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雷锋式的好员工
5835200000015

第15章 像雷锋那样,在团队合作中创造财富(1)

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千万不要自行其是,因为个人好比大海里面的一滴水一样,离开大海很快就会干涸消失了。只有依靠团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同样,只有在团队这个大集体中共同协作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财富。

像雷锋那样,具有表演天分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我要永远地记住: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

雷锋写过一篇日记,其中说:“我要永远地记住: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对于个人与团队的关系,雷锋还打过很多形象的比喻,像“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大河涨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正像细胞和人的整个身体的关系一样。当人的身体受到损害的时候,身上的细胞就不可避免也要受到损害”。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我要永远地记住: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

如今,“团队精神”成了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流行语。什么是团队精神?“团队”就是“团结的队伍”,团队精神的真谛就是“团结”,而团结就是力量,就是竞争力、战斗力。那么,怎样才能凝聚一个团队,发扬团队精神呢?从雷锋的身上,我们可以有所启迪。

雷锋具有表演天分,唱歌、说快板、吹口琴,多才多艺。刚入伍不久,他就被抽到了战士业余演出队。雷锋的积极性非常高,在报节目时,他一个人就报了诗朗诵、快板两个单人节目和三四个说唱节目,起早贪黑地背台词。但等到大家一起排练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雷锋的湖南口音显得非常“另类”,别人念“风”,他念“哼”;别人念“吴”,他念“湖”,雷锋一张口,其他人就止不住地哈哈大笑。雷锋连忙找人帮自己纠正发音,可口音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改过来的啊!正当大家感到为难的时候,雷锋主动提出把自己换下来。雷锋诚恳地说:我光凭一股子热情,事先没考虑自己的口音问题,给大家添了麻烦。为了不影响排练进度,请换其他同志上。

雷锋虽然退出了演出,但并没有从此轻松起来。他把自己的角色从台上转到台下,从幕前转到幕后。雷锋做的一件事就是去机关食堂帮厨。演出队员们都在机关食堂吃饭,一下挤进几十个人来,再加上伙食标准、开饭时间等一系列问题,搞得机关干部和炊事员都有意见。冷言冷语不说,战士们来得晚了,连口热饭都没有。有的战士气不过,就发牢骚、踢板凳,双方关系十分紧张。雷锋看到这种情况,就主动提出让自己去厨房帮厨,一来战士们吃不好饭会影响排练,二来厨房也有难处。果不其然,雷锋一去帮厨,炊事员的脸色好看多了。演出队员不管什么时候来吃饭,都有热饭热菜。雷锋的沟通能力又一次得到了确证。

雷锋做的另一件事是烧水。由于演出队只有一个暖壶,开水不够喝。演节目又说又唱,喝不上水可受不了。雷锋拣来一些碎砖头,在墙根下搭了个灶,又从厨房借了把水壶,弄点干树枝,为演员们烧起开水。水开了,他拎着水壶挨个为大家添水。大家一致感谢雷锋,雷锋开着玩笑说:我不想在演出队“失业”啊!把点点滴滴的小事做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发挥自己的作用,这就是雷锋最大的优势。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雷锋能够把团队的利益、集体的目标放在第一位,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他不因自己失去了在台上表现才华的机会而闹情绪、消极怠工、袖手旁观,而是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岗位,从台上到台下,从幕前到幕后,用心做好帮厨、烧水这类不是小事的“小事”,为整个团队服务,为演出成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不就是团队精神的生动写照吗?什么是团队精神?每个人都能自觉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团队第一,个人第二,必要的时候个人退一步,不当团队的绊脚石,甘做幕后英雄。如果每个人都只想着表现自己,自己当英雄,或者只顾自己的得失,无视集体的利益,团队就无法保持和谐,就不能形成合力。

英国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把一盘点燃的蚊香放进一个蚁巢,开始,巢中的蚂蚁惊恐万状,约20秒钟后,许多蚂蚁冒死而上,纷纷向火冲去,并喷射出蚁酸,可蚂蚁喷射出的蚁酸量毕竟有限。

因此,一些“勇士”葬身火海,但它们前仆后继,不到一分钟,就将火扑灭。存活者立即将“战友”的尸体移送到附近的一块“墓地”,盖上一层薄土,以示安葬。

一个月后,这位科学家又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到原来的那个蚁巢进行观察。尽管这次“火灾”更大,但蚂蚁却有了经验,调兵遣将迅速,协同作战有条不紊。不到一分钟,烛火即被扑灭,而蚂蚁无一遇难。科学家认为蚂蚁创造了灭火的奇迹,而蚂蚁面临灭顶之灾时的非凡表现,尤其令人震惊。

这提醒我们: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千万不要自行其是,因为个人好比大海里面的一滴水一样,离开大海很快就会干涸消失了。你只是团队的一员,即使再受重视,再有才华,也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只有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创造奇迹。就像张瑞敏在《海尔是海》中描写的那样:“海尔应像海,唯有海能以博大的胸怀纳百川而不嫌其细流;容污浊且能净化为碧水。

正如此,才有滚滚长江、浊浊黄河、涓涓细流,不惜百折千回,争先恐后,投奔而来。汇成碧波浩淼、万世不竭、无与伦比的壮观!一旦汇入海的大家庭中,每一分子便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不分彼此形成一个团结的整体,随着海的号令执着而又坚定不移地冲向同一个目标,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因此,才有了大海摧枯拉朽的神奇。”

像雷锋那样,追求完美的团队

熟悉雷锋的人这样评价他:你渴了,他就是一滴水;你饿了,他就是一粒粮;你心里暗了,冷了,他就是一团火,一线阳光。他很平凡,但他把自己仅有的一点光和热,全部献给了同志,献给了集体。雷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的誓言。

雷锋从来不会说自己是完美的,但他却时刻的体现出团队的完美之处。同样,雷锋在部队里并不是一帆风顺。

雷锋当了班长之后,在继续培养和提拔雷锋的问题上就存在分歧。直到上级重新调整了团领导班子,才在培养和提拔雷锋的问题上统一了认识,但还没等正式的任命下来,雷锋就牺牲了。

尽管受了这样那样的委屈,雷锋并没有因此而走向反面,用阴暗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他的心里仍然充满了阳光,仍然满怀热情地对待工作、生活和自己的战友。他帮炊事班做饭,给战友理发;有人的被褥脏了,他给洗,衣服破了,他给补;照顾生病的战友,战友家里有困难,他慷慨解囊。担任班长之后,他把班里每个战士的思想情况、工作表现以及特长爱好等都烂熟于心。副班长周述明家庭困难,父亲又得了病,急得愁眉不展。雷锋知道之后,就以周述明的名义给他家里寄了钱,解了燃眉之急。战士乔安山没念过书,学习上有困难,雷锋耐心地辅导、真诚地鼓励。成为典型之后,他把自己外出做报告时获赠的钢笔、笔记本都送给了战友,还把自己的书拿出来供战友们借阅。

熟悉雷锋的人这样评价他:你渴了,他就是一滴水;你饿了,他就是一粒粮;你心里暗了,冷了,他就是一团火,一线阳光。他很平凡,但他把自己仅有的一点光和热,全部献给了同志,献给了集体。雷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的誓言。一个团队,就应该是成员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同心协力、互助共赢的组合。如果团队成员离心离德、相互拆台、以邻为壑,同事有了麻烦冷眼旁观、幸灾乐祸,这样的团队还谈得上什么凝聚力呢?团队的成员都在一条船上,如果大家不步调一致、劲往一起使,这条船还能前进吗?等待它的只有在风浪中倾覆的命运。

“人”字一撇一捺,意味着相互依靠,相互帮助。就像雷锋所说,“个人主义好比大海中的孤舟,遇到风浪,一碰就翻。集体主义好比北冰洋上的原子破冰船,任凭什么坚冰都可以摧毁。我认为坐在小舟里摇摇晃晃不好,还是坐在原子破冰船上乘风破浪一往无前为好。”

像雷锋那样,人心齐连泰山都得移

古人云:“人心齐,泰山移”。这形象地阐述了“团结就是力量”的实质。我们知道,竞争获胜,需要人气。也只有大家团结一致,才会人气旺、士气高。

从雷锋的精神中,我们领悟到了这样一个道理:孤帆一叶,难以穿越汪洋;众志成城,势必乘风破浪。在《三十国春秋》有言:“单者易折,众则难摧”。这是团队力量的直观表现。如今是一个合作共赢的时代,谁拥有了高效能的团队,谁就拥有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力与战斗力。

雷锋在部队中,所以说是个人成就部队,部队造就个人。在企业中,个人与团队,密切联系,互相依存,共生共荣。有了团队的成功,才有个人的成功;没有团队的平台与助力,个人就如同失去土壤的花朵。同样,有了成员的协同作战,才有团队的发展壮大;反之,没有成员的齐心协力、共同奋战所凝聚成的合力,团队就如同名存实亡的木偶。总之,在团队里面,只要大家为了同一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力,那么,团队就会多一份力量,个人就会多一些机会。

古人云:“人心齐,泰山移”。这形象地阐述了“团结就是力量”的实质。我们知道,竞争获胜,需要人气。也只有大家团结一致,才会人气旺、士气高。

诚然,把不同经历、阅历、学历、个性、特长等的人的心,凝聚在一起,需要富有远见的思想,来引导与融合。这一思想,也即团队理念。它是指组织为了达成团队总和力量的最大化,用来融合与统一各成员思想,营造团结互助、协同配合、共赴目标、共同成功的团队氛围的思想。拥有了它,团队也有了发展的方向;用好了它,团队就会爆发无穷的力量;反之,摒弃了它,团队也就将“团将不团”。

“团队”,在于“团”,而非“散”;在于“归队成团”,而非“执意孤行”。然而,“鹰一样的个人,狼一样的团队”的团队理念,既描绘了个人、团队的形象,又阐明了个人、团队的发展方向,且巧妙地把个人与团队融为一体。事实上,也只有这样,个人成长、团队强大,团队强大、个人发展,才会合力图强,阔步前进,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我们知道,众狼一心,必强不可攻。狼者,遇任何艰难或强敌攻势,都能团结一致,凝聚一心,合力战斗。只要攻击目标既定,则群狼起而攻之。往往,头狼号令前夕,群狼已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号令一发出,群狼则嚎声起伏,互为呼应,默契配合,齐心奋战。这样的协同合作与拼搏,使得狼无往不胜。正因如此,狼不管是面对残忍的金钱豹,还是凶猛的东北虎,他们总能击败它们,取得胜利。固然,单打独斗,狼者根本不是虎、狮、豹的对手。所以说,狼群的默契配合,是他们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狼群,就象征着合作。它们最伟大的品质,就是团队精神。在狼群里面,每一匹狼都要遵循合作、服从的原则,要为群体的繁荣与发展的承担一份责任。因此,狼者为了群体的利益,甚至敢于献出生命。著名管理学家查尔斯说:“狼是一种野性的、有冲刺性的勇敢动物,它们的团队精神是世人取得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如今,如果没有一个高效能的团队,只凭借个人力量,即便个人能力再强、智慧再高、表现再完美,也很难以一已之力创造奇迹。因此,每个人,都要有着“狼”的团队精神,才能成就非凡。

狼的凝聚力与合作力,是决定它们生死存亡的因素。其实,狼如此,组织更要如此。组织欲成就一番宏业,单靠个人的力量,永远都是微不足道的。只有依靠“狼一样的团队”,才能达成所愿。因此,我们需要与团队保持“目标一致”,坚持“和衷共济”,坚信“合力致胜”,全力打造“狼一样的团队”,携手共创辉煌。

一个团队,就是一个整体。每个团队都有一个宏伟的目标,每个成员也都有一个奋斗的目标,而且,成员目标,必须与团队目标保持一致。也即成员目标,是团队目标的细分。任何组织,都是可以看作一个大团队,这个大团队里面,又有着很多小团队,而每个小团队的发展,都围绕实现大团队的目标而进行与展开。因此,我们每个人的目标追求,不仅要与大团队的宏伟目标趋于一致,而且要与小团队的奋斗目标保持一致。这样,个人的发展,才会获得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像雷锋那样,善于变通灵巧做事

一些人可能觉得雷锋应该属于那种顽固、激进,甚至有些“傻”的人,事实恰恰相反,雷锋比一般人更懂得妥协和变通,灵活地处理问题,甚至是在自己蒙受委屈的时候,他也会克制和忍让。

雷锋成了英模之后有些人不服气。卸车时,有人指着装满200斤高粱米的麻袋让身高只有1米54、体重只有50多公斤的雷锋扛。雷锋心里很不好受,事后却心平气和地说:“我虽然扛不动200斤的麻袋,但我能干好能干的工作,并且比别人干得更出色。”面对刁难,我们能否像雷锋这样平静地把受了委屈的心理化解开来呢?

雷锋受过的委屈远远不止一两次,有来自工作方面的,也有来自个人生活方面的。从他面对各种委屈的表现中,我们应该能够有所受益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