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这个问题有点冷:课堂上学不到的冷门知识大集合
5815200000016

第16章 历史冷知识特长班

坐着时空机惊出我一身冷汗古代人也有身份证吗?

在我国,可以用身份证来识别一个人的身份。那么古代人是怎么向别人证明自己身份的呢?他们也有身份证吗?

其实,在古代,普通人是没有身份证的,他们一般会用书信和信物来表面自己的身份。而一些诸如政府官员的特殊人,拥有一些特殊的身份证,来避免他人冒充自己的身份。古代官员上任时,都会随身带着两样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一样是“敕牒”,另一样是“告身”。“敕牒”即委任状,上面盖有中央的官印,而“告身”则用于证明上任者本人的身份,它是由国家专门机构制作和发放的。

除了“告身”这种能证明身份的凭证外,古代官员还有其他能证明身份的东西。比如,在唐代时,官员的身上都佩戴有一种称作“鱼符”的东西,“鱼符”上面刻有官员的职务和姓名。三品以上的官员,“鱼符”是由黄金制成的,三品以下的则用银或铜制成。宋代证明官员身份的东西叫作“牙牌”,“牙牌”上刻有官员的姓名、职务和所在的衙门等信息。

我国的古代人为什么要竖着写字?

我们在看古装剧的时候会注意到,古人们在写字时都是提着毛笔竖着写字的,为什么他们不像现在的我们一样横着写字呢?

原来,在造纸术发明之前,古人们都是在竹木简牍上写字的。竹木简牍都是窄而长的竹木片,用绳子串起来就可以卷成册。当人们将卷册打开时,通常都是左手展开而右手执笔,所以形成了写字时是自上而下,从右到左的习惯,因为这样会更方便。

此外,从汉字的特点和古人们的生理习惯来看,因为是右手执笔,左手翻册,一个字的笔顺当然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更为方便。而每个汉字的末笔大都在中下或右下,写完上一字的末笔接着写下一字的起笔,竖着写比横着写更方便,便于笔势的连贯。

古代人是如何造纸的?

在古代,人们最早用丝绵做原料来造纸,但因为其价格昂贵,数量少,并不普及。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渔网、麻头、藤皮等等原料,经过捣、烘等工艺,制造成纸,此种方法逐步在中国传开,后又传播到世界各地。在我国古书《天工开物》中有关于用竹子造纸的方法,步骤如下:

先是在山上将竹子砍好,然后斩成小段带回去。接着在清水池中将竹子浸泡一百日以上,去皮后进行清洗。然后准备一个大木桶,并往里面倒入石灰水,将清洗干净的竹子放入大桶中,然后再上火进行蒸煮。等蒸煮八天八夜之后,再将竹子从木桶中取出来,用器具将其捣烂,制作成纸浆,最后让纸浆覆盖在框架模型的帘子上,等经过了烘烤和晒干后,就可以得到一张张书写用的纸了。

古代真的有“蒙汗药”存在吗?

在武侠片中,有的人会用“蒙汗药”将人迷晕,这种药真的存在吗?它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古装武侠片中的“蒙汗药”一般具有如下特点:药效强,人在服用后能在短时间内处于昏迷状态;常常被混在酒或水中,可以遮掩药的味道和颜色;用冷水冲洗可以使那些昏迷的人立刻苏醒过来。通过以上几个特点,我们不难看出,其实“蒙汗药”具有麻醉剂的特性。

古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所编着的《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一种从印度传入中国的“洋金花”(即曼陀罗),它的成分中含有东莨菪碱、莨菪碱和阿托品,这三种成分具有麻醉的作用,“洋金花”的特性与武侠作品中的“蒙汗药”的特性相吻合。另外,“洋金花”味苦,用酒或水可以掩盖其本身的味道,这么看的话,“洋金花”很有可能就是“蒙汗药”的主要原料。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中的“三军”指的是什么?

说起“三军”,可能很多人会认为是海、陆、空三军,但其实“三军”的说法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而且当时所表示的意义与现在的意义并不相同。

春秋时期,大国都设有三军,但各个国家的叫法不一样。晋国将三军称作中军、上军、下军;楚国称之为中军、左军、右军;齐国、鲁国和吴国则称之为上、中、下三军。三军分设将、佐等军衔,而中军为三军的统帅。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军、下军和中军逐渐被前军、中军和后军所取代。到了唐朝和宋朝时,这样的编制已经成为军队的固定编制。这时的三军成了担任不同作战任务的各种部队。前军为先锋部队,中军为主将统帅的部队,后军为掩护和警戒部队。

到了今天,前军、中军和后军这样的编制早已取消,取而代之的是陆军、海军和空军。

“扁鹊见蔡桓公”真有其事吗?

战国时期,神医扁鹊来到齐国,拜访齐国的国军齐桓公。扁鹊在与齐桓公面谈后发现齐桓公生病了,于是将生病之事告诉了齐桓公。但齐桓公不相信扁鹊的话,没有理会。扁鹊出于对国君负责的态度,反复观察齐桓公,当他第三次见到齐桓公的时候,发现齐桓公已病入膏肓,于是无奈地走了。等扁鹊从齐国离开到达秦国,没过多久,齐桓公就离开了人世。

但我们在书本中学到的却是《扁鹊见蔡桓公》,莫非这相同的事情既发生在了齐桓公身上,也发生在了蔡桓公身上吗?

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是出自《韩非子·喻老》中的《扁鹊见蔡桓公》,里面记述的确实是扁鹊见蔡桓公。但在中国的历史上,根本就没有一个叫作“蔡桓公”的人,倒是有一个名字与其相似的“蔡桓侯”的人,那么有没有可能是想写成“蔡桓侯”,而错误地记录成了“蔡桓公”呢?这种可能性也不存在。因为蔡桓侯去世之后,扁鹊才出生。

综上我们可以做出推测:扁鹊其实根本没有见过蔡桓公,扁鹊真正见的,应该是齐国国君齐桓公。

古代国君所穿的龙袍上到底有几条龙?

大家都知道,古代的皇帝所穿的龙袍上绣有龙的图案,但具体有几条龙却没几个人知道。据史料记载,皇帝所穿的龙袍,背后和前胸各有一条龙,两边衣袖上各有一条龙,前后衣襟各有两条龙,还有一条龙绣在衣襟里面,总共加起来,龙袍上共有九条龙。

绣九条龙的原因,主要是受到了《周易》的影响。古代帝王受《周易》的影响很深,都推崇“九五至尊”的说法。因为“九”是奇数,很难在龙袍的布局上形成对称,所以人们便将其中的一条龙绣在了衣襟内,这样的话,龙袍上就有了九条龙。而且因为两肩的龙从前后都能看到,所以无论从正面还是反面来看,都有五条龙,正好与“九”和“五”两个数相吻合。

但并不是所有的龙袍都只有九条龙,有的皇帝的龙袍上要多于九条龙。如,明朝万历皇帝的龙袍上就绣有十二条龙。

“赵”为什么能在百家姓中排名第一?

百家姓中,“赵”排在第一位,这里面有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姓赵的人在全国人数最多吗?

事实上,《百家姓》是在宋朝时编着的,而当时宋朝的皇帝姓赵。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赵”姓也就自然而然地被排在了第一位。

至于“钱、孙、李、周、吴、郑、王”其他这几个排在前面的姓氏也是有讲究的:“钱”姓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姓为那个时候吴越国王钱弘俶正妃的姓氏;至于“李”姓,是南唐国王的姓氏。“周、吴、郑、王”,均是钱弘俶其他后妃,以及钱弘俶父亲后妃的姓。

“十八般兵器”包括哪些兵器?

古时候,人们要是说一个人武艺高强,常用“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来称赞那个人。那么这“十八般兵器”中到底都有哪些兵器呢?

早在汉武帝时期,兵器就已经被划分成了各个种类,但“十八般兵器”却是在明代时才被确定下来的。古书中所记载的“十八般兵器”包括: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戟、鞭、锏、镐、棍、叉、耙、锦绳套索、白打(拳术)。而近代戏曲界所认定的“十八般兵器”则指的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镗、棍、槊、棒、拐、流星锤。

需要注意的是,“十八般兵器”中的“般”字,意思为“类别”,并不是指具体的某种兵器。

“十恶不赦”指的是哪“十恶”?

“十恶不赦”多指一个人罪大恶极,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现代汉语中,“十恶不赦”是泛指重大的罪行,并没有实指具体犯了什么罪,但是在古时候,“十恶”却是有具体所指的。

“十恶”之名最早出现在《齐律》中,里面是这样记述的:“列重罪十条: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义,十曰内乱。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这些是封建时代的产物,很多内容都已经不适用于今天。但因为“十恶”是不能赦免的罪过,其影响颇深,直到今天,人们碰到了不可宽恕的事情时,都会马上联想到“十恶不赦”这个词。

“株连九族”中“九族”的范围有多大?

在古代,如果有人犯了诸如欺君的重罪,有可能会被“株连九族”,即“一人犯罪,全家受难”。那么,“九族”具体包括哪些人?它的范围有多广呢?

从古代的实际情况来看,“九族”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具体来说,“父族四”指罪人自己一家,外嫁的姑母及其儿子一家,外嫁的姐妹及外甥一家,外嫁的女儿及外孙一家;“母族三”指的是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和姨母及其儿子一家;“妻族二”指岳父一家和岳母的娘家。

其实,在我国历史上,“株连九族”的情况十分少见,它只是一个统称,并非严格的法律称谓。比如,在唐代,如果某人犯了谋反的重罪,那么这个人的父亲和16岁以上的儿子要一同被处死,其他亲属都可免于死刑,只是按亲疏关系或收进官府做奴婢,或流放。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是什么意思?

在看古装宫廷剧的时候,经常能听到宫里的太监拿着圣旨说着“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句话。那么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它又有什么意义呢?

要说到这句话的出处,就不得不提到秦始皇。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定名号为皇帝,自称“朕”,命为制,令为诏,他的玉玺上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所有的这些都在向外界昭示着皇帝的合法性和神圣性。如此看来,“皇帝”和“诏”早在秦始皇时就开始使用了。之后的朝代渐渐建立起一套完备的皇帝制度,在汉代时,“诏曰”二字出现在汉代帝王的文书中,之后被一直沿用下来。

“奉天承运”这四个字真正使用在诏书上,是从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开始的。明朝时期的天文学家沈德符,在其所写的《万历野获编》中写到,皇帝所执的大圭上刻着“奉天法祖”四个字,因此,皇帝被称为“奉天承运皇帝”,而皇帝颁布的诏书,也会在前面加上“奉天承运皇帝”的称呼。

“奉天承运皇帝”和“诏曰”被后人们重新断句,就逐渐成了现在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说法了,其实正确的读法应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七尺男儿”很高吗?

我们常常能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看到“七尺男儿”这样的说法,看上去感觉这个人长得很高的样子,但实际计算起来的话,“七尺男儿”并不是很高。

若按现在的长度单位计算,1米约等于3尺,那么7尺就约2.4米高,世界上能长到这种高度的人是凤毛麟角,难道古代有很多长得很高的人吗?

其实,古代与现代的“尺”在规格上是不同的,各个朝代对“尺”的标准也不同,但平均来说,古代的1尺约为23厘米长,而现在的1尺大概为33厘米长,所以古代的“尺”要比现代的“尺”短了约10厘米。这样的话,古人所说的“七尺男儿”的身高,算起来也就相当于现在的1.7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