。后来,古代哲学家就用这个观念来解释所有事物中两个互相对立又相互联系的方面。他们把现实事物中的不同方面如大小、长短、上下、左右等进行归类,称大的、长的或处于上方的、左边的为阳,称与之相对的小的、短的或处于下方的、右边的为阴。而男女两性男为阳、女为阴,于是,“男左女右”的习俗就形成了。

不管是何种原因形成的“男左女右”习惯,到底遵守还是不遵守,其实都不影响我们的生活。只不过有时一种习惯形成后,会给社会生活带来一定的方便,比如说公共厕所男女厕的方向。当然,如果把这种习惯过于神秘化,就不应该了。

古人是怎么理发的

留发的习惯,在我国由来已久。古时候的人幼年一般是长发披肩或束成发髻。男子成年加冠,女子长大用簪束顶。所谓“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这也可以说是古人修饰头发的一种情况。

以理发为职业的工匠,到汉代就有了。

南北朝时期,南朝梁的贵族子弟都削发剃面,那时的理发业已经很发达,出现了专职的理发师。到了宋代,理发业已比较发达,不但有专门的制造理发工具的作坊,而且“理发”一词也出现了。朱熹在注疏《诗·周颂·良耜》中“其比为栉”一句里说明:

“栉,理发器也。”那时,对剃发有个特殊的称呼叫“待诏”。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技艺,一个行业。元、明两朝,人们理发更为普遍。

到了清朝,满族贵族为了达到长久统治的需要,强制下令男子一律剃头梳辫,“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理发业便空前发展起来。到处都有流动服务的“理发挑子”,理发工们手执铁夹,沿街叫唤,给人理发。由于各朝代对头发的清洁卫生处理方法不同,所以有不同的称呼,明代叫“篦头”,清代叫“剃头”,还有叫“剪头”“推头”等。

我国创建第一个理发店的时间,是在清顺治年间,地点在奉天府(今沈阳市)。当时理发店设备简陋,技术很低,主要服务对象是男子。辛亥革命以后,许多在日本的中国理发师纷纷回国开设理发店。至于女子风行剪短发,是在五四运动以后。

“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

正月不剃头与死舅舅毫无关系,那是一道“剃发令”带来的。1615年年6月15日,爱新觉罗·福临颁布了“剃发令”:京城内外,限十日;外省自诏令到达之日算起,亦限十日,军民一律剃发,迟疑者按逆贼论斩!

这是以死罪要挟汉人皈依的发式。清廷把剃发作为归顺的标志之一,他们的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汉人满腔怒火,他们要发不要头,宁为发而死,高呼:“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各地人民纷纷揭竿而起,誓死捍卫头上发。但脖子终究硬不过钢刀,汉人为了项上头颅被迫剃发。然而,反抗并没有停止,正月不剃头就是其中之一。民国二十四年版的《掖县志》卷二《风俗》云:闻诸乡老谈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明朝体制一变,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旧君,故曰“思旧”。

相沿既旧,遂误作“死舅”。正月不剃头,原是“思旧”。正月为一年之始,有如一日之晨。正月一个月不剃头,以缅怀传统。

俗信有极强的传承性,也会随时随地而变。满族入主中原以后,大量接纳汉族士大夫参加政权,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等高官显位,都是满汉各半。在这“满与汉,共天下”的局面下,满、汉民族矛盾逐渐减弱,日久天长,剃发渐成习惯。这样,正月不剃头以“思旧”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文化心理基础,便谐音讹传为“死舅”。

古代人是用什么洗发洗澡洗衣服的

古代人洗头发的材料有皂角或者猪苓。富裕些的人用猪苓,再加些香料。平常人就用皂角洗头发。秦汉时的人,已形成了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的习惯。官府每五天还给一天假,也被称为“休沐”。《海录碎事·臣职·官僚》记载:“汉律,五日一赐休沐,得以归休沐出谒。”

洗澡用胰子或澡豆洗澡。唐朝的胰子兼有冻疮膏的作用。高档一点的称为“面药”和“口脂”,用来涂脸和嘴。杜甫《腊日》中有“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洗衣服用草木灰和皂角。也有人洗头用淘米水,称之潘。如《左传·哀公十四年》中有“合疾而遗之潘汁。”

古代人也刷牙洁齿吗

在没有牙刷出现之前,古人护齿洁牙的方法是叩齿和漱口。晋葛洪《抱朴子·杂应》篇载:“或问坚齿之道,抱朴子曰:‘能养以华池,浸以醴液,清晨建齿三百过者,永不摇动。’”古代漱口普遍采用的含漱法以盐水、浓茶、酒为漱口剂,唐代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每旦以一捻盐内口中,以暖水含……口齿牢密。”即使这样去保护牙齿,但由于清洁效果不明显,导致古人多患齿疾。

我国人民曾经使用杨枝刷牙。古医书《外台秘要》说,用杨枝将一头咬软,蘸了药物揩牙,可使牙“香而光洁”。这种方法来源于印度,他们称杨枝为“木齿”。唐长安大荐福寺僧人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记载过杨枝“食罢去秽”。

除了杨枝以外,人们还因地制宜找寻其他合适的洁牙材料,如槐枝、桃枝、葛藤等,都与杨枝一样有苦、涩、辛、辣的味道。他们用“嚼”的方法来洁齿。李时珍也说,用嫩柳枝“削为牙枝,涤齿甚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