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财富隐私中国篇
5827100000004

第4章 策划为王(1)

引言: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除了时间的流逝之外,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观念的变化。

一个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超越自己,难就难在必须时时更新观念,以顺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谁能走在时代的前列,谁就是英雄和成功者。

顾客即上帝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扁了神州大地,“第三产业”应运而生”,新兴职业”犹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小小一张邮票却大有文章可做。本来集邮是一种陶冶情操、培养志趣的高尚活动。然而有许多邮票贩子却把集邮当作发财致富的新路子,这其中不乏投机之人。而他们之中的一些高手,则利用这些邮票贩子发财心切的心理,投其所好,造成某种邮票能赚大钱的假象,自己从中大赚一笔。

北京市有个姓张的人,在1991年邮市“发烧”时,他就是个投机者,赚了一大笔。张说:他是长期请病假专门作邮票生意的,他组织一个“大票团,”筹集众人的闲散资金,在他的管理、组织、协调下,共同投入邮市。在“大票团”中,股份者们同心同德,力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团结就是力量,他们朝共同的目标前进。

1992年9月,还在邮市价格暴跌之时,他们就实施了第一次突击计划。他们选择了“西藏张”为突破口,他们认为这种小型张在发行的那年,有30%拿到国际上去做了宣传,加上总数少,会引起风波。

他们采用了四步走:第一步是形成“火”的假象。他们几个人纷纷出动,凡是市场“西藏张”全部吃进,总共吃进了价值8万元的“西藏张”。连续几天,市场上几乎看不到这种票子。第二步是放风说“西藏张”在广州每盒1600元,反正北京离广州远,谁也去不了,有大哥大的大款早已撤走。另外,还放风说,国际上有专收“西藏张”的,有多少收多少。第三步是:3天后,邮票火起来了,一睦人跟着吃进,终于把“西藏张”的价格从1000元提到1500元,人们争进“西藏张”。第四步是坐收渔利。他们几个人趁机又偷偷放票,1400~1450元就抛,不明真相的人还不明白市场上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们几个人8万元“西藏张”基本是全部抛出去。最后结果,这几个人只用一星期的时间就净赚了35200元。当人们翻然悔悟上当受骗时,他们却已激流勇退,消声匿迹,邮票价格迅速下跌,一泻千里。

有些邮迷也上了张某的当,但邮迷们大多把集邮当作一种陶冶情趣的爱好,没有轻易随风逐浪,因而上当的只在少数。

财富点拔

“投其所好”其实就是要摸透顾客或对手的心理,顺着他们的爱好,讲他们喜欢的人和事,做他们想让你做的事,和他们产生思想感情的共鸣,然后一笑百“钱”生。

投其所好,就是要打动他人之心。

“发明”其实不遥远

河南省有一位爱动脑,勤动手的工人,一次夜里乘车激发了他的钻研兴趣:两辆车在开车时车灯对照对安全大大不利,如能制造出一种消除这种那该多好。

他回家一查资料,发现自己这个奇想算得上汽车历史上的一个绝想了,确实是史无前例。就连以精明著称的日本人,也只发明了一种人工操纵的“车灯眼皮””即在自己的车类上安装一个可活动的遮蔽物,发现对面有车来时,就用手操纵传动杆,让“灯眼皮”把车灯的一部分遮住,减小亮度。这个科技户于是就想设计一种新的更好的设备。

他设计了一个电筒式的装置,这个装置前面的光敏元件能测到对面车灯的强光,后面的调主线路系统则可以调节自己的灯减弱光的强度。如果双方汽车都安上这个装置。两车就可以同时减弱灯光安全通行,等到对方车过后,灯光又可以变强。装置尽管“貌”不惊人,但却发挥巨大的作用,解决了汽车照灯相遇的难题。困此,在1986年深圳举办的出口工业品交易会上倍受青睐,一举夺得了2000万元的订单,而这个个体户可从中获利上百万元。

财富点拔

世界如此之大,发财的路子多的是,就看你够不够细心,能否从沙中挖出金子来。不要忽略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情,也许当中就隐藏着商机。同时要勤于动手、发明创造很大一部分是靠动手来完成的。

“曹操献刀”的启示

《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个反面人物,但曹操是个足智多谋的政治、军事家,这毋庸置疑,他称刺杀董卓时被董卓提前发觉,但他处惊不乱,称刃有余,脱口而出谎称是来献刀的。这一“曹操献刀”的故事告诉我们,随机应变往往能化险为夷。

三年前,李光接过了一家已倒闭的街道办制胶厂。该厂30来人,倒闭时亏下5万元外债,拖欠工人9个月的工资。

刚刚接受烂摊子的时候,他用集资的办法招收了200多名工人,买了油毡纸把漏屋蒙起来,暂时解决了厂房问题,又从工人家里借来缝纫机,解决了设备问题。

正当他对制胶厂实施“起死回生术”时,获得一个准确的市场信息,制胶业市场产品过剩,许多回收复制行业的厂家都纷纷下马。李光得到这个情报后,脑子里立即就出现了一个“变”字,果断地决定变。“变”也要因地制宜,经过数次的调查和考虑,权衡利弊,他决定从本地区的兴旺表达的高牧业开突破口,以皮革制品杀出一条财路。他就地取材,用皮革制作自行车座垫、手提包、背包、儿童书包、旅行包等产品,很快占领了市场。债务还清了,工人工资补发了。小本生意获大利,让一些挣扎着的小厂都纷纷来参观。

李光特敏感,他预感到这些人即将成为竞争对手。于是他立即又想到了“变”。他们厂转产牛皮鞋、皮箱、山羊革茄克衫等。很多工人都来责问厂长:“这么畅销的产品为什么要停止生产?”不久这个问题便让实际情况来作了解释:许多来取经的工厂,见他们的原产品本小利大销售快,回去后争相大批生产,结果市场很快就出现了滞销现象。别的企业“穷则思变”,而李光是“富则思变,”远大的眼光和超乎寻常的胆略使他在“商场如战场”的残醋竞争中崔然不动,他在别人一哄而上之时,转产新产品,市场反而一片兴旺。

皮件厂办得比较顺利,新产品很畅销,可是李光想问题就是比常人深一层,他预想到皮革制品有时会出现滞销现象,仅靠一种产品风险大,如果采取“一业为主,多业并举”,那么一种业务不景气时,另外业务可以马上扩大,弥补损失。于是决定再上一种新产品。

为了选择新产品,他四处奔走了解市场行情。一张“首届A市骡马物资交流大会”的海报吸引了他。本地牛皮资源丰富,皮质又居全国之首。加工牛皮的念头产生了。从市场他又了解到“黄牛蓝湿皮”在外贸市场上是紧俏商品,于是他立即组织力量,很快就生产出了色泽鲜艳的黄牛蓝湿皮。当年,这一新产品就被一外商看中,当即与他们厂签订了年供货5万张的合同书,由于他们厂的产品质量好,又守信用,所以不久黄牛蓝湿皮就出口到日本、新加坡、印度等亚洲各国。

人随时代的步伐走,而企业应跟着市场信息变。在这方面,李光善是应付自如,就产品不断充实市场。一次,一位农村姑娘来到皮件厂,她在买一只结婚用的皮箱。厂里的业务员把她领到了制箱车间,那里有准备发到各个城市去的航空模压箱、旅游箱、轻便手提书箱、带轱辘的套箱等各式漂亮的箱子,可姑娘一个都没看中。这一小小的变化举动立即引起李光的兴趣,他思索和研究;如何才能适合农村市场的需求,如何打开农村市场的被提上日程。农村是个广大的市场,而自己的厂却没去占领它。应该把产品面向农村。

他立即组织力量设计制造出了色彩鲜艳,龙飞凤舞,图案明朗的带着乡土气息的皮箱。这种龙凤皮箱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很多农村经销店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前来订货。他们的产品占领了农村市场,产值和利润很快大幅度上升。开发一个新产品,就能占领一个市场。农村市场刚占领,李光又捕捉到一个有价值的信息。他看到一个购货员,穿着一身时髦的西装,可脚上却踏着一双旧布鞋这身装束很不协调,李光不觉上前探问了一下:“您为什么不穿皮鞋?”“脚气严重,没福气穿啊!”

这句不易被人注意的话却拔动了企业家那敏感的神经:对!研制药物皮鞋,防治脚气病。中国人生脚气病的多,这可是一个规模不小的市场呵!他立即向制药公司和有关科研单位取经、学习,并高薪聘请科研人员研制药物皮鞋。不久试验成功。经过上级科研单位鉴定,防治效果达百分之九十以上。新产品获得了省和国家的科技成果奖。皮鞋一闪亮登场,订货单伤至沓来,经商者也蜂拥而来,李光获得巨大成功,事业如日中天,势气逼人。3年后,原来盖着油毡纸茅屋变成了七层五开间楼房和宽敞的车间,30来人的小厂变成3500多人的中型厂。

财富点拔

李光的“兴厂之道”在于他根据市场信息,随机应变,机敏果断。可见,“随机应变”在当今的商战中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在商场上,市场风云,变幻莫测;强手林立,各显神通;明争暗抢,五花八门;鲸吞蚕食,触目惊心。企业经营者面对如此的竞争场面,只有以变应变,才能在商海中劈风浪、绕暗礁,直挂云帆济沧海,夺取最后的胜利。

当前,我国整个经济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这就要求企业经营者在具体操作上,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在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指导下,善于对影响市场消费的诸因素进行仔细地分析,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遵循市场经济价值规律,进行创造性的反应,按照市场经济客观规律,根据市场的本质要求,不失时机地作出灵敏的经营销售调整,经市场主导需求决定企业生产经营方向。

敏锐的市场触角使他认识到必须生产另一种新产品,以便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他开始张罗忙碌。一张“首届A市骡马物资交流大会”的海报吸引了他。本地牛皮资源丰富,皮质又居全国之首。加工牛皮的念头产生了。从市场上他又了解到“黄牛蓝湿皮”的外贸市场上是紧俏商品,于是他立即组织力量,很快就生产出了色泽鲜艳的黄牛蓝湿皮。当年,这一新产品就被一外商看中,当即与他们借钱生财。

我们今天的商海谋略,很多时候也会用到“借”字,借得巧,借得妙,会给我们带来许多赚钱的机会,特别是在创业之初,自身实力还未雄厚之时。万物凋敝的1987年新春,临危受命走马上任的吴县染整总厂厂长陆明面对凄凉空荡的厂房和负债累累的局势,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这个厂设备不齐备,且破旧不堪,很多道工序都要外加工,致使肥水外流。印什么亏什么。已经连续亏了5年了,一百多号人,连工资都发不出。

新厂长面对着众多疑虑重重的眼睛,毫不犹豫地发表就职演说:“我们这个厂是一条漏船运载着酒。现在,我们需要的是清醒,大家同心协力,马上‘补船’。厂长简短的一番话,唤起了几近失望的工人们的一丝信心。

如何“补船?”陆明认识到,只有配齐整套印染设备,才能把生产稿上去,这是治本的第一步,可是完善整套生产设备需投资260万元,这钱哪儿去搞?借!借钱生财,只有这个办法了。

世上无难事,只怕苦心人。在陆明不辞劳苦多方奔走游览下,有关上级领导部门终被他的真情善意所感到。苏州印染厂同意与他的厂横向联合,并借给氧漂机、722定型机、高温高压卷热机、整染机等一整套印染设备,价值上百万元。团县委的一批年轻人又帮助他借来80万元资金。陆明用这笔钱造了必要的生产厂房,安上了变压器、锅炉,工厂出现了生机,工人们的情绪开始沸腾了。

光有设备还不行,还必须要有经营有道的人才来干事才能使企业起死回生。在用人这着棋上,陆明自有番见识:一个人只有在从事他所喜爱的工作时,才会创出成就,取得更大的成绩。在用人之前,虽然他已胸有成竹,但在可能的情况下他还要征求工人本人意见。

厂里有个叫施坤元的工人,他机灵过人,并擅长交际,是个当供销员的料子。但是这人毛病也不少,平时自由散漫,还因赌博被罚过款。所以当陆明想让他当供销员时,很多人坚决反对,认为这样的人不宜重用,陆明耐心地劝说有意见的有关领导,他亮出自己用人的观点:他犯了错误,该罚就罚,该处分就处分,但是不能不让他发挥特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需要的是爬的优点。

就这样,他硬是保举了一个有缺点的能人。当施坤元知道自己已调出来当供销员时,又激动又兴奋,这工作正符合他的兴越和特长,士为知已者死,受聘后,他不顾身体不好,正发高烧,连夜去上海、山东等地为厂里接洽业务。正当陆明为订单不足犯愁时,突然两分电报送到他手上:

“上海外贸口岸已打开,承接染整业务800万元。”

“在山东某厂落实全国独家生产的富涤混纺坯布100万米。即请落实资金安排生产”。

两份电报的发报人都是施坤元。

“施坤元究竟在上海还是山东?立即与他电话联系!”陆明命令秘书。秘书打完电话后来汇报:“施坤元在山东,他谈完业务就被送进了医院,当时他正发高烧。”

顿时,陆明热泪盈眶,自己终究是没看错人,力排众议坚持已有了良好的效果,顶住的压力一下子烟消云散,怎能不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