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王蒙说—艺文味道
5837100000018

第18章 漫说喜剧

仁者悲,智者喜。

悲的基础是同情,是善,是火。

喜的基础是超越,是明,是水。

喜是悲的升华,是悲的超度,是悲的极致。而悲,是喜的核心。

生死亦大矣。生死亦悲矣。生死亦喜矣。

悲从中来,是有深度的悲。

喜从中来,喜从悲来,是有深度的喜。

喜是额头的慧眼,喜是洞穿的预见,喜是对世界的把握与完成。

比如博弈,胜者喜,败者悲,这是普通的一层悲喜。

胜者喜后或还想再胜连胜叠胜,或想本可以胜得更快更好,或虽胜而并未得到足够开胃的赞誉,便也讪讪地悲将起来,寂寞起来,隔膜起来。

败者悲后或反省自己悲得小里小气,或回味相斗的许多乐趣,或思量个中道理若有所得果有所恃,便也款款地喜将起来,豁达起来,活跃起来。

就是说,可以悲其悲,也可以喜其悲。可以喜其喜,也可以悲其喜。更可以若悲若喜,既悲既喜,无悲无喜,全看你停在哪里,走几步,走到哪里。

误会,是悲剧与喜剧的一种普遍有效的形式。有时,误会便是戏剧性。把衷心读成哀心,把猎人读成腊人,或者一种古怪的方言口音,便有点可笑。这种笑很浅薄,但任何文字与语言的游戏已经包含着形式的独立化与抽象化。强不知以为知,既可笑复可悲。当然这都是浅层次的喜与悲。把风车当成敌人,把奸贼当成亲信,这是深一层的误会,因为这误会不是局部性与偶然性的,这误会是一种认真的谬误,是悲剧性的喜剧。

可以为必然的谬误而悲哀,可以为对于这种谬误的洞悉与揭穿而欣喜。

都追求成功,但常常遇到失败。都抱怨别人,却不知自己同样受到抱怨。都费尽心机,殊不知其中只有极小的一部分有作用。这是一种深刻的误会,一种深刻的悲剧、喜剧、悲喜剧。

失度,是另一种普遍适用的形式。

都知道文学的夸张,艺术的夸张是喜剧的格局。却没有想一想,人生中有多少非文学非艺术的夸张(或忽略,即负夸张)比文学的与艺术的夸张更夸张,也更文学并且更艺术。

比如遗失,丢了东西便着急地寻找,这是正常的,不是戏剧。丢了一角钱便捶胸顿足满地打滚,便有些喜剧味道。欣赏这种喜剧又有点残酷的意味了。

比如*。他是在演戏吗?他是一个出色的喜剧丑角演员吗?究竟是生活在夸张还是艺术在夸张呢?

比如夫妻吵架打架,只要没发展成彻底破裂,旁观者便总觉得带有喜剧色彩。总觉得为一点小事不必动那么大肝火,更不宜浪费眼泪。

所以说,喜剧感常常是一种清明感、一种分寸感,也是一种距离感。与一切谬误、误会、失度保持距离。与自己的局限性保持距离。与自己的私心私欲保持距离。

浅的幽默是一种小儿科的游戏。比如耍贫嘴。比如出洋相。比如故意打岔。

一点也不耍贫嘴,一点也不出洋相,一点也不自娱娱人并且动辄责备别人贫嘴的人却也令人敬而远之,甚至觉得有些可怕,干吗这么一脑门子官司?

幽默感是一种距离感,却又是一种亲切感。是对群众的良知良能的认同。

嘲弄,批评性的幽默、讽刺,要深刻得多。它是一种传神的勾勒,是机智也是学问和经验。

然而,被嘲弄者也嘲弄嘲弄者。世人读《阿Q正传》莫不为鲁迅对阿Q之嘲弄所折服。但阿Q也嘲弄城里人切的烧鱼的葱丝不合规格。如果阿Q会写剧本的话,他又将怎样嘲弄他的读者和观众呢?

常常有一种误解:认为悲剧比喜剧更有深度。

是这样的吗?《阿Q正传》的故事当然可以写成一个悲剧,写成对封建社会迫害农民的控诉,令人悲愤,催人泪下。然而,能有那样深邃和丰富的内涵吗?

更深刻的喜剧既是嘲弄又是辩护。既是嘲弄别人也是嘲弄自己。既犀利尖刻又宽厚慈悲。既骄傲自信又谦逊克己。是机智的笑,又是赞叹的笑,是开怀的笑,又是会心的笑。

这样的笑的核心是理解。是严厉的笑,又是宽容的笑。

喜剧常常具有一种轻松感,即使表现着最不轻松的题材。比如关公战秦琼,以及其他一些韩复榘的故事。

这种轻松,是对韩复榘式的伪庄重的一种惩罚。是充满了人民性的轻松。做到这样的轻松并不容易。缺乏自信的人怎么弄怎么难受,轻松不起来。作威作福的人生怕不能吓倒一片,便要摆架子、撑面子,欲轻松而不敢。私欲重的人——小人——常戚戚,轻松得了吗?鼠目寸光,为鼻子底下的小利而苦斗的人也太不轻松了。

当然,也有另一种轻松。浑浑噩噩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者,丧失了最起码的责任感的游戏人生者也轻松。归根结蒂,喜剧的精神并不就是一切。谁知道呢?喜剧精神和悲剧精神都是需要的。后者是指一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献身精神,认真精神,英雄主义精神。

喜剧精神是一种自我批评的精神。是一种健康的反省精神。是一种民主的精神。没有民主的自我批评,就没有喜剧。

喜剧总是充满着人民性,传达着老百姓的乐观、达观和自信。从长远和整体来说,谁也消灭不了人民,欺骗不了人民。人民是真正的强者和智者。

喜剧又发挥着一种制衡的作用,用笑的手段平息着沉淀着躁狂的灵魂,所以它完全可能很深沉。

中国应该并且一定能够出现优秀的喜剧性作品。她的经验太丰富了,她的对比太丰富了,她拥有喜剧的传统和喜剧的智慧,她拥有一个充满喜剧的世界。

1987年