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节俗知识
5824700000014

第14章 重阳节

中秋刚过了,又为重阳忙。

巧巧花花糕,囡囡女想娘。

这是一首民谣,它讲述了一个故事。故事大体上说,在紧接着中秋节的那个特殊的节日里,娘家妈忙碌地做着花糕,然后送给出嫁的女儿。这个特殊的女儿想娘的节日,就是重阳节。为什么把这一天称为重阳节呢?

九九重阳

原来,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来源于农事节令,历史非常悠久。你知道吗,有的节日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有的甚至更为古老,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既然是农事节令,当然就离不开农历纪年的方式,就是以月亮围绕地球旋转制定的纪年方法。在春节那部分已经介绍过,民间称为阴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阴历与阳历纪年的方式同时并行,所以在一年中你可以过两次生日。

也许你已经注意到了,我们今天的许多法定节日多以阳历为准,例如“五一劳动节”“三八国际妇女节”“六一儿童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等。而那些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传统节日,都是阴历为纪时标准的,例如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说到这里,你可能推断出重阳节的纪时标准了,就是阴历的九月初九。可是,知道农历的计时标准又有什么意义呢?九月初九与重阳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显然,问题说到这里还是一头雾水。

在学习数学课程的时候,你会了解到数有奇数与偶数,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区分。可是在古人那里,数字还有其他的含义。在他们看来,从一到九的数字中,一三五七九属乾,为阳数;二四六八属坤,为阴数,这里的阳就是指万物赖以生长的太阳。按照这种逻辑,一年中会有五个重阳日,一月初一、三月初三、五月初五、七月初七,与九月初九。为什么单单将九九称“重阳”呢?

这与中国古代的崇九习俗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十进制里,九为阳数中最大最后的那个数,于是就成了数的极至。人们赋予了数字九极大、极高、极多、极久的含义,表明事情的规模接近极至。例如,九霄云外、九泉、“月儿弯弯照九州”等等。人们还利用九的倍数来表达更多更大的状态,例如,“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说的不一定就是十八般武艺;还有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民间所说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也是借用了九的极至含义。一个九的含义尚且如此,两个九相加就更了不得了。这样,农历的九月初九,月份和日子相重,民间称为“重九”。而九为那个具有神秘色彩的阳数,所以重九也称为“重阳”。

中国又是一个非常注重利用谐音的国家,不言而喻,九九的谐音为“久久”。这样一来,重阳又有了宜于长久的意义。人们往往又把九九与活得长久联系到一起,因此在重阳节中又增添了祈求健康与长寿的期望。不仅如此,在重阳节中人们还对那些长寿的老人表示尊重和庆贺。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于是重阳节又成了一个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节日。每到这一天,各地都要组织老人外出游玩,或者登山,或者临水。老人节的制定顺应了我国的伦理传统,结合了重阳节的长久含义,是运用传统节日进行文化创新的一个典型例子。

早在尧舜禹时期,文献就有了敬老的相关记载。据文献记载,因为舜有“事亲”的德行,人又很能干,于是尧就把帝位让给他来做。在成汤的时候,帝王也很注重尊老。在西周之后,敬老开始作为一种制度而存在。许多王朝都颁布了一些具体规定,用以实施敬老养老的制度。例如,在汉文帝的时候,每月供给80岁以上老人1石大米、20斤肉、5斗酒。当时还规定,凡是孝敬亲人的人都可以得到五匹帛。这一时期80岁以上老人的社会福利是相当可观的,可见能够如此长寿的人还是比较少。

到了唐朝时期,享受福利待遇的老人年龄下调,70岁以上的男性、75岁以上的女性,都要有一个儿子专门服侍。唐宋时期还将敬老写进法律,凡是虐待祖父母、父母的属于“不孝”,并将“不孝”列在“十恶”之中。明代的政策对老人也十分有利,只是待遇不如汉文帝那时候。清朝的康熙皇帝在他69岁生日那天,举办了“千叟宴”,曾经邀请全国70岁以上老人到北京参加宴会,据说当时的规模达到2 400多人。这些都说明,我国自古就有尊重老人的传统。1989年以后,我国将九月初九这一天定名为“老人节”,突出了重阳节中的祈求长寿、尊敬老人的主题。所以,重阳节也称为老人节。有了这样的说明,相信你以后看到电视中提到老人节,或者在日历中看到老人节的字样,就不会感到困惑不解了。

在某些地区,人们也将重阳节称为“女儿节”。其实,我们在中秋节中也介绍过“女儿节”,说在那一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据明代的文献记载,九月九日那一天,娘家一定要接出嫁的女儿回家吃花糕。在文献中,用了一个词,就是“归宁”,但没有明确的说明是女儿节。这种情形在《大兴县志》中出现了变化,那就是除了描写归宁的字句外,还特意提出了“女儿节”的称呼。也就是说,这时候的北京已有女儿节的说法了。通过这些叙述,你也许还会发现一些规律,一到节日的时候,例如中秋节、重阳节等,就会重复提到女儿与娘家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似乎比往日更为紧密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可能与我们汉族的婚后居住制度有关系。婚后居住制度是一个人类学的术语,看起来有些深奥。用平常的话说,就是两个人结婚以后住在哪?是住在婆家呢?还是住在娘家?或者是独自居住?我们以前通常采用的是前者,用一个词汇来形容,就是从夫居。因此,女儿在婚后要与婆家住在一块儿,服侍夫家老人。婆家人对儿媳妇享有很大的权力,已经出嫁了的女儿就是人家的儿媳妇,不能随便的回到娘家。于是,一些节日就为回娘家提供了较大的机会,好不容易等到了这一天,女儿与娘家怎么能轻易放过呢?当然要借助于这些特殊的日子,让女儿好好休息休息,给女儿做些好吃的,密切母女之间的感情了。这就是为什么有些节日都有女儿节的称呼了。开头提到的那首民谚“巧巧花花糕,囡囡女想娘”,说的不就是母女之间的思念吗?

重阳节史话

我们知道,重阳是一个以九为定时标准的节日。那么,接下来你可能要问,重阳是在什么时候成为一个节日的呢?一开始就是一个节日,还是历经了时代的发展累积而成今天的节日?

第一种说法认为,重阳与屈原有关。那天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被流放的日子,他的学生宋玉专程来为老师送别。不过这时的重阳只是一个特殊日期,到了西汉的时候,重阳才拓展成为一个固定的节日。魏晋时期,重阳节已经十分盛行。

第二种说法认为,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演化成为民间节日。西汉时期,重阳节走向繁盛。但是,这时的重阳节还没有经过官方的正式认定。根据历史记载,直到唐代重阳节才有了官方合法的身份。史传唐代的李泌曾经奏请皇帝,请求批准民间的“三令节”。其中,就包括重阳节,它与中和、上祀并称为三令节。

不管重阳节是否起源于战国时期,还是与屈原的流放有关,或许这些都是猜测,除了零星的文献记载以外,已经无从考察了。我们所需了解的是,重阳原来并不是一个节日,而是经过了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后来才转变为一个固定的民间节日。正是这种历时经久的文化积淀,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与西方节日有着很大的差别。

龙应台在这篇文章中说,“节庆的热闹可以移植,节庆里头所蕴含的意义却是移植不来的”,因为凡是“节庆都必定联系着宗教或文化历史的渊源”。西风东渐以后,我们对待中西方节日的方式矛盾重重。一方面,对西方节日充满了向往,过情人节却不知道情人是什么;过感恩节吃火鸡却不明白要对谁感恩。另一方面,将自己传统的节日抛在脑后,全然不顾其中的季节流转、祛邪、驱鬼、祈福的丰富内涵,而是转化为空洞的物质消费。龙应台总结说,“将别人的节庆拿来过,有如把人家的祖宗牌位接来祭拜,却不知为何祭拜、祭拜的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