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做大的十个秘诀
5828400000017

第17章 秘诀五:善于反败为胜(1)

一、做好失败的心理准备

市场风云多变,谁也没有“百战百胜”的绝对把握,就连那些老手也常常出现一些失误,甚至失败,何况刚刚涉足商场、白手起家、初创事业者呢?失误、失败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从失败中奋起;反败为胜。在商场跌倒了要爬起来,才算好汉,爬不起来,恐怕就会掉在债坑里,更不用说赚钱发财了,而且将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了。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败军之将,可以言勇。经营者一走上市场,都想发家致富赚钱发财,但变幻莫测的市场上,任何经营者不可能总是十分顺利,也有失败的时候,那么,一个真正的经营者不应该被失败吓倒,而应该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继续进行自己的事业,那么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要有失败的心理准备,以自己的安定、镇静来应付竞争对手的喧哗和失败的袭击,这是一种很高明的谋略。

当失败不期而至时,令人震惊、惊慌,惊慌使人失措,失措则乱中添乱,如雪上加霜,其结果只能走向更大的失败。一个企业的负责人若被失败吓昏了头脑,那么就谈不上组织有效的反败为胜,本来可以好好地利用的力量无法形成一个整体,一盘散沙自然抵挡不住来势汹汹的洪流,手足无措之中,未经细细思索,拿不出切实可行的应付方法,失败就如同滚雪球,越滚越大。

一旦面临危机、遭受失败,无论影响有多么严重,都要正视现实。应该说,危机与失败对人的心理冲击往往是很强烈的。商家面对危机与失败的第一个考验就是对心理冲击的承受力的考验。据心理学家分析,人在遭受挫折打击的时候,常见的心理包括:震惊、恐惧、愤怒、羞耻、绝望等。这些都是极为不利的心理因素,如果陷于心理挫伤的泥坑里不能自拔,那就会在失败中越陷越深,以至走向毁灭。所以,要警惕这些失败心理的影响。面对危机与失败,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健康的心理。

北宋词人苏轼在《留侯论》中说:“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也就是说,在事变突然降临时,总是不惊慌失措,对于无故而来的侮辱,也不会大发脾气,能够自制自强,控制自己的惊恐和愤怒,这才是大智大勇的体现。古往今来,许多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谋略家都把处惊不变、镇定持重视为修养的重要内容。

面对危机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沉着冷静,处变不惊。古人说“安静则治,暴疚则乱”。如果心里先慌了,那么行动必然要乱。只有冷静沉着,才有可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在印度一家豪华的餐厅里,突然钻进一条毒蛇。当这条毒蛇从餐桌下游走到一个女士的脚背上时,这女士虽然感到了是一条蛇,但她未慌乱,而是一动不动地让那条蛇爬了过去。然后她叫身边的侍童端来一盆牛奶放到了开着玻璃门的阳台上。一位一起用餐的男士见此情景大吃一惊。他知道,在印度把牛奶放在阳台上,只能是引诱一条毒蛇。他意识到餐厅中有蛇,便抬眼向房顶和四周搜寻,没有发现。他断定蛇肯定在桌子下面。但他没有惊叫着跳起来,也没有警告大家注意毒蛇。而是沉着冷静地对大家说:“我和大家打个赌,考一考大家的自制力。我数300下,这期间你们如能做到一动不动,我将输给你们50比索。否则,谁动了,谁就输掉50比索”。顿时,大家都一动不动了,当他数到280个数时,一条眼镜毒蛇向阳台那盆牛奶游去。他大喊一声扑上去,迅速把蛇关在玻璃门外。客人们见此情景都惊呼起来,而后纷纷夸赞这位男士的冷静与智慧,如果不是这一招,此间肯定有不少的脚要乱动,只要碰撞到眼镜蛇,后果便可想而知了。他笑着指指那位女士说:“她才是最沉着机智的人”。

这个故事中的女士和男士很值得我们商家学习。当商战中面临危局的时刻,同样需要这种沉着冷静的心理品质。人在危急时容易恐惧、紧张、行为失措。而一旦冷静下来,你的智慧就会“活转”起来,帮你寻找到摆脱危机的办法。

要做到沉着冷静,就要摆脱和消除面对危机而产生的急躁不安、焦虑、紧张的情绪。混乱和捉摸不安以及缺乏驾驭局面的自信心,是引发焦躁的原因。所以,要摆脱焦躁的方法就是认清危机情势,找到解决办法,强化心理素质。

经商是一项充满风险的事业。在创业的过程中,事事如意,样样顺心的情况是罕见的。事实上,逆境多于顺境,失败、挫折和打击,常常伴随着你。逆境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被困境所吓倒,从此一蹶不振。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松柏”。作为一名精明的老板,在身处逆境之际,能经得起暴风雨的袭击,然后冷静地分析周围,认识自己,进而重整旗鼓,以达到东山再起的目的。

小公司最喜欢的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最忌的是倒霉,“有意栽花花不开”。

一旦碰到诸事不利,头头碰黑,又欲解无方。归根结底,机会这东西,你说他有,好像真的存在,但谁也说不清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风水八卦,求神拜佛,不过是用迷信的方法求心之所安而已;以后是否真的有用,许多人心里十分明白说是因果论,还是较为实际点,种善根,得善果,似乎可以事半功倍。

公司及家庭内部要安宁,无后顾之忧,俗语所谓“家和万事兴”自有其道理。

对人诚恳,做事负责,“多结善缘”,自然多得人帮助。淡泊明志,随遇而安,不作非分之想,心境安泰,必少许多失意之苦。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所谓持盈保泰的思想,虽有点消极,却可少些失败的危险。

如果理解以上各点,还怎么会感到恶运临头、终日惶惶的呢?同样的社会环境、市场条件,为什么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呢?可以说失败者是自寻的。

一个企业,一位企业家,在失败的环境中,要做到头脑冷静,就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1.要有应付失败的心理准备。

2.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在大风大浪中搏击的能力。

3.不能被失败摧垮意志,自己吓唬自己,以至于杯弓蛇影,草木皆兵。

4.要有相当的耐心,不仅是忍辱耐苦,更重要的是要在心理上战胜自己,保持良好的竞技心态——神态自若,临变不乱。

二、居安而思危

阳极生阴,阴极出阳。小企业在它抵达事业辉煌的顶点时,往往就潜藏着失败的危机。

中国有句古话,叫“富不过三代”。台湾大富豪王永庆认为,创业者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克服一切困难,最后成功了。成功后,自然而然地松懈下来,养尊处优,无危机感和风险意识,久而久之,一种自满情绪弥漫在公司内部,在奋斗。挣扎时的那种紧迫感逐渐消退,许多人会认为自己应该有享受成功的权利,企业失去了初创时的活力。这是对“富不过三代”的一种注脚。

观察一下古今中外企业成功事例,不难发现,他们哪一个不是白手起家,从无开始的?但是,当他们把辉煌的事业交给他们后代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今不知昔,甚至会日落西山。究其原因,是他们的继任者“崽卖爷田不心疼”,而导致家业的衰落。这是对“富不过三代”的一种注脚。

有的企业老板,创业时谨小慎微,成功后刚愎自用,为所欲为。居安而不思危,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也是对“富不过三代”的注脚。

挫折、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企业老板们不知道成功的背后有挫折、有失败。小企业最终要强大,要保持旺盛。持久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必须居安思危,力争富过三代。

1.力戒家长式的管理作风

有些小企业,在创业初期,因规模不大,往往采取“家长制”的管理方法,企业老板一竿子插到底。这样的管理风格,随着企业的发展很容易得到强化。企业老板把过去的成功等同于现在,把昨天的智慧等同于今天,把昔日的威望强行于眼下。企业决策缺乏制约,再大的风险、再多的投资也是一个人说了算,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和集体决策机制,企业越发展,就越容易埋下危机和衰落的种子。譬如在巨人风波中,史玉柱拒不纳谏、执意推行的两件:巨人健康大行动(损失1亿元)和修建巨人大厦(积压资金1.7亿元),则是成为巨人集团元气大伤的根源。

2.不能全凭经验办事

企业老板个人素质的提高应跟上企业发展的需要。随着企业的发展、竞争的加剧,如何节约成本、提高效率、运作资本、加强管理等等,是企业老板的基本功。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是一个成熟的“舵手”,他应该既能组织好内部的“划船队”,又能组织好社会上的“啦啦队”。而所有这一切,对于一个从“手工作坊”里把企业盘活扯大的小企业老板来说,还显得相当陌生。成功的小企业老板,往往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操作阅历中,形成了自己的经验和思路,这些东西要打破是很困难的。然而,市场是不断变化的,企业如果不懂得尊重市场变化规律,掌握消费动向,不能用新的眼光、新的方法去处理所面临的新问题,则难免会令企业进入被动挨打的境地。

3.家族统治是祸根

由于企业的成败与企业老板的身家性命连在一起,对外人不放心的戒备心理,使得许多老板从创业开始就在企业内部搞家族式管理。比如,在“三株”集团,总裁的儿子是董事长;在“飞龙”集团,总裁的妈妈是二把手……家族式管理,使企业内部缺乏公平竞争机制,必然是外行领导内行;家族式管理,肯定会有“崽卖爷田不心疼”,必然滋生腐败和官僚。曾轰动一时的“巨人脑黄金”在市场走红后,老板史玉柱有意放权,撒手给部下干,结果两年换了四任总经理,每次都得他来收拾烂摊子。后来才发现,巨额债务不实,许多是内部勾结造成的,如有人拿了一笔回扣就走了。1996年初,史玉柱发动“巨不肥会战”,集团内部一些人将其视为“最后的晚餐”,侵吞私分现象集中爆发。几十万、上百万的资产“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流失了”。再如,关于“太阳神”的落山已经形成了几种看法:一种认为是后续产品开发乏力;一种认为是多元化发展之罪;一种认为是决策者优柔寡断。而有一种较为隐蔽的原因至今未被人言及,那就是大批“叛将”对“太阳神”的“围剿”。在南方食品饮料界一直有一种说法:当地所有食品、营养品公司的老总都是从太阳神出来的“叛将”,而几乎每一位都让“太阳神”头痛得不得了,以至于到广东采访的记者都听说过一句改动了的广告词:“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的兄弟成了对手。”可见,家族式统治同样免不了“祸起萧墙”的厄运。

4.“只要我在,这公司就垮不了!”

有些小老板,在事业成功后,飘飘然起来,放大了自己的作用,膨胀了自己及家族的力量,结果,自觉不自觉地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刘某曾是某企业的老板,相当聪明。在公司初创时期,他很善于集结有能力的才子。可正当这个公司摆脱了困境,顺顺当当地发展的时候,老板的左右臂、得力的两个干将突然向他递交了辞职报告。老板眼里闪过一丝震惊后,从嘴里说出两个字:“随便!”这两大干将先是一愣,而后相对而视,心领神会地转身而去。两位干将走后,老板竟将两个原计划炒鱿鱼的人纳为左右臂,代替了原来两干将的职务,没过多久,公司的财务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境地,公司人心浮动,业绩每况愈下。可老板依旧斗志昂扬,逢人就说:“公司没谁都可以,但不能没有我。只要我在,这公司就垮不了!”当年的左右臂看到公司的情况,遗憾地说:“刘老板错就错在不能摆平自己,他希望别人拿放大镜看他,自己却用显微镜看别人。当我们的工作得到各部门赞许的时候,他不觉得庆幸,相反却觉得我们有意树立自我的威信,并在动摇他的最高权力。表面上他愿意接受忠臣,愿意这样的人帮他闯市场,但实际上,他骨子里喜欢奸臣,喜欢那样的人吹喇叭、抬轿子。这是他的不幸,更是公司事业的不幸。”

我们小企业老板不能有了几个钱,就忘了当年给人擦皮鞋的滋味。这是最可悲的!

5.气球吹大了要炸

很多小企业老板的理想是把企业做大。他会给你讲述一整套的企业发展思路,如脐身于“最大规模”、“进入世界500强”之类。这反映出中国新一代民营企业家的奋斗激情和无所畏惧的勇气。初衷虽好,结果却未必佳。气球吹大了要炸。八佰伴集团创办人和田一夫,以其“八佰伴——从零到亿万”的业绩风靡全球而成为传奇式人物。他本是日本静冈县数家八佰伴杂货铺的小老板,继承父母所经营的果莱店,最终办成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百货超级市场集团。然而,“八佰伴”最终破产了,其原因之一是,在公司急剧扩张的同时,缺少周密有效的投资计划,一味求“大”而丧失理性。一般来说,企业规模大则竞争力强,规模效益显著。但这绝不等于企业大了就一定能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八佰伴的破产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为大企业有大企业的缺陷,企业规模大必然导致操作难度大,经营风险大,极易患上“大企业病”,甚至破产。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也并不少见。

企业也有大小之分。但就数量而言,“小”的占有绝对优势。小企业的存在,正因为在一定的空间内能发掘和利用“小”的优势。而一旦失去理性贪大、盲目扩张,则优势必定丧失,生存空间容纳不了小企业的膨胀,犹如吹大了的气球,必将爆炸。

6.“多”也要不得

小企业老板成功以后,既不可贪大,也不可贪多求全。有理智才能战胜自我,而不至于“一失足成千古恨”。或许,这就是居安思危的关键所在。在西方经济理论界,有一条跟“黄金分割”很类似的规律,一家成功的企业,其70%的资金应集中于某一行业,在对该行业的开发中,至少应有70%的资金应集中于某一类主导产品,而企业要形成规模抗风浪,其主打产品应力争达到70%的市场占有率。这条定律,是很可以提供给中国小企业老板们比照一下的。

如环宇公司由盛转衰,最终被其他企业兼并,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环宇公司追求多元化经营,造成主营业务后续发展乏力。具体反映为产品开发不力,设想多,付诸实际少;产品旺销期间,货源不足,丢失市场;定价不合理,质量不稳定,失去信誉,等等。

环宇公司也提供了一个小企业多元化发展失败的例子。环宇公司主营业务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致使企业屡失良机。企业涉足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其风险是不言而喻的。这从反面说明,主营业务是何等的关键。

三、败中求胜的四大法则

古代兵书《百战奇略》之“败战”篇云:“凡与敌战,若彼胜我负,未可畏怯,须思害中之利,当整励器械,激扬士卒,候彼懈怠而击之,则胜。法曰:‘因害而患可解也’。”这段论述战争中“善败者胜”道理的话,对指导我们小企业竞争有重要作用。胜败乃兵家常事,亦是商家之常事。世上少常胜将军,每战必胜的常胜式企业、常胜将军式的企业家确实存在,但毕竟为数不多。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家是否成功,并非看其是否从不失败,而是看其能否正确地对待失败,并在市场竞争中保持较高的胜率。

1.及时回撤,免遭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