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人的磨难
5818700000025

第25章 连丧三妻的着名化学家——威廉·冯·霍夫曼(1)

奥古斯特·威廉·冯·霍夫曼(1818-1892),德国着名化学家。他曾打算学习法律,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当时着名的化学教授尤斯图斯·李比希,便开始攻读化学。他1836年进入黑森大学,1841年被授予化学博士,1845年任波恩大学化学副教授,1861年就任伦敦化学学会第一任会长。他先后发明甲基绿、霍夫曼紫等多种化学染料。在有机合成染料和胺苯工业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撰写有《现代化学概论》、《化学研究百年纪要》等着作,在世界化学史上占有相当的地位。

“妈妈!妈妈!你醒醒,你醒醒啊!”

两个幼小的孩子扑在母亲的身上,拼命地哭喊着。

然而,他们的母亲躺在床板上,脸色灰白,身体冰凉,早已停止了呼吸。

哭了半天,不见回答,稍大一点的孩子爬起来,慢慢地走到父亲身边,拉着父亲的衣角,泪流满脸,可怜巴巴地张着小嘴央求道:

“爸爸,您快去叫醒妈妈,我们要妈妈啊!”

爸爸实在忍不住了,他蹲下身子,一手抱住一个孩子,泪水顺颊而下,哽咽着说:

“孩子,我可怜的孩子,你们的妈妈已经到天国去了。今后爸爸也是你们的妈妈,一定要把你们扶养长大,行吗?”

父子三人紧紧抱在一起,哭得像泪人一般……

这个爸爸,就是后来成为世界着名的化学家奥古斯特·威廉·冯·霍夫曼。妻子死的那年,他才刚刚34岁。当时,他已经是波恩大学的化学副教授,正在带领助手们进行一项新的极为艰苦的化学试验。他是多么需要妻子的帮助和支持啊!然而,妻子竟撒手尘寰,弃家而去了。妻子的死,在他年轻的心灵上刻下了血淋淋的一刀。

冯·霍夫曼是在黑森大学上学时认识妻子海伦·摩根豪尔的。当时,他求师于黑森大学的尤斯图斯·李比希教授。李比希教授是闻名欧洲的着名化学家。他对这个刚刚18岁的弟子十分欣赏。霍夫曼23岁那年,就被授予化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在李比希的私人实验室里当助教。海伦·摩根豪尔是李比希夫人的侄女,她长相秀丽、温柔甜美。霍夫曼第一次见到她,就被她深深地吸引住了。后来,他常常到李比希教授家去,俩人见面多了,慢慢地产生了感情。海伦也非常爱慕霍夫曼的才华,她想让霍夫曼正式向她求婚。但霍夫曼一直未能下定决心。他想:爱一个姑娘,就要对她的一生负责,让她终生幸福。而自己这种收入是难以使海伦的未来生活得到保障的。

从此以后,霍夫曼更加勤奋地工作。当时,如何创造一种简单而价廉的生产苯胺的方法是化学上的一个重大难题。他研究了大量的资料,决定把硝基苯倒入盛有铁屑的烧瓶内,然后分若干小份儿往里边加入盐酸,并同时用力地晃动烧瓶,促使反应后,再把预先准备好的适量的苛性钠加到烧瓶中去……这时,苯胺就出现了。这种生产苯胺的方法既方便又价廉。这一有关键意义的重大成功,为他今后的研究开创了道路。由于这一发现,他很快被波恩大学聘任为化学副教授。这时,他才正式向心爱的姑娘海伦求婚。

结婚之后,这对年轻夫妇迁到波恩定居。海伦是一位十分贤惠的妻子,她精心照料着霍夫曼的生活。每天把家庭收拾得干净利落,布置得雅致清新,为霍夫曼创造了舒适和愉快的生活环境。由于按当时规定,副教授不能随意运用学校的实验室,她就在家里为他布置了两间实验室。每当霉夫曼在实验室精心工作时,她从来不去于扰他。当她做好饭菜而霍夫曼还不知道吃饭时,就在纸条上写着:“亲爱的,该吃饭了!”将饭菜悄悄地摆在他的室验台上。有时她见霍夫曼太劳累了,便在纸条上写着:“亲爱的,请你休息一会儿!”每当这时,霍夫曼即使再忙,也要停下手中的工作,走过来,紧紧拥抱一下贤惠的妻子。结婚六七年来,他们相亲相爱,从没有吵过一次嘴。海伦·摩根豪尔在霍夫曼心中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妻子故去了,家失去了多少幸福和欢乐!但是,霍夫曼没有被这一沉重打击而倒下,又继续进行他的化学试验。

当时,霍夫曼主要研究的对象是胺类,如甲基苯胺、甲基苯胺等,这些东西都有很高的反应活性。霍夫曼决心对这类化合物和它的参与的化学反应进行研究,最后终于第一个提出了合成有基胺的方法。接着,他又带领助手们进行合成染料的研究,但经过上百次的合成,却一直未能成功。霍夫曼动员查理·曼斯菲尔德也参加这一研究。查理原是霍夫曼的学生,现在开设一家染料工厂,生意兴隆。如果一种新型染料能研制出来,那将会给整个工厂带来巨大的收入。在霍夫曼的指导下,查理竭力改进蒸馏的各个生产过程,并且试图使煤焦油的蒸馏产物达到完全分离的程度。由于在工作中经常同易燃的物质——苯和甲苯类打交道,务必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定。查理掉以轻心,终于引起了一场大火,查理本人也在熊熊的烈火中丧生。

查理是霍夫曼所有的学生中最有才华的一个。他的死又一次沉重打击了霍夫曼。查理死的那天,霍夫曼直到午夜之后才跌跌撞撞地回到家中。

仆人艾康·罗姆塔坐在沙发上一直等着他回来。她看见霍夫曼那张灰白色的脸和红肿的眼睛,十分关心地问:

“霍夫曼先生,你千万要注意身体,不要太过于悲伤了,悲伤是没有益处的。”

“谢谢你,罗姆塔,我很好,你和孩子们都好吧?”

“都很好,孩子们等你到12点钟,才去睡。”

艾康·罗姆塔给霍夫曼端来了晚餐,可他一点也吃不进去,眼睛不时地注视着屋里的某一个地方,一看就是半天。他有点呆滞了。艾康沉默了一会儿,便对他说:

“霍夫曼先生,我本来不该干涉您的私生活,可是,现在我还得向您提个建议。”

霍夫曼惊异地看着她:

“罗姆塔,你说吧。”

“我觉得,您老是这样下去是不行的。您应该尽快结婚。一来您现在还很年轻,来孩子们也需要母爱。”

霍夫曼陷入了沉思之中。是啊!过去妻子在世的时候,他从实验室回到家中,常常有一种说不出的愉快和幸福。每当他在研究中遇到困难,妻子就温柔地走过来,抱着他不住地亲吻,轻声地告诉他:“亲爱的,别为难,一切都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这给了他多么大的鼓励啊!可是现在,从实验室回到家里,除了吃饭、看孩子、同仆人聊聊天之外,别的温情一点也没有,再说,孩子们也确实需要一个母亲来照料。他终于决定再次结婚。

由于霍夫曼出众的才华,他一直是伦敦社交界里众望所归的人物。他既善于在豪华的客厅里以上流社会名人的风度与人交谈,又可以在简陋的工厂以普通的身份与工人聊天。在大学的讲坛上,他那幽默的谈吐、渊博的知识,博得不少女学生们的欢心。霍夫曼在伦敦有不少朋友,其中有男的,也有女的。不久,他爱上了一位20岁的姑娘卡其娜。卡其娜有一副楚楚动人的容貌:一对蔚蓝色的大眼睛秋波翻动,娇小的脸庞洋溢出青春的气息。霍夫曼很快就堕入情网。他好像觉得对卡其娜的爱比对海伦更加热烈,有时几个小时见不到卡其娜心里就觉得少了点什么。经过一段时间,他正式向卡其娜求婚。卡其娜嫣然一笑,轻声地说:

“结婚干吗?我们现在这样不是很好吗?”

“不,结婚之后我会让你更加幸福。”

“亲爱的,我现在不想结婚。”

卡其娜的拒绝使他感到十分伤心,以致他在进行化学试验时,心不在焉,试剂溢出,烧伤了左手。他不得不暂时离开实验室,到外边去散步。

伦敦大街上的秋夜,行人已经很少了。霍夫曼在大街上信步走着,微风刮起一张废纸,在路边的一个角落里打着旋转,很快又把它卷上半空,飘飘忽忽地抛进一片昏暗的灯光之中。霍夫曼顿时感到有一种失落之感,他觉得自己现在也好像这张废纸,命运之神会把他飘到什么地方?他记不清是哪个哲学家说过:“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成功的女人。”自己以往之所以能在化学上做出较大的成绩,不正是与爱妻海伦的支持帮助、鼓励分不开的吗?。他还在什么书上看到东方的中国有一句充满哲理的话:“无妻不成家。”一个家庭中如果没有妻子,那就不成其为一个完整的家庭。现在他真正感到了这句话的分量。他决定再次向卡其娜求婚,请她做自己的妻子。

然而,霍夫曼没想到卡其娜会这样告诉他:“做你的情妇可以,做你的妻子却不行,因为我没有精力去照顾你那两个没有母亲的孩子。”她很快就嫁给了一个四十多岁的工厂主。

霍夫曼的心都要碎了。他过去只听人说过某些女人可恶,而自己却总认为天下的女人都会像海伦那样温柔、善良。没想到这个卡其娜竟给他上了一堂如何认识女人的课。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霍夫曼一直沉浸在苦闷之中。

1855年的一天,他又结识了一位名叫罗沙梦达·威尔逊的姑娘。这个姑娘十分崇拜霍夫曼的才华。她身材丰满、容貌秀丽,霍夫曼称她“好像是泰纳画卷上的美女”。这位美丽的少女用自己纯洁的爱,给霍夫曼带来了过去少有的欢乐。霍夫曼常常称她为“我最亲爱的小疯子”、“我最亲爱的小女孩”,并送给她无数个甜蜜的亲吻和紧紧地拥抱。霍夫曼向威尔逊表示,为了报答她的爱,自己会更加拼命地工作,争取在化学事业上有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