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老西门水壕外沿,另附有半圆形鹿砦,铁丝网各一道。城周围并由城墙下伸出外壕内岸或跨壕之暗堡(外有电网),专行封锁沟壕。地道两侧均有射击孔,干壕内亦有射击掩体,以阻我通过外壕(水壕)登城。城门附近敌较重视,工事构筑较坚固。
(4)城墙下或伸至壕岸之地堡有出击孔,以备步兵运动,向我反击。
(5)城关各据点附防工事较强,有的两道鹿砦、两道沟壕、一道铁丝网。
二、济宁守敌系十二师一一二旅三三五团、三三六团及济宁土顽。
三、汶上守敌系保安旅三团、三十团及专署保安团土顽3个大队,加政府人员共3000余人,战斗兵只1400人左右。
四,对兖州敌情之估计:
1.泗水、曲阜、邹县战后,兖州已陷孤立,周围交通均为我切断,在我强大攻势震撼下,敌异常恐慌(曲阜战斗九团被歼一部,并击退三三一团、三三二团之增援,俘其百余,加之兖州外围战斗歼其近一个团),故敌士气消沉低落。且因该敌仍保有东北军较多老成分,团体系统观念较深,士官统治监督较严,在军官督战及欺骗下可能进行一定的顽强抵抗,如失去掌握、监督即很易溃乱,被我歼灭。
2.兖州城内地形开阔,空场较多,利敌构筑核心工事,可能作最后固守。
3.在我突破城垣后,敌可能作有组织有计划的突围。
乙、我纵受领任务后的部署:
(一)7月6日奉兵团命令,以我纵归七纵统一指挥,坚决迅速夺取兖州,预计5天时间(7月11日前)完成攻击准备,待令攻击,决心以三十七师、三十八师担任主攻,三十九师归鲁中指挥,担任助攻,并堵歼可能突围逃窜之敌。
(二)任务区分:
一、三十七师(附炮团山炮6门、重炮8门)担任正面强攻,其攻击方向为老西门(含)以北至新西门(不含)以南,以老西门为重点。突破敌之外围防御登城后,依托飞龙河两侧街市,向纵深发展,以一部沿飞龙河以南向东攻击,并迅速与七纵控制乌龙街北之庙及学校之部队打通联系,其主力第一步求得控制县前街北之县公署及第一小学,奏效后并迅速控制东门。如我在飞龙河以南发展有利时应抢占河南之有利阵地,以策应友邻。
二、三十八师(附炮团山炮5门,重炮4门)以两个团担任正面强攻,其攻击方向为新西门(含)以北至城西北角,以新西门为重点突破。登城后,以一部控制新西门及耿家街北之庙,并巩固已占阵地,钳制以北之敌,其主力沿新西门大街及南至白衣堂大街向东发展,直通新东门,协同三十七师解决顺城街之敌,而后集中力量向北攻击。该师一一四团置于机动位置,为总预备队。
三、纵队侦察营、教导团、特务营各一部统归教导团指挥,担任阻击汶上增援。侦察营一部逼进汶上,配合冀鲁豫七分区包围监视该敌。如敌东犯,则节节阻击,待敌进至我预定作战地带,坚决击溃该敌,并求歼其一部。以三十八师侦察队于宁阳南十里铺、肖家村带,跨公路向两侧活动,清剿散匪,保障我后方安全。
四、友邻部署:
七纵二十师攻击方向为老西门赵村北土圩子之间,以西门以南为攻击重点。登城后以一部兵力向北与我打通联系,其主力向东发展,第一步控制乌龙街北之庙及学校,得手后沿县署街、钟楼街向东发展。
五、第二火力队(附榴炮4门,野炮3门)之阵地置牛王庙以东铁路路基附近,协同我纵攻城。
丙、战斗实施经过:
(一)部队进入阵地及作业:
一、接令时三十八师全部尚在泰安带担任阻击济南南援之敌,当即令该师率两个团于7月6日夜兼程南下,8日拂晓进入蔡家桥一带,并开始作业。
9日20时,该师师部移泰安,一一二团移至夏家村、吴家村、薛家庙、牟家屯,一一三团移徐家村、楚家洼、唐家庄、旧关继续作业。
二、三十七师于7日拂晓前进入西关以西阵地并进行作业。
三、三十九师已于7日夜接替七纵十九师之牛场、李家村、大桥南冠庄铺以东以南阵地完毕。
四、11日21时后,攻击部队进入阵地。三十七师一O九团以一、三营于23时接替一一一团西关防务完毕,三十八师突击营(一一二团三营)进驻旧关构筑阵地,其他原阵地未动。
(二)发起总攻到战斗结束:
一、三十七师12日17时各炮兵群向预定目标射击,20时前即将西门轰开一缺口,敌炮火全为我压制。一O九团首次架桥时间过早,遭敌杀伤,后又受壕外铁丝网所阻,故未能迅速登城。21时30分,师令该团以烟幕掩护架桥,一面涉水迅速登城,以配合七纵部队。21时48分,一连开始登城。22时30分,一、二连全部下城向纵深发展,二连占领乡师,一连沿城墙向北发展。23时9分七连已投入纵深战斗,经乡师向东发展。此时我已歼敌一部,桥被炸坏,后续部队被隔断。50分,桥已修好,二,三营继续登城。13日3时17分,一一O团开始登城。50分,七纵告其突破口受敌火力阻碍,乃着一一O团登城后尾之营,负责坚决肃清西门外围之暗堡,尔后登城。8时43分,该团已全部登城,以一部兵力沿城墙分向南北发展。10时57分已肃清新西门以南之敌,与三十八师打通联系,主力沿一O九团左侧向东发展。13时30分,16时50分,一O九团、一一O团先后追至少陵台街。19时5分敌向东逃窜,乃继续追击,一一一团(缺一个营)沿城以南向逃窜之敌追击。
二、三十八师12日20时45分,一一二团一连开始登城。三营登城后,先后击退敌人5次反击。一、二营登城后,二营,以二连沿大街以北,一营及三营沿大街以南向东发展。13日4时,一一三团二,三营投入战斗,以二营一个连沿城墙向北,一个连沿内壕内侧,—个连沿耿家街向北发展,10时35分、11时40分先后占领府学西街及城西北角,三营沿龙须门街向,东北发展,8时占领屠宰场及半边街。10时40分,二、三营会攻府学街,11时40分全部占领。一营于12时20分开始登城,2时半攻击惠民小学,4时20分占领,一、三营继续向东发展。二营一个连控制西北角阵地,两个连沿北城墙上下向东发展,16时占领北门,并配合一营于17时半占领兴隆塔、大寺门街。此时敌大部突围逃窜,一营即占领东城墙,二营四连即尾随敌人追出东门。
三十九师于12日24时前进入阵地,一一五团于大小袁庄,冠庄铺带,求得提早发现敌之企图,一一六团于南北辛庄、张早,右路沟带准备机动,一一七团(4个步兵连)于杨庄、魏家、郭家庄带,并派出一个连、两个侦察班控制牛厂、粉店,监视敌之行动。
13日16时半,敌分路突围,小股向牛厂,粉店之间东窜。一一七团除粉店、牛厂之部队继续警戒河岸外,其余围歼东窜之敌。敌之大股沿铁路西侧南窜,经一一五团冠庄铺带之前哨七连予以痛击后,敌部署紊乱,均被歼灭于大岗头以北公路两侧,19时结束战斗。
第十三纵队第三十八
师兖州战役总结
甲、兖州战役敌我情况简述(由泰安阻击战起):
自今年春季,我军在胶济线接连发动两次较大的战役攻势,横扫了胶济铁路东起潍县、西至龙山镇段之大小所有据点、城镇、车站,控制整个胶济铁路700余里,造成兖州守敌更加孤立。驻济蒋军首领王耀武,在昌潍战役中曾亲率八十四师,七十三师等部企图东援潍县,亦受到我军东西夹击,造成极严重局势,狼狈而回。此后王耀武在津浦路上的守备战术指导,由重点守备转向运动防御。我军为继续扩大战果,乘胜插进津浦路,收复泰安城及南北据点车站数十处,主力近接包围兖州,迫使王耀武不得已收拾残兵败将南下援兖。
为配合整个战略作战,师奉上级令,师属部队于7月2日开进泰城近郊,担任阻击南援兖州之敌,力求在运动防御中歼敌一部,阻其大部,并阻迟敌前进时间,保证主力安全打下兖州之阻击任务。
一、敌我情况一般简述:
(一)敌军情况(泰安阻击战):
7月2日,驻济敌军之王耀武部为增援兖州,共集结八十四师全部及二一一旅、保二旅等4个旅向泰安进犯。当日,八十四师一部进至张夏镇,其一五五旅四六四团全部驻大万德。至7日,该敌进攻序列:
1一五五旅四六四团为先头部队,四六三团为干队,四六五团为后尾。同时四六四团一个连附八二迫击炮两门,是日由大万德南犯,至早7时进至长清,8时继占皮家店。
2.7日过午,保二旅部率四,六两个团由长清出发,配合八十四师南犯,曾于3日占领肥城,作为该师(八十四师)之右侧警戒,继向南与东南犯。
3.一六一旅位于大万德以东仲宫镇带,作为万德中路主攻左侧进攻部队。
4.4日,中路敌军又分三路南犯,东路由黄草岭沿铁路南犯,西路由小辛庄向西南马家岭前进,中路沿公路向大辛庄前进。是日过午,该敌即进驻大辛庄及其两侧马家岭和草家岭带。
5.右侧之保二旅由肥城继向东南进犯,其六团配合肥城县队进至肥南25里之大桥、孙家岭庄带,旅部率五团在肥城东及东北20里地区内,右侧之一六一旅仅派小部向前搜索前进。
6.5日,中路之敌继占董家庄、小官庄、马家园、韩家村、马家峪一线,至6日又复5日原占之村庄。
7.6、7、8日,该敌仍在大辛庄以南,昼进夜撤。
8.9日下午5时,该敌共分三路:南路继占大白峪,中路侵占七里堡,北路继占天外村、王庄。
9.10日未动,前进之敌至11日晨1时即秘密运动兵力,至上午11时,中路敌军占领蒿里山及我泰安城。
(二)兖州敌军情况:
1.兖州守敌第十绥区及十二师等部,共12个团,分布情形如下:
(1)十绥区司令部率特务团在东门里,惠民街。
(2)十二师师部率独立团在城内东南角、鼓楼街、中御桥、大街地区。
(3)一一一旅旅部及三三三团(预备队)在城内西南角。
(4)三三二团守备北城墙旧关至西门(不含)线。
(5)三三一团守备西门,城西南角至南门(不含)线。
(6)三三四团守备南门及东城墙线。
(?)保三旅旅部在东关大街以北,其第八团在东关大街以南迄泗河桥东营房线,其十七团似在东关之西坝、金口坝、铁桥地区。
(8)十二师独立旅之第八团守火车站营房一带,其三营(八、九连已被歼灭)乘铁甲车一列上流动,其九团残部500余及城内之土杂部队均集中于东关大街以北津浦花园一带。
最近,各县队成立之两个保安团属绥区建制,其第一团为泗水第一自卫纵队和滋阳县队合编而成,第二团系新泰、蒙阴、曲阜等县队残部合编而成,现在南关。
(三)我军情况:
1,师奉纵命令,为配合战略作战部队,于7月2日下午进至泰安城近郊,进行守备准备,以期完成阻止南犯,敌军之任务。师之部署及任务如下:
(1)师后方机关驻大范庄。
(2)前方指挥所于4日进至琵琶湾。
(3)一一二团驻西羊楼,作为守备之机动预备队。准备在一定战机下,随时出击及保存主力,不随便过早消耗力量。
(4)一一三团于7月3日进驻刘家庄(团部)、尚家寨、王家庄带,主力控制于此地带,修有守备阵地,并在尚家白峪、徐家楼、大白峪另派一个营进驻大官庄(营主力控制此地)。该营并派一个连伸到青龙山一带,进行运动防御‘实行步步阻击,节节抵抗,以便提前使敌之兵力展开。该营由团附属便衣排活动于木营台带,监视肥城保二旅之动态(该团6日南下兖州)。
2.一一四团阻击战实施经过:
(1)一一四团于7月2日下午投入以蒿里山为中心的防御阵地,直到战斗结束。除蒿里山及原有工事外,共修筑18个集团群,七八个单堡。团主力控制于泰城,灵山庄,天外村。分一个营进至马家岭,并控制480高地。分一个连又分一个排进至凤凰台。一个排于界首北高地,一个排于420高地。八连一个排于黄草东北高地担任阻击,于3日8时与敌一五五旅接触。当日上午1l时,敌占凤凰台,继又占420高地。我一个排被敌包围,突围后,敌于下午1时30分占481高地及小辛庄,黄草岭,我驻于480高地及大辛庄和东北高地。
(2)4日,我部署二营全部控制蒿里山阵地,一营二连控制652高地及657高地,三营仍于马家岭以北高地,大辛庄,黄草岭南高地,二连也归该营指挥。敌于上午8时,分三路向我攻击。我节节阻击。11时敌占我大辛庄、马家岭,董家庄,并继续向前伸进。中路至马家园,下午敌停止进攻。
(3)5日,我部署八连全部于二十里堡以西以北高地,跨公路铁路两侧,二连于652,657高地,六连于粥店。敌主力仍驻于泰城。黄昏敌全部收缩于辛庄,大官庄一线,5日上午继续向前攻击,于12时占我二十里堡。6日敌未动。
(4)7日上午,我们同前部署。敌仍分三路向大佛寺攻击,于即日8时占大佛寺。北路占杜庄,南路占粥店,继又于9时占司官庄,9时半北路占御碑楼、刘家庄。北路敌于此日12时进占我12号阵地。我于13时放弃3个阵地,于下午4时敌北路占7号阵地,并继续向前伸,中路占七里堡,南路占石灰窑,我部队仍节节阻击节节后撤,一天战斗,人枪均无损失。敌于6时全部向后缩至大辛庄带,二十里堡、杜庄仍有敌一个排的样子,南北湾有小股部队。我部署由二营控制蒿里山,一个连出击至二十里堡、粥店带阻击,团主力转移到西羊楼、南北上高带。8日敌未动。
(5)9日下午5时,敌南路占大白峪、石灰窑,中路进到七里堡,北路到天外村,王庄。我组织炮火向敌猛烈轰击,准备撤离蒿里山。但经我反击,敌被我炮火杀伤很重,黄昏前又缩回粥店、大佛寺、张家庄一带。
(6)10日未动。
(7)11日晨,敌即秘密运动兵力,大圈包围。当时,我发觉敌行动,与敌接触,并派一连至琵琶湾带,作二营侧翼警戒。敌迂回部队进到白峪店、徐家楼,王庄,三里庄。北边迂回部队进到西关,与敌战至5时许,发出撤至蒿里山信号,边阻击边撤退,交互阻击掩护,直到上午11时退出战斗。敌占蒿里山及我泰安城(阻击的伤亡及消耗,收获,见阻击战总结报告)。我主力全部转移西羊、大范庄、红庙休息。派一个连和一个排于邢家寨、上高、官庄线担任警戒,下午9时遵上级令向兖州转移。
3.师率两个团南下攻兖。7月6日,师奉令南下配合友邻,完成歼灭兖州敌军,攻克兖州之任务(当留一一四团于泰安近郊担任阻击敌军之任务),师率两个团于该日晚向南开进。次日(7日)进至高家店休息。8日过午5时,继续前进,至8时到达(上级指定地区)蔡家桥。
4.师到达兖州后,战前一般情况:
(1)部队于8日早8时余进到蔡家桥,当即赴上级领受作战任务。至是日过午,召集团级军政干部传达我师的具体任务及上级的作战决心。
(2)根据师之具体任务,召集了各级干部察看地形,同时部队即准备了作业器材,待看完地形后,部队即时进行作业。当夜9时,即由一一三团派出两个营负责楚家洼到旧关的作业工程任务。一一二团由吴家村至楚家洼带。因当时器材缺乏,故连续3夜虽完成了作业任务,但很多地方仍不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