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复旦成功学习法
5823100000010

第10章 复旦学子成功秘笈(10)

课堂上,只有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跟上老师的思路,抓住知识的重点,加深理解与吸收。听课时,眼睛要盯着老师的板书,老师讲解时,眼睛注视着老师的动作与表情;思想上与老师保持一致,紧跟着老师的感觉走,然后全神贯注的边听。边思、边记。这样做有三大好处:一是避兔分心和走神,思想不能开小差;二是能紧跟着老师的思路、意图去思考、分析;三是随时可以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上课思想不集中,人在教室心在外,这是多数学生学习平淡的最主要原因。

3.必须紧跟老师的思路听讲

不少学生听课时不是埋头自思,就是埋头做笔记,思想不能与老师保持一致,这是一种很不好的听讲方法。听讲时,思想上必须与老师讲解的思路保持一致,听老师对事物是怎样分析、推理;听老师解决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技巧;听老师对问题有哪些提问和解释。这样才能把握住听课的重点。千万不可脱离老师讲课的轨道,一旦脱轨,就会造成学习上的“翻轨”。

4.要以理解为主

听讲的目的,就是要听懂老师讲解的内容。有些学生听讲时分不清主次体,结果抓住了芝麻,丢掉了西瓜。课堂上听是主体,“听讲、听讲”主要就是先“听”,这是主体,“想”与“记”是次体。对老师讲课的内容要听清楚,所准确,听出重点,听出意图,听出弦外之音。原则是先听清楚再思考,思考懂了再做笔记,不要只顾思考和做笔记而忘记了听讲或顾不上听讲。

5.要有比较的听讲

听讲中,要把自己在预习自学中的理解,和老师讲解的相比较,看自己和老师有哪些相同点和区别点。通过这种比较,一是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二是能加强自己的思考,认识与提高;三是能发现自己在预习自学中的错误原因。

6.要听懂重要要细节

俗话说:“会听听道道,不会听听热闹。”课堂上听讲也是这样一个道理,会听讲的学生,能听出头头道道和问题的来拢去脉,不会听讲的学生,只是听听热闹。听讲时一定要听懂老师所讲的每一个重要细节,在这个细节上看老师是怎样思考。分析。判断和处理。越是细小的重要细节,就越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7.课堂上要积极发言

课堂上,老师会经常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解答。这个时候,正是锻炼自己和促进自己的最好时机,要积极大胆的抢先举手发言,回答错了也没关系,自己存在的问题越暴露出来就越便于纠正。有些学生学习成绩平淡,担心回答错了,同学们会嘲笑自己,因此就经常不发言。有的学生更害怕发言与提问,当老师提问时,心跳的哈哈直响,眼睛不敢正视老师,惟恐老师提问到自己。这种害怕提问,视老师提问为痛苦与麻烦的学生永远学不到更多的知识。

8.把握好做笔记的时机

人们常常说:“边听边想边记。”这句话说起来是非常容易,但是要把这三者合理的处理好和安排妥,却是很难很难啊。“边记”的前提就是不能影响听讲。由于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做笔记的时机也不能千篇一律,必须由每个同学自己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原则就是不能脱离前提——不影响听讲。做笔记的关键是记下“必要”和“精华”。这个“必要”和“精华”就是选择性的记——记重点、记难点、记疑点、记思路、记技巧。

9.不要挑剔老师

对老师的挑剔,不但极大的影响着学生的求知欲,更重要的是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与吸收,常常因此而造成偏科。个别学生对老师的挑剔比较多,认为老师讲课表情不好,动作不准,姿态不美,水平不高等等。知识主要是从老师身上获取,老师是辅助学生学习成功的重要外因。自己不努力,老师的水平再高,也只能“燃烧”自己,而照不亮自己;自己努力,较差的老师讲课也有收获。当你以后毕业离开校园后,你才会知道人生对你最好、最亲、最爱你的是老师;给你知识最多、教育最大、培养最大的还是你的老师;而你怀念最多、谈论最多、回忆最多的也是你的老师。老师的爱是伟大的爱、高尚的爱,但又是非常严肃的爱;师爱胜过母爱,胜过父爱。

10.纠正不良的听课习惯

不良的听课习惯,严重影响着听讲的效果,如果不认真克服纠正,日久天长必然会导致学习成绩平淡。纠正的方法有四条:一是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己对自己负责;二是课前认真预习,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和有目的性听讲;三是听讲时思想紧跟着老师讲解的思路走,边听边思,随时准备提出新的问题;四是眼睛注视着老师,看着老师的动作和表情,随时准备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二、怎样面对老师的课堂提问

1.学生面对都是提问的几种表现

很多同学都这样认为,全班同学那么多,老师提问不一定叫到自己。如果自己思考了而老师又未叫到,那就吃亏,所以,他们干脆就不去思考老师的提问。心里在祈祷:老师千万别叫到自己(如果老师提问到他,他才开始翻书或期盼着周围同学“打电话”缓助,即告诉他怎么回答)。他们在这个时间内一般的做法是:呆坐、低头不语、与周围同学聊天传纸条。总之,他们的大脑此时处于高度放松状态。

一部分同学听到老师问题后,大脑高速运转,迅速思考,思考完之后,大脑就开始低速运转或者处于“待机”状态。如果会了,有的同学就会举手等老师提问到自己(也有的同学会了也不希望自己被老师提问到)。他们当中有的同学开始与周围同学闲聊或低头不语。如果经思考不会,就开始等同学回答。当然也有部分同学去翻书查找答案,此时他们的大脑运转速度很慢。

还有一些同学思考完该问题后,大脑虽然仍在工作(如思考别的问题),但此时大脑的运转速度明显减慢,处于不紧不忙、磨磨蹭蹭的工作状态。

2.别人回答问题时一般用含表现

不想回答问题的同学开始为自己未被老师叫到而庆幸,那些不愿意思考问题的同学开始等看笑话。他们有时希望回答问题的同学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自己此时可以高兴高兴,并能积累谈资。

一部分同学认为,这段时间里,没有自己的事,因此,他们往往与周围的同学闲聊或呆坐在座位上或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此时他们的大脑处于放松状态。

一些人虽然在听同学的回答,但此时他的大脑处于半工作状态,大脑运转速度很慢,对同学的回答只是听,并没有思考“他回答得对不对”这一问题。

一部分人不但听,而且在分析该同学回答得对不对。

3.如何面对老师的课堂提问

①把上一节课所讲的概念、定义、定理、公理、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在大脑中迅速地过一遍。如果上一节课讲的概念、定义、定理、公理、法则、公式等内容共有10个,而你现在只能想出其中的几个,那么说明什么问题呢?一方面,说明上一节课的听课效率不高,效果不好。此时,要提醒自己这一节课要认真做好;另一方面,说明你课后没有投人一定的时间复习,课后要补上。此时要提醒自己:课后要投人一定时间复习、记忆,不能认为听完了,就算什么事情都过去了。要在自己一天的学习计划中留出一定的时间对当天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同时,还要根据自己的记忆力情况确定是否有必要对前几天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

在这里,还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再将概念、定义、定量、公理、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在头脑中过一遍,并不是用口一个一个地说出来,而是在大脑中一个一个地想出来,因为想的速度要比你说的速度快得多。

注意:确定是否进行复习的依据,不是老师是否要求,而是自己是否已记住、掌握。

②把上一节课所涉及的解题方法、解题技巧在大脑中重新过一遍。解题方法、解题技巧属于基本技能,重新过一遍将起到强化、积累经验的作用。大家都知道,当一道题你怎么想都想不出怎么解时,如果此时有人提醒,告诉你解题方法,哪怕是一个简单的手势,就能让你迅速地解出那道题。积累方法和技巧就是积累解题经验。但是,当你做到该步骤时,一定要做到下面的第三步骤。否则,即使你记住了方法,尤其是当方法积累很多时,你可能就会出现拥有方法却不会用的现象。

③把上一节课解题过程中的分析推理过程在大脑中重新感悟、提炼一下。有的同学一定会认为:这样做是不是有点儿太多余了。不过在此我要告诉同学们,一点也不多余。这样做将使你事半功倍,让你脱离题海。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

再一次的感悟、提炼上一节课解题的分析过程,并不是简单地将原分析过程重新在大脑中再现一次,而是对原分析过程的浓缩和追加投人智慧,力争从原分析过程中感悟出分析过程所遵循的潜在规律。即使同学们在运用过程中没有进行感悟、提炼,而演变成迅速严格地推理一遍,这也不是原分析过程的再现,同样是有意义的。再一次的感悟、提炼是将原分析过程中的理性的部分转化为培养出相应的能力、形成相应的意识、开发相应的悟性的过程,而不是为了记住原分析的过程。大家想一下,从上一节课到这一节课,你虽然不一定能记住具体的题目,但是你对做题过程中的推理过程一定会记忆犹新的,因为该过程投入了你的智慧,是你动脑的结果。

在知识、方法、题目中,似乎每两者之间或者三者之间关系很简单,如果你是这样认为的,那你一定错了。因为无论是题目与知识的结合过程,还是知识与方法、题目与方法的结合过程都有你的心理活动。而人的心理活动是最复杂的。再一次的感悟、提炼的另一目的就是悟出心理活动所遵循的规律。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要弄清楚解题过程的来龙去脉。

其实,我们只要用3分钟就能把上一节课涉及的解题方法、解题技巧及解题的分析推理过程在大脑中重新过一遍,并对它进行提炼。也许有的同学会担心,这短短的3分钟,能想到这么多的内容吗?

从许多同学的实践来看,应该说都能做到。不知大家有没有如下的体验:当你用了2个多小时看完一场电影回到家,此时若有人问你“你感觉这电影怎么样?”这时,你会怎样?当你在思考回答这个问题时,大脑中会发生怎么样的一系列的变化呢?(回忆一下,请思考2分钟)经过实践、调查发现,一般的人在思考这一问题时,并不是把整个电影在大脑中重新放一遍,而是把电影在头脑中形成的形象,再一次地提炼、概括,形成不再是电影的形象,而是虚化的,但又觉得比原来的形象更显得清晰,一目了然。此时,在你的大脑中展现的不再是一个完整的“电影”,而是该电影的精华和糟粕是什么等。想想,你的体验是不是这样的?请你再思考一下,从你听到“你感觉这电影怎么样?”这一问题到你形成答案的过程,一共用了多少分钟?(回忆1分钟)据统计,所用的时间都不超过1.5分钟。大家想一想,2个多小时的电影,能在1.5分钟内概括、总结完,那么一堂课45分钟的内容在3分钟之内不能在大脑中过一遍吗?实践证明,只要你按本章所提供的方法去做,几天之后,就会发现你很容易做到。最关键的是去做。

这样做的意义:①加强记忆。②培养你的概括能力。③培养你的思维能力。④加强你对知识的领悟能力,有利于形成相应的意识。⑤当能做到前四条时,你已经具备对知识的迁移能力。⑥为每天的学习安排提供依据。此外,这样做,你的大脑运转的速度将越来越快。你认为在课堂上运用以上的操作方法能达到这些效果吗?如果你在实施过程没达到预期效果,请将所能达到的预期效果的这六条,演变成六个问题,即在每一条内容的基础上加上“为什么这样做能够起到……的作用?”举例说明一下,如:对“①加强记忆。”加上后就变成“①为什么这样做能起到加强记忆的作用?”把这六个问题都回答完,再去实践,你会逐渐实现这六条预期效果的。

在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①要暗示自己:快!快!快!很多同学已经习惯于慢节奏的学习。也许,看完该文章之后能坚持几天,后来速度就逐渐地慢下来了,又回到原来的慢节奏上。因此,要时刻提醒自己:要快!②使用该方法,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位、做得很好的,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一般来说,一周的时间就差不多了。也就是说,你要追求“快”,但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快起的,要有一个加速的过程。就像汽车开动后的前几秒一样,其速度并不快,但速度越来越快。③任何一个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同学们可以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并把心得体会、独到的见解总结下来。一个真正优秀的学生并不是只知道一味地学,他们在学习的同时都在钻研怎么学,即研究学习。

三、怎样做好课堂笔记

笔记是学生积累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弥补记忆缺陷的最有效方法。俗话说:“好头脑不如烂笔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笔记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综合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同时,笔记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锻炼记忆也有很好的效果。

笔记反映了老师讲课的重点,难点与疑点。通过课堂笔记,可以掌握老师的思考方法,分析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次序。所以,可以说课堂笔记是学生的信息库和资料库,为学生课后复习和作业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而且这些资料又是教材和参考书中所找不到的宝贵内容。

做笔记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避兔学生上课分心和思想开小差,促使学生听课时集中精力,积极思考,深刻理解老师所讲的知识;同时更能充分调动眼、耳、手、脑四器官的互相配合与协调,锻炼学生的器官协调能力。

为了辅助同学们做好课堂笔记,下面归纳做笔记的十大要点,仅供同学们参考:

1.明确做笔记的宗旨

做笔记的宗旨,就是进行知识转移。因此,做笔记时要以大脑为主帅,思维为中心,理解为标准,重点为获取,变老师和书本的知识为自己的知识。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知道该让自己怎样去做笔记。

2.把握笔记的时机

做笔记的前提,就是不能影响听讲和思考,这就要求学生做笔记时把握好时机。做笔记的时机有三个:一个是老师黑板上写字时,要抓紧时间抢记;二是老师讲授重点内容时,要挤时间速记、简记;三是下课后,要尽快抽时间去补记。

3.注意笔记方法

课堂笔记要注意这五种方法:一是简明扼要,纲目清楚,首先要记下所讲章节的标题,副标题,按要点进行分段;二是要选择笔记语句,利用短语、数字、图表、缩写或符号进行速记;三是英语、语文课的重点词语、句型、可直接记在书页边,这样便于复习时查找;四是数理化,主要记老师解题的新思路、补充的定义、定理、公式及例题;五是政治、历史,着重记下老师对问题的综合阐述即可。

4.注意笔记的方式

课堂笔记一般分三种情况来记:一是用自己的语言,把老师所讲授内容的重点记下来;二是一些重要的经典原话,定义、公式、论点、论据、结论、概念、时间、地点等,必须准确照抄;三是对不懂的问题和疑点,也要原样记下来,课后好去研究、思考、查对和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