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人的磨难
5818700000014

第14章 苦涩的爱河中浸泡的诗人——海涅(2)

我也把哭泣抛弃。

因为悲痛几乎心碎,

但我不会痛哭流涕。

阿玛莉娅自从嫁给弗里德兰德之后,夫妻感情一直不好。她也常常怀念昔日的恋人,心中悲愤不已。弗里德兰德并不珍惜阿玛莉娅为他作出的牺牲,几年之后已把她折磨得骨瘦嶙嶙,像老太婆似的。当海涅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不知为什么,心中对她的痛恨变为同情、爱怜。原来金钱门第不仅害了他,同时也害了阿玛莉娅。他在诗中怀着无比同情的心情描述了昔日恋人现在那悲惨的形象:

我梦里见到我的恋人,

忧心忡忡,面容凄惨。

昔日光艳娇嫩的肉体,

已如落花枯萎凋残。

她怀里抱着一个孩子,

手里又领着一个儿童。

她的步态眼神和衣衫,

明显表示忧患和贫穷……

由于对阿玛莉娅不幸婚姻的同情,使他忘记了第一次恋爱悲剧的教训,又把自己的爱转移到了阿玛莉娅的妹妹——台尔斯的身上。台尔斯正当豆蔻年华,长得同她的姐姐十分相像。海涅激动地说:

“小妹妹很像我的爱人,特别是她笑起来的声音。还有那双明亮的眼睛,同样弄得我痛苦不堪。”

他爱台尔斯,是把她看成阿玛莉娅的化身。他向台尔斯的求爱,表现了无比真诚的激动和狂热。海涅在献给她的颂诗中写道:

你好像一朵花,

这样温情、美丽、纯洁。

我注视着你,

不由涌出一阵悲伤……

这首诗发表之后,立刻轰动一时,它被谱成250多种乐曲,在全世界各地普遍流传。它被许多男子当成向心爱的姑娘求爱的丘比特之箭。然而,这并没有拨动台尔斯的心弦,她对海涅只是同情和怜悯,但不愿接受他的爱。这个豪门娇女,岂肯把自己美丽的青春奉献给这个寒酸的落魄诗人!她嫁给了法学家哈莱。海涅又一次失恋了,他再一次栽进爱情之河,饱尝了爱情的苦涩。这两次失恋的痛苦,使他真正懂得了:如果没有金钱财富,是难以在爱河中得到幸福的。他决心奋力抗争,向世人控诉这些不幸和痛苦。他把金钱和财富看成是一个“狂暴的船老大”,是这个船老大扼杀了他两次炽烈如火的爱情,把他投进了阴冷的深渊。他愤然写道:

等一等,我马上跟你上码头。

等一等,你这狂暴的船老大。

我和两个少女告别:

一个是欧罗巴,一个是她。

我眼里鲜血迸涌,

我身上血流如注。

我用炽烈的鲜血

写下我的痛苦……

痛苦固然痛苦,但不能在痛苦的爱河中被淹没。海涅想起一位哲学家所说的一句话:

“不经过一次失败的、痛苦的恋爱,便不能体会到爱情的真谛。痛苦的爱情可以毁灭一个人,使他成为庸人;也可以造就一个人,使他成为伟人。”

海涅幡然醒悟。他从一再摔倒的爱河中爬出来,擦干心头的血泪,全力以赴为自己所追求的事业奋斗。

1824年1月,他毅然离开父母,重返格廷根大学学习,并继续写诗,完成了《还乡集》,接着又写出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散文作品《哈尔茨山游记》。1825年,他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826年,他汇编的《旅行记》发表,引起强烈反响。第年,《旅行记》第卷出版,接着《诗歌集》出版。《诗歌集》是一部天才的诗作,它使海涅成为轰动世界的伟大诗人。这部成名的诗作,应该归功于他不幸的爱情。《诗歌集》大部分是爱情抒情诗。在海涅初登诗坛的时候,歌德在爱情诗方面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似乎爱情诗已被歌德写尽,别人很难再有所建树。而歌德的诗大多写的是爱情的喜悦和欢乐,海涅则一反歌德诗歌的题材,主要描写失意的爱情。在他的爱情诗中,有屈辱、失望、欺骗、不平,也有冷酷、狡诈、现实和阴谋。他用泪水和鲜血写成的爱情诗,倾尽了恋人心情的幽微曲折,令人深深感到期待时心灵的颤抖,受辱时灵魂的流血,欢会时的销魂陶醉,失意时的孤寂凄清。他的诗哀而不伤,艳而不俗,刻画细腻,令人心醉。

1831年5月,海涅到达巴黎,与巴尔扎克、肖邦、大仲马、雨果、李斯特等相识。第年他出版了《法国情况》一书,影响强烈。接着,他又写了《浪漫派》、《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批判了部分浪漫派诗人,对德国的哲学思想和当时的历史状况进行了评价。为此,他受到反对者的攻击和诽谤。

海涅终于成为举世瞩目的诗人。从1824年到1834年整整10年,海涅熄灭了自己心中的爱情之火,奋笔苦耕,一直没有再向女性倾诉自己的爱情。

1834年10月,海涅37岁,他在巴黎遇到了法国女工、19岁的克莱桑加·欧也妮·米娜,两人一见钟情,很快热恋起来。这位年轻、美丽而活泼的少女,给诗人带来了青春的活力。经过长达7年的恋爱,他们在1841年正式结婚。在甜蜜爱情的激励下,海涅开始构思长篇诗作《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并于1843年开始写作。这首长诗向世人告知,只有通过革命,才能使旧制度彻底崩溃,建立起一个新的社会制度。这表明,海涅由爱情诗人已转向革命诗人,开始加入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行列,向旧世界宣战。1843年年底,他同马克思相识并一道工作。第年,当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被镇压之后,海涅怀着强烈的义愤,写了《西里西亚织工》一诗,认为工人不仅是被压迫被剥削的劳动者,而且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恩格斯对这首诗作了很高的评价,他说:“德国当代最杰出的诗人亨利·海涅也参加了我们的队伍。”1847年,《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在《前进报》上连续刊登。这部优秀的诗篇一发表,立即遭到查禁。这部书只好秘密流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生中真是有说不尽的灾难和不幸。海涅在爱情的苦河中经历了长达近20年的磨难,刚刚有了幸福的家庭,不料在新婚后不到一年,他又得了骨髓结核。这是偏瘫的先兆。不久,病情开始恶化,1845年,他双目几乎失明,经济生活来源也日益紧张。1846年,留在巴黎的恩格斯去探望病中的海涅,事后他给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的信中这样报告了海涅的病情:

“前天我和艾韦贝克去拜访了他(海涅),这个可怜的人憔悴已极。他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脑软化在继续发展,颜面麻痹也在发展。艾韦贝克说,他可能突然死于肺水肿或脑溢血,但也可能时好时坏地拖上三四年……他在精神上还保持着充分的活力……眼看着这样一个杰出的人物一步步走向死亡,真使人十分难受。”

1848年2月,恩格斯又一次向马克思报告:“海涅濒于死亡。两个星期前我去看过他,他卧床不起,神经疼发作。昨天他曾经起床,但极为痛苦,他只能扶着墙勉强走三步,从安乐椅移到床边,再移回来。”

海涅从1848年6月瘫痪在床,被禁锢在他称之为“褥垫墓穴”之中,达8年之久,直到1856年2月逝世。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他一直贫病交加,在生死线上挣扎。但是,他一刻也没有倒下,他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写作。在极度的磨难之中,他写下了一篇篇精美的诗篇。他的秘书卡尔·希特勃兰记述了海涅病中写作的情形:

“海涅的听觉衰退了,他的眼睛闭上了,诗人想看什么东西的时候,得费很大的劲,才能用他瘦骨嶙峋的手指把耷拉着的眼皮推上去。他的两条腿瘫痪了,全身萎缩……为了休息一会儿,最多不过是为了睡上三四个小时,就得服用3种形状不同的吗啡。在失眠之夜,海涅就写作他那最奇妙的歌。整部《罗曼采罗》都是他向我口授的。每次都要到早晨才搞完一首诗,接着就推敲润色……”

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在病魔的折磨下,整整10年,他的精神始终没有屈服,手中的笔一直没有放下。海涅用自己的行为,为后来所有遭受过灾难和不幸的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海涅用自己艰辛的劳动,赢得了崇高的荣誉,成为歌德之后德国最伟大的诗人。但是,直到死,他也没有忘记给自己带来终生创伤的初恋的悲剧,没有忘记那个抛弃他的堂妹阿玛莉娅。海涅在《死神已经来临》中,最后一次表达了自己这种辛酸的感情:

……

棺材已经钉好,他们把我放进

坟墓,我在那里得以安息。

可你、可你,阿玛莉娅,

你将怀念我并且常常哭泣。

你甚至绞着你秀丽的双手——

啊!你尽可自我安慰,这是命,

人的命运:凡是善良、伟大、

美丽的事情,结局总是不幸。

不幸、不幸,人生处处充满着不幸,或是事业,或是身体,或是爱情……总之,不幸与痛苦将伴随着每一个人走完自己的一生。愿每一个人都能像诗人海涅那样,在不幸中奋起,用坚强的毅力去战胜各种各样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