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就一生的秘密
5828900000009

第9章 秘密的活学活用(3)

总之,想象力是成功的第一规律,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只要你敢于想象,就会获得成功。吸引力法则“思想变成现实”的总原则正是这样要求的。

名人链接——爱迪生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美国发明家、企业家,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其一生的发明效率极高,仅从1869年到1901年,就取得了1328项发明专利。在他84年的人生中,平均每15天就有一项新发明。爱迪生充分运用了吸引力法则这个秘密,成就了自己高效而伟大的一生。

爱迪生,1847年2月11日生于美国俄亥俄州一个叫米兰的小市镇。父亲是荷兰人的后裔,母亲曾当过小学教师,是苏格兰人的后裔。

7岁时,爱迪生患上了猩红热,这种疾病是造成他耳聋的主要原因。爱迪生8岁上学,但仅仅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而撵出校门。从此,他的母亲成为他的“家庭教师”。

爱迪生12岁时获得了一份列车售报员工作,常在列车上辗转于休伦港和密歇根州的底特律之间。有一次,当爱迪生正力图登上一列货运列车时,一个列车员抓住他的两只耳朵助他上车。这一行动导致爱迪生彻底失聪。

1862年8月,爱迪生以大无畏的英雄气魄救出了一个在火车轨道上即将遇难的男孩。孩子的父亲对此感恩戴德,但由于无钱报答,便教授爱迪生电报技术。从此,爱迪生便和这个神秘的电的新世界发生了关系,踏上了科学的征途。

1863年,爱迪生担任电信报务员。1868年,他获得了第一项发明专利权。这是一台自动记录投票数的装置。爱迪生认为这台装置会加快国会的工作,它会受到欢迎的。然而,一位国会议员告诉他说,他们无意加快议程,有的时候慢慢投票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这件事之后,爱迪生决定,再也不做人们不需要的任何发明。

1869年6月初,爱迪生来到纽约寻找工作。10月,他与波普一起成立了“波普——爱迪生公司”,专门经营电气工程的科学仪器。在这里,他发明了“爱迪生普用印刷机”。他把这台印刷机献给华尔街一家大公司的经理,本想索价5000美元,但又缺乏勇气说出口来。于是他让经理给个价钱,而经理给了4万美元。

爱迪生用这笔钱在新泽西州纽瓦克市的沃德街建了一座工厂,专门制造各种电气机械。他通宵达旦地工作,做出了诸如蜡纸、油印机等的发明,从1872至1875年,爱迪生先后发明了二重、四重电报机,还协助别人做成了世界上第一架英文打字机。

1876年春天,爱迪生又一次迁居,这次他迁到了新泽西州的“门罗公园”。他在这里建造了第一所“发明工厂”,它“标志着集体研究的开端”。1877年,爱迪生改进了早期由贝尔发明的电话,并使之投入了实际使用。他还发明了他心爱的一个项目——留声机。此时,爱迪生已被人们尊称为“门罗公园的魔术师”。

爱迪生在发明留声机的同时,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终于对电灯的研究取得了突破。1879年10月22日,爱迪生点燃了第一盏真正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为了延长灯丝的寿命,他又重新试验,大约试用了1600多种纤维材料,才找到了新的发光体——日本竹丝,可持续1000多小时,达到了耐用的目的。这一发明是爱迪生一生中达到的登峰造极的成就。

关于发明电灯的艰辛过程,人们常这样问爱迪生:“在试用了上千种纤维材料都不行的情况下,你是否觉得很失败?你还坚信最终能找到合适的吗?”对于此类质疑,爱迪生是这样回答的:“我至少知道这1000多种纤维材料不适合作电灯发光体。”

1929年10月21日,在电灯发明50周年的时候,人们为爱迪生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会,爱因斯坦和居里夫人等著名科学家纷纷向他祝贺。

爱迪生一生的工作是高效的,仅从1869年到1901年,他就取得了1328项发明专利。在他的一生中,平均每15天就有一项新发明,他因此被人们誉为“发明大王”。

1931年10月18日清晨,爱迪生带着宽慰的微笑远离了人世,享年84岁。临终时他坦然地说:“我为人类的幸福,已经尽力了;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爱迪生下葬的那天,全美国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这是人们表达对爱迪生无限怀念之情的最隆重的方式,也是人们献给这位伟大发明家的一曲无言的赞歌。

§§§第二节你的秘密运用

在追求健康、财富、幸福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诀。坚持什么,放弃什么;发扬什么、摒弃什么;如何行动,何时行动;如何实现,何时实现等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体会和经验。这就是你的秘密。

现在,在吸引力法则的作用下,为了成功和更有效地达到成功,你必须充分借鉴别人,将别人在成功方面的秘密吸引过来,为自己所用。

这些成功人士的成功秘诀,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适用的,你也不例外。

告别过去

不管你过去获得了怎样的成功,或是有了怎样刻骨铭心的记忆,都跟它们道别。因为你要追求更美好的未来。要实现这个目标,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告别过去,抓住现在,因为决定你未来的是现在,而不是过去。

——华莱士·沃特尔斯

吸引力法则需要你迈出的第一步就是想,现在就去想。它强调的是“现在”,想的是未来,跟过去无任何关联。因为过去已成为历史,它已经决定了你的现在,而你的现在正决定着未来,所以,如果你想充分发掘属于自己的人生秘密,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首要前提就是告别过去。

现在有些人常把“如果”、“假如”一类的词挂在自己的嘴边,于是过去的一切都成为他们的托辞。其实不论你是谁,做什么事情,尤其是发展自己的强项,都不应局限于现在,更不应局限于过去。

不要总是回忆过去所遭遇的种种窘境与不顺,即使那些曾经对我们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此时也要完全抛开,想都不要想,更不要把这些事情时时挂在嘴上,记在心里。不要向别人讲述父母是多么贫穷和窘迫,或自己的童年生活有多么艰难,沉湎于回忆贫穷或谈论贫穷,只会在精神上将自己列入穷人的队伍,给自己打上穷人的印记。这一切,只会压抑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击垮自己追求财富的信念。这就是吸引力在消极方面给你造成的巨大伤害。

不幸的记忆也容易被删除,辉煌的记忆却也总为人恋恋不舍。其实这也是不应该的。即使你过去十分成功,也不应有所留恋。留念昨天的人,往往都是短视的人。他们只是一味地停留在昨天的辉煌里,沾沾自喜、自以为是。由此,他们也经常陷入不思进取、裹足不前的泥潭。

1967年,当瑞士研究人员提出他们的发明——石英表时,遭到了瑞士本土众多厂商的嘲笑和拒绝:这种新型手表上没有任何滚珠,没有任何齿轮,没有任何发条,这样的东西怎么可能配得上“手表”的称号呢?

当时,瑞士的众多手表制造商对他们“昨天”的手表是那么的自信,甚至根本就没对这种新想法加以保护。

后来,当瑞士的科研人员在手表博览会上展出这种手表时,一位日本人从石英手表展台前走过,看了几眼,回去后很快批量生产推向市场。由于石英表价廉物美,所以很快就风靡全球。

历史就这样被日本商人改写了。

瑞士商人由于不思进取、盲目自大,失去了再一次成功的机遇。想一想这个教训,我们便要时刻提醒自己:昨天的一切已经过去,千万别被昨天的成功挡住了自己的视线。

在这方面,居里夫人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

1903年12月,由于居里夫妇的惊人发现,他们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然而,他们却极端藐视名利,居里夫人甚至把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的奖章给孩子们当玩具。面对人们惊奇的目光,居里夫人说:“荣誉只是一个人努力成果的记录,奖章就像玩具一样,玩玩就是了,把它像神具一样奉守着,反而一事无成。”

这正是居里夫人的过人之处。她知道“昨天”的真正含义。昨天是什么?昨天只能代表过去。

然而不幸的是,许多人并不知道时间的意义,一味地沉迷于昨天的成功之中,他们被胜利冲晕了头脑。殊不知,成功与失败只有一墙之隔,他们在沉迷的同时,也一步步走向了失败,终有一天,他们会落入失败的井里。

昨天犹如作废的支票,未来订单的兑现需要你现在去填写。所以,从现在开始,不论你过去是失败的,还是成功的,跟它们说再见,好好把握现在和未来,这样你才打开了秘密之门。

列出人生清单

人生订单在开始时,给每个人的都是空白页。你要向宇宙下订单的话,就将你的理想和目标在上面写下来。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永远不要。你的生活由你创造,你的人生由你决定。

——尼尔·唐纳德·沃尔什(作家、演说家、潜能研究专家)

思想是行动的基础。

——柯罗连科(作家、社会活动家)

生命清单,其实就是人生计划,它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必须付诸努力的目标组合而成。它可以围绕一个主题精心布局,亦可以涉及不同的领域和命题,最大程度地丰富生命。

作为个体生命自我觉醒意识的体现,“生命清单”是一种有序的、遵循一定步骤的有益人生策划。当然,由于主观意识的差异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洞察预见自身的潜能和实际情况来制订整个一生的计划,但针对人生某些时段的某些事,我们完全可以也有必要,仔细地安排做事的程序和要点,以作为行动的依据和指南。

人生清单可以让我们的人生更明确,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知道哪些已经做了,哪些还没有做,哪些做了而没有做好;人的记忆是有限的,清单不但可以起到提醒作用,还可以让人生清单来记录我们的人生目标过程……

更重要的是,人生清单上列举的是自己希望发生的,能带给自己满足感的美好东西。而美好东西又会吸引更多的美好,所以,一看到这些清单上的美好事物,你就会情不自禁地感到自信和快乐,这更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时常“清理”一下自己的生活,给自己列一份清单吧,亲情的清单、爱情的清单、理想的清单等等,只要将它们列举出来,时常关注它,吸引力法则就会给你带来一个个意想不到的美好结果。

远在44年之前,约翰·戈达德就把他这一辈子想干的大事列了一个表。那时他15岁,是洛杉矶郊区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孩子。他把那张表题名为《一生的志愿》。

表上列出了他的梦想清单: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探险,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特荷恩山,骑上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路,主演一部像《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谱,写一本书,游览全世界的每一个国家,结婚生子,参观月球……他把每一项编了号,共有127个目标。

16岁那年,他和父亲到了乔治亚州的奥克费诺基大沼泽和佛罗里达州的埃弗格莱兹去探险,这是他首次完成了表上的一个项目。

他21岁时已经到21个国家旅行过。22岁刚满,他就在危地马拉的丛林深处发现了一座玛雅文化的古庙。同年他就成为“洛杉矶探险家俱乐部”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成员。接着他就筹备实现自己宏伟壮志的头号目标——探索尼罗河。

戈达德26岁那年,他和另外两名探险伙伴来到布隆迪山脉的尼罗河之源。三个人乘坐一只仅有60磅重的小皮艇开始穿越4000英里的长河。他们遭到过河马的攻击,遇到了迷眼的沙暴和长达数英里的激流险滩,闹过几次疟疾,还受到过河上持枪匪徒的追击。出发十个月之后,这三位“尼罗河人”胜利地从尼罗河口划入了蔚蓝色的地中海。

尼罗河探险之后,戈达德开始接连不断地加速完成他的目标:1954年他乘筏飘流了整个科罗拉多河;1956年探查了长达2700英里的全部刚果河;他在南美的荒原、婆罗洲和新几内亚与那些食人生番、割取敌人头颅作为战利品的人一起生活过;他爬上阿拉拉特峰和乞力马扎罗山;驾驶超音速两倍的喷气式战斗机飞行;写成了一本书《乘皮艇下尼罗河》);他结了婚并生了五个孩子。开始担任专职人类学者之后,他又萌发了拍电影和当演说家的念头,在以后的几年里,他通过讲演和拍片为他下一步的探险筹措了资金。

他按计划逐个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到现在为止,59岁时,他完成了127个目标中的106个。并且,他还获得了一个探险家所能享有的荣誉,其中包括成为英国皇家地理协会会员和纽约探险家俱乐部的成员。

现在,59岁的戈达德依然显得很年轻,他不仅是一个经历过无数次探险和远征的老手,还是电影制片人、作者和演说家。他仍然把家安在加利福尼亚南部,和妻子住在一栋旧式平房里。在屋里,他悠闲地坐在那些干缩的头骨、银制的匕首、闪亮的编织和充满异国情调的工艺品之间,这些东西常使他回忆起往日的探险生涯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生清单,不只是安排先做了什么后做了什么,更为重要的是,它使我们树立了一种精神理想和人生追求,为人生指引了航向。

你的未来,就是日后宇宙对你人生清单的兑现,如果你对自己做的或将要做的事没有任何准备,就会必败无疑。即使宇宙能实现你的任何“要求”,而你却在订单上只字未写,没有半点“要求”,当然也就什么也兑换不到。

思想指导行动

创造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当一个人产生一种想法,或是一直保持常有的思维方式,他就已经处在创造过程中了,他所要求的东西,他的目标愿望就是这样被创造或实现的。

——迈克·柏纳德·贝克维斯

行动要保持正确性、目的性和有效性,需要思想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就是你头脑中的想法,就是你为实现愿望的行动计划和方案。

向宇宙提出了你的“要求”之后,就要在思想意识上形成相应的行动方案,这样才能依照欲望强度大小决定各事项的顺序。在这种决定顺序的过程中,你不难发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及所谓的“第一欲望”。

你所有的恐怖、不安及不吉利的预感……,都是由你相信其他的力量和充满恶意的力量造成的,这些都源于你思想意识的贫乏。

你所知道的惟一精神创造力就是思考。当你理解到自己的思考创造能力,并认识到思考是活生生的东西时,便可以解脱一切束缚,从生活中的所有隶属状态中解放出来。

拥有科学思考的人,不会将力量给予四周的事物、境遇、人类及环境……。他们知道吸引力法则的秘密,他们明白自己的思考和情感就是实现自己命运的力量,所以他们能够安定、平衡及沉着。他们也知道,自己惟一的敌人是对自己的否定和充满恐怖的思考,所以,他们对一切的人、事、物都不会感到惧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