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人的磨难
5818700000007

第7章 饥寒贫困中绝不退却的——圣西门(1)

克劳德·亨利·圣西门(1760-1825),法国19世纪初叶杰出的思想家,与傅立叶、欧文并列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他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1777年到军中服役,参加过北美独立战争,后返回法国,参加了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他公开放弃伯爵头衔和贵族称号,为改革社会探索新路。1802年,他发表了第一篇重要着作《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以后又发表了《人类科学概论》《论欧洲社会的改造》《论实业制度》《实业家问答》《新基督教》等着作。他主张用新的社会制度来改造资本主义社会,描述了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特别是在《新基督教》一书中,他直接作为工人阶级代言人,宣告自己的努力最终是为了工人阶级的解放。

“请救救我吧,我快要饿死了……

现在,饮食只有面包和开水,工作的时候屋里没有生火,这样的生活已经过了两个星期。我把一切东西都已卖光,一直到身上穿的衣服,为的是支付我的着作的抄写费。为了热爱科学和公益福利、渴望寻找和平的方法来结束整个欧洲社会所遭到的可怕的危机,结果竟把我弄到这般贫困的地步。因此,我只得承认自己的穷困,并且请求必要的支援,以便使我的写作活动能继续进行下去……”

这是多么凄楚辛酸、催人泪下的语言!

你大约不会想到,这就是被恩格斯誉为“工人阶级的代言人”、着名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圣西门,为生活所迫,向他当时的社会发出的呼喊。你大约也不会想到,他原是“查理大帝的后裔”、贵族的子孙,本可以成为亿万富翁,但为了追崇科学,推动人类的进步,便抛弃富贵,忍受饥寒,在极度的艰难困苦中奋力向前登攀!

圣西门出生于贵族豪门,却自愿与贫民为伍,过饥寒交迫的流浪生活,这在豪门世家的子孙中是十分少见的。正因为这样,他才真正了解了社会,了解了人民的贫困和贫困的人民,了解了社会的危机和危机的社会,创立了天才的、卓越的思想体系,并以此使他的光辉名字在人间永存!

圣西门,1760年10月17日诞生于巴黎巴克街一座豪华的宅院中。这座宅院是圣西门的祖父留给他父亲巴尔塔萨尔·德·圣西门的。当时,巴尔塔萨尔·德·圣西门伯爵的年收入为1.5万利费尔。这是一笔不算小的收入。

圣西门自幼也像其他贵族家庭的公子一样,骄横跋扈,无人敢惹。有一次,他到城堡附近去玩,一辆过路的大车向他驶来,他索性往大路上一躺,宁可被轧死也不愿给大车让路。车夫只好绕道而行。他的老师教育他严厉了点,这个狂傲的公子竟用一把水果刀刺进了老师的屁股。圣西门的父亲为了教育他,多次苦口婆心地向他讲道理,但却遭到拒绝。没有办法,伯爵只好把他送进了感化监狱。这座监狱当时在巴黎是看守最森严的监狱,圣西门被关押在一个单人牢房里。他感到寂寞难忍,便想买通一个狱卒,把他放出去。狱卒本来就对这些豪门贵族的子弟没有什么好感,就一口拒绝了。圣西门对他恨之入骨,当这个狱卒再次进入牢房时,他猛扑过去,几拳将狱卒击昏在地,从他口袋里掏出一串钥匙,打开门,跑出了监狱。多亏他姑妈从中周旋,圣西门才又回到了自己的家里。

父亲为了使浪子回头,为他专门请了几个家庭教师。这些教师们连同仆人一起,经常用一句寓意深刻的话提醒他:“奋斗吧,查理大帝的后代,伟大的事业在等待着你!”甚至每天早上也用这句话来唤醒他起床。久而久之,圣西门开始变得十分自信了。他毫不怀疑自己将来一定会完成一件伟大的事业,他坚信这一切一定能够实现。因此,他除了学习之外,更多的是思索,思索着进行一件什么样的伟大事业。

1777年,圣西门的父亲同陆军大臣商量,把儿子送往军队,在他们一个亲戚的步兵团里当少尉。这个年轻气盛的伯爵的儿子,也正像许多贵族一样,一心向往军人的荣誉,以为建立战功就可以成就大业。但一到军队,他才发现军队并不是他理想的世界,那铁的纪律、严格的操练、紧张的生活,自己都受不了。很快,他常常不请假就溜出军营,到驻地周围去转悠。他突然发现,周围的乡村小镇,贫穷凄凉,老百姓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同他的生活简直是两个天地,这是为什么?对,应该多观察、了解这些现象,伟大的事业说不定就在这里边。因此,一有机会,圣西门就走向社会,进行考察。

1779年春天,圣西门随同部队进入美洲大陆,在那里一驻就是5年。5年间,他参加过5次大的战役、9次海战,曾两次负伤。这5年的美洲战争使他出人头地。华盛顿将军曾向他颁发最高共和国奖——辛辛娜提勋章。他23岁那年,被晋升为上校军衔,年薪3000利费尔。这使人们对他刮目相看。但是,这一切对圣西门来说都算不得什么,因为他的心思并不在这上边。他想到的是社会为什么这么多贫民?怎样才能改变他们的生活?

他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他发现法国共有2500万人口,贫苦农民就有两千多万。全法国4/5的农民只占有1/3的耕地,其余2/3的土地则集中在贵族、教会和富裕的上层资产阶级的手里。农民终年苦劳,却连温饱都无法得到。他突然想起当年卢梭告诉他的一段话:“很久以前,天下的臣民都是天然平等的。土地不属于任何人,收成是大家的。后来,贪婪残酷的人开始掠夺公共财富,他们竖立了栅栏,圈定了地块。天然的平等逐渐被人为的不平等所代替了。随着文明的发展,就越来越不平等了……”看来,要改变社会,就必须面向农民,面向广大农村。

几年以后,在波卡迪的法尔维乡镇,出现一个新的居民。他面容消瘦,双手白晳,穿着农民的粗布短上衣,住在一户最穷的农民家里。他对人亲切朴实,乐意与人们交谈,乐意帮助别人。他用自己的钱,赡养着镇上一个无依无靠的孤老太太。每天清早,他同农民一道到田里干活。白天,他吃着粗茶淡饭;晚上,同乡里农民亲切交谈,向农民们讲述美洲的新闻,讲巴黎和全国其他城市发生的一切,讲当局的一些政策法令……

这,就是圣西门上校。他这时已离开了军队,自愿当一名普通农民,专门从事对农民问题的研究。

他经常向农民们宣传:所有的人生下来都是自由的,平等的,农民们也不例外。言论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人人都有过幸福生活的权利,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与此同时,他为老百姓起草一份请愿书,向国民议会呼吁,要求议会尽快改变农民的生活和农村生活条件。没有多长时间,他就成了周围乡村农民的朋友。他在当地获得了很高的声望,常常有农民从邻村或别的地方来找他商量事情。圣西门主持了当地的村民委员会,指导地方机构的选举。但是,他坚决反对和拒绝农民选他担任职务。他认为“……当革命还在继续的时候,任命昔日的贵族和神甫来担任社会职务是危险的……”1790年2月,他在法尔维乡镇主持乡长的选举时,发表演说,要求把他的这种愿望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他宣布说:

“现在不再有领主了,我们人人都是完全平等的,我不希望这个伯爵的爵衔使你们错认为我拥有比你们更多的权利,我决定永远放弃这个称号。我认为这个称号比法兰西公民的称号更低贱……”

他要求把他的这些话写进记录。这位昔日的伯爵,在当年5月以他那个行政区的名义起草了一份致宪议会的请愿书,呼吁废除“可耻的出生特权”。6月,国民议会关于废除世袭贵族以及一切贵族爵衔的称号的法令颁布了。

为了同昔日的伯爵圣西门划清界限,他不仅扔掉他的爵衔,而且决定放弃自己的名字,以表示同世代引以自豪和令人敬畏的“圣西门家族”割断一切联系。从此以后,他改名为“包诺姆”。包诺姆,意为头脑简单的人,形同傻瓜。这是从前贵族对乡下人或奴仆的称号。圣西门决心成为一个真正的村民,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去创造财富。在新名字被批准后,他立即来到佩龙纳的市议会,随身带去他以往所获得的奖状、证书和奖章,其中有都兰步兵团中尉职务证书、授予校官官衔的命令、团长证书、马耳他十字勋章、美国辛辛娜提勋章和圣路易勋章。他决定当场把这些证件烧毁,勋章回炉熔化。

包诺姆同他过去的神圣家族、过去的光荣历史彻底诀别了。这种决策如同一个战士临近冲锋之前所做的一切准备那样,圣西门要把所有束缚他思想和行为的包袱一扫而光。但是,他也许没有料到,命运等待他的将是什么?

为一部分贫困农民购置土地,使他们耕有其地,这是圣西门行动实践的第一个步骤。

然而,土地是属于寺院和贵族的,个别农民甚至一些富裕农民根本买不起。只有一个拥有足够资金的人才能买进大量土地,然后才能把大块分成小块转售给农民。那么,资金又怎么办?这是圣西门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他把自己的储蓄、父亲的遗产加上母亲的储蓄全都加在一起,也不过几千个利费尔。他想先办一个企业,赚一笔钱,但那需要相当一段时间,远不如做现金交易来得快。做现金交易,必须具备一定数额的资金。为此,他先去找富有的化学家拉瓦锡,但遭到了拒绝;后又找到一个富有的德国人列德伦伯爵,这位伯爵同意把自己的全部现款19万利费尔和2.5万利费尔的股票全都交给他经营。接着他又找到银行家佩雷戈,请求他给予必要的帮助。很快,圣西门手中聚集了76万利费尔。有了资金,他便按照自己的计划执行。他首先用8万利费尔买进大块土地,然后把土地分成若干小块,按成本出卖给农民。到了第年,即1792年,“西门公司”的地产就遍布整个法国北部。他直接掌管大片的田地、乡村、牧场和森林,在每个乡村中设有管家,每块可耕地都有承租人,承租人负责缴纳租金,管家负责整顿社会秩序。在圣西门光荣的祖先中,还没有谁能像他这样在极短的时间内拥有如此多的地产。

正当圣西门雄心勃勃施展宏图的时候,1793年6月2日,“有人民拥护的雅各宾党人”(列宁语)击败吉伦特党人,他们代表小资产阶级的利益,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掌握了政权,并立即改组革命法庭,颁发了关于“嫌疑犯”的法令,逮捕了一大批“拥护暴政”的人,专门成立了一支革命军队来对付省内的套购商和投机商。圣西门由于拥有众多的地产和资金,立即成为通缉对象。特别是他还和两名涉嫌的人过于密切,其中一人逃亡、一人在押,加上他本人原来就是贵族,他的两个兄弟和叔父侯爵都已逃亡国外。圣西门感到十分苦恼,自己这样做也是为了贫民,革命难道不也是为了贫民吗?为什么都是为了贫民,自己却遭到通缉?不久,他的姐姐被捕入狱;8天后,又正式下令追捕圣西门。12月19日,是一个阴冷的日子。在法律街55号大门口,一匹鞍辔齐备的马不耐烦地用蹄子踢踏着地面。圣西门慌慌张张地走下楼梯,向马车奔去。迎面碰上两个衣领高竖、帽檐低压的人。他们问:

“劳驾,公民圣西门住在哪里?”

“在2楼”。圣西门镇静地回答,然后飞身上马,急奔而去。

第天,他听说屋子的主人莱惹因他而被捕,便主动投案上门,要求释放莱惹。圣西门被关进了圣珀拉惹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